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建設策略分析

2021-01-18 22:18鐘宇輯盧俊東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1期
關鍵詞:林業生態林業經濟建設策略

鐘宇輯 盧俊東

摘要: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國家非常重視經濟可持續發展,林業經濟作為重要的經濟產業之一也得到國家的高度關注,針對林業工程提出治理生態、修復生態的要求,這也促進了林業經濟快步邁入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綠色生態、可持續化發展的林業經濟模式已經初具規模,科學利用森林自然資源來推動經濟發展是當前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簡單介紹了林業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以及林業經濟發展中主要的產品,分析了當前林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針對性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林業經濟;建設策略

引言

林業經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類型之一,就我國生態系統而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能夠起到重要的經濟作用,隨著有關部門對生態林業重視程度在不斷加深過程中,考慮國家經濟發展規劃措施,需提高生態經濟效益保護工作水平。林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不僅要重視產生的經濟效益,還需要從生態環境角度出發,通過林業資源的合理建設,改善地方生態環境情況。

1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的意義

在改革開放的初期,為了獲得短時間內經濟利益的大增長,我國現有林業資源受到了極大規模的破壞,人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在這一打擊下各種規模的泥石流、山體滑坡等災害涌現在人們面前,威脅了森林地區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為了在根源上解決這一問題,也為了滿足人們與日俱增的生活需求,林業生態環境保護開始受到社會群眾的廣泛關注。截止目前我國開展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已經持續了數十年,這一工作的意義可以認為大體集中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從國家層面來說,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能幫助國家實現對現有資源的科學分配,繼而維持國家、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這一工作的開展也能更好地為世界展現中國的“大國風貌”,進而提高世界各國對中國的信任度,幫助中國更好的面對未知的挑戰。其次,從群眾層面來說,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能在根本上優化人們的生存環境,為人們提供更多休閑、放松的場所,大大減少自然污染物質對人們身體的損害同時優化人們的生活品質,為未來中國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2林業生態環境保護與林業經濟建設策略分析

2.1提高林業資源保護工作力度

為推動地方林業經濟產業發展,需保障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結合,促進林業資源廣闊開展過程中,還能有效提高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水平。尤其是林業資源生態系統遭受到外界破壞嚴重時,威脅不僅是地方經濟建設效益,而且是自身許多功能不能夠有效開展,進而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所以林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需在生態保護工作前提下,進行經濟活動,保障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能夠有效平衡,并在后續工作中以經濟資源為基礎,打好林業經濟產業發展基礎。林業資源在使用過程中,需根據地方資源實際狀況,有計劃的使用,避免出現嚴重的資源浪費,不僅達不到提高林業經濟的作用,而且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提高林業資源使用水平,對整個林業體系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

2.2重視開發環保型的木材制品

在我國森林資源較豐富的地區,會有企業專門生產木材制品,這屬于能耗高的生產企業,且大部分企業會為了追求短期經濟效益,過度消耗森林資源,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目前,仍有很多木材制品生產企業采用的是舊工藝和落后的生產技術,不僅產能低,而且產品沒有較高的附加值。所以,各地區的木材制品生產企業要不斷提高生產技術,引進先進的工藝,將污染排放降到最低,打造綠色企業的形象,讓自身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得到進一步加強。同時,企業在研發新工藝、新技術的過程中,還要重視保護知識產權和產品真偽,市場中有很多山寨類產品,對消費者的利益造成損害,還有損公司的企業形象。為了實現開發出多種多樣的環保型木材制品,當地政府部門應組織科研機構、高校及企業共同研發出更先進、更環保的生產工業,最大程度地提高自然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例如,市場上有少數公司研發出的環保吸管是以木竹纖維作為原材料,相關部門下發“限塑令”后快速搶占市場,獲得了較大的經濟利潤。加強研發環保型的木材制品,不僅能增強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和科技創新能力,還能在市場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依舊實現利潤增長。

2.3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林業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有重要作用。只有保證產業結構的合理性、科學性,才能防止發生生態環境保護的阻礙性問題。因此,在林業經濟發展期間,應重點關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首先,結合我國林業市場狀況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確保產業區布局的優化性。其次,我國不同地區林業發展的地域差異性、資源優勢差異性較大,在調整產業結構過程中,應切實結合本身的地理優勢、市場優勢、資源優勢等,開發出具備一定競爭優勢的產品,在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最大化的基礎上避免資源浪費,尤其要杜絕盲目模仿其他地區林業產業結構的現象,以免產業結構調整不當而出現資源浪費的后果。

2.4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展開實質性保護

想要促進林業經濟的增長,就需要平衡其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做好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林業生態系統極容易受到外界的破壞,不僅會影響當地的經濟效益,還會使森林自身的生態功能受到影響,從而對當地的自然環境產生嚴重影響。由于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的林業資源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在后續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下推動地方林業經濟發展時,工作者們首先就應將“因地制宜”的思想融入到林業工作的點滴中去,實現對地方林業資源的實質性保護,從中獲得更好的工作效果。以我國某縣林業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該縣在2016年積極響應國家天然林停伐政策,2020年度林業工作中嚴格按照本縣天然林停伐保護實施細則的原則,開展了一系列天然商品林停伐管護工作,該縣天然商品林停伐保護面積105.32萬畝,林地區劃326個管護責任區,落實326個管護人員。極大程度上實現了對該地區林業生態環境的保護,也為后續更長足的林業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由此可見,在后續助推林業生態環境保護、林業經濟發展時,政府部門監督級級簽訂分包、分管協議的方式落實對各項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保證各項工作的落實度,凸顯這一環節林業工作的價值。

結語

林業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生態環境,一旦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就不存在林業經濟的發展。林草產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更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在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為國民經濟構成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林草產業對于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孫志剛.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下林業經濟發展關鍵研究[J].山西農經,2021(12):124-125.

[2]李漢友.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理念下林業經濟發展對策研究[J].經濟管理文摘,2021(1):185-186.

[3]劉彬彬,祁永芬,楊慧珍.探討生態環境保護下的林業經濟發展[J].河南農業,2020(35):31-32.

猜你喜歡
林業生態林業經濟建設策略
論高職院校保衛工作信息化建設
高校醫學科研機構綜合管理系統建設策略
探究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政資源管理
農村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策略探究
西藏林業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林業發展金融服務改革對林農營林的影響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