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背景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創新之我見*

2021-01-28 08:02劉妍君
大眾文藝 2020年21期
關鍵詞:思政院校高職

劉妍君

(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湖南衡陽 421005)

高等職業教育,涉及社會的各行各業技術,包括了生產、管理、服務等等。因此,其人才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思政教育本身就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據此可知,高職院校中的思政教育是培養人才的首要任務。當前,由于新媒體背景下,思政教育出現了許多新的特征,也面臨著新的問題,如何結合實際,將新媒體與高職思政教育巧妙進行融合,是一項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據此,筆者根據過往資料,對此項內容進行具體分析。

一、新媒體背景下高職思政教育面臨的挑戰

新媒體的出現,給高職思政教育工作帶來了許多發展契機,但也迎來了新的挑戰,主要包含了以下幾項內容:

(一)降低了思政教育工作效率

新媒體的出現,與以往的固有模式不同,它一定程度上對人們的生活以及思想造成了影響,而由于各種不同的價值觀念之間相互作用,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的價值取向、行為模式以及思維上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而這種沖擊和影響的力量較大,無法將其進行有效控制。因此,加強新媒體背景下對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困難性。因為在新媒體環境中,每一個人都在接受信息,同時,也在不斷往外界環境進行信息的傳播,在現在的網絡大數據下,信息的發布方式變得更為簡便,并且不會受到時間、空間的局限性,如此一來,導致信息分享的渠道變得更多,也增加了信息傳播的隨意性,內容的不完整性。這些都是所產生的負面因素,使得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效率有所降低,難度系數也在增加[1]。

(二)增加了思政教育約束的難度

在傳統的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中,更重視教育的實效性,一般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會更注重學校中的課堂教育以及校園活動,比如舉手提問、專題講座、課堂上的討論等等,上述方式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能夠面對面進行溝通,讓學生更能直觀地感受到教育的過程。這種教育模式比較自然,同時也比較親切,不但能夠使得學生的情緒輕易沉浸在課堂教育中去,教師也能通過自然而然的灌輸方式,給學生積極的影響[2]。并且此過程中,學生相關的思維反饋、表達情感等等,都能夠及時反映給教師。而隨著新媒體出現,卻對上述的教育模式產生了不小的影響,新媒體具有開放的特點,不僅增加了教育約束的難度,還限制了傳統思政教育模式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只有教師不斷更新知識體系,適應新媒體環境,改善自身的教育方式,才能滿足教育工作的新需求。

(三)降低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引導性

新媒體的出現,給人們創建出了一個與現實世界完全不同的虛擬世界,這樣的環境對高職院校的學生而言,是一個極具強大誘惑力的世界。并且,在新媒體世界中,打破了以往的許多限制,人們不管是處于怎樣的空間、年齡如何,都能在這個環境中受到信息的影響。而本身,高職院校的學生還處于對這個社會好奇的年齡,并且自控能力較差。新媒體環境中,雖然存在著許多先進、正確的價值觀,但同時,也存在許多和傳統價值觀相違背的事情。這些隱藏的風險一方面可以導致高職院校學生的價值觀受到影響,出現異變,另一方面,從教育的角度來講,也加大了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管理者的工作難度,也影響了相關工作的實踐與危機干預功能的良好發揮,這也是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需要及早解決的問題之一[3]。

(四)減弱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權威性

一方面,隨著新媒體的持續浸入,導致高職院校內部相關教育者,尤其是一些比較年輕的教師們,非常容易受到新觀念、新思想的影響,也會受到互聯網中,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地區的人的思維觀念的影響。簡單而言,在一些西方國家,比較重視的某些政治觀念、利益觀念等等,都會出現大大小小的影響。如果,沒有將所搜集到的信息進行正確的消化,就很容易對教師本身的綜合素養造成影響,進而對高職院校的學生的教育工作造成阻礙。另一方面,隨著學生對于新媒體的使用頻繁,傳統的教育工作者們對學生的信息篩選工作。處理起來更是有心無力,還有可能在此背景下,存在語言表達能力不足、研究觀察能力也有待提升的問題。因此,需要思政教育工作者們的不斷學習,完善整體的知識體系,還能更好地起到引導學生的作用,從而維護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時代性,也能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權威。

