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電路原理》課程思政的教學實踐與探索

2021-01-20 06:21劉朝霞路銘肖琳丁莉北京聯合大學應用科技學院
數碼世界 2020年12期
關鍵詞:原理電路育人

劉朝霞 路銘 肖琳 丁莉 北京聯合大學 應用科技學院

引言

科技支撐了我們民族的偉大復興,從目前的5G技術、北斗組網、長征技術等可以看到我們國家已經逐漸步入科技強國,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機構應當明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為誰培養。首當其沖應把立德樹人作為高校的立身之本。習近平總書記圍繞著立德樹人做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服從服務于立德這個根本,而樹人是指對學生能力培養的過程,兩者統一,目標是培養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注重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人類關懷。聯大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即全體教師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門門講思政、人人講育人,從專業到課程全面進行思政教育。

1 通信電路原理課程特點及引入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通信電路原理》這門課程是電子信息、通信類學生的必修課,它的知識內容涵蓋了通信系統從信號發送到信號接收所要完成的過程和相關的電路。圖1為通信系統的構成圖,圖中可見對應的章節構成??梢钥吹?,信號產生后需要在空間中傳輸,借助載波形成調制波,經高功放后送入空間成為帶有信息的高頻已調波,接收環節首先要通過選頻放大,再經過混頻解調等過程送給用戶。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一方面使得學生能夠在以前所學電子線路的基礎上構建完備的知識體系,獲得知識,提升智慧;另一方面從調制到解調都是非線性電路,通過對非線性電路的學習和應用,能完善學生電路學習的方法論。

本課程理論性較強,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在授課中應把本門課程放在國內外相關技術發展的環境中講述,讓學生了解當前技術發展狀況及與國際先進技術間的差距,激發學生建設科技強國的信念。在學習中要與實踐緊密結合,通過動手實操理解電路功能,進而設計完善電路。在學習中應充分發揚科學嚴謹的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既要有仰望星空的高遠之志,又能腳踏實地攻克每一個技術難點,做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的技術人才。

圖1 通信系統構成方框圖

2 思政途徑的探索

本著學校三全育人的思想,在學校的大環境中處處體現思政教育,人人自覺為師,增強責任意識。把課程的思政建設放置在專業的整體建設之中,形成思政蜂巢,進而放在整個學校思政的大環境中。以思政建設為出發點,從教學的多個方面行動,如教材建設、樹立榜樣教師、師范課堂、精品課程等,使得教師的思政教學育人工作更加自覺。

積極挖掘思政元素,并潤物細無聲的融入到課堂之中,提高課程及專業建設水平。專業教師應從所授課程出發,不斷提升自身的科學素養和文化內涵,積極挖掘課程內涵,避免生搬硬套地把課程變成思想政治課程,出現本末倒置的情況。引導學生在本門課程的基礎上引發和專業相關的問題和討論,通過對國內國際相關領域的前沿科技對比,激發學生的學習和創造性,增強學生對科技強國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樹立為了國家的科技事業發奮讀書的理想和信念。

3 思政元素思政案例的挖掘

工科開展課程思政在大綱的修訂中應該有所體現,具體落實應體現在課前準備、課堂運用、課后總結這些方面。依據通信電路原理這門課程特點,注重從理論和實踐能力兩方面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根據所授內容特點,引出思政素材。表1給出了在不同的章節內容時所對應的思政教育側重點,進而培養學生認真學習、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在理論和實踐教學中學習和掌握本門課程的核心技術。

表1 通信電路原理授課內容及思政點的挖掘

4 系統實施課程思政

《通信電路原理》作為工科的專業課程,秉承著創新、嚴謹、求真、務實的特點,在積極挖掘思政素材的基礎上,教師集體備課共同研討,系統完成學科建設。各個專業課程同向同行,落實到教學之中,樹立示范課堂精品課程,積極實踐的同時要對成果進行固化,如大綱的修訂、相關教材的編寫等等。

5 小結

在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優化了教學方法,促進了人才培養。教師不僅僅授業解惑,更要教書育人,在教育的過程中也是教育者成長發展的過程,是教師自身提升與完善的過程。所以要充分領悟“教育者先受教育”這一思想,教師需要不斷的提升自己,以言載道,以身立教,只有教師學識和修養不斷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的引領學生大踏步前進。

猜你喜歡
原理電路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電路的保護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基于包絡解調原理的低轉速滾動軸承故障診斷
“簡化法”巧解電路問題
基于電力系統備自投實現功能原理概述
“我們都是CEO”育人模式簡介
巧用立創EDA軟件和Altium Designer軟件設計電路
巧用求差法判斷電路中物理量大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