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預見性護理對創傷性骨折患者康復進程的影響

2021-02-26 06:16賈敏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關鍵詞:創傷性預見性護理人員

賈敏

(喀什地區第二人民醫院,新疆 喀什)

0 引言

現代社會交通事故頻發,生產過程中重機械造成的人員損傷亦在增加,其中創傷性骨折的發生概率急劇增加,并且患者中青壯年群體占比較大[1-2]。而青壯年群體多為家庭的主要勞動力,一旦受傷,在經濟、心理等多方面都會給其家庭造成巨大的壓力。研究發現,創傷性骨折患者若能在2 h 內接受有效的急救措施,其治療結果可能更好,對其康復進程也有好處[3-4]。針對創傷性骨折患者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前預估并予以防范措施,是預見性護理的核心內容,這對創傷性骨折患者的康復具有重要意義[5-6]。本次研究以我院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治療的180 例相關患者為對象,觀察施行預見性護理干預對創傷性骨折患者康復進程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在我院做康復治療的創傷性骨折患者中擇取180 例,分別施行兩種不同的護理方式,設施行常規護理的為對照組,納入90 例患者,設施行預見性護理的為觀察組,納入90 例患者。對照組包含男性55 例,女性35 例,年齡25~55 歲,平均(42.56±3.54)歲;觀察組中包含男性54 例,女性36 例,年齡25~55 歲,平均(43.01±3.35)歲。對照組患者的資料與觀察組患者對比差異很小,其結果有可比性(P>0.05)。

納入標準:①經臨床診斷為創傷性骨的患者;②患者與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后納入。

排除標準:外傷致可見傷口且已經發生感染的患者。

1.2 方法

90 例設為常規組的患者均施行常規護理,由責任護理人員對應負責其用藥和康復訓練,記錄患者結束康復期所用時間和并發癥發生情況,并對其康復期結束后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定。

90 例設為觀察組的患者均施行預見性護理,針對創傷性骨折患者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前預估并予以防范措施,具體如下。

①選取職業技能熟練,經驗較好的護士長、護師和護士成立專門的預見性護理小組,小組成員根據近幾年相關患者病例資料及各學者對創傷性骨折的研究結果,總結分析引發患者殘疾、死亡等不良后果及影響患者術后康復的原因,通過小組會議討論擬定預見性防范措施,爭取最大程度減少患者并發癥及不良反應的發生。

②暴力導致的創傷性骨折通常伴有內臟損傷,容易引起患者休克,針對這一點,護理小組在接收患者的第一件事就是評估患者各生命體征,時刻注意患者面色的變化及意識是否處于清醒狀態。若發現患者有休克傾向,要即刻進行抗休克護理,抗休克措施包括氯化鈉靜脈給藥、輸氧、輸血(流血導致休克)、保暖等。同時根據患者尿液的變化判斷其電解質是否正常。

③對創傷性骨折患者可能出現的窒息情況,提前做好預案,護理人員通過觀察患者呼吸頻率變化和氧飽和指數的變化來判斷,當發現患者的呼吸或氧飽和指數異常的時候,立刻檢查是否有痰積堵氣道,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對自主呼吸困難的患者,可酌情采用氣管插管的方式輔助其呼吸功能。

④對創傷性骨折患者可能出現的創口感染,要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對可見流血創口的清理和止血工作,清理過程要注意動作輕緩,清理后使用抗生素藥物預防感染,根據患者骨折部位選取合適的固定方式。若患者創口出現活動性出血則需要予以止血帶包扎,需要注意的是止血帶固定得不能太緊,容易引起血液循環障礙。

⑤對創傷性骨折患者因為身體疼痛、對治療效果和能否恢復正常的擔憂等因素可能造成的一系列低落、煩躁、慌亂、憂郁等心理狀態,護理小組需要提前制定好相應的心理護理措施。在患者意識清醒的狀態下,護理人員主動和其交流,將治療的詳細方案(手術治療和康復治療)、相關成功案例、患者本人配合治療的重要性等內容告知患者和家屬。引導患者以積極的心態應對接下來的治療和康復。

⑥對創傷性骨折患者可能出現的臥床壓瘡并發癥,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恢復情況指導其盡早開始做離床運動,當患者還無法離床的時候,可以幫助患者在病床上做適當的肢體運動。護理人員在此過程中詳細記錄患者結束康復期所用時間和各種并發癥發生的具體情況,并對患者康復期結束后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進行評定。

1.3 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兩組患者康復所用時間、康復期間并發癥情況,最后比較兩組患者康復結束后的自理能力?;颊呖祻徒Y束的自理能力評估使用日常生活能力評定量表,評定項目包括飲食、穿衣、洗澡、大小便等等共計10 個項目,滿分100 分,100 分代表能夠自理,60~99 分代表稍微依賴,20~59 分代表較大依賴,20 分以下代表完全依賴。

1.4 統計學方法

此次研究中產生的一切數據皆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計算,其中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康復階段并發癥情況

觀察組患者康復階段發生壓瘡、便秘、尿道感染、肺感染、關節僵硬等并發癥的幾率皆小于對照組的概率(P<0.05),具體參數詳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康復階段并發癥情況[n(%)]

2.2 比較兩組患者康復結束后自理能力

康復結束后,觀察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評定中,完全依賴與較大依賴的概率皆為零,觀察組中能夠自理和稍微依賴的患者更多(P<0.05),具體參數詳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康復結束后自理能力[n(%)]

2.3 兩組患者結束康復期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者康復期結束所用時間為(55.64±6.48)d,對照組患者康復期結束所用時間為(91.45±6.14)d,觀察組患者結束康復期所用時間比對照組短(t=38.056,P=0.000)。

3 討論

創傷性骨折常見于交通意外、墜樓意外、機械事故等情形下,患者因突然受到外力的作用而造成出血性創口、組織損傷、骨折甚至骨裂,隨時可能因為疼痛或者出血量過大而休克[7-8]。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是一個極大的威脅。當患者意識清醒后更可能因創傷的疼痛及心理的恐懼出現激烈的情緒變化,影響其應對治療的積極性。使患者的康復進程變得困難,甚至難以進行,大大延長了其康復周期,對其家庭也會造成一定的壓力。預見性護理針對創傷性骨折患者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提前預估并予以防范措施,因此對預防患者康復期間的并發癥有很好的效果。

本文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康復階段發生壓瘡、便秘、尿道感染、肺感染、關節僵硬等并發癥的幾率皆小于對照組的概率(P<0.05);康復結束后,觀察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評定中,完全依賴與較大依賴的概率皆為零,觀察組中能夠自理和稍微依賴的患者更多(P<0.05);觀察組患者康復期結束所用時間為(55.64±6.48)d,對照組患者康復期結束所用時間為(91.45±6.14)d,觀察組患者結束康復期所用時間比對照組短(t=38.056,P=0.000)。

總之,實行預見性護理干預創傷性骨折患者的康復,有效減少了患者康復階段發生并發癥的幾率,并且加快了患者的康復進程,使患者在康復后獲得更高的自理能力。

猜你喜歡
創傷性預見性護理人員
預見性護理程序在老年癡呆護理中的應用及滿意度評價
全腦血管造影術后并發癥的預見性護理
分析舒適護理在創傷性骨折護理中的應用效果
探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隔離病區護理人員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創傷性腦損傷后神經細胞凋亡
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惡性腫瘤術后患者腸內營養中的應用效果
膝關節創傷性多發韌帶損傷中后外復合體重建的臨床療效
預見性護理對頸椎術后患者并發癥的預防效果觀察
護理管理者如何保護和調節護士的身心健康
護理人員獎500被批“寒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