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智慧養老模式構建解析

2021-02-11 22:34金建紅袁其華
科技資訊 2021年34期
關鍵詞:智慧養老互聯網背景優化對策

金建紅 袁其華

摘要:現如今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不斷凸顯,養老問題已經成為困擾我國社會發展的關鍵問題,如何保證老有所養、老有所依,已經成為全社會的關注焦點。特別是在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中,如何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打造全新的智慧養老模式,這也已經成為老齡化社會的主要解決方向?;诖吮尘?,該文對互聯網背景下智慧養老模式的構建需求進行具體分析,并簡要概述了智慧養老服務體系的基本內容和模式,同時對當前智慧養老存在的問題提出應對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 ?智慧養老 ?現實需求 ?主要模式 ?優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C913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12(a)-0000-00

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Pension Mod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JIN JianhongYUAN Qihua

(Tianjin LelingKangyang Technology Co., Ltd.,Tianjin,300041 China)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increasing trend of population aging, the problem of providing for the aged has become a key problem perplexing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How to ensure that the elderly have a sense of security and dependence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whole society. 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how to make full use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o create a new intelligent elderly care model has also become the main solution for an aging society.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is paper will make a specific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needs of the intelligent elderly care model under the internet background, briefly outline the basic content and model of the intelligent elderly care service system,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intelligent elderly care.

KeyWords: Internet background; Smart pension; Realistic needs; Main modes;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智慧養老模式能夠使養老服務內容更加豐富,并且可有效提高養老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是應對老齡化、解決養老問題的有力舉措。所以在互聯網背景中,積極探究智慧養老模式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

1智慧養老模式構建的現實需求

1.1傳統養老的力不從心

家庭養老模式是我國最基本是、也是最重要的養老模式之一,但是隨著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現代居民的生活壓力日益增大,年輕人疲于生存,導致很多老年人很難得到專業的照顧,或者說即使他們接受了良好的身體照顧,但是這種照顧又很難兼顧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精神需求。而社會養老需要政府部門在社會中修建大量的基礎養老設施,并且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來維修與建設,具有較大的社會成本,并且難以容納數量不斷增多的老齡人口?,F如今社,會上的許多養老機構在運營過程中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問題,例如資金緊張、設備缺失、人手不足等,導致老年人無法接受全面的照顧,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實際養老需求。

1.2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

在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中,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支撐,互聯網技術同時也為多種信息和資源搭建了交流平臺。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服務中心、老人、家庭成員及政府監管部門的各項資源能夠充分進行有機整合與協調,有助于實現社會資源的共享,資源共享也讓智慧養老服務模式的搭建成為可能。

2智慧養老服務體系的主要模式

2.1基于遠程技術的智慧養老模式

該種養老模式充分利用了現代化的智能設備,實現對老人的身體健康情況和具體動向做到實時監控,讓智能養老設備切實走進老人的生活中,成為子女的另外一只眼睛,能夠及時準確地了解老人的最新信息?,F代化的智能設備不僅方便攜帶,而且能夠隨時隨地監測老人的各項生理信息,例如血壓、血氧、心率、血糖等,并能將監測數據及時反饋給老人的子女或者集中養老機構,幫助他們實施調整老人的運動方式和飲食標準,為老人的健康生活保駕護航。

2.2基于智能家居的智慧養老模式

該種養老模式是對傳統居家養老模式的完善與補充,需要在家庭內部安裝可監測、可預測、可報警的智能家居設備,利用設備的監督,幫助其他家庭成員隨時隨地掌握老人的生活狀態。智能家居設備主要包括煤氣監測設備、緊急求救設備、智能門禁設備、空氣質量控制設備等。最大程度地對老人形成360°的全方位防護,降低老人在生活中遇到危險的可能,并為老人營造更加舒適、更加安全的生活環境,真正讓老人樂在其中。

2.3基于多方參與的智慧養老模式

該種養老模式需要調動社會上的多方力量,例如醫療機構、社區服務中心、專業健康管理團隊等,借助這些資源形成的一種綜合的居家養老模式。通過共同聯動,打造出更加專業、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智慧養老環境,同時也可以實現醫院、社區、居家的三者互補,實現資源的最大利用。

3智慧養老的具體服務內容

3.1服務匹配

工作人員需要將老人的詳細信息記錄在云平臺中,方便醫療機構和社區居委會能夠更加快速地查詢到老人的真實信息,包括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疾病史、居住地址等。老人也要佩戴相配的智能應用終端,在終端設備中需要包含老人所需要的最基礎養老模塊,例如醫療救助、健康養生、社區服務等,并具體標記出能夠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的商家,一旦老人有使用需求,可以通過簡單的按鈕操作與商家取得聯系,迅速獲得幫助。

3.2智能家居

所謂智能家居就是需要在家庭內部安裝智能傳感器,例如:一旦老人摔倒,智能設備能夠與其他家庭成員迅速取得聯系;一旦老人忘記關掉煤氣,智能監測系統將會迅速發出警報,提醒老人煤氣未關。因為老人記憶力衰退并且變得行動遲緩,所以所有的智能家居設備都必須具有操作簡單、功能強大的特點,能夠切實滿足老年人的操作需求。

3.3健康監測

現如今,智慧腕表是一款頗受老年人喜愛的能移動終端,不僅可以實現對老年人的精準定位,還可以隨時監測老年人的血氧、血壓和心率等,能夠幫助老人調整自己的運動和飲食,對自己的健康進行全面監測。