二、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創新

對高職思政教育工作進行創新的主要思路,就是要積極探析在新媒體背景下思政教育應該采取怎樣更為新穎的方式,才能結合實際,分析出關于高職思政教育的最新形式,要充分地利用新媒體,據此,筆者總結過往經驗,并結合相關資料,對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進行了闡述:

(一)強化與新媒體的共同建設

開展高職思政教育工作,重點之一就是要注重與新媒體的巧妙結合,這樣才能使得新媒體的積極作用得到更有效、更充分的發揮。傳統意義上的思政教育工作,可以通過新媒體技術所帶來的支撐力量,變得更為具體、立體化。因此,首先要利用新媒體做好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變陳舊的教育觀念,結合學校的實際發展規劃,把握媒體發展的趨勢,將新媒體的相關技術進行充分運用。其次,高職院校的教師們也要教育學生進行正確的信息接收,對待五花八門的信息素,要懂得進行分辨,在新媒體的背景下,要逐漸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思想觀。最后,要強化對信息技術的控制能力,才能更好地對所接受的信息進行有效運用,在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滿足教育的需要[4]。

(二)提升師生的信息素養

信息素養包括文化素養、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能三個層面。對于高職思想政治的師生而言,具有新媒體相關的信息素養,是新時代下,進一步開展高職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礎,也從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整體效率。一方面,高職院校的教師們要充分認識到新媒體的積極作用,也需要了解到新媒體對于教育工作的開展有著怎樣的關鍵作用,需要對新媒體信息進行熟悉,同時也要更加熟練地使用新媒體工具,才能更好地與學生之間進行良好溝通,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因為高職院校學生在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素養還有待提升。大部分的學生僅僅會一些簡單操作,將精力全都放在了游戲娛樂上,而缺乏更深層地的學習。因此,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懂得引導,鼓勵學生使用新媒體工具來弘揚正能量,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法治觀念,特別是去除“泛娛樂化”現象和針對一些來源不明的信息,要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三)創建新媒體教學資源平臺

傳統教育的相關載體比較穩定,并且具有科學合理化的教育模式和反饋標準,能夠充分發揮出教師的主要地位,便于管理。新媒體在此基礎上,課程更加豐富,內容也更加廣泛,因此,在對高職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時,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功能。首先,要利用新媒體,對課程內容進行改善,可借助新媒體的技術力量,用圖片、視頻等方式進行表現,使得學生能夠更加直接地進行吸收,也對之后的反饋工作有了更好地促進作用。還改善了思政教育課的枯燥,提升了吸引力。其次,要利用新媒體技術,對教學的方法進行改善,以往都是采用系統化的理論知識,而高職院校的學生正處于思維的活躍時期,而對于灌輸、填鴨類的教育方式,很難起到有效的作用。因此,需要利用新媒體技術,對教育的形式上進行整理改善,疫情期間得到廣泛使用的“微課”“慕課”,從而打造出自由、開放的教育環境,提升學生的主動性,創建出新媒體背景下思政教育工作的資源新平臺[5]。

(四)豐富延伸校園文化功能

積極的校園文化,不但可以對學生的教育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還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在學生的成長中非常重要。隨著新時代的快速到來,相關的新媒體技術已經融入校園環境當中,因此,高職院校的文化建設,也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需求,融合與新媒體相關的文化,才能將教育在各個角度進行完善,包括其網絡化、信息化等等。如此一來,就使得思政教育與新媒體之間呈現協同發展的形勢。所以,由此可知,高校需要將傳統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創建出形成和諧、生動、健康的校園文化氛圍,并且,可以利用新媒體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做好相關的宣傳工作。比如將一些優秀的事跡等等進行廣為宣傳,讓學生們也能夠受到感染,不僅使得學生能夠強烈地感受到榜樣的作用,從宏觀上看,還能完善高職院校的整體文化氛圍,提升其綜合價值。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背景中,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出現了許多挑戰,例如其本身具有的開放性、綜合性的特質,增加了思政教育約束的難度、同時也削弱了教育工作的權威性等等,每一項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而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創新必不可少。只有認識到其重要性,并不斷創新思路,改善教育的方法,建設相關資源平臺,充分掌握新媒體時代下的教育規律,才能更好地促進高職思政教育工作的積極發展。

猜你喜歡
思政院校高職
中高職教育銜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評《中高職教育職業能力培養有效銜接研究與實踐》
清華大學:“如鹽在水”開展課程思政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思政課“需求側”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高職教育動畫人才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