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符號學研究哈尼族服飾在建水紫陶中的應用

2021-01-28 10:40趙慧敏孟利清
錦繡·下旬刊 2021年6期

趙慧敏 孟利清

摘要:在中國陶器發展史中,曾經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說。中國“四大名陶”中,建水紫陶的工藝與文化內涵區別于其他陶瓷,一定程度上表達了當地人的社會生活、思想意識、文化習俗等情況。與云南少數民族文化有著緊密的聯系和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本文的重點內容是通過符號學提取哈尼族服飾元素應用于建水紫陶,從藝術特征、審美功能、藝術價值等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設計符號學;建水紫陶;哈尼族服飾

1.設計符號學

符號,是人們有意識和實踐能力的活動主題,它是人類精神活動的媒介, 人的社會生產生活過程也是一個歷史演變象征性過程。符號所傳達的可以是一種觀點、一種關系、一個人物、一種情感、一種想法,甚至是一種幻想。

設計符號學是在多學科交叉整合的基礎上,從“人—設計符號學—產品”關系框架出發,研究具體符號在產品中的語義,進而根據語義分析,將符號具象化,對產品的輸出以及具體形象進行分析設計。

2.建水紫陶

民間傳說,建水紫陶器有“花瓶裝水不發臭,花盆栽花不爛根,茶壺泡茶味正郁香,餐具存肴隔夜不餿”的神奇功效。所謂“堅如鐵、明如水、潤如玉、聲如磬”是指紫陶含鐵量高,硬度高,可以達到摩氏6-7度,二指通過磨料打磨能夠讓陶器溫潤如玉,光潔如鏡。三是紫陶在泡茶后,能保證陶質的透氣性和吸水性,茶壺放在手中表面溫潤如玉,微透熱氣,且無毒、無味,對人體無有害物質,成品有良好的透氣性、氣味儲存性和防潮性,具有凈化水質,健康養生的功能。四是紫陶表面富有金屬質感,叩擊有金石之聲,所以有“叩之如磬”之說。

2.1建水紫陶工藝與裝飾

從泥土角度上來講建水泥土可塑性弱,易變形,粘性強,耐高溫,適合精細雕刻和填泥工藝。五色陶土富含氧化鐵、氧化硅等,對人體健康有益。燒制時溫度接近1200℃高溫,能將泥土里的鉛、鉻等有害物質有效分理出。其中的微量元素就溶解在水中,攝入人體,補充人體所需喝到健康水,故建水紫陶有獨特的保健養生功能。

建水紫陶的獨特魅力還在于將書畫藝術與雕刻填泥工藝有機的結合。建水紫陶講究精工細作,尤其注重裝飾,它以書畫鏤刻、陰刻陽填為主要手段,集書畫、金石、鐫刻、鑲嵌、等裝飾藝術于一身,再經填充彩泥、修坯、風干、入窯焙燒、卵石分次打磨后,使建水紫陶呈現出斑駁陸離的肌理變化,加上其獨創的“殘貼”和“淡艷”裝飾工藝,將古老的建水紫陶藝術點化得出神入化,美妙絕倫[4]。文化價值水平高低,決定著紫陶的最終價值。

3.哈尼族服飾元素

哈尼族是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最大的少數民族。民族文化較悠久且傳承較完整,哈尼族服飾元素通過民族無形的文化經過提煉轉化為文化符號。從符號學的角度分析哈尼族服飾要從文化說起,哈尼族服飾是一種可以感知的視覺語言符號,從圖形本體表現的基本要素來說哈尼族服飾在色彩上崇黑敬紅尚白。從哈尼族歷史來看,在民族遷徙中,黑色的衣服容易隱藏到黑色調的大山中,黑色是他們的保護色;而紅色是神的象征。哈尼族將文化底蘊簡化成圖案印在衣服上,比如:服飾頭巾的黑色線穗會垂掛在身后代表哈尼族一直向南的遷徙路線;奕車人的十二條小辮代表戰爭失敗后,十二路突圍的民族歷史,十二條角紋代表了洪水、十二條溝渠泄洪的地域環境。以此看出哈尼族人們所繪制的圖案大多由歷史演變而來。哈尼族的特有的文化符號展現在服裝上,利用服裝將哈尼族的文化更好的傳承下來。

哈尼族人將文化和歷史通過符號學中寫實、寫意的方式轉化為圖案。轉化來源1.大自然中物體轉化為夸張形態出現,表達對自然環境的崇拜和尊重如花草、鳥獸圖案,花草圖案有向日葵、月亮花、玫瑰、蓮花等。鳥獸圖案有虎頭、猴尾、蝙蝠、蝴蝶、蜜蜂等。2.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表現對生命的追求和對幸福的向往。民俗圖案和吉祥圖案。幾何形圖案有直條紋、方形紋等回紋、云氣紋。3.吸收外來文化。民俗圖案有萬字紋、旋渦紋、回紋、云氣紋等[5]。圖形演化過程中具有精神訴求和物質表征,并將隱形抽象化的意義實物化為紋樣[6]。

4.哈尼族服飾元素與建水紫陶的應用

4.1結合原則

哈尼族服飾重點在于文化傳承性,其次是哈尼族的民族精神,結合時的原則:(1)尊重哈尼族的文化歷史,視哈尼族文化為珍寶,要作為一種精神更好的傳承下去,(2)將哈尼族圖案運用到紫陶中。從服裝上提取的幾何圖案,如三角形、萬字紋、回形、犬齒紋等,自然中的魚、鳥、荷花等。到建水紫陶中,可以產生不一樣的視覺美感。(3)對于紫陶與哈尼族的結合首先要改變紫陶產品的色彩單凋的裝飾紋案。運用哈尼族艷麗色彩與古銅色的紫陶外表形成強烈的對比。

4.2哈尼族服飾元素在建水紫陶市場中的具體應用

①哈尼族信仰的魚、鳥等圖案結合哈尼族艷麗的色彩,將這些圖案運用到紫陶裝飾圖案中,將艷麗色彩本身具有的的顏色魅力,溫度感、味道感和美觀感與紫陶古銅色的外表產生色彩對比,更顯產品品質感。

③建水紫陶可以把哈尼族“崇黑敬紅尚白”的顏色運用到圖案中。如:紫陶產品燒制成功的顏色是紅色偏紫的顏色,所以在圖案中要避開這種顏色,不至于讓產品本身的顏色和圖案的顏色有所混淆。所以要通過色彩搭配吸引人們的眼光,通過對色彩進行合理運用,使產品被人們接受,以達到我們設計產品的目的。

④哈尼族紋樣主要通過寫實寫意方式來表達。如荷花是哈尼服飾圖案中常用的花卉和植物之一。將哈尼族紋飾與建水紫陶相結合,不僅可以活躍紫陶市場,還可以使哈尼族文化得到新的傳承。

⑤比如哈尼服飾的斜襟緊身衣應用到建水紫陶的瓶型中,目前已被建水紫陶博物館收藏,成功將哈尼族文化推入現在的紫陶市場上。

5結語

在紫陶發展中,紫陶與民族文化粘性不高,云南作為旅游型城市,建水紫陶需要注入新民族文化,活躍紫陶市場,哈尼族文化具有少數民族代表性,服飾紋樣代表哈尼族文化。在建水紫陶與哈尼族的結合,符合“時代非遺1+1”,跨界發展是必由之路。

作者簡介:趙慧敏(1995.06),女,漢族,籍貫:山東省棗莊人,西南林業大學機械與交通學院,19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工業設計工程,研究方向:產品設計

(西南林業大學 機械與交通學院?云南?昆明?65023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