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線上教學管理實施與探究

2021-01-21 18:00侯琳
文學天地 2021年12期
關鍵詞:實施途徑高職院校

侯琳

摘要:高職教育是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環節,各大企業急需普通一線的技術性人才,而高職院校立志于培養有工匠精神的職業技能型專業人才,其輸出的畢業生為社會提供了大量人才。面對新冠疫情困難,教育部號召開展“停課不停學”,各大高職院校紛紛行動起來,進行線上教學。由于信息化能力薄弱,部分老師在線上教學方面也存在運用能力不足的問題。文章針對高職院校線上教學管理實施途徑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線上教學管理;實施途徑

1導言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求知者終身學習和碎片式學習的需求。在線學習的出現,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教學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問題。線上教學只是教學的輔助形式,普及率比較低,2020年疫情的原因,促使線上教學得到了普及運用。在高職院校中,開展線上教學,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真正將信息化技術為自身所用,充分發揮技術優勢,摸索出適合學生在線學習的教學模式,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時代使命。

2高職院校線上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理念亟需轉變

職業教育的優勢在于顯性知識的傳授,在傳統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中,學生獲取知識和技能主要依靠教師專業化的授課講解。由于學生可以通過網絡輕松地掌握某項職業需要的相關知識,傳統職業教育的優勢將不復存在。憑借在線教育平臺,學生能夠方便地獲取良好教學資源,會褪去原本教師身上“知識化身”的神圣光環,它可以讓教師在互聯網時代下重新思考自己的教學方式。然而,在線教育開發建設初期,會給教師帶來比較繁重的課程設計開發和資源建設任務,造成工作壓力較大,會引起人本能的反對情緒。筆者針對教師開展的網絡調查問卷顯示,73名教師中有52名認為線上課程備課更耗時,占比71.23%。

2.2高職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

首先,高職院校比本科院校的錄取分數低,高職學生普遍存在主動學習意識薄弱、自我管理能力較差、自主學習能力欠缺的現象,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在線上教學中,這些自制力不夠的學生缺少了教師的直觀監督,學習態度更加消極,很容易出現懈怠現象,比如上課不準時簽到、不服從教師管理、不認真聽課和完成線上學習任務,甚至上課睡覺或在其他平臺玩游戲。其次,學生家庭條件不盡相同,個人或家庭電腦設備并未全員具備,部分學生地處偏僻山區,受到網絡不暢通的限制,無法及時完成線上學習任務,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線上教學的順利進行。再次,線上學習平臺種類繁多,很多學生反映不同老師要求使用的平臺不同以致手機下載了至少4個APP,被動接受不同課程匹配的不同平臺,不知所措。在線上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學生課后找親戚朋友幫忙登錄賬號看課件完成學習時長、幫忙點擊資源完成學習任務、幫忙做作業的現象。此外,很多學生反映上網課時間長,有時一天下來八節網課360分鐘,長時間對著電腦或手機,感覺非常疲勞,學習效率很低。

2.3知識產權保護力量不足

在線教育需要關注其教學資源的知識產權問題,對教師以及相關機構的利益產生足夠保障。隨著IT技術的發展,以及當前我國整體社會知識產權意識較為薄弱,學校原創資源和內容成為知識產權侵害的重災區,這對教師參與網絡資源建設的積極性產生了嚴重打擊。一方面,優質網絡資源容易被盜用從而隨意流失,其所有者難以采用技術和法律手段為網絡教育資源保駕護航,自身利益受到損害;另一方面,相關部門主動排查網絡盜版資源的力度不夠,加之盜版行為的違法成本低、處罰標準不高,原創作者的知識產權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

