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剛經》與杜尚

2021-01-28 10:40齊益全
錦繡·下旬刊 2021年6期
關鍵詞:杜尚后現代藝術家

齊益全

前言

“藝術終結”似乎可以用另一組詞組表述,那就是“藝術的終極形態”。自黑格爾以來,“藝術的終結”問題就被不斷討論。在面對當代藝術及其發展進程時,這一問題始終存在。本文將嘗試從東方哲學思想角度,通過佛教經典《金剛經》來解讀現代藝術代表人物杜尚,從而嘗試探討藝術的終結與終極形態。

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縱觀人類的藝術發展史,“藝術的終結”早在古典時代,就已經被藝術家和思想家注意到。在早期,人們對于藝術最終形態的理解,受限于繪畫或者是制作的技術與工藝,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認為,青銅藝術在第121 次奧林匹克運動會之后就停止了。G.瓦薩利1550 年出版的《意大利杰出畫家、雕塑家與建筑家的生平》描述米開朗琪羅的作品時說,米開朗琪羅的作品表現了“藝術的終結和完美”, 當原始鑄銅工藝得到改進,當現代醫學解刨學的發展,當照相技術的產生,早期藝術記錄生產勞動、代表階級地位、服務祭祀的功能被替代,藝術第一次脫離了“相”。

“相”作為佛教用詞,在《金剛經》中字面意思為形狀,指人通過視覺、聽覺、嗅覺等“六根”將存在的事物信息(物相),傳輸到心識從而反饋的現象(心相),“相”則是物與心共同的產物。最初藝術的形態則是為“相”,無論東西方繪畫雕塑從起源上,都希望盡可能詳細的描繪真實,所以當保羅·德拉羅奇在1839 年觀看銀版照相法時說:“自今日起, 繪畫已經死亡?!?/p>

但藝術并沒有終結,當人類經過工業革命、電子信息技術高速發展近百年后,現代藝術之父杜尚對于藝術的理解,進入了“悟及無相”的階段:形式與美都不重要。自古以來,藝術家以創造美的形式為天職,并賦予此類工作以崇高的地位和價值。但杜尚認為美并不存在,藝術和創造藝術的人也沒什么特別崇高的地方,他告訴人們,普通物品與藝術品沒什么區別,如果藝術是美的;那普通物品也是美的,所謂藝術的審美價值只不過是人們的成見而已。他把那個“小便池”送進展覽會,對打破這個成見起了很大作用。杜尚說的的美則為相,當理解了“美”是一種“虛妄”,就看清楚了普通物品與藝術品無區別——諸相非相。

二、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金剛經》中這樣解釋如來,如來只是一個名號,他的本性是慈悲。在世間的如來,只不過是如來的方便示現,并非真的如來。所以才說他“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币馑际羌热粵]有來到,哪里有什么去哪里呢?如來沒有刻意的要達到的境界,按照解脫眾生的苦去修行,最后發現沒有境界是最大的境界。

在杜尚認為現代藝術需要引藝術回到自發和天然的狀態,人類最初的藝術活動是自發和天然的,無須專門訓練,更沒有藝術家和非藝術家之別。但后來就有了分工,藝術成了一項專門的工作,也因此有了專門的關于藝術的標準。顯然,這種分工和標準是以往制度的產物。在封建專制時代,東西方均誕生了諸如巴洛克、洛可可等過分雕琢,極具奢華的藝術風格,現代主義反對這些僅致力于服務上層社會的藝術風格。如果在社會條件改變的情況下,仍然把這些已有的標準當成至高無上的法則要人們遵守,就太不合理,“現成品藝術”就是完全不把已有的藝術標準乃至文化尺度放在眼里,以一種看似搞笑而實際上相當深刻的思想,嘲笑了人類在文化領域的拘謹和匠氣,從而呼喚一個新的富有自由創造精神的時代的到來。一個沒有了刻意分工的藝術,不需要符合人為制定的標準的藝術,才能真正回到藝術的天然狀態,藝術的“自由”也就是“如來”的境界。

三、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隨著現代藝術的發展,美國70、80年代的藝術展覽中涌現出大量黑人、亞裔和南美西班牙語系的藝術家以及其他少數民族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分別以自己不同的歷史文化背景參與了美國藝術,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現代藝術迎來了了一個多元、沒有統一標準的時期,被稱為后現代。如果從傳統藝術的角度把現代主義藝術視為“終點”,那么后現代藝術則為現代藝術的終結。后現代藝術脫胎于現代藝術,迸發出了更多新形式藝術分類(超級寫實主義、觀念藝術、裝置藝術、大地藝術〈生態/環?!?、新表現主義、行為藝術、構成主義)。

后現代藝術以及新藝術形式的出現,其實都得益于現代藝術中取消技術限制的思想,杜尚認為人們久已習慣將藝術創作看成是一種專門的技術操作這程,所以才有美術學院和專業畫家,“現成品”藝術卻與作者的個人技術無關,它只需要一種選擇的眼光,而選擇是一種思考過程,與物質產品的制作技術毫無關系?!督饎偨洝分忻枋觥胺ā睍r寫:如來說自己從來沒有說過法,是讓人不執著于自己所得到的任何東西。在修行的時候,也不能執著于任何東西,始終讓自己,保持在一種清凈狀態。許多的話,許多的法,都只是佛陀用以度人的“筏”。如果你認識不到這一點,你的般若智慧,就無法生發出來。修行中執著于“物”與藝術創作中依賴于物質產品是一個道理,當看清技術與思想的本質區別,智慧才能生發,藝術才能繼續發展。

結語

美國畫家德庫寧說:“杜尚一個人發起了一場運動——這是一個真正的現代運動,每個藝術家都可以從他那里得到靈感”,以似乎是隨手拈出的“現成品”,輕松地扭轉了西方藝術發展的方向,是杜尚留給后人的先驅者形象。杜尚之后,反對一切既定的藝術模式和評判標準,以毫無掛礙的自由精神為藝術創作目標,成了西方藝術界的共識。甚至相對于現代藝術的后現代藝術,其領導人約瑟夫·博伊斯的核心思想也致力于提出“人人都是藝術家”,從而強化藝術其社會參與及社會批判的功能。

杜尚在這里告訴人們,藝術的價值在于思想。有思想,任何物質產品都可以成為藝術品。這種將藝術等同于思想的做法,客觀上取消了傳統意義上的藝術學科,暗含了藝術與藝術史即將終結的理論判斷。這里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了黑格爾對于“藝術終結”的預言——藝術讓位于哲學。其實技術與物質的角度來看,如果說過去不斷發展的技術革命,將實體藝術發揮到了極致,那么未來虛擬實境技術和模擬網絡的發展,則很有可能將實體藝術轉變到虛擬藝術,那時藝術也許會以意識的形態出現,也許能脫離一切表象達到“終結與永恒”。

《金剛經》所記,在佛陀看來,人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夢中、在虛幻中“演戲”。到了夢醒的時候,夢中的一切都不會存在。佛陀讓人保持心無所住的狀態,意思即是“假裝”你現在就是如來,已經認識到了所有的相都是假象。到了將來,你就會真正認識到這一步。才會真正發現,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青島科技大學)

猜你喜歡
杜尚后現代藝術家
符號像落葉般飄散
90后現代病癥
惡搞杜尚
小小藝術家
小小藝術家
“惡搞”杜尚
看杜尚怎么玩藝術
杜尚:我最好的作品就是我的生活
第九屆全國美展雕塑展的后現代思考
進入后現代陶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