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通高?!吨型饷佬g史》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2021-01-28 08:02夏艷萍
大眾文藝 2020年21期
關鍵詞:美術史考核美術

夏艷萍

(蘭州交通大學 藝術設計學院,甘肅蘭州 730070)

《中外美術史》課程是針對普通高校美術專業方向學生開設的一門學科基礎理論必修課程,在美術人才培養過程中,承擔著重要的角色,既是了解美術經典的窗口,又是開啟繪畫專業學習的鑰匙。多年來,普通高?!吨型饷佬g史》教學基本沿襲教師課堂講授為主體,學生課后小論文寫作為平時考核,期末閉卷考試為核心模式的課程授課與考核機制,由此造成授課方式單一、考核評價機制簡單、學生學習興趣低下、課程目標達成度不理想等一系列不良后果。

一、《中外美術史》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1.教學目標不明確

《中外美術史》教學中,很多高校在制定課程培養目標時,不夠明確,大多仍然停留在基礎知識傳授層面,即諸如“了解中外美術發展脈絡,掌握中外各時期主要美術現象、美術風格、美術家及經典美術作品”等。但事實上,美術史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理解掌握中外美術發展的線索、脈絡,僅僅只是最基礎的知識目標,在此之上,能力目標、素質目標、價值目標亦是至關重要。

2.教學方法單一

目前,大多數高校的《中外美術史》教學,仍然沿襲傳統的以教師“教”為主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落后,教學方法單一。傳統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固然有許多優勢,諸如,脈絡清晰、重難點明確、深入淺出等,但單一的教學方法,也勢必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學習缺乏主動性、持久性、鉆研性等不良后果。

3.學生對課程學習目的性、重要性認知不明確

多年以來,在藝術類學生中普遍存在著理論素養低、不喜歡上理論課、理論課掛科率極高等問題。藝術類學生之所以不喜歡學習理論課,一是由于自身文化課素養低,長期以來形成了對理論學習忽視的不良習慣;二是由于自我意識中總認為理論學習無用,即沒有認識到理論學習的價值,故此,學生對理論課學習不重視。

4.考核評價體系簡單

現行的《中外美術史》教學,比較普遍的考核比例是30%或40%過程性考核,70%或60%結課閉卷考試考核。結課考試比重過大,而且過于注重標準答案內容考核,導致學生不注重過程性學習,認為只要期末考前突擊背誦即能順利通過考核。由此,所學知識死板化,且只是暫時性記憶,對知識的理解深度極為有限。此外,針對過程性考核,在大部分師生的觀念中,諸如美術史這類史論課程的學習,無外乎就是梳理考查學生對美術相關歷史知識的掌握情況,所以,過程性考核中,作業的安排也以分析梳理一些藝術現象、藝術風格等理論問題為主。此類過程性考核,只側重了對基礎知識及學生理論分析能力、總結能力的考查,對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及審美感知等意識培養與提高卻較少涉足,并且,作業設置不具有挑戰性,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通過各種資料簡單抄錄即可拿到相應的分數。因此,就學生具體能力提升而言,這種評價方式收效甚微。

作為一門課程,切實提高學生學習能力,達到人才培養目標才是最終的落腳點。但是,就目前很多高?!吨型饷佬g史》課程教學現狀而言,從培養目標到考核評價均有一些亟待改革的問題。鑒于此,需要首先明確《中外美術史》課程培養的核心目標。

二、《中外美術史》課程目標分析

筆者認為,針對美術專業學生開設的《中外美術史》應該注重四方面目標的培養:

1.美術史基本框架的搭建、基礎知識的掌握

此為課程學習的知識目標,亦是課程學習中最基礎的目標。包括:了解中外美術發展的脈絡,理解和全面掌握各時期主要的美術思想、美術活動、美術風格、美術家及經典的美術作品。

2.理論分析能力及理論與繪畫實踐結合能力的培養

此為課程學習的能力目標。理論課程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理論能力,包括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能力、總結能力、理論表達能力,論文撰寫能力等,這種能力的培養要貫徹于平時學習的各個環節。此外,啟發引導學生將美術史理論學習與繪畫實踐予以結合,能學以致用,既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式,亦是理論指導實踐,實踐提升理論認識的重要手段?!爸型饷佬g史的學習有助于學生進行獨立的藝術創作。中外美術史中對藝術流派和藝術作品的評論與解讀,是服務于繪畫創作的另一種表現形式。通過學習中外美術史課程,學生可以在動態的多元化藝術發展中,學習和借鑒成功的藝術經驗,在臨摹和欣賞經典作品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拓展藝術創作的思路,并準確認識和定位藝術發展的方向和目標?!雹?/p>

3.審美意識、創新精神的培養與提高

通過美術史學習,能有效提升學生熱愛藝術、感受藝術、享受藝術、創新藝術的素質與能力,此為課程學習的素質目標。

4.價值觀的塑造

培養學生正確的藝術觀與價值觀,具有傳承優秀傳統藝術的責任與己任,這是價值目標的塑造。

通過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價值目標的共同構建實踐,全面保障課程對人才培養的支撐關系與強度。

三、《中外美術史》課程教學改革思路與重點

1.更新教學理念,明確教學目標

從以教師“教”為中心,向以學生“學”為中心轉變;從以課堂講授為主向課內外結合轉變;從以考試結果評價為主,向結果過程結合轉變,這是教育教學必然的發展趨勢,也是《中外美術史》課程教學中需踐行的基本教學理念。

