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宮夜宴》舞出圈,舞女“出逃”博物館

2021-01-17 07:29穿堂風
課堂內外(高中版) 2021年5期
關鍵詞:唐宮舞女夜宴

穿堂風

2021年,河南衛視一檔春晚節目《唐宮夜宴》走紅網絡,節目以樂師的視角,展示了唐朝宮女們從整理妝容到夜宴演奏的全過程。舞女或嬌憨可愛,或調皮靈動,時光恍若倒流,讓觀者回到千年前的唐宮夜宴。

博物館奇妙夜,人物寶藏皆盛唐

一群化著斜紅妝、體態豐腴的少女,正嘰嘰喳喳地為赴宴做準備。少女們云髻輕挽、明媚嬌俏,一片熱鬧中,不乏有趣的小插曲。

只見率先出場的笛子姑娘摔了一跤,立馬嘟著嘴表達自己的冒失。隨后,琵琶姑娘一扭腰,撞飛了缽姑娘,還東張西望的,頗為可愛。從可愛明媚再到嘟嘴撒嬌的小心思,這群舞蹈演員將宮廷女樂的生活片段融合在舞蹈中,讓一組組封存在博物館的唐代陶樂俑“活”了過來。

在運用了5G+AR等技術的《唐宮夜宴》中,你可以盡情欣賞唐朝舞女參加夜宴時鮮活有趣、洋溢著青春氣息的景象。這群歡樂的“唐小妞”,就像是從“博物館”出逃而來,衣香袂影處皆是盛唐的影子,讓人分不清是畫中人還是人中畫。

博物館+唐宮的奇妙幻想,從舞美設計到文物參演,一點一滴還原了盛唐的氣象?!短茖m夜宴》一經播出,就在各大平臺上掀起熱烈的討論,正如觀眾說的那樣,“在高科技技術還原下,一舞便是半個盛唐?!?/p>

舞樂文化煥活力,“硬貨”在撐腰

《唐宮夜宴》為何能火出圈?

這是因為,演出里既有戳中年輕人所喜歡的萌趣,也有千年前盛唐舞樂的原生魅力。挖掘其背后的故事,你會發現,這些都能在唐朝歷史里找到答案。

《唐宮夜宴》的人物原型,來自唐三彩中的舞樂俑;它以唐朝舞女的故事進行敘述,還原了人們對唐宮樂伎生活的想象;紅綠相間的齊胸襦裙和彩妝等,參考了唐代的斜紅妝;“博物館奇妙夜”般的創作形式,則借鑒了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及電影《玩具總動員》;舞蹈表演中,也藏有“國家寶藏”的影子,“婦好鸮尊”“蓮鶴方壺”“賈湖骨笛”這些文物“硬貨”,成了河南向觀眾宣傳文化的手段;隨著畫面轉移,《千里江山圖》《簪花仕女圖》與《搗練圖》也被融入到舞臺中間,展現了唐樂不拘泥于宮廷,有著官民同樂的歷史意義。

唐朝文物、唐代舞樂融入現代舞臺的設計,一下便抓住了觀眾的好奇心,許多人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這是一張來自唐朝的體驗卡。

其實,唐朝的舞樂文化在歷史中一直都“有名有姓”。

唐朝經濟繁榮、社會開放,大量異域舞樂的傳入,引起了“胡化”之風的興起。加上唐玄宗對舞蹈十分癡迷,舞樂很快就從宮廷貴族專享發展為“全民皆舞”,楊貴妃、安祿山、公孫大娘等,都是受唐朝人民追捧的偶像。雖然唐朝舞樂現今大多已經失傳,或隨著時間漸漸演變,但仍有部分被融合傳承。

傳統文化不枯燥,年輕一代主動擁抱

當傳統文化不再枯燥,年輕人就會主動擁抱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不,《唐宮夜宴》還在發揮余熱。

在河南衛視的元宵晚會上,這群唐朝小姐姐又出現了。這次,她們不是主角,而是以引領者的身份展現更多的文創節目。

一會兒,畫面轉向以《洛神賦》《七步詩》和中原傳說為依托而創作的舞蹈——《水月洛神》的精華片段《芙蓉池》;一會兒,發生在河南的故事《包青天》也被改編成歌舞熱鬧上演;鏡頭再一轉,經典豫劇《五世請纓》以一句“年少人盼的是立功邊境,年老人我喜的是一門忠貞”,將楊家將保家衛國的故事,和現代以死捍衛國土的中印士兵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家國情感跨越時空相互傳承,令人動容。

唐朝舞女的妝容、形象玩偶等文創產品也發揮著它們的作用。各大美妝博主出的仿妝、插畫博主出的Q版舞女插畫、河南博物院推出的仕女盲盒手辦,等等,這些都是《唐宮夜宴》形成的文化影響力。其中,社交賬號使用的頭像、互聯網平臺上“賣安利”的留言、對唐風妝容的關注等,都是年輕人成為文化傳播主力軍的表現。

《唐宮夜宴》的出圈,是互聯網時代里一次關于文化熱點的傳播,也是連接過去和現在的橋梁。視頻內外,年輕人毫不含蓄地表達著喜歡和驚艷,甚至還大喊著再來一遍。以《唐宮夜宴》為代表的文化復興,將過去、現在、未來聯成一片,已不僅僅是千年前的大唐榮耀,也是獨屬現代人的驕傲自豪。

猜你喜歡
唐宮舞女夜宴
Tang Gong Ye Yan《唐宮夜宴》
邂逅 《唐宮夜宴》
Balcony
也談﹃舞女大班﹄
星之葬
《伊豆的舞女》與川端康成的“戀母情結”
繁華如夢總是空
星之葬
10·1潮趴夜宴不停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