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學生與本科生英語學習自主性的比較研究

2021-01-18 23:33李錦宏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1期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李錦宏

摘要:大多數教師認為,高職學生沒有什么動力去進行課堂以外的學習。誠然,這種課后不進行自主學習的態度對英語學習的提高毫無幫助,因為英語學習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個人在課堂外的持續自主性學習。對英語教師來說,幫助學生認識到課外獨立自主學習的價值同樣重要。由于研究對象是大一新生,他們對大學教學的情況不甚了解,而這正是教師介紹學習自主性等關鍵概念的大好時機。

大學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課程,不僅可以為大學生提供有關該學科的基本知識,而且還可以作為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課程來教授。毫無疑問,它能使學生拓寬視野,了解不同國家的多元文化?,F如今,語言教學的重點已經從語言學習轉向強調語言教學,語言教學的最終目標是滿足學生在不同領域的發展需要。自主學習的概念應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因此,學生必須成為自主學習者,以達到所需的目標。

由于學習者的自主性最近在外語學習中得到了廣泛的普及,本研究對西安歐亞學院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了研究。通過對調查問卷數據的分析,我們發現民辦高校的大學生和職校生在學習英語的自主程度上沒有顯著差異。因此,學習自主性在民辦高校學生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不應有所區別。

關鍵詞: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大學英語教學 西安歐亞學院

1.國內和國外的學習者自主性研究

自主學習的概念,作為一個現代學習概念,已經成為語言范疇內的一個口號,并且已經存在了20多年。它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許多學者致力于這一領域的研究,并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然而,直到現在,它的許多方面仍然沒有一個統一的版本。1981年由亨利-霍爾克定義,自主性是 "對自己的學習負責的能力"。因此,自主性被用來描述在教學過程中,在特定情況下采取行動的潛在能力。后來,在1985年,他把這個自主性的定義向前推進了一步,認為它是一個概念性的工具。之后,他成為語言學習自主性的主要影響者。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存在對學習者自主性的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這些成就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中國語言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能力普遍較低,在中國發展學習者的自主性至關重要;第二,改善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環境,培養學習者的自主學習意識,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是培養學習者自主性的主要途徑。第三,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元認知策略和簽訂學習者契約被證明是提高學習者自主性的兩條有效途徑;第四,在自主學習模式中,教師應重構其組織者、促進者、資源者、引導者、評價者、合作者、輔導者、倡導者和研究者的角色。然而,有關學習者自主性的一些問題也有待解決。

從上述定義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自主性 "不是一種特殊的東西,而是一種能力,或者說是在學習中指導自己的自覺能力問題。關于其描述學習過程中自主學習的特點的核心概念是學習者對自己的學習過程負責。學習者應該清楚地了解他們應該學習什么、為什么和如何學習。在這項研究中,我們認為學習是學習者的能力和意愿的結合,是獨立合作學習。

顯然,一個積極的學習者應該能夠面對學習過程中的特定問題。自主學習要求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設定目標,制定計劃,并進行監督、評估。學習者應該知道他們是決策過程中的英雄或女主角,他們還應該學會反思自己的學習,找到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并采用自己的方式來完成新的學習任務。教師的工作是創造適當的學習環境和指導,幫助他們獲得平衡的方法。參加大學英語教學的教師可以發現,現在的英語書為不同認知風格的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機會。

2. 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2.1 大學英語教學與學習

語言教學被定義為為實現語言而計劃的活動。外語教學是由教師和一個或多個以不同語言為母語的學生為誘導學習外語而做出的系統努力。它在性質和目標上與其他學??颇坎煌?。主要區別在于,在外語學習中,人們學習的是一種與已知代碼完全不同的代碼,而不是通過已知代碼學習新的東西。此外,與自然語言學習不同,外語教學可以是我們所做的,基于我們選擇的原則,因為它們適合我們的主題。

2.2 民辦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和學習

中國的大學英語教學是在 "培養學生的能力,特別是聽和說的能力,全面應用英語,迎接未來和社會交往的挑戰,通過口語和書面渠道交流思想 "的指導下。-- 選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為了達到這一要求,教師應充分考慮到聽、說和寫。

盡管如此,私立學院的大學英語學習只占課程中的一小部分時間。以聽力課程為例,前兩個學期每周有兩節課。聽力輸入相當不足,所選的聽力課程教材也不統一。更糟糕的是,有些聽力的材料已經過時了。教師在決定使用哪本教材方面沒有什么發言權,只是讓學生以很低的速度逐句聽。在私立學院的聽力課上,課程都更像是一系列的聽力測試,播放磁帶,同時要求學生在空白處填上所缺的信息,并以教師回答 "正確答案 "的形式給予反饋。在這樣的模式下,聽力實際上不是被訓練而是被測試。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的需求和感受被忽視了。此外,只有在聽力課上,學生才有機會在更長時間內聽到和感受到更多的原始英語。學生們很少對這種有許多新詞或文化點的聽力話題感興趣。而在閱讀理解課上,大多數教師希望講更多的母語而不是英語,因為大多數學生很難理解文本中出現的語法規則或特征。

