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專業群“分層教學,分類培養”教學模式改革實踐研究

2021-01-14 07:10敏,李
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生源分層分類

張 敏,李 麗

(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410015)

為積極推進“互聯網+ 教育”發展,加快教育現代化和教育強國建設,2018 年4 月教育部正式發布了《教育信息化2.0 行動計劃》。[1]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教育逐步走向“AI+”,智慧教育將開啟教育3.0時代?;凇盎ヂ摼W+”背景,高職教學模式在時代浪潮的推動下,也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創新與實踐。

1 “互聯網+”背景下生源多元化對高職教學模式提出新要求

1.1 “互聯網+”背景下多樣化招生形式帶來生源多元化情況

《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 2018年)》中明確提出要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應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教學,促進泛在、移動、個性化學習方式的形成?!盵2]但同時,生源危機使得高職院校從選擇學生到被各個不同層面的學生所選擇,從單一普招轉變為普招、對口單獨招生、自主單獨招生等多樣化招生形式,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生源危機,但也帶來了生源多元化情況。[3]復雜的多元化生源加大了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難度,對傳統網絡教學模式提出了挑戰。

1.2 生源多元化對基于“互聯網+”的教學模式提出新要求

高職生源呈現多樣化,導致學生個體差異增大,從而對教學模式提出了新要求。針對H 學院通信技術專業群2019 年入學的幾個班級,筆者通過發布問卷進行學情調研。學生使用網絡的情況為:90%以上的學生沒有使用網絡進行課程學習的經歷;100%學生有使用手機上網。學生的生源來源情況是:32%的學生來自單招,素質基礎較差,對學習信心不足;58%的學生通過高考招生進來,雖然分數不高,但基礎較好,對學習還有一定的期望,部分學生還有專升本、考研的想法;其他學生來自對口單獨招生,素質基礎較差,但實踐動手能力較強,學習目標明確,學習的興趣相對比較高。也就是說,學生們在素質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目標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

面對多元化的生源,通過學情調研和分析,通信技術專業群進行基于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全面實施“分層教學,分類培養”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已成為高職院校的必然選擇。[4]在通信技術專業群建設過程中,如何應用信息技術改革教學實踐活動,實施“分層教學,分類培養”教學模式,實現差異化的人才培養方案,是通信技術專業群實現“培養通信行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的人才培養目標所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2 通信技術專業群“分層教學,分類培養”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路

2.1 通信技術專業群“分類培養”教學模式的思路

H 學院通信技術專業群以通信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為核心,深度融入通信服務產業鏈,構建由通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光通信技術、通信工程設計與監理、物聯網工程技術專業組成的專業群布局。專業下面還細分出專業方向,充分體現了分類培養的思路。如表1 所示,學生按照9 個專業(方向),按不同的崗位進行分類培養。

表1 通信技術專業群的構成表

2.2 通信技術專業群“分層教學”教學模式的思路

通信技術專業群主要培養的是通信行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簡單地說就是培養通信工程師。

1)模擬通信工程項目小組分工,實施分層教學

通信工程一般以工程項目化的形式進行,如圖1所示。在一個工程項目小組中,每個人有不同的分工(崗位),每個崗位對學生的專業能力和非專業能力有不同層次的要求。

圖1 通信工程項目組架構圖

按照學生的學情特點,將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分到同一個項目小組,并賦予不同的崗位分工,采用基于工作過程項目化教學;對于不同崗位分工的學生,基于課程網絡平臺,將課程資源及拓展資料開放給不同崗位分工的學生;通過課程網絡平臺,布置項目小組任務,不同崗位分工的學生對應不同難度的任務,從而實現“分層教學”教學模式。

2)依托信息化教學資源,實施分層教學

通信工程師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對知識和能力的掌握程度、范圍有不同的要求。按照生源特點的不同,實施分層教學。對于學習能力有欠缺的學生,專業導師和任課教師以在線督促學生完成基本學習任務為主,培養學生達到初級通信工程師的等級;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專業導師和任課教師基于信息化課程教學資源進行在線輔導,引導學生參加企業和社會的專業技能考證,培養學生達到中級通信工程師的等級;對于能力特別突出的學生,通過選拔,選派技能大師、技術能手進行集中培訓,參與省級、國家級技能比賽,培養學生達到高級通信工程師的等級。

2.3 通信技術專業群“分層教學,分類培養”教學模式的思路

適應“互聯網+ 教育”大背景,在生源多元化的現狀下,利用專業群群內專業面向學生開放、基礎平臺課程共享、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可靈活調整等優勢,運用信息技術,開展通信技術專業群“分層教學,分類培養”教學模式[5-6]。

