?

淺談基礎科研院所駐外站點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思考

2021-01-12 15:21
數字通信世界 2021年3期
關鍵詞:院所駐外電波

張 濤

(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海南電波觀測站,海南 ???571100)

0 引言

如今,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新一輪科技革命的突出特征,也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核心。國家對于信息化建設發展的重視與日俱增,習近平總書記曾在2019年4月26日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提出“創新就是生產力,企業賴之以強,國家賴之以盛。我們要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趨勢,共同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共同探索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探尋新的增長動能和發展路徑,建設數字絲綢之路、創新絲綢之路?!毙畔⒓夹g的發展不僅是潮流和趨勢,更重要的是帶動創新的發展,讓我們的工作模式、工作效率得以提升。本文以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海南電波觀測站為例,旨在探索基礎科研院所駐外站點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的思考。

1 站點信息化建設現狀

中國電波傳播研究所為基礎科研型院所,是國內惟一從事電波環境特性觀測和研究的國家級專業研究所,因為工作任務需要,在全國各地十幾個地區設有常年電波環境觀測站,各站點面積相對比較小,站點分散、遠離本部,相對獨立、工作內容相對單調,受制于資金投入,軟硬件基礎相對簡單,人員的信息化技術水平不高;出于數據安全和保密需求,大部分站點采取數據專線接入方式連通,目前對于各種基礎科研觀測數據基本實現了數字化、網絡化、自動化的傳輸需求,但機器設備的運行依然采取傳統的值守模式,機器設備及運行軟件相對陳舊,滿足應用為目的,部分數據分析依然采取人工干預方式,智能化程度不高。站點與總部之間日常管理溝通部分可以通過內網協同辦公系統(OA)實現,但涉及資產、財務、合同管理等部分流程尚不健全,與各機關保障部門溝通協同存在一定壁壘,所站信息一體化程度不足,兩者更多是一種分布式結構模式,站所協作交流代溝存在,流程運行時間長,效率不高,院所機關保障部門缺少統一的數據復用平臺,個別所機關保障部門要求站點相關材料重復紙質郵寄提供等,這些加重了站點作為執行終端的負擔;另外站點與站點之間缺少溝通平臺,信息共享程度尚有差距,雖然說駐外站點信息不“孤”,但“島”卻真實存在。

2 原因分析

(1)當前站點工作模式簡單,受制于資金投入和地域條件,信息基礎設施普遍比較薄弱,信息化建設投入不夠,人員的信息化水平不高,缺少相應的培訓,對新的信息化應用的接受程度不高,信息化保障能力不能完全適應未來科研創新的需要。

(2)以往可能考慮功能定位更多的重本體建設,對于站點末梢重視程度不足。站點信息化建設以任務需求為主,滿足基本應用為目的,站點之間各自為戰,整體化、一體化建設考慮不足。

(3)保密工作的需要使得部分業務功能無法在駐外站點實施;信息化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可能帶來信息泄露,所內網與站點之間網絡安全級別不同,需求也不同,造成接入功能也有差別。

3 站點信息化建設思考應對

針對目前基礎性科研院所駐外站點信息化建設的現狀特點及制約因素,后續應對主要是上下聯動、補齊短板,要著重抓好兩個方面的工作:

(1)爭取院所主要領導的重視及大力支持?;A科研性院所駐外站點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投入人力、物力、財力,需要各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需要全員參與,需要“一盤棋”思維,需要整體謀劃、需要認真的需求分析、規劃、論證、實施、持續的演進等,沒有院所領導的支持,信息化建設就是空談。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院所領導對外站的信息化建設越來越重視和支持,信息管理部門正在梳理流程,著手對OA系統進行升級,移動式的終端App也在推廣,后續越來越多的應用變化將會呈現。

