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課程思政在中職電工基礎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2021-02-18 23:24張權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0期
關鍵詞:融合策略課程思政

張權

摘要:課程思政是推動教學工作穩定向前發展的思想動力。對于學習者來說,課程思政不僅僅代表著思政理論與課程教育活動的融合,更要結合課程中的教育元素挖掘課程的最優功能,配合課程思政的有關要求創新教育教學方法。結合課程思政的核心概念優化中職電工基礎教學活動,有助于學生重新認識相關課程的教育功能。本文從課程思政的概念展開論述,探討如何將課程思政理論應用到中職電工基礎教學活動當中。

關鍵詞:課程思政;中職電工;融合策略

課程思政指以構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為首要的教育目標,重視課程思政理念與理論知識的相互結合,借由課程思政的相關內容深挖課程的教育功能。對于現代教育工作來說,課程思政實現了課程知識+思政教育的有機整合,為學生的全面進步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課程思政無法被學生接受、思政教育理論過于生硬等問題依舊存在,課程思政與中職電工基礎教學的融合面臨著新的挑戰。

一、理論授課導入課程思政

理論教學活動是承載課程的基本前提條件,在教育指導工作中,理論授課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相關教學活動與課程思政之間的融合速度:課程思政與理論知識的結合越緊密,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越透徹[1]。但部分教師在中職電工基礎教學中盲目追求“進度”,并不重視課程思政理論的引入,教學活動的整體功能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要消除課程思政與專業教學活動之間的隔閡,教師必須調整理論教學方法,將中職電工基礎課程上的相關理論知識轉化為支撐教學工作的第一載體,盡可能地消除課程思政與中職電工基礎教學之間的隔閡問題。以“電路的連接方式”的有關教學為例,這是中職電工基礎教學中的重點板塊,向學生講解了電路連接的基本方法。在教學環節,要抓住基礎知識、重點知識實施教學工作:電路的連接方式屬于相關教學中的基礎板塊,但正是這些基礎影響到后續的學習活動。在要求學生正視理論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天下大事必成于細”的思想,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教育現狀。在講解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配合課程中的相關內容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使其形成樂于探究、積極學習的良好素養,讓課程思政與課程理論知識快速結合。用理論去承載課程思政,有利于學生專業素養的提升。

二、實踐教育引入課程思政

為了幫助學生掌握專業電工基礎知識,在接受教育指導工作的同時回應課程思政的有關教學要求,教師需要在教學活動中引入實操教學,通過親身實踐幫助學生突破學習難點[2]。借由課程思政發起教學工作,可以將課程思政與實踐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借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課程思政在中職電工基礎教學中的融入不能以“生搬硬套”為手段,而是要要求學生認知、體驗,在管理學生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思政教育,促使學生形成出色的責任感與良好的服務意識。

在實操教學中,要結合具體的操作細節加強對學生的思政教育,開發學生的相關學習技能。以“電路元件的維護”的有關教學為例,在發起教學工作時,要通過比對的方法來加強對學生的思政教育:整個電路就是一個集體,任何一個元件的損壞都會導致電路無法正常運行。這樣的電路其實也在反映我們的生活:作為個體,要積極行使自身職能,服務整個社會,營造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結合專業知識轉換視角,能夠讓學生重新認識到自身價值的同時積極參與教學工作。在綜合實踐教學環節,還可以嘗試結合實踐指導工作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教育:配合未來的從業要求、實操要求向學生提出學習任務,依靠實踐活動管理學生。在學生進行實操的過程中,教師配合具體的實操過程、學習需求對學生開展評價,除幫助學生掌握相關技能之外,更要嘗試結合未來崗位的從業要求引導學生。改變以掌握理論知識為核心的教學模式,重視學生學習能力、職業素養的開發,展現出教育活動的長期性特點,才能使學生主動接受課程思政的引導。

三、綜合活動引入課程思政

從當前的教學工作來看,一些教師在中職電工基礎教學中不斷強調課程騎思政的價值,但其并沒有確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課程思政及相關理論以知識點的形式出現在課堂上,除了專業的教學知識之外,學生還需要抽調精力記憶課程思政中的相關知識點,導致學生的學習壓力逐步提升。新時期下,中職電工基礎教學以系統化,長期化為特點,教師必須改變課程思政與理論教學活動“各自為戰”的尷尬現狀[3],消除二者之間的矛盾,加快理論知識與課程思政的融合。

在中職電工基礎教學課堂上,可組織綜合實踐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向學生提出綜合實踐問題:電工基礎知識在生活中有怎樣的應用?在提出問題之后,教師不要求學生立即給出答案,而是要求學生配合課外環境開展探究活動,重新認識理論知識點。在討論、互動的過程中,學生得到了重新解讀電工基礎知識的機會:小到日常家庭電路維修,大到民生電力工程建設,都能看到電工基礎知識的身影。在學生給出答案之后,教師要從感性、理性的角度上發起課程思政教育:電工建設是我國重點建設的項目,學好專業知識,掌握相關技能,才能夠在未來的崗位上有一番作為。依靠理性教育,讓學生意識到學習的緊迫性與必要性。在感性角度,也可以結合電工技術的發展史實施教學:電工技術如何誕生,經歷了哪些挫折,哪些人物作出了貢獻等,培養學生出色的學習品質。在課程思政的引導下,教師要培養學生服務社會、奉獻價值的優秀素養,以引導學生積極學習、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為教育目標,加強對學生的綜合引導教育。育人啟智,全面發展,展現出課程思政的教學魅力。

結語:

要實現課程思政與理論教學活動融合,必須打破二者之間的隔閡,以課程知識承載課程思政理念。教師要改變傳統大包大攬的教學模式,在實施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積極進步。用課程思政去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相關教學才能更有價值。

參考文獻:

[1] 袁英暉. 《電工與電子技術》課程思政教育的教學設計與實踐[J]. 青春歲月, 2019, 000(032):259.

[2] 張國祥, 張昊, 朱建偉, et al. 《電工技術》課程思政建設研究[J]. 中國設備工程, 2020(2):2.

[3] 呂丹. 課程思政在中職電工基礎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 學周刊, 2021(27):2.

猜你喜歡
融合策略課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醫學課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討
學好質量管理,鍛造品質人生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音樂媒體與小學語文教學的融合
淺談內蒙古農村信用社在電商大趨勢下的融合策略
微博文化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與融合
淺談數學游戲的指導策略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性學習結合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