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的現狀及改進方法

2021-01-18 08:16文芳
幸福家庭 2021年16期
關鍵詞:園本幼兒園制度

文芳

近年來,課程改革對幼兒園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兒園現有的普適性課程無法很好地滿足幼兒個性化發展的需要。園本課程是立足于幼兒園及幼兒個性特征所開發的具有本土化特性的課程,可以有效彌補幼兒園普適性課程的不足。筆者就幼兒園園本課程的開發作了調查,結果如下。

(一)調查設計

1.對象

筆者以嘉峪關市第二幼兒園、第三幼兒園及第六幼兒園中的教師、幼兒和家長作為調查對象,共478人。其中,第二幼兒園有50名幼兒、46名教師、213名家長參與;第三幼兒園有26名幼兒、17名教師、68名家長參與;第六幼兒園有17名幼兒、8名教師、33名家長參與。

2.方法

(1)問卷調查

該調查問卷的設計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提出的幼兒園五大領域的目標要求和幼兒園實際教學情況為依據,從教師、家長和幼兒園三個方面探討了幼兒園園本課程設計的現狀。筆者收回有效問卷共303份,其中幼兒問卷46份,家長問卷211份,教師問卷46份。

(2)深度訪談

本次訪談主要從教師和家長對園本課程的認知、教師對園本課程的教學方式、幼兒的閱讀興趣等方面出發。筆者共訪談了32位教師和家長。

(二)調查結果探討

1.教師和家長對園本課程開發的認可度。認可度是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的先決條件。教師對于園本課程的積極態度將加快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的進程。調查結果顯示,有78%的教師認為幼兒園有必要開發園本課程,19%的教師對幼兒園園本課程的開發持中立態度,僅有3%的教師對園本課程的開發持消極態度,認為幼兒園教師沒有能力和精力參與園本課程設計和開發。而家長對幼兒園園本課程的開發大多持中立態度,且有消極態度的家長遠高于教師。

2.教師對園本課程開發的主動性。教師的主動性影響著課程開發的效果與進程,而參與度是衡量教師主動性的重要指標。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5%的教師經常參與園本課程的開發,有35%的教師偶爾參與,而50%的教師則從未參與。由此可知,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的動力不足,幼兒園應設法提升教師開發課程的主動性。

3.幼兒園對園本課程開發的資源整合度。對于園本課程資源的收集和整合,樣本幼兒園中,有95%的教師會結合傳統文化開發園本課程。例如,在藝術領域,有教師會將剪紙等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其中,形成符合地域特色的、有個性化特征的幼兒園園本課程。40%的教師會利用家長資源來推動園本課程的開發。例如,某班有位在革命紀念館上班的家長,在重大節日時教師會和該家長取得聯系,帶領班級幼兒參觀紀念館。

4.幼兒園園本課程規章制度的制訂情況。已有的園本課程制度、制度類型、教師對制度的認可度對園本課程的開發有很大影響。筆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教師對制度的認可度并不理想。有30%的教師認為制訂園本課程開發制度很有必要。55%的教師認為,是否制訂園本課程開發制度取決于現實訴求,園本課程關鍵在落實和執行,制度對推動園本課程建設的作用不明顯。而剩余15%的教師認為,沒有必要制訂園本課程規章制度,制度會限制教師和幼兒的想象力。在制度類型方面,80%的教師對園本課程開發中的課程評價制度和園本教研制度持積極態度。針對已有園本課程制度的調查顯示,多數幼兒園有專門針對園本課程的規章制度,但沒有發揮相應的作用。

(一)教師對園本課程的認知存在偏差

教師對園本課程的認知偏差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將課程改革等同于園本課程開發。幼兒園園長是園本課程開發的發起者和領導人,園長對園本課程的認知影響著教師的認知,而部分園長將課程改革等同于園本課程開發。二是將園本課程的開發等同于地方教材的編寫。教材與園本課程是上下位概念的關系,但很多教師將園本課程的開發等同于教材的編寫。三是將園本課程和特色課程畫等號。園本課程和特色課程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大多數教師認為園本課程就是特色課程,二者之間不存在明顯的差別。