4智慧養老的現存問題

4.1未形成規模

據統計報告顯示,在2019年我國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規模,總投入在3.2萬億左右,2020年的投入規模突破4萬億[1]。由此可以看出,智慧養老作為一種前沿的新興產業,有著十分可觀的發展前景。但是智慧養老模式在不同地區之間呈現出明顯的差異,由于投入成本高、專業人才流失等多種原因,很多中小型城市的智慧養老體系建設并不完善,在少數覆蓋的區域智能化項目也不夠健全,因此若想在全國范圍內實現智慧養老模式的推廣,還有很長的路需要走。

4.2專業化程度不高

智慧養老行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發展的時間較短,所以現階段我國智慧養老產業終端設備的功能相對單一,所使用的技術也不夠先進,即使充分利用了大數據技術,但是很多養老服務還是不能做到全面和精準?,F如今養老服務的個性化需求不斷凸顯,智慧養老服務又多呈現出同質化和雷同化的表現,這也導致我國的智慧養老體系遠遠未達到國際的專業化水準?,F如今,智慧養老健康管理技術仍舊停留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層面上,不能做到潛在問題的未卜先知[2]。

4.3服務質量不高

智慧養老服務主要包括慢性疾病管理、健康養生咨詢、信息化養老等,需要工作人員具備專業的互聯網信息技術和眾多領域知識,對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有著較高要求[3]。但是現如今我國養老服務行業由于工作量大、社會地位不高等現實問題,導致養老服務人員的素質普遍偏低,并且普遍缺乏準入門檻的限制。特別是現如今很多線下的養老機構普遍存在著服務不專業、服務內容單一、服務質量堪憂等問題,這也使得線上平臺缺乏線下優質服務的支撐,影響了最終智慧養老體系的構建。

4.4有效供給不足

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截止到2019年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例達到18.14%,養老需求量激增,但是市場供給之間存在著明顯缺口[4]。即使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各種便捷的智能化養老產品應接不暇,但是真正愿意使用智能產品的老人卻少之又少。一部分老人是受生活習慣和接受能力的影響,也有一部分老人是因為民營機構的高收費而望而卻步。所以,雖然我國人口老齡化嚴重,但是仍舊有很多智慧養老機構無人問津,陷入經營窘境。

5智慧養老的發展建議

5.1實現全方位覆蓋

由前文論述可知,現如今我國的智慧養老產業并未形成規模,遠遠不能與其他互聯網服務行業相,覆蓋范圍十分有限。這也就需要國家和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對智慧養老產業進行扶持,并在全民范圍內普及智慧養老新理念?,F如今我國為數不多的智慧養老產業大多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大型城市中,中小城市鮮有人問津,因此政府職能部門必須充分發揮好宏觀調控的作用,積極促進產業分布平衡,在全社會范圍內共同搭建智慧養新模式[5]。

5.2提高專業化程度

高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與信息技術是智慧養老模式的最主要支撐。所以有關部門也要不斷提高智慧養老產業的專業化程度,用更加專業化和信息化的養老服務來切實滿足老年人的實際養老需求。除此之外,工作人員也要定期檢查和維修專業的醫療器械,切實保障養老服務質量。為了解決養老服務同質化的問題,有關部門和機構也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創新,只有創新才能推動智慧養老行業的向前發展。這就說明互聯網+智慧養老產業要面向未來,與大數據技術相結合,保證平臺專業化,為老年人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5.3提升服務質量

對于老年群體來說,相比于飲食照顧,專業的醫療護理才是他們最為迫切的需要,所以無論哪種智慧養老模式,社會的有關機構都必須能夠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先進的醫療設備,同時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能夠在線上利用智能移動終端隨時監測老人的身體健康信息,并在線下進行定期的醫護人員回訪,全面保障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5.4擴大有效供給

針對市場給不平衡的問題,需要政府部門投入更多精力對互聯網+智慧養老產業進行扶持,這種扶持可以是物資上的、也可以是政策上的[6]。政府部門需要利用多元化的扶持手段促使互聯網+智慧養老模式在構建過程中能夠融入多領域的資源,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為智慧養老模式的構建提供動力源泉。

5.5與傳統養老資源充分融合

政府部門也要加快智慧養老基礎設施的建設,智慧養老服務體系的構建絕對離不開國家和政府的支持,并且在建設中發揮著核心領導作用。政府部門需要經過統一規劃,完成互聯網+智慧養老大數據的平臺建設,在全社會范圍內構建完善的養老服務數據庫,為供需雙方之間的信息溝通搭建橋梁。除此之外,政府部門也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制度和規范體系,為智慧養老服務質量進行監管,確保所有老年人都能夠做到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6 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智慧養老模式的構建,必須能夠獲得國家和政府部門的高度支持,借助政府手段實現各個領域資源的優化整合,積極調整產業分布不均的現狀,并努力實現市場供需的平衡,不斷提高智慧養老服務質量,用專業的服務水平,為老年群體提供更加先進的養老服務。

參考文獻

[1] 王星明,王艷華.“互聯網+”背景下居家智慧養老模式構建的若干思考——以山東省濱州市為例[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5):172-175.

[2] 江鳳香,林俊杰,楊涵惠,等.“互聯網+”視域下西安智慧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構建路徑[J].湖北農機化,2019(22):53-54.

[3] 張蕊.“互聯網+”背景下城鄉互助養老模式的構建——評《“互聯網+”背景下智慧養老研究》[J].中國科技論文,2021,16(1):129.

[4] 張昊.智慧養老視域下中國養老服務體系的優化路徑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0.

[5] 何文迪.“互聯網+”背景下寧波社區智慧養老服務實現路徑研究[D].寧波:寧波大學,2018.

[6] 鄒曉璇.網絡治理視角下我國“互聯網+居家養老服務”供給問題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20.

猜你喜歡
智慧養老互聯網背景優化對策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農村金融機構轉型發展分析
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優化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問題簡析
烏鎮“智慧養老”引習近平關注
開啟“智慧養老”新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