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松花石硯制作技藝的研習六要

2021-01-28 07:26
大眾文藝 2020年20期
關鍵詞:松花文人

(沈陽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遼寧沈陽 110000)

中國歷代文人對硯的鐘愛,可說道: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硯集雕刻、圖繪、書法、詩文、鈐印于一身,成為文人墨客收藏的珍品。雖琢硯有六要,罕能盡該,六要者何?

一、要有收藏諦品

提高硯雕技藝,首先要提高眼力,有鑒定能力,有高水平的收藏才能傳移模寫前人精華,翻閱古籍、硯譜,求教于行家名師,才能由技藝嫻熟到技藝高超。臨摹,要師古人之心,而非摹古人之跡。

(一)收藏品硯

觀藏硯,品雕工,硯工宜簡不宜繁。米芾倡言“器以用為功,石理以發墨為上”。

遼硯制作傳人馮軍利用松花石硯的原礦“橋頭石”根據《西清硯譜》和兩地宮藏,高仿了“清宮御用硯”89方,可供參考研究。

(二)鑒別松花石硯

要本著石材的型、音、質、色、紋、意,六個方面來綜合評定。

(三)參考文獻

古代:東晉葛洪輯抄《西京雜記》、宋歐陽修的《硯譜》、宋唐詢《硯錄》、宋米芾《硯史》、明曹昭《論古硯》、清高鳳翰《硯史》、清紀曉嵐《閱微草堂硯譜》、清于敏中等《西清硯譜》、清《格致鏡源》。

現代:嵇若昕《品埒端歙》、蔡鴻茹與胡中泰《中國名硯鑒賞》、劉祖林《松花硯石》等文獻可供參考。

二、要探微存世文物

(一)研究文物

據統計,清宮從大約康熙三十年以后開始,共琢制松花硯280余方。

現,北京故宮的收藏,據說不足80方,計康熙年制10方,雍正年制16方,乾隆年制13方,嘉慶年制9方,道光年制1方,光緒年制5方,余皆無款。

臺灣故宮所藏91方松花硯和屏風(89方松花硯,兩扇屏風)。其中康熙款32方,雍正款19方,乾隆款35方,皆有御銘。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康熙御銘款松花硯,原藏王志成。

天津藝術博物館“清雙色松花石蓋硯”“清伏虎松花石小硯”原藏徐世章。

近年,松花石硯偶爾現身拍賣場。還有一些流落到國外。

(二)研究意義

到博物館參觀學習,諦觀古硯,并對相關古代繪畫、書法、器物紋飾、碑石篆刻、玉、瓷等進行研究,探微賾奧,極致琢硯。

三、要了解歷史淵源

古時,長白山區的靺鞨、女真、滿族等先民們,刮胡須、剃毛發所用磨刀石;滿清八旗起事,磨刀劍用的皆為松花石?,F存舊礦,并非硯礦。

據清孔尚任《享金薄》所述,其收藏一方綠石硯顏色比綠端硯油潤,是明代王綾傳世之物。據當時清宮內府造辦處金殿揚鑒定,此硯是“遼東松花硯”。但此證已無實物。

李錫厚《遼史》:“北票市水泉溝1號遼墓出土的風字形青石硯一方”,現存遼寧省博物館。

沈陽故宮博物院存有明弘治款的龍紋青石硯一方。

康熙曾御筆“松花石制硯所”,為硯題銘:“壽古而質潤,色綠而聲清?!?/p>

雍正在造辦處內增設作坊,征調琢硯高手入宮,專門從事松花御硯的制作。

乾隆將康、雍與自己的六方松花硯載入《西清硯譜》之首。合并硯作,查封庫內材料,沒有旨諭不得動用。由于皇家專寵,松花石硯沒有能夠在民間發展起來,未成為普及的文房用具。

(一)本溪松花石硯

在清宮御制松花硯未被民間認知以前,遼寧本溪橋頭石雕琢的硯臺稱為“遼硯”。

其由來,有幾種傳說。

遼金說:相傳遼硯被蕭太后封為“御硯”。史傳上目前未見明確記載。

河北省宣化縣下巴里出土的遼代張世卿墓的壁畫中,案上有硯,五層青紫色,分為上下蓋??甲C為遼硯的青紫云石所制。

屬地說:認為遼硯是“松花硯”。據考證《品埒端歙》中記錄的所有松花石材,本溪橋頭鎮全部涵蓋,且品質優良。

《奉天通志》物產篇:“青如碧玉,紫若沉檀”。

1929年,張學良征集遼硯參加首屆西湖博覽會。按傳統,以產地命名。

(二)吉林松花石硯

松花石產自長白山,由清宮的“造辦處”采集石料。

1979年,地質工作者根據《硯墨新語》記載,在通化市發現松花石舊礦,經鑒定,與失傳的石材相同。隨后發掘之硯稱“松花硯”。

(三)松花硯分為兩類:一是古代遺存的200余方。再是白山、通化、延吉、本溪、朝陽等地硯工雕琢的現代松花硯。

四、要有文人之心

(一)硯與書房文化

“齋中長桌一,古硯一,……壁間掛古琴一,中置幾,……壁間懸畫一……”這是明高濂在《遵生八箋》里描述的書齋陳設。

讀書的目的,目的是廣博見聞,經世致用。有書就要有書房,有了書房自要有文房,有了文房便有了安頓心靈的所在。無法筑室于山間水涯,卻可造得山房趣味。書房是文人的靈魂之城,文房器物,是文人心中寄情的名山勝景。

以文為業、以硯為田,書房是文人尋找自我的歸途。擇器有道、陳設有法。古之君子,講究居如畫圖。陳設有致。硯,小中能見大,弦外有余音,內涵豐富,蘊意深藏,承載著傳統文人的精神世界。

