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材就是“下鍋菜”,三招做出饕餮盛宴

2021-02-22 03:14張蕊
意林·作文素材 2021年2期
關鍵詞:事例論點北斗

張蕊

素材就是“下鍋菜”。一篇議論文如果沒有素材來充實文章內容,全篇都是作者在那里自說自話,架“空”分析,這樣勢必給人以說教感,導致說理空洞、力度欠缺??紙鲎魑?,素材是評分項,高考作文評分標準有關素材的項目要求:基礎等級中有“內容充實”這一條,發展等級中有“豐富”(材料豐富)、“有創新”(材料新穎)這兩條。其實,寫論議文運用素材有四點看得到的好處:一是作為論據,能有力地證明中心論點;二是避免說理單調,所謂事實勝于雄辯;三是豐富文章內容,說直白點,可以湊字數;四是鮮活的素材能為文章增添時代氣息,說理聯系實際,緊貼當下,使文章具有啟發作用,更具閱讀價值??梢赃@樣說,妙用素材是考場作文提分的“法寶”。高分作文,素材必不可少。

如何妙用作文素材?

多點開花:一句一例綿密豐實

寫作過程中援引的事實素材,可以是一句一例的形式。這些素材必須是同一個性質的,有共同點,與主題相扣。其優點是事例眾多、內容豐富,構成鋪陳排比的樣式,增強語句的表達效果,最重要的是能以點帶面,具有畫面感,指出了事理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從而達到加深說理的可信程度。

如2020年高考語文新高考卷Ⅰ(山東)作文,以“疫情中的距離與聯系”為主題,寫一篇文章。下面是例文中的一個片段:

我們永遠忘不了,面對災區的危險,那位年輕的護士說,我沒有結婚沒有娃,我去吧;那位沉默的天使說,如果我不幸了,捐獻我的遺體做科學實驗吧;那位羞澀的姑娘說,我從汶川來,我要去武漢報答;那位母親對娃說,媽媽去打怪獸,乖乖在家;那位拾荒老人捐款后,什么也不說不留姓名悄然離開……隔離產生距離,距離卻隔絕不了愛;空間顯示溫情,距離見證真情。隔離中,我們感受到了善與愛,我們深知每一個人的安全隔離、歲月靜好背后是無數人的負重前行。我們將永遠記住這特殊的年份,記住那一幕幕的感動,記住因距離產生的愛。

這一段緊承上文,列舉大量片段事例,進一步闡明“空間顯示溫情,距離見證真情”的中心觀點。其中素材運用方面可稱得上是本段亮點,一句一例,鮮活生動,典型精當。作為論據,豐富了文章內容,有力地證明了觀點,有感染力和說服力。這些素材,是從主流媒體中獲取,充滿正能量,弘揚了主流價值觀。

這種同一主題的相關寫作短素材平時可以整理背誦。比如青年人在新時代建功立業、報效祖國,就有很多素材,從科技戰線來尋找,可以積累以下素材:北斗導航系統的核心技術攻關團隊,平均年齡33歲;首艘國產航母的研發設計建造團隊,平均年齡36歲;今年年底即將再次出征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其總團隊近七成是90后,平均年齡還不到28歲……這些素材隨時可以拿到考場運用。當然,同學們還可以整理大學生到基層創業的短素材,名人青年時期勤奮刻苦、立志成才的短素材。其他主題素材積累與運用同理。

專攻一點:一敘一議精準透徹

上面多點短素材是運用素材的一種方式,如輕騎兵,快速靈活,方便實用。運用素材僅有這一種方式是不夠的,還可運用傳統方式——列舉某一個具體事例來加以證明中心論點。這就要求對素材理解透徹,把握精準。運用過程中要掌控好兩個“度”:一是敘述的程度,不能細節化,要高度概述,不能以敘代論;二是論述的力度,先敘后議,或邊記敘邊議,結合事例就中心論點進行論述(實際上這就是議論文運用論據證明中心論點的過程,稱之為論證),語言要一語中的,呈現論述力度。記?。核夭牡摹皵ⅰ笔菫檎撟C的“議”服務,只“敘”不“議”,或重“敘”輕“議”,沒有走完“最后一公里”,也就沖淡了議論文的文體特征,這一點是同學們的通病,要十分重視。

如鄂東南聯盟2020年11月份聯考作文,以“科技創新與青年責任”為主題,寫一篇演講稿。下面是例文中的一個片段:

首先要學習前輩的報國精神。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國的北斗團隊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跨越重重障礙,于近三十年的時間,終于用北斗的天羅地網,取代了美國的GPS,成就了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昂訚h縱且橫,北斗橫復直?!比缃?,“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在中國人的心靈深處,鑄就閃亮的精神坐標,無不激勵著我們每一位中國青年科技報國的志向??萍紱Q勝未來,創新關乎國運。同學們,科技強國夢,是中國夢,更是我的夢,我們的夢!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要學習前輩的創新精神,艱苦卓絕,心系祖國,不負芳華,不辱使命。