按照學生的職業發展意愿,可以在通信技術、移動通信技術、光通信技術、通信工程設計與監理、物聯網工程技術等5 個專業的9 個專業方向進行選擇。在“互聯網+”背景下,充分運用現代信息化技術、互聯網技術優勢,專業群專業基礎相通、技術領域相近、職業崗位相關,教學資源共享。通過專業群互選課拓寬專業視野,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掌握崗位遷移的能力;通過創新創業課程、專業課外活動、專業技能競賽等,幫助學生有針對性地實現在專業上的個性化發展。[7]按照通信技術專業群就業崗位的要求,進行“分層教學”的教學模式,實施符合學生自身發展、適應學生各自差異的“分層教學,分類培養”教學模式,優化教學效果,達到高職通信技術專業群人才培養目標。

3 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分層教學,分類培養” 教學模式的改革實踐

通信技術專業群各專業具有不同特點,實施“分層教學,分類培養”的教學模式有共性也各具特色。下面以H 學院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為例,介紹該專業“分層教學,分類培養”教學模式改革實踐。

3.1 分三個專業方向進行分類培養

根據前期大量的專業調研與企業調研,按照通信行業技術發展的趨勢與企業人才的需求,在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的基礎上,保留了網絡優化專業方向,淘汰了4G 移動專業方向,新增了5G 移動專業方向。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對移動室內覆蓋設計、無線網絡測試與分析、5G 基站建設與維護三個專業方向進行分類培養。

3.2 將學生分成三種類型進行培養

分析國內外專業教學模式,得出可以借鑒的經驗。從高職學生學習目的出發,按照學生的意愿和相關考核,將學生分為就業、升學和創業三種類型,實施“分類培養”教學模式改革實踐。

針對就業類型的學生,增加專業技能實踐課時比例,強化就業指導,通過校企雙導師引導就業;針對升學類型的學生,增加專升本考試相關的選修課,如通信原理等課程,定期組織開設數學、英語等外培課程,幫助學生夯實理論,為進一步提升學歷奠定基礎;針對創業類型的學生,基于學院創新創業孵化基地,借助移動通信協會、大師工作室,協會指導老師、專業導師和技能大師一起組織開展校級創新創業比賽、模擬招標大賽等,指導學生參加各級創新創業類比賽。

本專業“分類培養”教學模式的實踐成效顯著。學生就業率和對口就業率逐年上升,專升本的錄取率在全校居于前列,在省級創新創業比賽中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3.3 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分層教學”教學模式

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的三個專業方向按照職業面向領域的不同進行分層,分層次選擇不同的拓展選修課程,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選擇職業發展,主要崗位類別分為通信工程師、項目經理和技術主管三個層面。通過層次化的課程體系改革,柔性化的教學管理機制,構建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如網絡課程資源及任務),進行“分層教學”教學模式改革實踐。以移動通信技術(網絡優化方向)為例,職業資格證書可以分為信息通信網絡機務員(初級、中級)、信息通信網絡運行管理員(初級、中級);企業(中興)認證也可以分為初、中級通信工程師(移動通信方向),初、中級通信工程師(網絡優化方向)。專業導師可以根據網絡優化專業方向生源特點的不同,進行“分層培養”。移動通信技術專業的三個專業方向的職業面向領域如表2 所示。

表2 移動通信技術專業職業面向的領域

移動通信技術專業“分層教學”教學模式改革成效顯著。專業導師指導本專業學生參加國家級、省級高職院校專業技能大賽,并先后有30 多人次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畢業生的初次就業崗位的質量明顯提升,企業滿意度穩步上升;畢業生的職業生涯可持續發展性強,不少優秀的畢業生陸續走上企業項目經理、技術主管等核心崗位。

4 結束語

招生形式的多樣化導致生源多元化,多元化的生源質量使得高職院?!胺謱咏虒W,分類培養”教學模式改革勢在必行。教學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推動了SPOC 課程、MOOC 課程、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2020 年初的“停課不停學”更是讓高職信息化教學資源建設、網絡在線教學得到普及,基于“互聯網+”背景實施“分層教學,分類培養”教學模式具有便于實施的天然優勢。隨著高職院校向著開放性大學發展的趨勢,生源多元化問題將更加復雜,高職“分層教學,分類培養”教學模式的研究還將面臨更多的問題。

猜你喜歡
生源分層分類
新形勢下提升傳統本科專業生源質量的思考和認識
高中分層走班教學模式探究
分類算一算
農村生源不是“搖錢樹”
有趣的分層現象
論高職院校農村生源班級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的路徑
分類討論求坐標
雨林的分層
教你一招:數的分類
說說分類那些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