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探究

2021-01-21 22:19高微
啟迪·中 2021年12期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初中有效性

高微

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而且還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這樣才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達到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教學初衷。而在實際的課堂上,教師為了能夠實現這樣的目標,要讓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找到適當的場合,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從而促進學生的道德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有效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身心健康還不是特別的成熟。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更新理念,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入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只有這樣,學生才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之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問題

(一)目標偏離

教師在展開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發展。但由于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成績成為衡量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這也導致初中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教學目標發生了變化,與之前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學生為了能夠提高成績,會背誦大量的知識點,最終導致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作用沒有完全地發揮出來。

(二)忽略學生主體地位

隨著新課程改革標準的出現,越來越多的教學方式應用到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可通過課堂實際教學情況的開展可以看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體現,課堂上,學生自主思考的機會更是少之又少。時間久了,學生就會失去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嚴重影響這門學科的教學質量。

(三)方式單一

教師在教學的活動中會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價,以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善自己的不足。但是從當前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中可以看出,教師的評價依據的是學生的成績,過程簡單、方式單一,學生既調動不了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還會對課堂所出現那種產生極大的厭煩感,導致課堂有效性消失。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探究策略

(一)挖掘教材知識,把握學習方法

教材是教師教學的根本元素,但并不意味著教師只能依靠教材去講解知識點,反而是可以挖掘大量的內容。首先,教師要在新課程改革標準的背景下,找準教材的主要內容。也就是更好的了解教材中的資源,對資源進行取舍;其次,教師要引入新的理念,將教材與學生所學的資源進行一個整合。在整體的情況下,為學生講述各式各樣的知識點,這樣才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當然,教師也可以拓展一些其他的內容,為教材做一個輔助作用,幫助學生學到大量的知識。

比如說:教師講到“我與國家和社會”這一內容。由于教材中涉及了一些認識國家愛中國……還有一些法律等知識,教師就需要整合整個單元的內容,或者是整本書的內容,為學生講述這一知識點。首先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個單元所講的是富強;而第二個單元所涉及到的是民主;第三個單元所涉及到的是文明……教師依次類推,將各個單元的知識點進行整合。之后,開展單元教學,讓學生能夠從整體去認識他國家和社會知識點,構建一個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專屬的學科思維。讓學生在掌握學習方法的情況下,再去挖掘知識,這樣學生的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

(二)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新課程改革標準背景下所出現的一個實質內容,是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只有這樣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學科素養,才可以真正得到落實。課前引導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環節,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沒有教師的指導,完全憑借著自己的能力進行學習,這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的關鍵時期。

比如說:教師在為學生講述“夯實法制基礎”這一內容。由于教材內容涉及到了一些法學的知識,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玩兒一個小游戲。請同學們在課前去搜索一些《民法典》中的法律條文,找一些你所喜歡的案例或者是真實條文進行閱讀,在下節課的時候,運用這些法律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當然,也可以通過繪制設計圖來完成對所學內容的練習……教師給出一個指導方案,讓學生在課前完成預習任務,這樣教師在課堂上針對相應的知識進行講解時,才可以有效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從而提高整節課的教學效果。

(三)引入熱點,提高效率

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彰顯著時代的特點,要求教師時刻關注生活中的真實事件,結合具體的內容展開教學,只有這樣才可以完善教學目標。同時,時證材料的出現也是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重要載體,所以教師在課堂上可以進行適當的引入,既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可以對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教學起到極大的促進性作用。比如說:教師在為學生講述有關于“創新改變生活”這一內容。近些年來科學技術的出現在我國的影響很大……教師完全可以借助這一核心技術的引導,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告訴學生“只有自己去創造出更多的內容,積極地投入到實踐中,才可以為國家做出貢獻,自己的能力也會得到鍛煉?!币虼?,教師可以結合真實的情境,引入熱點新聞,告訴學生創新的重要性,而且要讓學生意識到時事政治的鮮活性,促進學生能力得到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代背景下,道德與法治這門學科的出現,教師要設計出符合新課改的要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得到鍛煉,從而了解社會的真實現狀。同時也要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設計問題情境,這樣才可以為學生構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得學生的能力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謝云龍.論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新課程,2021(50):75.

[2]涂政國.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時政教學的有效性及實踐性研究[J].考試周刊,2021(91):136-138.

猜你喜歡
道德與法治初中有效性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