(二)傳統文房的審美體系

大道至簡,自古道家精深至簡的思想影響久遠,書房除了書寫的功能,也是文人靜修思考的地方。通過布局來營造使人心靜的環境,文房須有儒雅氣質,崇尚簡潔明肅,從而延續至簡至美的文人審美觀。

五、要有文化界精英群體介入

(一)文人與石

古人崇尚自然,云:“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鄙绞胧?,自有其哲學溯源。老子、莊子、孔子分別提出:“天地有大美,萬物有成理”“中心定,則外物清”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由山水崇拜,到君子的精神寄托、品格象征。賞石成為一種精英群體的審美活動。 賞石真趣,意旨深遠。

(二)文人硯銘

硯銘能增加硯的文化信息,是評定文物的標準和鑒定真偽的依據。

蘇軾賞硯、藏硯、刻硯,于硯寄情頗深,是千古代表性的“硯癡”。有《天石硯銘》《評硯》《端硯銘》等名篇傳世。

米芾喜石愛硯,曾藏南唐后主李煜之硯山。還因得一硯山而抱眠三日,并請蘇東坡為之作銘。其《山林集》云:“辱教須寶硯,……硯為吾首”。

歐陽修得南唐歙硯,并題硯銘,有《硯譜》記云。

文天祥正氣硯硯銘:“硯雖非鐵難磨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弗失道自全”,此硯原藏岳飛,銘曰:“持堅守白,不磷不緇”。

(三)松花硯詩文

康熙《制硯說》:“盛京之東,砥石山麓,有石礧礧,質堅而溫,色綠而瑩”。①

雍正:“以靜為用,是以永年?!?/p>

乾?。骸八苫ㄓ?,色凈綠,細膩溫潤,可中硯材,發墨與端溪同,品在歙坑之右?!?/p>

(四)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培訓

2019年,文化和旅游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雕刻培訓班”在沈陽師范大學開班。松花硯制作技藝作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也在培訓之列。

培訓班聘請中央美院、魯迅美院、沈師美院等知名院校學者及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進行雙師制授課,為傳承人現場講學授藝。

從理論方面總結松花石硯在歷史留存和發展中的文化脈絡及現實情況。研究整理非遺的學科理論,體現地域特色,通過培訓為傳人立傳,要堅持挖掘、保護為數不多的東北非遺項目。

在技術層面使學員初步了解和掌握學院雕塑傳承脈絡、思想體系、學說、基礎知識、創作規律。促進師生的交流與探討。

文化和旅游部與高校的介入,可提升對非遺傳承人的人文素養、專業素養、審美能力、實踐水平、傳統技藝創作等方面的培養,開發創新思維和能力的表達與運用。持續對非遺傳承人的傳承水平和能力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供給。

六、要出作品

技藝傳承和發展至關重要。技藝研習的最高形式就是出精品力作。

(一)選材

選石包括石型、石色、石紋、石質的密度、扣石聽音、石意等六方面。

(二)立意

治硯,須先立意,意猶帥也,要了解硯史、功能、時代特征、雕刻技法等。硯別于牙、木、玉等其他雕刻藝術,有獨到的實用屬性與風格。

山水、花鳥魚蟲、歷史人物、民間傳說,寓言故事等皆可入硯。選擇有普遍群眾基礎的吉祥祝福類題材?;虮憩F小橋流水、深潭細柳,柔美含蓄,硯中有畫、畫中有景,景中有情,情里賦詩,詩意靈性的江南風情?;蜃匀浑S型,突出思想,保留原始的風化皮層和肌理。這是文人雅士所向往的境界,寄情山水,磅礴恣意。以少動應萬動。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畫外之功”。

(三)制作

首先,切割和挖堂設池??杉兪止?、半手工或機雕。

接著制坯,觀察整體形狀,石膘位置、層理,色澤變化、石紋結構、線條特征,溫潤程度、顏色層線、取舍大小形態,揣摩構思、運用構圖法則,推敲不同意圖。

之后取蓋、擇最佳方案落圖。難點在雕刻,先主題,后裝飾,先圖后文,先粗后細。成竹在胸,厚積薄發,畫龍點睛,一氣呵成。

最后為合口、打磨、題識落款、上光打蠟、配盒等工序。

作為文化和旅游部非遺培訓導師,筆者參加了為期一個月的松花石硯技藝培訓工作,考察了本溪橋頭鎮松花石采石場老坑礦脈,參觀了會展中心、文化產業園、松花石硯博物館;為培訓選擇、購買石料,完成非遺傳承人的學院雕刻理論授課和創作指導。其間,本人購得“紫袍玉帶”大石料一方,長120厘米,寬29厘米,厚7.5厘米,僅摹刻家藏王世襄先生舊藏明代古琴《龍吟》刻款。隨形而治,硯中淺挖圓形硯池意為藏琴之“龍池”。尾部方形硯池為琴之“鳳沼”。以此紀念王先生與表達思念先父之情。

以上六要的研習,要讓松花石硯技藝,為當代硯文化藝術的發展注入新的生命活力,讓文化基因的傳遞在一代代非遺傳承人不斷的文化認同和文化的創造中延綿發展。

注釋:

①清康熙.《圣祖仁皇帝御制文集》卷三十《制硯說》.《欽定四庫全書薈要》第一冊,642頁,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5年.

猜你喜歡
松花文人
古代文人與琴棋書畫
淺談本溪松花石硯石材產地及現狀
邱雁芳 石間文人氣
文人吃蛙
八吉集團
履職盡責:為松花石鼓與呼
誰下的
松花雞下松花蛋
邵洵美:文人中的性情中人
這世上少了文人會怎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