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進幼兒表演游戲有效開展的支持策略

2021-01-17 07:46黃小燕
教學研究與管理 2021年11期
關鍵詞:支持策略表演游戲有效開展

黃小燕

摘 要:在表演游戲中,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將現實生活經驗創造性地反映在游戲中,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自身的感受和想法。幼兒可自主結伴選擇表演內容和道具開展表演活動,游戲內容多以繪本拓展游戲為主,也有自主改編的簡短繪本故事表演以及雜藝表演等。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讓幼兒表演更精彩。

關鍵詞:表演游戲;有效開展;支持策略;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幼兒偏愛的一種游戲方式,他們會將生活中接觸過的事物潛移默化地投射到表演的行為表現中。中大班的幼兒喜歡表現自己,有極強的表演欲望和模仿意愿,教師適時鼓勵他們自主思考,有利于開發幼兒想象力。對于如何開展幼兒的表演游戲,筆者有以下三點思考。

一、多方位、全方面為幼兒表演游戲提供支撐

在表演游戲中,材料、道具和表演者的生活經驗都是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制作道具這一環節,在道具的輔助下,表演游戲會更精彩,也會使表演效果更佳。教師可以逐漸將準備道具的自主權交給中班及以上的幼兒,讓他們享受制作道具或者配飾的過程,教師也可利用這個環節發現并把握教育契機,多方位、全方面為幼兒表演游戲提供支撐。

(一)多元化的材料支持幼兒自主創設

如果沒有材料,表演游戲就難以進行下去,但材料并不是準備得越多就越好,能滿足表演需要的才最佳。對于中大班動手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可以為其提供方便組裝和替換的材料,讓幼兒自行選擇適合的材料進行搭配。還可以讓幼兒在家中收集廢棄的易拉罐、紙皮等環保材料,激發幼兒的環保意識,變廢為寶。

小型的道具材料可以由幼兒獨立完成,大型一點的道具材料制作對幼兒來說有一定難度,教師此時可以參與其中,和幼兒一起制作,不僅可以鍛煉幼兒的創造思維和實踐能力,還可以增進師生關系。

(二)多種形式拓展幼兒的表演內容

中班的幼兒經過一段時間的表演游戲的鍛煉,對表演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但幼兒在表演時,經常會因為缺乏經驗而不能長時間地投入表演,并且幼兒對單調枯燥的表演形式缺乏興趣。

教師可以和幼兒共同商討表演形式,多種形式拓展幼兒的表演內容。大部分幼兒會根據繪本故事的內容延伸出唱歌、跳舞、動物模仿秀等表演,進行踴躍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但當討論到如何進行具體演出時,幼兒們就面面相覷。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先搜集部分適合幼兒欣賞的表演素材,和他們一同觀看,交流意見和想法,讓幼兒了解各式各樣的表演形式應該怎樣呈現。

(三)引導幼兒選擇不同的表演方式

經過長時間的觀察,筆者發現部分幼兒經常都只選擇同一種表演方式,甚至內容也一模一樣。這可能是由于幼兒性格使然,缺乏選擇其他表演形式的勇氣,也可能是由于表演經驗的缺乏,不敢嘗試新方式。

這時教師需要認真觀察,發現適合幼兒的表演方式,有針對性地邀請他們進行不同的表演或邀請幼兒模仿別人的表演。教師要對勇于改變自己的幼兒給予獎勵。對依舊不敢改變的幼兒,教師要適時引導,可邀請表現優秀的幼兒帶領他們,也可以讓其作為演員的一份子參與到其他幼兒的表演中,減輕處于舒適區幼兒的心理負擔。

二、讓幼兒做游戲的主人,支持幼兒自主快樂游戲

(一)幼兒自主選擇故事繪本

通過觀察,筆者發現幼兒更喜歡有很多不同角色并用夸張的肢體語言而非大段對白來表現的故事。例如,在《南瓜的旅行》故事繪本中,有鼴鼠、松鼠、老鼠等角色,臺詞也比較簡單,幼兒對此類故事繪本的興趣度較濃。

針對這樣的情況,筆者讓幼兒先跟大家分享自己最喜歡的故事繪本,并記錄下幼兒提出的故事繪本的名字,讓他們投票決定,由票數高到低的順序往下演,同時幫助幼兒將一些臺詞過多的故事繪本進行刪減,翻譯成他們能理解的對白,然后開始著手準備表演的事宜。

