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古典詩詞的惡搞亂象及其規范策略分析 *

2021-01-28 08:02沈杉杉
大眾文藝 2020年21期
關鍵詞:古典娛樂詩詞

沈杉杉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寧波浙江 315300)

“惡搞”一詞最初由日本游戲界引入中國臺灣,現指一種風靡各地的網絡表達方式——通過文字、圖片和動畫等方式來展現個人思想,以一種戲謔的、搞笑的、無厘頭的方式解構所謂的“正?!?。這種運用現代技術或多媒體手段,對時事、人物或作品進行諷喻、夸張、扭曲、幽默的二次創作和顛覆性的解構行為,因其審美趣味平庸,直接感官刺激相對淺薄而流行于全國各地。作為文化的基石,文學不可否認地具有可讀性和娛樂性,所以好的文學作品從來都是雅俗共賞、傳讀四海,給予受眾閱讀的快樂,更無須回避積極、進步的娛樂元素。然而,文學從“娛樂性”被過度惡搞裹挾成泛濫的“娛樂化”,一字之差但其實質意義卻大相徑庭[1]??v觀當下,從搜索引擎到短視頻傳播平臺,古典詩詞惡搞現象層出不窮,傳統文學被過度娛樂化。尼爾·波茲曼的《娛樂至死》[2]始終提醒人們警惕“娛樂致死”。本文以古典文學中古詩詞在眾多網絡公眾平臺上的惡搞現象進行傳播學層面的分析,探析其成因并歸納亂象的引導和解決方案。

一、古典詩詞的惡搞現象分析

古詩詞歸屬古典文學,即傳統文學的代表之一,是在歷史長河中大浪淘沙而成的文學經典。但在一眾興起的網絡“微文化”——諸如微小說、微電影、微博、微視頻等平臺領域中,傳統文學的學科嚴肅性得不到重視,詩詞句被肆意編纂惡搞或曲解亂用現象屢見不鮮,發人深思。

(一)偽文藝式改編

如時下短視頻平臺流傳度最廣的“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是你,冰河也是你?!痹摼涓木幾灾纤螑蹏娙岁懹卧娮鳌妒辉滤娜诊L雨大作》中的名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大意是:夜深闌干,詩人病臥于床,側耳聽那風雨飄搖、沉痛山河破碎,垂垂老矣卻難滅愛國之心,夢見自己身騎鐵甲戰馬,踏過冰河,浴血疆場。最后以“癡情化夢”結束全詩,升華作者滿腔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雄心壯志和赤膽忠心,磅礴而悲壯,撼人心魂。

而在新一代的改變中,“鐵馬”“冰河”二者皆為戰戎意象被誤用來形容了人,愛國悲壯之情被扭轉向愛情靠攏,詩意呈現紊亂。這種為藝術而藝術、不顧文學性的娛樂惡搞卻在眾多網絡平臺快速傳播。抖音作為新興起的網絡微視頻平臺的代表之一,在現代頗受青年人喜愛。搜索關鍵詞后,就該句有7個話題,3156個寫有該句的視屏內容以及上百萬的瀏覽量。微博有14個話題,每個均有過萬的閱讀量和過千的討論量。最為令人吃驚的是,當輸入前半句詩進行搜索時,無論是上述兩個平臺也好,百度等瀏覽器也罷,搜索結果前三位均是這句被改編的句子,而非原句。無疑,當下人們這種對經典文學改編的興致遠比吟詠原句佳詞興致高昂,古典詩詞惡搞深入人心。

(二)低俗化惡搞

歪曲句意,背離經典詩詞原意。例如,《木蘭詩》是人教版高中語文科目教科書的必讀篇章,原文中“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本意是木蘭替父從軍,之下赫赫戰功,最后退去兵甲榮歸故里,其家中小弟聽聞姐姐歸來,于是磨刀殺豬宰羊以做美食迎接姐姐。而由于“羊”與“娘”皆壓ang韻,發音較為相似,加之學生課壓力大,對傳統文學沒有肅敬概念,思想尚未發育完全而有著幼稚惡俗趣味,故而產生了“磨刀霍霍向爹娘”的句子,個別學生無聊地以此取樂以作壓力發泄。以惡搞詩句為關鍵詞,百度顯示相關結果約62,400個,百度貼吧則有十四個相關帖子,325條回帖,直接打著“搞笑版木蘭詩”的旗號以此取樂,博人眼球。

二、古典詩詞的惡搞原因分析

(一)后現代式的反傳統與反權威

惡搞新編古詩詞,其本質是青年一代選擇通過顛覆、批判、諷刺、娛樂的方式傳遞后現代的精神。這種對傳統文化的娛樂是對社會權威和中心意識的顛覆和反抗。以青年一代為主體的惡搞者,用自己獨特的思想、話語和方式,詮釋和塑造著自己的理想世界。他們將“網絡惡搞”這種反抗傳統的方式詮釋成了一場青年亞文化在網絡上的狂歡。以戲謔、顛覆、刻意曲解的方式改寫經典作品或流行藝術,以獨特的喜劇效果為大眾帶來顛覆性的復雜快感。

(二)宣泄壓力與愉悅淺薄性心理

這種網絡惡搞是年輕人釋放內心壓力的新方式,是他們構建網絡身份、追求認可的一種特殊方式,也是他們因叛逆心理而對經典進行抵制的一種文化儀式。它只是一種娛樂形式,一種對主流文化的反叛。一方面,它是非常有效的“視覺”刺激,另一方面,由于無法擺脫現實的束縛和壓迫,人們在虛擬世界的惡搞中實現了精神上的狂歡。對于個人和平臺來說,這也是一個“熱點”,并以此博得更多的閱讀量和金錢利益或者創造一個“有文化”形象來滿足他們的虛榮心。