這一段是文章正文的第一個主體段,分論點是“要學習前輩的報國精神”??萍紕撔碌淖罱K目的是科技強國,要科技強國,先得有愛國之心,報國之志。文段中運用了2020年最新素材,我國北斗三號最后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笆展僦恰背晒Σ缄囂?,意味著中國人掌握核心技術的衛星導航系統完成組網。從段內結構來看,第三句以長句形式運用素材,是簡要的“敘”;從第四句開始便是結合北斗升空事例,就科技報國的中心論點展開濃墨重彩的論述,是著重的“議”。全段以北斗團隊的“科技創新、科技報國”事例,來激勵當代青年人“心系祖國,不負芳華”,事例只有一個,但做到了敘議結合,目標明確,專攻一點,中心突出。

這種相對具體些的寫作素材平時可以不斷收集并熟記于心。注意一定要認真閱讀原素材,然后記住主要內容,壓縮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消化成自己所需要的文字素材。這類素材一定要鮮活,要有時代感,新穎吸引人。比如上面的北斗是重大科技成果方面的素材,還有“兩彈一星”、三峽工程、載人航天、超級計算、國產航母、港珠澳大橋、北斗、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與重大科技成果相對應的還有許多重要科技人物,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國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青蒿素發現者屠呦呦,我國脊髓灰質炎疫苗研發生產的拓荒者顧方舟,我國北斗導航系統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天眼之父”南仁東,量子技術科學領域開拓者潘建偉,“蛟龍號”深海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葉聰……這些人物都有一段故事,都是一篇文章,都能當作素材,廣為積累并運用得當,都能讓文章閃亮光彩。

名言警句:一字一句發人深省

上面兩點所講都是事實素材的運用。與事實素材對應的是理論素材,如名人名言或詩詞名句。運用理論素材的作用有三點:一是有力佐證中心論點,你所要表達的觀點,借名人名言或名詩名句來為你“站臺”,夠品位,夠有說服力;二是能增添文章的文采,使文章具有文化氣息;三是能讓文章意境深遠,意蘊深厚,讓人回味,令人深思。特別是第三點,是作文提分的關鍵要素之一,這從高考作文評分標準發展等級“豐富”中的“意境深遠”、“有文采”中的“文句有意蘊”可以看出。

如下面時評《有一種偶像叫英雄》中的一段例文:

當英雄人物不再是偶像,這個社會會不會缺少那種“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豪氣?會不會缺少“達則兼濟天下”的壯志?會不會缺少“俯首甘為孺子?!钡姆瞰I精神?會不會缺少“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堅強?這不僅僅是一個偶像崇拜的簡單問題,而是一個關乎年輕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嚴肅問題。

這一段就反面來論證。當英雄人物不再是偶像,我們的社會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作者借此連發四問,在連續的拷問中句句叩擊讀者的靈魂,讓人回味和深思。其中“我以我血薦軒轅”等四句詩句、名句的運用,使文段頓時煥發光彩,有文采,有品位,有意蘊,有表現力和說服力。發問之后提出“關乎年輕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嚴肅問題”,透過現象看本質,觀點具有啟發性。

理論素材的積累要在平時下功夫,至少要記住200句經典名言警句。通常情況下文章的開頭或結尾處運用名言警句,效果會更好;文中引用要學會結合論點適當展開分析,不能機械照搬不做解讀。所有引用要加注引號。精當地引用名言警句,是作文提分的必然因素。

上面所講三點只是作文素材積累與運用的方法實踐心得,同學們在平時的素材積累與運用過程中還有以下方面需要注意:

素材運用要遵循“真實、典型、時效”三原則,注意不要在故紙堆里做文章;要圍繞具體作文主題表達需要,巧妙地藝術地轉化,一材多用,就看你腦袋夠不夠靈光;平時作文素材積累,要豐富信息獲取渠道,學會從媒介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準備一個素材摘抄本或搜集整理一個素材資料庫,這既是寫作豐富筆頭的需要,更是我們立德樹人、成才成人的需要。

加強對素材的背誦記憶,唯有考前進行大量作文素材積累,考場作文才能從容應對。

猜你喜歡
事例論點北斗
北斗和它的N種變身
北斗時鐘盤
傳神寫照,意味深長——寫人要關注具體事例和細節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北斗”離我們有多遠
中國十大憲法事例(2017)
中國的北斗 世界的北斗
議論文分論點的提取
中共黨史論文論點摘編
怎樣確定議論文的中心論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