(二)鼓勵幼兒自由選擇角色,適時引導和幫助

進入中班第二個學期,幼兒的自主性增強,他們對自己喜歡的角色有很強的偏好性。例如帥氣的王子、漂亮的公主等主要角色變得非常搶手,而兇惡的大灰狼、狡猾的狐貍等反面角色,幼兒都不太愿意扮演。這時,教師在進行心理疏導時可以引導幼兒發現和欣賞這些角色的有趣之處,要鼓勵幼兒勇于挑戰困難,表演后還要及時肯定和贊賞。

支持幼兒有效地開展表演游戲,教師還要學會做一位旁觀者。有一次,在表演《小蜜蜂造房子》這個故事時,舞臺上竟然出現了兩個一模一樣的角色,兩名幼兒像照鏡子一樣的表演反而引起觀眾們的好奇,演出很順利,廣受好評,幼兒也表演得開心。其實,在幼兒的世界里并不需要那么多所謂的“合理”,他們完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選擇最適合的他們的,才是最好的。所以教師有時并不需要那么“勤奮”,只需要適時給予幼兒幫助和鼓勵。

三、鼓勵幼兒自主創編、欣賞幼兒自主表演

(一)鼓勵幼兒自主改編故事情節

既然已經把選擇故事的主動權交給幼兒,那改編權也應該一同交給他們,因為教師不可能一直帶著他們前進,幼兒要學會自主成長。其實幼兒有自己的學習模式,如果教師引導幼兒對改編故事產生興趣,他們就會開始自主探索。教師不要教他們怎樣表演,讓他們自己思考自己想表演什么,該怎樣表演。

例如,有一次在組織計劃如何表演故事繪本《三只小貓》時,幼兒認為三只小貓變成小黑貓、又變成三只小白貓的這個情節不好玩,七嘴八舌地討論了一番,決定加入類似“小蜘蛛看見三只小貓變成小黑貓和小白貓,嚇得撒腿就跑”等動作、表情,這是原本的故事中沒有的情節?!把荻鴥瀯t導”,幼兒經過以往積累的表演經驗,自發地加入自己的意識,讓故事符合他們的想法,這就是幼兒改編故事的能力。

(二)欣賞幼兒自主創編表演動作

在一開始接觸表演時,教師需要指導沒有經驗的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習慣了這種模式后,教師往往在應該讓幼兒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時候,不自覺地就對幼兒做出指令。

教師應該學會放手,幼兒雖小,能力卻出乎大人意料,不妨讓他們自己先試試,看看效果如何。教師不要用批判的眼光去審視幼兒的作品,雖然它是粗糙、不完美的,但那是幼兒進步的基石,教師應該從中挖掘他們的閃光點,對好的地方做出肯定和贊揚,并提出需要更改的地方,鼓勵他們不斷改進,打造更優秀的作品。

(三)給予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的空間,讓游戲更自主

針對表演中出現的問題,教師不能去安排分配和解決,而是引導幼兒進行群體內討論,給予幼兒自主發揮的空間。如:演員過多可以用剪刀石頭布、輪流表演來解決,工作人員過多導致現場秩序混亂,則可以新增加一個場務管理員來維持秩序等。教師在旁將解決方法記錄下來,作為他們“約定俗成”的規則。表演安排因此確定下來,幼兒從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協商,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幼兒表演游戲的有效開展是需要教師有效支持的。在創作表演作品的過程中,教師大可放手,讓幼兒自己嘗試新的道路。只要離手不離眼,適時施以援手,保證安全問題即可。在自由的創作空間中,幼兒無拘無束地遨游在藝術的海洋,會更喜歡表演,自然也會更積極地參與表演游戲,這些綜合作用下,幼兒的表演會更精彩。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2][美]安·巴伯.幼兒園創造性游戲[M].王連江,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7.

[3]劉焱.兒童游戲通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本文系東莞市教育科研課題《表演游戲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mskt2019117)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支持策略表演游戲有效開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理念下幼兒藝術表現的支持策略
讓音樂成為游戲的伙伴
多元比較,有效開展第二輪生物復習
初中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研究
運用表演游戲促進幼兒對無字圖畫書的理解
“幼兒在場”在表演游戲中的意義探究
幼兒表演游戲中教師角色定位略談
探討教育游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解讀孩子游戲,提升有效互動
政策性銀行貿易金融業務支持船舶工業策略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