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2021-01-21 22:19陳苗佳
啟迪·中 2021年12期
關鍵詞:科學有效性實驗

陳苗佳

摘要:小學科學是小學階段極具靈活性和綜合性的科目,開設科學課程的重要目的是在符合學生認知特征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科學啟蒙,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對學生的綜合發展起到良好的導向以及引領作用,堅定學生的科學學習志向,讓科學服務于社會生活。新課標給科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教師越來越重視提高科學教學有效性方法的研究,從而通過提高教學有效性,順利達到科學教育目標,讓學生的科學精神品質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合格人才。

關鍵詞:小學科學;有效性

一、開展生活化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

降低學生科學學習難度,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方法是把科學教學和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認識到科學和生活之間不可分割的關系。生活化教學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應用意識,也可以降低學生的思考和探究難度,鼓勵學生運用科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難題,讓學生始終對科學學習抱有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利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對科學的認知會越來越深刻,同時也會改變學生不愿意主動參與科學課堂活動的狀態,強化學生的科學探究熱情。

二、組織合作化教學,保證教學有效性

小組合作化學習的顯著優勢是可以給學生提供自我表現平臺,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精彩紛呈的課堂活動中,通過合作商討以及多角度交流的方式,提高對科學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從而保障學生合作學習的有效性,讓學生參與科學課堂的熱情得到長久保持。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大力提倡的教學模式,在保證教學有效性和提高學生學習活力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優勢。為了徹底改變過去教師一言堂的教學局面,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交流、討論中獲得理想的學習成果,教師應該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小組內的學生加強合作,為集體榮譽不懈努力,更讓小組之間展開競爭活動,在科學教學中形成良性循環。例如,在教學測量擺的快慢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中先為學生講解具體的測量要求以及活動程序,然后把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并為學生提出具體的競爭規則,對合作交流秩序進行有效維護,在確保學生合作溝通效果的同時維護學生合作交流活動的有效性。等到活動結束之后,可以評選出紀律最佳組、配合默契組、成果最優組等。

三、重視實踐化教學,強化教學有效性

科學學習與實踐有不可分割的關系,任何科學現象和結論的提出都離不開科學實踐活動?,F象是科學的美麗外衣。想要讓學生真正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把握科學規律,就必須重視實踐化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能在合作交流以及積極實踐中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茖W實踐活動的安排能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進行培養,也可以為學生舉一反三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科學問題打好基礎。教師在實驗活動中應該給學生充分參與的平臺,減少對學生的干預和約束,讓學生的創造力得到充分體現。例如,在教學“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實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教材內容討論種子萌發的條件,并對實驗操作過程進行梳理,接下來讓學生自主準備實驗材料,然后按照實驗步驟逐層操作。學生需要在實踐過程中記錄下自己的實踐過程以及成果,記錄自己在實驗過程中的感想,然后做好總結歸納,讓學生的實驗學習成果更加豐富。

四、開展“小講師”主題活動,培養成就感

(一)專注信心培養,奠定學習基礎

培養學生信心,是教師每時每刻都要注意的問題,很多時候,學生的信心是在學習中被打擊掉的,重視并保護學生信心,是教師在科學教學中首要考慮的問題。以教育科學出版社五年級上冊“時間在流逝”為例,教師可以在導課環節通過一個小謎語開展教學:“能過去,回不來,摸不著,看不見,跑得快,沒有腿?!蓖ㄟ^趣味性較強的活動,營造活躍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專注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然后,對學生引出時間的概念,并讓學生估算時間長度,提高學生對時間的感知能力。

(二)收獲成就感,強化學習動力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問題并解答問題,學生在臺下記筆記,課后回家進行練習,但有些實驗因為工具的不同結果會有偏差,導致學生缺少動手實驗的機會。以教育科學出版社五年級上冊“我們的身體”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近五年的照片,然后進行對比,使學生通過照片了解自己身體的變化,看到自己逐漸長大的過程。這種實驗具有較強的真實性,增加了學生實驗學習的機會,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

(三)集思廣益,培養協作精神

課堂討論增加了學生與課堂的黏合度,并能培養學生之間的協作精神。學生之間是樂于合作的,但以往的課堂氛圍不利于這種合作的發展,主要是教師與學生一對一的問與答,利用小組討論可以讓小組共同思考問題、解答問題。以教育科學出版社五年級上冊“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模式,啟發小組學生思考火山噴發的成因及作用,以此在提高學生對知識問題進行認知的層面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科學教學以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為重點,特別注重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指導方法,利用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學生的素質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科學能力。為了有效達成科學教學目標,教師必須在課堂實踐中選用科學有效的方法,積極探究提高科學教學有效性的多元策略,讓學生在把握科學現象的同時,積極思考科學現象背后蘊藏的問題,提高學生的科學知識應用積極性。教師應在秉持正確教育理念的前提條件下,精心安排科學教學活動,在科學教學中總結經驗,為提高教學有效性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 倪淵.構建小學低年級孩子的科學課堂:以小學科學誰輕誰重為例[J].才智,2019(9):82.

[2] 王建康.小學科學教學中生活化課堂教學的實踐與研究[J].學周刊,2019(14):40.

猜你喜歡
科學有效性實驗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點擊科學
科學大爆炸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聲波實驗
關于植物的小實驗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最酷的太空實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