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詩新唱,傳承藝術

2021-01-21 22:19石文惠
啟迪·中 2021年12期
關鍵詞:音樂教育

石文惠

摘要:古詩詞不僅是我國古典詩詞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國學教育的組成部分,是中國燦爛文化遺產中的瑰寶,是人文教育和語言文字學習的豐富資源。詩詞不僅是用來朗誦,更是用來吟唱的,近現代由古詩詞改編的藝術作品層出不窮,而在中小學的教材里作曲家們更是結合了青少年的特點又對古詩詞歌曲進行了現代化的、活潑動聽的改編。

關鍵詞:中小學美育;音樂教育;古詩詞歌曲教學

一、古詩詞歌曲作品的吟誦形式分析

自古以來,詩詞吟誦的形式就已浮現。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吟誦作品層出不窮;如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漢代漢樂府;盛唐時期,唐詩儼然成為一種標志,樂師爭先恐后地去購買詩人的著作并譜曲,以音樂的形式表現出詩句所創設的情境;宋代宋詞不僅作為詩人抒發情感的載體,并且其獨特的韻律極其富有音樂性,并且涌現出一大批精通音律的詞曲創作人,如姜夔,柳永等。民國時期的“學堂樂歌”的浮現,一些有著海外留學經歷的作曲家歸國根據古詩詞和白話詩詞,譜寫出大量古詩詞藝術歌曲;21世紀的今天,眾多作曲家也一直致力于古詩詞歌曲的改編創作,大量的“古詩新唱”的藝術作品開始涌現。

二、小學音樂(花城版)中古詩詞作品的吟唱規律分析-----以《憫農》為例

在現今花城版小學音樂教材中,就有以下幾首作品,分別是一年級上冊吟唱古詩詞第13課《詠鵝》,二年級上冊吟唱古詩詞第9課《畫》《憫農》,五年級上冊吟唱古詩詞第11課《春曉》《談唐詩》,現以《憫農》的吟誦規律為例:

憫農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描繪了在烈日當空的正午農民田里勞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現了農民終年辛勤勞動的生活,最后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樣近似蘊意深遠的格言,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真摯的同情之心。本詩具體的教學過程將會在下一節有所呈現。

現在我們來分析一下這首歌的曲譜與歌詞的關系:

先看首句:在譜曲的過程中,曲作者將本曲的最高音放在的“禾”字上,著重強調了這個“禾”的重要性,并把“鋤禾”的動作用一個純四度的音程來表達,是為了配合詩句的所表達的重點。

汗滴禾下土,在曲譜中“汗滴”運用了下行純四度音程,語氣沉寂,表達出農民伯伯種田的太不易。

第三句誰知盤中餐,譜曲的規律上確是整體的上行走向,而在朗誦時這一句語氣是要上揚,著重強調,給人以一種等待下句出現的期待感與緊張感。這里的“上揚”與譜面的“音高”感受是一致的!

第四句,感嘆到粒粒皆辛苦!與第二句音高是一模一樣的,語氣也不盡相同,仿佛是一種感嘆,在朗誦時也是需要將整體聲調向下“嘆”,留下無限的沉思。

而在第二部分的時候,整體的旋律到達高潮,詩句中的畫面愈發的清晰,農民伯伯的種田的不易被歌頌,吟唱,身體也達到一個緊張的狀態。慢慢的到最后一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鼻榫w逐漸平緩,最后只剩一聲嘆息,“誰知,誰知?!?/p>

總體來說,歌曲旋律與詩詞的場景和情感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與其說是唱不如說是吟唱,吟誦,這單單的詩詞朗誦更有趣味性!也更加加深了同學們對這首詩的情感走向的了解。

四、關于古詩詞歌曲教學在小學課堂的實施的一些探索

(一)詩詞的吟誦與歌唱教學相融合

在接觸古詩詞歌曲之前,學生大多數是通過語文課的學習來接觸古詩詞,對古詩詞的學習是通過背誦、默寫來加以呈現。古詩詞距離我們比較久遠,語言含蓄難懂,學起來比較枯燥乏味,而當學生聽到古詩詞歌曲的時候卻發現原來古詩詞改編的歌曲竟如此朗朗上口,意境深遠,更容易讓人記住。仿佛中國文學史的“活化石”又重新展現在我們面前了,不僅如此,現在的音樂家在給古詩詞配樂的時候充分考慮到青少年的喜好,把很多現代音樂元素加進配樂當中,在選用伴奏樂器時,不僅保留了能突出中國元素的民族樂器還加入了極近潮流的現在樂器,產生了獨特的“中國風”元素歌曲。給古詩詞配上旋律就像賦予了古詩詞生命一樣,讓靜止的文字活了起來。在反復學唱的過程中每一句詩句很容易被輕松的記住。

(二)將古詩詞的演唱與表現相結合

小孩子天生活潑好動,對一切未知的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喜歡又唱又跳,喜愛模仿,而詩詞中創設的情景剛好可以給學生強烈的畫面感,又有充足的表演空間。很多詩句都都有表現出非常強的童真童趣。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深入挖掘表演元素,讓學生一邊表演,一邊吟唱。學生會更加深刻的感知到詩詞的美感、已經,使得教學活動得以有效的開展下去。

其次,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對于每個場景的體會不盡相同,此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去理解詩句中各種場景與情感的內容,并且學會如何用表演的形式去表達。表演的形式有很多種,可以演,可以唱,可以跳,同時也啟發的學生的思維。

綜上所述,小學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將古典詩詞歌曲巧妙地融入其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模式下,不僅有助于我國傳榮文化的發揚、傳承,將學科價值全方位的凸顯出來,也有助于學生的素質教育,為其的身心成長、健康發展助力。但是,在此過程中,教師也應掌握正確的融入途徑,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歡
音樂教育
創作教學在音樂教育中的意義探討
中國傳統音樂教育傳播的必要性
貴州民歌引入音樂教育的策略分析
淺議高職院校音樂教學與學生創造力培養
新時期音樂教育與民族傳統文化傳遞的關系及實現策略
淺析音樂教育在基層消防部隊中的作用
關于特殊音樂教育師資培養的個人見解
農村中小學音樂教育在新課改背景下的改革
論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運用
音樂美學基本原理對音樂教育的幾點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