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水北調:全面通水七周年 筑牢“四條生命線”

2021-01-17 17:44
水利建設與管理 2021年12期
關鍵詞:通水東線調水

因為一項史無前例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調工程,1.4億人的生活得到改變、40多座大中城市的經濟發展格局得到優化?!肮庞芯┖歼\河,今有南水北調”,縱貫中國大地的兩條人間“天河”,扮靚了新時代的中國,如母親河長江、黃河一樣滋養著華夏兒女生生不息,承載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勇向前!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批示,強調“南水北調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希望繼續堅持先節水后調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環保后用水的原則,加強運行管理,深化水質保護,強抓節約用水,保障移民發展,做好后續工程籌劃,使之不斷造福民族、造福人民?!?020年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源頭江都水利樞紐,強調“南水北調,我很關心。這是國之大事、世紀工程、民心工程”“確保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成為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循環的生命線?!?021年5月13日—1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源頭陶岔渠首和丹江口水庫,并在南陽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強調“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事關長遠發展、事關人民福祉”,充分肯定了南水北調工程的重大意義,科學分析了南水北調工程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深刻總結了實施重大跨流域調水工程的寶貴經驗,系統闡釋了繼續科學推進實施調水工程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水利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南水北調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科學管理、精準調度,充分發揮南水北調工程綜合效益;統籌協調、全面謀劃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各項工作,加快建設“四條生命線”,持續深入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年來,累計調水494億立方米,發揮了巨大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沿線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落實國家“江河戰略”、支撐重大國家戰略實施、建設美麗中國等作出了巨大貢獻。

改變廣大北方地區供水格局,水資源配置格局持續優化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建成通水,溝通了長、黃、淮、海四大流域,初步構筑了我國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水網格局。全面通水7年來,工程運行管理者遵循工程運行管理規律,通過實施科學調度,實現了年調水量從20多億立方米持續攀升至近100億立方米的突破性進展。在做好精準精確調度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汛前騰庫容的有利時機,充分利用工程輸水能力,向北方多調水、增供水,2020年、2021年中線一期工程連續兩年超過規劃多年平均供水規模。特別是2021年,面對特大暴雨襲擊、新冠疫情反彈等多重挑戰,工程管理單位通過強化預警、預報、預演、預案措施,科學精準調度工程,實現中線工程年度調水突破90億立方米,完成年度計劃的121%。南水北調水已成為不少北方城市供水新的生命線:北京城區7成以上供水為南水北調水;天津市主城區供水幾乎全部為南水。隨著南水北調東線北延應急供水工程正式通水,天津、河北等地的水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我國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局面從根本上得到緩解。

改善供水水質,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增強

南水北調工程已成為奔涌不息的綠色生命線,守護著工程沿線億萬人民群眾的飲用水安全。全面通水7年來,近500億立方米的優質水源源不斷地流入北方千家萬戶。據統計,截至2021年12月12日,東、中線一期工程已累計調水494億立方米,其中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超441億立方米,東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入山東52.88億立方米。通過推進鐵腕治污和持續強化監督管理,南水北調工程水質長期持續穩定達標,東線一期工程輸水干線水質全部達標,并持續穩定保持在地表水水質Ⅲ類以上;丹江口水庫和中線干線供水水質穩定在地表水水質Ⅱ類以上。由于水質優良、供水保障率高,受水區對南水北調水依賴度越來越高。在北京,自來水硬度由過去的380毫克每升降至120毫克每升;在河南,十余座省轄市用上南水,其中鄭州中心城區90%以上居民生活用水為南水北調水,基本告別飲用黃河水的歷史;河北省黑龍港流域500多萬人徹底告別了世代飲用高氟水、苦咸水的歷史;東線工程在齊魯大地上形成了“T”字型“動脈”,不僅為沿線居民提供了生活保障水和生產必需水,也成為了應對旱災等極端天氣的“救命水”,2017、2018年山東大旱,東線一度成為保障青島、煙臺等城市供水安全的主力軍。

推動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有力促進沿線生態文明建設

綠色始終是南水北調工程的底色?!赌纤闭{工程總體規劃》提出,南水北調的根本目標是改善和修復黃淮海平原和膠東地區的生態環境。全面通水7年來,通過水源置換、生態補水等綜合措施,有效保障了沿線河湖生態安全。東線沿線受水區各湖泊,利用抽江水及時補充蒸發滲漏水量,湖泊蓄水保持穩定,生態環境持續向好,濟南“泉城”再現四季泉水噴涌景象;中線已累計向北方50余條河流進行生態補水70多億立方米,推動了滹沱河、瀑河、南拒馬河、大清河、白洋淀等一大批河湖重現生機,河湖生態環境顯著改善;2020年華北地區淺層地下水水位較上年總體回升0.23米,持續多年下降后首次實現止跌回升;北京市平原地區地下水位連續6年回升,2020年末較2014年末,北京市淺層地下水水位回升2.37米;密云水庫蓄水量于2021年8月23日突破歷史最高紀錄的33.58億立方米。2021年8至9月,首次通過北京段大寧調壓池退水閘向永定河生態補水,助力永定河實現了1996年以來865公里河道首次全線通水。工程沿線曾經干涸的洼、淀、河、渠、濕地重現生機,初步形成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靚麗風景線。

倒逼產業結構優化調整,推動受水區高質量發展

水資源格局影響和決定著經濟社會發展格局,作為人類生產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生產資料,水資源的有效配置在保障其他要素市場化配置、暢通經濟循環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南水北調工程在加快培育國內完整的內需體系中充分發揮水資源保障供給作用,打通水資源調配互濟的堵點,解決北方地區水資源短缺的痛點,通過構建國家水網將南方地區的水資源優勢轉化為北方地區的經濟優勢,北方重要經濟發展區、糧食主產區、能源基地生產的商品、糧食、能源等產品再通過交通網、電網等運輸到全國各地,暢通南北經濟大循環,促進各類生產要素在南北方更加優化配置,實現生產效率效益最大化。全面通水7年來,累計向北方調水近500億立方米,以2016年—2019年全國萬元GDP平均用水量70.4立方米計算,有效支撐了受水區7萬億元GDP的增長,切實增強了北方地區經濟發展后勁,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水資源保障。

南水北調工程實現了豐水的長江流域與缺水的黃淮海流域聯通互補,提高了我國水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優化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布局,改善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有力保障和推進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書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輝煌篇章,開創了人類水利史的奇跡,是當之無愧的“大國重器”。

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新征程,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水利基礎設施網絡建設,五中全會對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作出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水網建設起來,會是中華民族在治水歷程中又一個世紀畫卷,會載入千秋史冊?!睆V大水利工作者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水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胸懷“國之大者”,賡續紅色基因,弘揚偉大建黨精神,以舍我其誰的勇氣和魄力,以只爭朝夕的責任和擔當,為實現這一世紀夢想奮勇前行,在新時代新征程中贏得更大的勝利和榮光!

猜你喜歡
通水東線調水
2022 年春季永定河全線通水工作正式啟動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迎來全線通水7 周年等
東線混戰
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工程建設
復雜跨流域調水系統聯合優化調度研究
——以陜西省引嘉入漢調水工程為例
豫西集團江河公司一項合理化建議提案,通水電纜使用壽命延長10倍
調水專家傾囊相授15年心得,解答底改重要10問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開通
俄羅斯天然氣通過中俄東線 天然氣管道正式進入中國
重大報道中的“微表達”——以湖北日報《瓊瑤話調水》專欄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