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規范化小組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護理及安全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2021-01-14 08:13岑威霖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15期
關鍵詞:新生兒

岑威霖

摘要:目的:探討規范化小組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護理及安全管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8年2月-2021年2月產婦分娩的100例新生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均5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采取規范化小組護理模式,比較兩組的臨床指標、生理指標、發育情況及家長滿意度。結果:①觀察組體溫波動幅度、每日睡眠時間等臨床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②出生時,兩組心率、呼吸頻率等生理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出生2周及4周后,觀察組上述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規范化小組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護理中,可提高睡眠時間,效果理想。

關鍵詞:規范化小組護理模式;新生兒;發育情況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5--01

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的自我防護意識逐漸增強,對新生兒的護理要求也越來越高,新生兒在臨床護理過程中,一旦發生失誤,會影響其生長發育,因此要嚴格規范護理過程,減少護理過程中的失誤,降低新生兒并發癥的發生,提高整體護理質量。目前臨床上常用的護理模式,可提高新生兒舒適度,但對減少失誤效果不理想,需要尋找更有效的護理模式。李海芹認為規范化小組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護理中,可降低并發癥發生,提高護理質量。本研究選取100例新生兒,探討規范化小組護理的臨床效果,具體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8年2月-2021年2月產婦分娩的100例新生兒,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每組均50例,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26例;日齡2-13d,平均(7.25±0.33)d。觀察組男性25例,女性25例;日齡2-14d,平均(7.41±0.40)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

1.2入選和排除標準

入選標準:①無先天性遺傳病;②心、肝、腎功能正常;③患兒家屬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畸形新生兒;②顱內出血者。

1.3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模式,具體為:(1)護理人員與新生兒進行交流,在新生兒洗浴期間,播放輕緩的音樂,在喂養患兒時,采用鳥巢式懷抱方式,護理人員與新生兒臉部距離25cm左右,多與新生兒眼神交流。(2)采用顏色、形態各異的玩具,對新生兒進行抓握訓練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規范化小組護理模式,具體為:(1)建立護理小組。由1名護士長、10名護士組成,護士長擔任組長,對組員進行護理相關知識培訓,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進入工作崗位。根據護理人員的學歷、工作能力分為兩組,每組1名能力較強的護理人員,負責評估新生兒的基本情況,監督整個護理過程,處理護理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情況。(2)護理與安全管理模式。一、關懷護理。護理人員輕輕觸摸、擁抱新生兒,向產婦及家屬告知新生兒情況,給予新生兒周全的照顧。每天定時測量新生兒膽紅素水平,若發生異常,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處理。二、體位護理。每2h幫助新生兒更換一次體位,用舒適的毛巾呈鳥巢裝包裹新生兒。三、喂養護理。奶粉喂養時,護理人員采取正確的喂養姿勢,提高喂養能力。四、肚臍帶和皮膚護理。使用酒精棉球對新生兒肚臍帶進行消毒處理,若發生感染,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處理。

1.4觀察指標

(1)臨床指標:記錄兩組體溫波動幅度、每日睡眠時間、每日奶量增加、每日排便次數。

(2)生理指標:在新生兒出生時、出生2周和出生4周時,記錄心率、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

1.5統計學分析

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22.0軟件,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對比行X檢驗,計量表示方法為(),組間對比行t檢驗,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觀察組體溫波動幅度、每日睡眠時間等臨床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生理指標比較

出生時,兩組心率、呼吸頻率等生理指標無明顯差異(P>0.05);出生2周及4周后,觀察組上述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二胎、三胎政策的開放,新生兒數量日益增加,對新生兒的醫療、護理需求日益增長,其中新生兒的護理方式成為臨床研究的重點。經研究發現,目前新生兒護理主要存在以下幾點問題:一、新生兒身體各項器官發育不完全,免疫力低下,易受到各種病菌的侵襲,一旦感染,疾病發展較快;二、新生兒自身無法規避外界的危險因素,若不進行有效地護理,會使新生兒受到較大的傷害。郭少霞認為規范化小組護理模式,可縮短新生兒住院時間,降低不良事件的發生率,與本研究相似。

本研究中,觀察組體溫波動幅度、每日睡眠時間等臨床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規范化小組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臨床效果較為理想。規范化小組護理中,建立護理小組,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考核,考核合格后才可進入工作崗位,可提高護理人員專業能力,從而提升整體護理質量。而護理與安全管理模式中的關懷護理,。護理人員輕輕觸摸、擁抱新生兒,向產婦及家屬告知新生兒情況,給予新生兒周全的照顧,加強護理人員與新生兒之間的溝通,讓新生兒感受到關懷,減少其因陌生的環境,引發哭鬧、情緒不穩定的狀況,降低因情緒對生理因素的影響,出生2周及4周后,觀察組生長發育指標心率、呼吸頻率等生理指標優于對照組(P<0.05)證實了這一點。體位護理中,定時幫新生兒更換體位,并用毛巾呈鳥巢狀包裹新生兒,可提高新生兒肢體穩定性,減少不必要的活動,降低能量損耗,加快垂體激素分泌,促進新生兒生長發育。

綜上所述,對新生兒實施規范化小組護理,可提高護理質量,安全性較好,值得廣泛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陳月圓. 人性化護理在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的應用[J]. 中國實用醫藥, 2018, 13(31):171-172.

[2]劉娜. 規范化護理告知在產科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價值評估[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8, 039(006):725-726.

[3]龍雅玲, 梁春花, 張海蓮,等. 標準化撫觸及游泳示范演練護理在初產婦嬰兒智護照顧中的應用[J]. 全科護理, 2019, 017(008):955-957.

[4]李穎, 郭錦麗, 張靜,等. 新生兒重癥監護室胎齡28~34周早產兒營養中斷原因及對臨床結局的影響[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21, 27(22):2997-3000.

[5]李海芹. 規范化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繼續醫學教育, 2020, 34(03):120-122.

[6]黃仍心. 產科新生兒規范化護理告知的作用[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8, 213(08):187-188.

[7]唐艷茹. 探究規范化護理告知在產科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J]. 養生保健指南, 2018, 000(038):109.

[8]郭少霞. 規范化小組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護理及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0, 39(13):2437-2439.

[9]吳寒冰. 規范化護理操作流程在嬰幼兒獲得性肺炎吸痰中的應用效果[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8, 18(25):257+262.

[10]張敏. 規范化的護理在新生兒紅臀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母嬰世界, 2017, 000(013):135.

猜你喜歡
新生兒
非新生兒破傷風的治療進展
臍靜脈置管在危重新生兒救治中的應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兒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兒需要睡枕頭嗎?
新生兒撫觸的臨床意義
這幾招教你有效預防新生兒吐奶
新生兒出生后該怎樣進行護理?
新生兒早期保健
新生兒窒息分為哪幾種
新生兒血小板減少癥的相關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