3高職院校線上教學管理實施途徑

3.1強化學生參與度

線上教學無論從空間上還是基礎設施上都存在一定局限,與線下教學相比學生體驗是不可能相同的。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線上教學都是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是一種“填鴨式”教學,只不過從線下“填鴨”變成了線上“填鴨”,線上課堂枯燥無趣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從而降低了學習效率,因此線上課堂相比線下課堂更應注重課堂的趣味性。趣味性不足導致學生被動學習,增加教師監管難度,課堂學習氛圍不濃不利于加強學生學習意識與獨立思考能力,線上教學在這樣的一個循環中,教師工作量很大,學生對課堂教學敷衍了事,線上教學流于形式,教學質量不高。因此,學生參與度是線上教學過程重構要素中的重要一環。

3.2教師合理安排線上教學活動

線上教學不同于線下教學,教師在建設教學資源時,一定要重視教學資源的關聯性,根據課程特點、本專業學生特點和學時要求,重新整合教學資源。長時間的線上教學,學生更容易出現曠課、睡覺、玩游戲等不良現象,為了消除學生思想意識層面的疲態,教師要科學制定授課計劃,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合理安排線上教學活動。線上教學時,教師可以壓縮理論知識的講授,側重重點難點的分析闡述和案例分析,關注師生實時交互與反饋。通過發布討論、隨機提問、頭腦風暴、測驗等教學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3.3強化線上線下教學融合

在疫情時期,“直播課程+在線答疑”的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原因就在于它可以完成“內容+服務”的線上閉環。在疫情新常態背景下,要結合在線教育適時調整教學進程,采取“導師制”“創新項目訓練”“實踐選修”等方式補充實踐機會,達到教學效果。高職院校要對在線教育“一視同仁”,將教師承擔教學任務的線上教學計入工作量;制定在線教育課程學分與線下課程學分互認與轉化政策;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強化在線學習過程和多元考核評價的質量要求;要發揮混合式教學打破時空限制的優勢,適應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探索實施學分制、彈性學制和彈性教學,形成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靈活的教學組織與安排機制。

3.4加強師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

線上教學,教師無法直觀看到學生的學習情況,這就要求教師多關注學生訴求,重視學生學習體驗,多聽學生對線上教學的意見和建議。對在線學習任務完成不理想的學生,及時查明原因,課中課后多與學生互動,多關愛學生,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除了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還要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可為教師建立信息網絡交流平臺,讓教師之間互相學習,分享教學資源,互通有無,交流心得。邀請教學名師或專家對教師進行在線培訓,提供構建和優化線上教學模式的合理化建議。

3.5拓寬學校與社會協作互動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高職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互利雙贏的舉動。在課程資源開發方面,要推動產教融合,與企業共建在線教育教學資源。將職業標準和企業真實生產性項目融入課程教學內容,由骨干教師與企業導師共同編制課程標準、設計教學模塊。學校教師負責理論講解和微課錄制,企業導師負責實訓指導和實操視頻。通過校企合作,將真實業務數據轉化為教學素材,開發基于場景、職責、任務的豐富多樣的數字資源課程。根據不同課程模塊需要,校、企教師互為助教“共上一堂課”,雙向推進在線教育的課程建設。與此同時,高職院校還要加強與在線教育企業的合作,進行在線教育的平臺開發、課程制作和技術支持。

結束語

總之,高職院校線上教學的開展對教師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高職院校要針對線上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持續改進,不斷推動學校信息化教學的發展。教師要與時俱進,完善教學模式,提升線上教學能力,提升教學質量。學生要調整心態,積極配合教師線上教學安排,緊跟教師教學節奏,提高自主學習意識,全身心投入到在線學習中。

參考文獻:

[1]覃會喆.高職院校線上教學質量管理研究[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06):54-57.

[2]江海泉.線上教學模式在高職院校中的有效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0(19):108-109.

[3]趙軍輝.高職院校線上教學管理實踐與探究[J].大學,2021(22):29-31.

[4]宋毅.高職院校線上教學的問題解析與破解路徑[J].林區教學,2020(11):35-37.

猜你喜歡
實施途徑高職院校
高校外語教學改革創新探索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話語權建設的實施途徑
傳統節日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初探
創新教育督導方式 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