(2)組織和制度保證。加速信息化建設進程部署,可采取以信息化管理部門為主導,院所內各部門及駐外站點緊密配合方式,挖掘需求,差異化管理,基于現有軟硬件環境,精準發力,形成點面體多維度一體化基礎架構;同時為發揮信息化技術優勢,還要打造良好的制度保障,需要自上而下一系列制度體系的建設,確保信息化建設流程的順利執行,逐步實現信息共享無差別,業務協同無延遲,進而實現院所站點高效可持續性發展,真正發揮出信息技術也是生產力的作用。

(3)信息部署與迭代。以現有信息化設施為基礎平臺,以解決當前捆縛站所信息發展緊要問題為導向,采取增強性統一規劃部署和內部創新應用迭代更新相結合的方式。為節約資金投入,目前的站點信息化建設可采取統一搭建主干網絡,以問題為導向的應用解決方案,同時在此基礎上冗余增強一些應用拓展功能,用于銜接將來發展需求。后續針對數字化、智能化的發展應用采取站點內部、站站、站所聯合創新的方式,集眾之智,點面推進,激發內部活力,促進站所整體信息化應用的迭代更新。

(4)以人為本?!叭恕睘樾畔⒒ㄔO主體,僅有基礎架構或者單純的強調“技術”是不夠的,如果員工業務素質能力和站所信息化技術發展不相匹配,也難以發揮信息化建設應有的作用。所以必須增強員工的信息化意識,加強應用技術培訓,提升個人信息化技能水平,讓員工最大限度的參與進來,同時把信息化發展理念融合于企業文化,讓信息化發展理念入腦入心,真正激發員工的學習熱情,變外驅力為內驅力,這樣才能在信息化發展道路上漸行漸遠。

4 站點信息化進程發展對未來影響預測

隨著信息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深入,更多的設備、應用將會部署,更多流程將得到優化,我們專注點將更著力于干“好”、干“快”,對駐外站點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組織結構更加扁平化。站所、站站之間溝通壁壘消除,平臺化建設作用凸顯,彼此的溝通協作交互更加高效,決策部署更快捷,經驗信息開放共享,基于站點應用的協同創新成為常態。

(2)自動化、智能化水平越來越高。工作效率提升,人員配置將優化,工作實時反應更快捷,同時信息化技術手段將改變以往傳統的工作模式,解放人力,有效減少基礎性、重復性工作的人力投入,讓員工更專注于專業化發展,站點模式由傳統數據采集型向科研創新型轉變,讓更少的人干更專業的事成為可能。

(3)對站點工作人員的素質能力要求提升。懂信息化技術、懂編程、精業務的綜合型、復合型人才將受到青睞;站點信息化建設將改變現有員工對工作態度認知,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單一的技術能力不足于應付站點未來的發展,員工的創新意識和學習力將得到提升。

(4)以數據為核心,以質量、效率為導向,對站點整體管理和績效考核提出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手段和技術的推進,更有利于量化考核,從而加強站點內部管理精細化水平,發揮出站點大數據平臺支撐優勢。

(5)信息化基礎設備投入增加、信息化技術手段的應用、基礎信息安全體系的完善,使得效率和“安全保密”需求不再相互擎肘,而是相輔相成。

5 結束語

窺一斑而知全豹,基礎科研院所駐外站點的信息化建設提升更有利于發揮站點的區域優勢,同時有利于院所本身聚焦主責主業,提升整體競爭力;信息化技術作為輔助和手段還將助力基礎科研單位深化改革,推進工作、思維、組織模式的“三個轉變”,有助于增強內力,提升創新力和組織活力,從而更好地順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與時共舞。

猜你喜歡
院所駐外電波
永遠的紅色電波
The Speed of Light
軍工院所經營性固定資產投資存在的問題及管理提升建議
國內外科技巨頭人才保留政策對航天院所的啟示
以創新發展為引領的航天院所科技委智庫運行機制探討
軍工院所經濟運行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加拿大偵測到來自外太空的神秘電波
“電波衛士”在行動
辨析駐外辦
東京電影節力推生態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