2.3 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

在 "傳統 "教學模式中,教師是知識的發起者,而學生則是知識的接受者。在 "以學生為中心 "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應將其作為知識發起者的角色轉變為組織者、引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角色。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在影響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方面起著關鍵作用。作為一名大學英語教師,不僅要傳授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還要教給學生如何自主學習,也就是如何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強烈建議在語言教學中引入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相反的新教學模式。

西安歐亞學院的當局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而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原則和意義。而他們享有的核心原則激發了自主學習的概念,這恰恰是歐亞學院大學英語改革的重點。

3.研究對象

在本文中,研究對象來自西安歐亞學院會計專業的兩個班級。在這120名學生中,有64名是會計學院四年制本科生,56名是職業學校的職業生。四年制本科生在全國高考中的成績遠遠高于高職學生。參與者的年齡從18到20歲不等,平均年齡為19歲。所涉及的學生都是在以前的學習經歷中接受傳統教育的新生,他們在進入歐亞大學之前沒有任何學習者自主培訓的背景。目前,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只能回答一些刻板的問題,完成一些測驗。如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四年制本科生和高職學校的學生都是被動的語言學習者,并且缺乏語言學習的動力。但后者比前者在語言學習方面更加認真。

4.問卷調查

4.1.1 調查表的形式

問卷的形式是用李克特量表設計的,包括32個例子。問題的回答尺度分別分為五個選項,即強烈不同意、不同意、中立、同意和強烈同意。問卷采用中文設計,以使調查者能充分、清楚地理解問卷內容。

4.1.2 問卷的理論基礎

問卷的理論基礎是基于徐、彭和吳(2004:64)對中國英語教學背景下的英語學習自主性的定義。徐、彭、吳(2004:64)認為,在中國的語境中,在處理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主權時,無疑應該考慮到以下五個方面。它們是:有效利用學習策略;監控和評估學習過程;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理解教學目標和要求;監控學習策略的使用,而監控的含義就是要發現學習者的學習困難并指出他們的不足。

研究主要涉及到對問卷調查數據的分析。這對問卷的設計至關重要。為了確保實驗的全面性和說服力,在設計問卷前做了很多努力:參與課題活動,參加班級活動,與學生交流。

該研究在歐亞大學110名會計專業的學生中進行。問卷是匿名的,以確保答案的可靠性。問卷是在上課時間進行的,由老師收集。在數據分析中,選擇110名學生作為最終樣本,其中有64名四年制的本科生和56名高職學生。

統計分析由SPSS 19.0--社會科學統計軟件包進行,用于處理從調查問卷中收集的數據。數據分析采用了定量和描述性分析。

4.2 數據分析

研究中采用了項目分析法。

兩組之間每個項目的平均差異進行了比較。

對獨立樣本進行T檢驗,以檢驗是否存在明顯的平均差異。

結果列在以下表1-4-2-1中。

從表1-4-2-1來看,第32項和第28項分別是平均成績較好者和平均成績較差者的結果。成績好的人和成績差的人的數字正好反映了兩組學生之間巨大而明顯的差異。

5.結論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在判斷學習效果方面,本科生比高職學生做得更好,前者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測試后,更有能力測試自己,他們更有可能將英語應用到日常實踐中。

2)一般來說,本科生在英語學習自主性方面的表現略好于高職學生。如在補充自己的學習計劃和目標,理解老師的要求和目的,評價學習結果,監督學習策略的使用和應用英語知識等方面。

3)高職學生在找不到自己語言錯誤的原因時,相對來說比本科生更愿意向同學或英語老師請教,但差異并不明顯。

4)本科學生和高職學生在英語學習自主性的其余方面的差異不是很明顯,這意味著大學生在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和計劃、監督學習策略的使用、積極運用學習策略和檢查自己的英語知識方面的能力與職校生相似。

5)本科學生和高職學生在以下方面的表現都很差:即。根據教師的目標重建他們的學習目標,參與各種基于課堂的任務,例如,小組討論、結對工作或角色扮演,當他們制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時,他們不容易遵循教師的教學目標,根據他們不斷變化的需求來調節他們的英語學習計劃,并將筆記本作為他們復習課文的資源。

6)總的來說,雖然四年制大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比職業學生高一點,但他們的差異并不顯著。他們的英語學習自主性程度都不高,因為所有項目的平均值都在1.49057到3.51667之間。事實上,四年制大專生的英語學習自主性程度與職校生的相似。

所以,沒有必要把四年制的大學生和私立學院的高職學生區別對待。

參考:

[1]BANDURA A.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 Adv Behav Res Ther, 1978(1): 139-143.

[2]LITTLE WOOD. 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M]. Dublin: Authentic, 1991: 4-5

[3]徐錦芬,唐芳,劉澤華.培養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三維一體”教學模式———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實驗研究[J].外語教學,2010(6):60-64

猜你喜歡
大學英語教學
淺談語言知識與技能教學中存在困難
翻轉課堂在藝術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踐
研究性學習模式下的大學英語教學
信息化背景下微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探討
翻轉課堂在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多模態隱喻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認知構建
關于大學英語教學應用互動式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思考
轉型時期的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特征和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