2.改變單一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

課程授課過程中,需突破兩個維度。第一,需要突破以中外美術各自發展脈絡為唯一主體線索的講授方式,而應在有限的課時時間內,盡量拓展從中西交流、對比等角度,加強學生對知識理解的廣度與深度。第二,需要突破以講為主的傳統模式,有效利用網絡慕課、雨課堂、微課等信息化教學平臺與手段,綜合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可在課前,通過網絡慕課、雨課堂等方式,前置性布置相應預習內容,督促學生做好課前預習;課堂講授中,則主要解決課程學習的重難點及預習過程中的問題,且課堂教學組織的方式,可采用討論、任務驅動式等豐富的形式展開;課后則通過答疑輔導、作業鞏固、測試(可借助信息化平臺如:雨課堂、學習通等展開)、自學、課外閱讀等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共同保障教學質量。

3.加強過程性考核,保障教學質量

針對前述所分析的課程評價體系所存在問題及學生理論學習興趣低,理論學習目的性認知不明確的學情基礎,結合多年《中外美術史》授課經驗,筆者認為,可通過加強過程性考核的力度,來保障教學質量的提升??捎蓚鹘y理論分析類單一作業考核,拓展為包括理論分析、技法實踐、課程筆記等為核心的作業體系,再輔之以雨課堂測試、慕課平臺學習考核,共同構建多樣、有效的評價體系,開展課程過程性考核評價。

(1)理論分析類

通過大量形式靈活、內容豐富、訓練目的明確、針對性強的理論分析類作業內容,拓寬學生美術史論知識掌握的廣度與深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理論撰寫等多方面的能力??稍谡n程進行中,結合具體的授課內容,合理安排次數。尤其應該注重對學生整體理論分析、總結、語言組織等能力的培養,此種能力,是學生后期理論研究能力的基石。

(2)技法表現類

對于美術專業學生而言,美術史知識的學習,最終是要指向于自身的繪畫創作或者理論研究的,將其與未來的專業學習建立必要的聯系,是可行而重要的。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史學習不重視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未能認識到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即未能有效在美術史理論學習與繪畫專業實踐之間建立有效的銜接。而通過課程平時作業的訓練,可以為學生搭建這樣的平臺。比如對顧愷之“春蠶吐絲描”藝術特點理解時,即可付諸簡單或小局部的作品臨摹,讓學生通過繪畫實踐體會認知此技法特點,學生自然會印象深刻,且興趣濃厚。

(3)課程筆記

課程筆記的考核可包括三部分:課堂筆記、課后自學補充(包括老師布置的預習以及自學內容)、課外閱讀補充。通過課程筆記,全面有效的記錄課堂講授中的重難點,提高課堂聽課的注意力、重難點的把握度及課堂學習效果。課后補充內容一方面在于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補充,另一方面也意在培養學生良好的理論學習習慣,能多閱讀、勤思考、善記錄,在擴大知識面的同時,提高自身理論素養,為今后的專業學習,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從某一時期美術現象的總結梳理到完整小論文寫作,不斷深化與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對某一紋飾、人物線描與風格特點、山水皴法等的臨摹認知,思考對自身繪畫實踐的影響與意義,將理論學習與專業技法提高有效結合,幫助學生深刻認識到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從課堂筆記記錄到課后閱讀補充,既督促與考查學生學習的專注度,亦極大鼓勵與拓展了學生的課外閱讀。每一個過程性考核內容的布置與考量,都有效針對課程培養目標。歸根結底,就是為了讓課程學習落實到每一個細節,有效地讓學生的理論素養得到全面的提高。

4.豐富閉卷考試題型,注重目標達成度評價分析

作為理論類課程學習,以閉卷方式作為結課考核,有較多優勢:第一,督促學生對課程所學有一個全面深入的復習回顧。第二,通過考核更能準確分析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但是,現行的考試題型過于單一,一般只考核了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學生理論綜合能力的考核較為欠缺。由此,可在現行考核方式基礎上,拓寬考核的題型與考核側重點,比如:作品分析、比較分析、辨析、材料分析等題型均可作為考核題型。在具體考核內容上,需要以課程目標為導向,全面圍繞課程目標展開考核評價,并能針對評價結果予以持續性的課程改革與教學質量提升。

四、結語

針對美術專業學生而言,《中外美術史》課程是一門至關重要的學科基礎理論課程。突破現行以教師“教”為中心的單一教學方法及簡單片面考核方式,全面有效提升學生綜合理論素養,是此課程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美術史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理解掌握中外美術發展的線索、脈絡,僅僅只是最基礎的能力要求,不應把基礎知識點的學習與考核作為學生能力培養的終極目標。作為一門理論課程,理論素養的全面提升、理論知識與繪畫實踐有效結合的能力培養,對學生審美及創新意識、正確藝術觀及價值觀的塑造亦意義深遠。

注釋:

①林榮芳.高等院校中外美術史課程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探究[J].藝術教育,2016(06):148.

猜你喜歡
美術史考核美術
美術篇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中外美術史
“表里不一”如何識別——富平增強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錯把經過當結果
創新完善機制 做實做優考核
騁無窮之路 飲不竭之源
發揮考核“指揮棒”“推進器”作用
郭詩奇作品
中國美術館百年美術收藏
臺灣當代美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