(二)園本課程開發過程中教師的參與度不高

教師對園本課程開發的態度影響著園本課程質量。筆者通過對樣本幼兒園的調查發現,教師缺乏園本課程開發主體意識,沒有主動去整合各項資源,在授課過程中也沒有及時總結和反思教學效果。這一點在訪談中也得到了印證,例如,某教師認為園本課程開發主要是領導在持續推進,普通教師只是被動接受安排。此外,普通教師參與園本課程開發的積極性也不顯著。由于個人精力以及對園本課程概念等理論知識掌握的不足,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未能積極參與園本課程的開發。例如,某教師說:“我們每個人的日常工作都很多,沒有精力參與園本課程的開發?!?/p>

(三)教師參與園本課程開發的能力不足

園本課程的開發對教師的要求較高,既要求教師有充沛的知識儲備,又要求教師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而大多數教師園本課程知識的儲備較少,很多教師只能執行課程而缺乏設計課程、資源挖掘的能力。這種理論和操作層面的缺失,使大多數教師對園本課程的開發心有余而力不足。

(四)園本課程規章制度不健全

從樣本幼兒園現有的規章制度來看,存在制度不健全、缺乏民主性、不可操作性等問題。幼兒園的很多園本課程規章制度未能落實到日常教學過程中。自上而下的管理制度在教育管理過程中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但會限制幼兒園的個性化發展。幼兒園要想調動教師開發園本課程的積極性,就要根據本園特色制定可行性較高的園本課程開發制度,并在執行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去修訂已有的規章制度,使其保持常新狀態。

(一)提高教師對園本課程內涵和價值的認知

認識決定行為。幼兒園要提高園本課程質量,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提高教師對課程內涵和價值的認可。幼兒園可邀請業內專家到幼兒園開展講座或鼓勵本園教師積極參加繼續教育培訓。這能幫助教師掌握園本課程的內涵以及它在幼兒社會性發展中的作用,用理論指引行動,促使教師積極參與園本課程的開發。二是要激發教師的主動性。園長的工作風格和態度影響著幼兒園教師。因此,在課程開發中,園長要明確園本課程開發的價值和理念,帶領其他教師開發園本課程。三是要提高幼兒教師的協作精神。課程的開發離不開幼兒園教師的參與,只有全體教師一起參與課程開發,發揮自己的特長,幼兒園園本課程開發才能順利進行。

(二)提高教師參與園本課程設計的能力

學習是提升能力的重要手段。一些幼兒園教師具有大量的實踐經驗,但是理論知識有所欠缺。因此,幼兒園要及時吸收專家的先進理論,主動尋求專業人士為自己答疑解惑。教學研討是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課程把握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學研討時,教師應及時分享自己在開發園本課程時的困惑和心得,在思想碰撞中產生靈感。理論最終要回歸實踐,幼兒園要提供多種渠道讓教師積極參與園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并在實施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課程內容,以提升教師設計課程、把握課程的能力。

(三)優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

沒有素材,課程開發就將成為無源之水。幼兒園在開發園本課程時,應合理利用資源。首先,幼兒園要充分利用環境優勢。幼兒園應根據自身所處的位置優勢以及本園的軟硬件實力,合理整合已有課程。其次,幼兒園可合理利用家長資源。最后,幼兒園要繼承和創新傳統文化。幼兒園可將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作為園本課程開發的重要素材,并根據幼兒自身特點對其進行改造,最終形成符合幼兒身心特點的特色課程。

(四)建立健全課程開發保障機制

制度是保障課程開發的有效手段。幼兒園應建立符合自身特點的,科學、民主的管理體制和課程評價體系,并將課程評價體系貫穿于園本課程開發設計的全過程。

綜上所述,幼兒園應提高教師對園本課程內涵和價值的認知,提高教師參與園本課程設計的能力,優化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建立健全課程開發保障機制,為園本課程的開發提供良好的環境,以保證園本課程的順利開發,提高園本課程的質量。

(作者單位:嘉峪關市第二幼兒園)

猜你喜歡
園本幼兒園制度
實施精準園本培訓 建強培優教師隊伍
園本課程開發的迷失與回歸
我愛幼兒園
歡樂的幼兒園
淺探遼代捺缽制度及其形成與層次
愛“上”幼兒園
運用多元智能構建園本課程的研究與實踐
簽約制度怎么落到實處
構建好制度 織牢保障網
一項完善中的制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