(三)當下文學娛樂觀的平庸化和市場轉變

過分娛樂化文學,由原本持有“以文為娛”與“文以載道”的雅趣審美,轉變為了當下片面追求感官刺激和淺薄化快感、和“越墮落越快樂”宣言式的標榜[3]。在享樂主義和眼球經濟的強力沖擊下,“消費至上”的理念正在肆無忌憚地席卷人們的精神世界,文學的真正價值正在不斷被“泛娛樂化”消費[4]。惡搞文學、快餐閱讀、流量爆款等許多新元素的出現和介入,催生了許多低俗話語,這些話語逐漸遠離了文學的本質意義和精神特征。在讀者看來文學不再具有價值,其審美品格也被消費主義綁架,迅速落入至商業運作的無底洞中。肩負滋養人民思想使命的文學開始迎合市場,失去了內在的精神導向,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滑入了“愚樂”的深淵。[4]

三、古典詩詞惡搞亂象的糾治

不可否認,借助文學的功能來延展娛樂的維度,愈發成為當下娛樂界吸金的可靠手段,文學也由此在某種程度上多了一條傳播途徑[5]。通過相聲、小品以及類似《詩詞大會》的文化類娛樂節目,適度娛樂古典詩詞有益于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普及古典詩詞、提高國民文學素養的同時增添趣味性。但惡搞詩句、過度娛樂化傳統文學,本質就是戲謔古典文化,將文化元典降格為跳梁小丑。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明確提出:“網絡文化將進一步加強市場監管,嚴查價值導向偏差,包括法律、法規禁止內容的互聯網文化產品,情節嚴重的,根據法律嚴厲查處并列入文化市場黑名單?!庇纱丝磥砉诺湓娫~的惡搞亂象不僅不能傳承和弘揚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更有甚者有概率造成價值導向偏差,需要娛樂的“底線化”、亂象的“糾治方”。

(一)關注青少年群體的心理與情感需求,健全情緒疏導機制

詩詞惡搞,歸根結底是背負社會重壓的青年群體尋找發泄負面情緒途徑的一種方式。因此,著眼于青少年團體的特征,出臺相應政策減緩社會壓力,滿足其心理與情感的雙向需求,健全正面的情緒疏導機制,逐步引導其形成理性、平和、成熟的社會心態,建立正確積極的價值導向,是規避惡搞亂象的根本之策。

(二)關注媒介平臺治理,塑造風清氣朗的健康網絡環境

互聯網是惡搞亂象的溫床。加強網絡空間有關于“惡搞風”內容(諸如古典詩詞惡改等視頻、文案等作品)的傳播管理工作,保持正確的定位,積極弘揚主流文化,傳播主流價值觀,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是疏導和糾治傳統文學過度娛樂化的客觀要求。

1.牢牢把關信息傳播內容,加強對惡搞信息的監督審核,制定出臺相應的標準規范各個平臺的信息傳播情況。合理把控惡搞的傳播尺度與負面影響,緊扣青年群體的價值理念和思維方式,依托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的形塑,持續傳導積極思想和優秀文化。

2.做好輿論引導工作,根據惡搞內容傳播的時間、空間、流量等因素,全面評價信息的社會影響,防范各種負面社會效應的出現。

3.以數據庫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為基礎,以翔實的數據反映惡搞亂象的實況,研判古典詩詞惡搞亂象對網絡青少年思想變動的影響

(三)關注泛娛樂化市場的約束,建立文化、商業健康的互利模式

互聯網消費時代,古典詩詞惡搞與商業經濟在網絡平臺互相交融,泛娛樂化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雖然贏得了市場利潤,但對民族文化本身造成負面影響。有關機構有必要出臺相應條例規范市場,采取措施糾治通過“惡搞傳統文學”的方式來盈利的亂象,是規避惡搞詩詞亂象負面影響的必要舉措。除了時刻警惕,防止過度娛樂文化的消費思想在社會大規模傳播,警惕“惡搞詩詞”產業的大規模增長,同時也要積極推動形成良好市場風氣和健康的文商結合理念,抵制和消弭“惡搞風”的負面影響。

(四)提高個人與社會的文化視角,克服愉悅淺薄性心理

加強全社會成員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樹立理性的、正確的娛樂觀和文化觀是糾治古典詩詞惡搞亂象的必然選擇。社會應當豐富優質精神文化產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活壓力的宣泄。以個人角度而言,應當有意識地提高自身文化視角的高度,自覺抵制低俗化的不良文化信息,克服平庸化的審美趣味和較為淺薄直接的感官刺激,合理文化娛樂,尊重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學。

一如赫胥黎在《美麗新世界》中對文化的猶疑——“文革”之后人們逃脫了奧威爾所言說的文化監獄,卻又讓文化精神枯萎在因狂笑不止而抽搐的空虛里[6],忽略了理性和思考重要性。在這個娛樂化的時代,戲謔瑣事博大家一笑無可厚非,但讓缺乏思維深度的惡搞娛樂沾染傳統文學的純粹,這顯然是不合適的,這無異于腐化中國的文化根基。在泛娛樂化的時代語境下,傳統文學的實在性正在肉眼可見地倉皇消解,碎片化的輕逸成為常態,文化的沉重歸為虛無,這不能不算作是當下文學惹人憂思的一抹焦慮[6]。合理把握娛樂尺度,還中國傳統文學應有的文學純粹與文化尊重,糾治當前惡搞娛樂成風的傳統文學現狀,刻不容緩。

猜你喜歡
古典娛樂詩詞
出入于古典與現代之間
關注詩詞
關注詩詞
關注詩詞
古典名畫神配文,第一幅就笑了,哈哈
怎樣讀古典詩詞?
娛樂眼
詩詞之頁
娛樂眼
娛樂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