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肺炎合并心衰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2021-01-13 11:15許清華林惠香鄧云珍
白求恩醫學雜志 2020年4期
關鍵詞:心衰家屬護理人員

許清華,林惠香,鄧云珍

小兒肺炎是兒科呼吸道常見病,嚴重時可致心肌損害合并心力衰竭[1]。該病發展迅速,嚴重時會直接威脅患兒的生命安全。我院在小兒肺炎合并心衰的臨床干預期間,應用了臨床護理路徑模式,結果顯示該護理模式能夠顯著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證明該護理模式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肺炎合并心衰患兒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過影像學及痰培養等確診為小兒肺炎合并心衰;②患兒具有典型的臨床癥狀,包括呼吸急促、心音低鈍等;③家屬知情并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患兒合并其他疾病,如肝腎功能障礙、肺結核、先天性心臟病等;②中途退出者。將74例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各37例。觀察組中,男21例,女16例;年齡(0.7±0.2)歲。對照組中,男23例,女14例;年齡(0.6±0.3)歲。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在患兒入院后,護理人員隨時評估患兒的身體狀況,并遵醫囑給予患兒藥物治療。

觀察組患兒接受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成立由護士長為組長的臨床路徑護理小組,并邀請各責任護士為組員,根據小兒肺炎合并心衰的護理要求,開展臨床路徑護理干預,主要護理路徑內容包括:

1.2.1患兒入院第1天:①護理人員熱情接待患兒,詳細詢問患兒的臨床癥狀,并收集資料。②患兒取舒適臥位,將頭偏向一側,維持呼吸道通暢,根據醫囑給氧;建立靜脈通路,遵醫囑及時給予各種藥物,并觀察患兒用藥后的生命體征變化。③對患兒進行心理干預,盡可能為患兒提供安靜的病房環境,減少不良刺激;護理期間通過玩具等吸引患兒注意力,以改善患兒不依從現象。

1.2.2患兒入院第2~4天:①強化對患兒的呼吸道護理,護理人員通過健康宣教的方法,深化家屬對疾病的認知,使之能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各項操作。②記錄患兒生命體征變化,針對明顯的異常及時向主治醫師匯報,并做好各項輔助檢查。③認真解答家屬針對疾病提出的各種疑問,并詳細介紹本次治療、護理的目的與方法,指導家屬做好患兒保健,如翻身叩背等,并針對患兒飲食作出詳細的規劃。

1.2.3患兒入院第5~9天:①護理人員遵醫囑對患兒開展鞏固治療,隨著患兒臨床癥狀的改善,患兒可正常進食,并行血尿常規、肝腎功能、胸片復查,評估患兒的治療效果;病情惡化患兒需行血清過敏原檢查、支氣管鏡檢查,找到病情惡化因素,為治療提供參考依據。②指導家屬協助患兒完成適當的運動,如下床活動等。

1.2.4患兒入院第10天至出院:護理人員詳細介紹患兒出院后的注意事項,與家屬之間建立微信聯系,叮囑家屬遇到任何疑問能夠在第一時間與護理人員取得聯系;告知患兒復查時間,并向家屬介紹辦理出院手續的相關內容,并對整個護理效果進行評價。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兒護理48 h后的心率、呼吸與肝肋下增大程度情況;統計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與住院時間。

2 結 果

2.1兩組患兒生命體征及肝增大程度比較 見表1。觀察組患兒在接受臨床護理路徑干預48 h后,其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及肝肋下增大程度均優于對照組。

表1 兩組患兒生命體征及肝增大程度比較

2.2兩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見表2。觀察組患兒心衰糾正時間、喘憋緩解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表2 兩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

3 討 論

小兒肺炎在兒科臨床上較為常見,被認為是兒科呼吸道常見病。該病具有起病急、并發癥多的特征,易引發心力衰竭。在臨床干預階段,患兒年齡小且自身耐受性差,難以全面表述自身問題,導致臨床治療難度較大,影響各項治療手段的實施。因此為了彌補傳統臨床干預的不足,不僅要發揮藥物治療作用,還需要一系列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手段,才能切實改善預后[2]。傳統的護理手段只是根據患兒疾病發展而采取的被動護理,無法對患兒疾病發展做出科學有效的干預;且護理期間的護患溝通效果差,無法滿足患兒的護理需求。因此,必須對傳統的患兒護理模式進行改進,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現代化的護理模式。該護理的關鍵是在充分分析某一疾病的特征及其治療方法之后,制定針對性的、標準化的護理干預計劃;不僅實現了護理手段的創新,也能改進護理模式,提高護理質量。在本次研究中,重點分析了該護理模式在肺炎合并心衰患兒護理中的整體效果,整個護理以患兒的個性化需求為切入點,依靠連續、嚴格的護理手段,快速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最終加速患兒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在接受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后,其心率、呼吸頻率、肝肋下增大程度等各項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患兒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與住院時間也短于對照組;進一步證明臨床護理路徑具有理想的臨床應用價值。

筆者認為,在小兒肺炎合并心衰護理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之所以能取得滿意的護理效果,其先進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在整個臨床護理路徑干預期間,各項護理措施的制定、實施都是連續的,護理人員通過充分評價患兒個體差異之后,制定了一系列護理對策,并根據患兒病情發展、臨床治療要求等依次實施,這是保證護理質量的關鍵。②在臨床護理路徑模式下,護理人員通過與患兒及其家屬構建信任關系,可以保證患兒的依從性。同時,在整個護理期間,護理人員遵照護患溝通要求,詳細了解患兒疾病發展情況,通過開展全面的健康宣教,耐心介紹與疾病有關的相關知識,加強了護患之間的交流,提高了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3]。③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的后期,護理人員遵照預見性工作要求,對患兒出院后可能出現的不良事件詳細告知家屬;并通過微信等與患兒家屬之間保持緊密的聯系,鼓勵家屬針對患兒護理期間出現的不良反應及時向護理人員反饋,這樣才能鞏固臨床干預效果,杜絕不良事件的發生。

綜上所述,在小兒肺炎合并心衰的護理干預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可以取得滿意的效果,能夠在短時間內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

猜你喜歡
心衰家屬護理人員
老人氣短、浮腫、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國外心衰患者二元關系的研究進展
睡眠質量與心衰風險密切相關
三維管理在促進護理人員醫療設備規范使用及提高護理質量中的作用
探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隔離病區護理人員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
討論每天短時連續透析治療慢性腎臟病合并心衰
南平市婦聯關愛援鄂醫護人員家屬
護理人員獎500被批“寒酸”
探析感染科護理人員焦慮狀況調查與對策
朝韓紅十字會商討離散家屬團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