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琵琶演奏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

2021-01-18 22:10楊丹
三悅文摘·教育學刊 2021年49期
關鍵詞:常見問題解決措施

楊丹

關鍵詞:琵琶演奏;常見問題;解決措施

在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中,琵琶這一古典樂器占據著重要地位。演奏者需要運用多種演奏技法和技巧,彈奏出契合音樂作品的音樂藝術效果,還要呈現出音樂作品的主題內涵和風格。所以,要想完美地演繹音樂作品,演奏者必須要具備扎實的基本功、科學的演奏方法、較高的音樂判斷能力,通過長期的練習提升個人演奏水平?;诖?,本文分析了琵琶演奏需要注意的問題,并提出了對應的解決舉措,供大家參考。

一、如何選取琵琶材料

琵琶的音色十分豐富多變,這也是其能夠吸引大量聽眾的一大原因。而琵琶自身的材料,是影響音色的重要因素。從材質上看,木材是制作琵琶的主要材料。從琵琶組成上看,背板和面板是兩大重要組成部分。其中,背板材料的選擇與樂器的聲音特性存在一定的關聯性。所以,通常情況下,在琵琶背板材料的選取上,為了確保琵琶能夠彈撥出清透、明亮的聲音,使音質、音色都能達到一定標準,往往會選取質地堅硬的樹木。同時,具備較高硬度的琵琶背板材料,能夠在演奏中產生堅實、明亮的共鳴效果。值得注意的是,背板原材料的選取,需要考慮木材是否為自然風干這一因素,具備較長風干時間的木材,往往能夠達到更好的制作效果,琵琶演奏出的聲音更加悅耳動聽。此外,面板的品質也關乎琵琶演奏的音色。一般情況下,面板的原材料多來自蘭考的梧桐樹。桐木木質具有較強的吸水性,且木質疏松,這就需要注意到濕度的保持,避免影響琵琶的音質,還要選取具有垂直木紋的面板,要嚴格地檢驗拼接處,避免存在空隙的現象。

二、如何進行彈挑和輪指發力

在琵琶演奏中,是否能夠發出優美、動聽的聲音,取決于演奏者的發力方式,更影響著音樂作品演奏效果。因此,演奏者必須要合理地運用彈挑、輪指進行發力。首先,在彈挑時,演奏者不應單一地運用某個關節或部位,而要協調好肢體各個部分的關系,在肢體的共同作用下發出每個音。其次,要認識到發音效果與發力部位之間的關聯性,若集中運用第一指關節發力,往往能夠發出具有較強點性、顆粒性的音響;若將力集中在腕關節上,則能發出具有線性特點、音色柔和的音響。所以,根據不同音樂作品的演繹需求,演奏者要靈活地調整發力的關節,在將力集中在某個關節部位時,也要使其他部位處在伴隨狀態,科學、流暢地完成銜接,避免出現肌肉僵硬的狀況。對于具有一定張力的音樂作品,需要運用較大的力度彈撥琵琶;對于偏柔和的音樂作品,需要適當地減弱彈撥的力度。以《十面埋伏》這一作品為例,該樂曲需要塑造浩大的聲勢,演奏者不僅要調整彈撥的頻率,還要加大彈奏強度。尤其是演奏“九里山大戰”的高潮部分時,演奏者需要運用琵琶強度技巧,模擬喧囂的場景,給聽眾身心帶來極強的震撼感。相對而言,《春江花月夜》的主題較為清雅悠遠,為了帶給聽眾抒情、柔和的感覺,演奏者要使用文彈挑的方式,兼顧腕關節和掌關節發力,呈現出連貫的音響效果,烘托古典、優雅的美好意境。在輪指的發力上,對于情緒表達較為激昂的作品,要將力量集中在指關節;對于柔和朦朧的作品,則要集中掌關節的力量彈撥。前者可以適用于《春蠶》這類作品,后者更適合在彈奏《秦俑》時使用。

三、如何提高音樂審美判斷力

要想不斷地提高音樂作品的表現力,必須要提高演奏者自身的審美判斷能力。為此,演奏者要注重良好聽覺習慣的培養。在琵琶演奏練習中,部分人員更側重模仿手指動作,未能結合音色變化進行練習。這樣,往往很難達到良好的練習、演奏和表演效果,更無法起到鍛煉聽覺能力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練習或演奏中,演奏者要在反復訓練手指動作時,憑借耳朵判斷音色的變化,通過長期的訓練培養聽覺習慣。具體而言,演奏者可以選取經典的音樂片段,根據實際選取訓練方法。在不同的音樂作品中,各個段落對情感、音色表達的要求存在差異。通過選取不同的音樂片段練習,演奏者可以更加精準地體會正確的音色,提高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琵琶彈奏效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要想發揮、控制好琵琶演奏的音色,不僅要選取材質良好的樂器,還要注重基本彈奏技巧的運用。因此,演奏者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勤加練習,不斷提升個人演奏水平和審美境界,為聽眾展現更多琵琶作品。

參考文獻

[1] 呂夢姣.淺談琵琶演奏的基本技巧[J].文存閱刊,2020(45):63.

[2] 李潔.淺談琵琶演奏技巧的傳承與創新[J].藝術評鑒,2020(14):94-96.

猜你喜歡
常見問題解決措施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的方式方法研究
淺談城市道路設計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機械自動化設計與制造的常見問題分析
公路工程監理存在的問題和一些改進措施
談談如何杜絕礦井測量事故
淺談鋼板樁施工及常見問題處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