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對高齡老人臨終照料成本的影響①

2021-02-28 08:26張韻陸杰華
南方人口 2021年1期
關鍵詞:總費用照料天數

張韻 陸杰華

(1.中山大學 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275;2.北京大學 社會學系,北京100871)

1. 引言

我國已經進入快速的人口老齡化階段,伴隨著不斷增加的老年人口數量而來的是急劇增加的老年照料需求[1]。相關研究估計,我國需要長期照料的老年人口將從2005年的500萬增加到2050年的1500萬[2]。對于臨終老人的照料,不僅需要大量的經濟費用,同時也需要付出時間、精力以及相應的各種機會成本[3]。國際上的研究指出,老年人臨終前一年的健康照料費用占其終生健康照料費用的27%-31%[4-5]。臨終照料較高的成本不僅加重了個體及其家庭的負擔,也給社會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長期以來,家庭在臨終照料中承擔了主要的職責,無論是在西方國家還是在我國,家庭照料是臨終照料模式中占比最大的一種[6]。然而,受現代社會家庭規模小型化、老年人獨居比例上升、女性就業率上升等因素的影響,家庭照料的成本不斷提高[7];同時,預期壽命的延長也導致了老人臨終失能期延長以及照料需求的增加??梢灶A見,在老年人臨終照料需求不斷擴大、而家庭照料能力日漸衰退的背景下,未來將有越來越多機構和社會照料等正式的臨終照料服務補充或替代家庭照料在老年人臨終照料中的功能。

正式照料與非正式照料所產生的照料成本存在一定差異,人們出于理性選擇通常都更傾向于成本更低的照料模式。以往研究大多認為家庭照料是一種成本較低的非正式照料模式,其相比正式照料(如機構照料)更便宜[8]。然而也有研究指出,若考慮到了家庭成員照料勞動的實際價值,家庭照料所產生的成本可能更高[9]。并且,被照料者的殘障程度,以及被照料者對于完全照料的依賴程度不僅會影響照料成本,還會對照料模式的選擇產生影響。相關研究發現,對于殘障程度、照料依賴程度高的老人,家庭照料相比機構照料的花費和成本更高[10]。

對不同臨終照料模式下的照料成本差異及其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推動我國臨終關懷事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及相關政策的制定。目前,國內相關研究還較為匱乏。因此,本文擬利用2014~2018年中國老年人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數據(CLHLS),分析當前的家庭照料、機構照料和社會照料這3種不同的臨終照料模式對我國老年人臨終照料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的影響,同時探討對于不同臨終照料需求程度的老人,這3種臨終照料模式在費用和時間上具有怎樣的差異,從而對促進我國臨終照料的發展提供研究依據。

2. 相關文獻回顧

2. 1 臨終照料的類型及模式

臨終照料是指老人臨終前一段時期內由于功能能力(包括生理與認知方面)下降,需要依賴他人提供一系列服務以完成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動,其中包括正式照料與非正式照料兩種類型。正式照料是由專業化組織、機構提供有償的照料服務,非正式照料則是一種非市場化的照料,一般由家庭成員充當其照料者,主要以成年子女和配偶為主[11-13]。在正式照料與非正式照料類型下,可以更具體地將臨終照料分為家庭照料、社會照料和機構照料3種模式,其中家庭照料為非正式照料,主要指由親屬提供的照料;而社會照料均屬于正式照料,指非親屬提供的有償照料,機構照料則指入住專業機構受到的照料[6]。

家庭照料長期以來在我國占據主要地位,尤其在農村地區,成年子女尤其是長子及其配偶和子女是主要臨終照料者[14]。但由于老年人壽命的延長,家庭成員的照料壓力增大,造成照料與工作或其他生活方面的沖突,因此需要來自外界的正式照料的支持[15]。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通常只占較少比例,西方國家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的比例為5%,高齡老人中這一比例為20%,而我國2000年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的比例僅為1%,高齡老人中這一比例為2%,且入住養老機構的一般都是需要長期照料和特別護理的老人[6]。

2. 2 照料模式對臨終照料成本的影響

照料成本是指在照料老年人過程中付出的代價和犧牲[16]。以往研究中對照料成本的計算則主要分為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兩個維度[17-18]。照料成本不僅要考慮照料所支出的看護費、保姆費以及醫生、護士上門服務的各項直接支出費用,還要考慮照料帶來的家屬的誤工費,如工作時間等間接成本,甚至還有照料所造成的家屬精神負擔和心理壓力等無形成本[10,19-20]。因此,盡管家庭照料可以減少直接支出的照料費用,但家庭照料也存在一定的間接費用,如誤工費用等。例如,有實證研究發現,對于仍在勞動的女性家庭照料者,照料老人會使其每周的勞動時間減少2.8-4.8小時,每個月的勞動收入會減少7.21%[21-22]。

有關老年人長期照料領域研究認為,老年人本身更偏好家庭照料,并且由于家庭照料可以減輕醫療資源壓力、節省公共資源,因此家庭照料是最為提倡的照料模式[23]。但有研究發現,相比機構照料,家庭照料在長期護理上不僅費用較高,而且對于改善生活活動能力(ADL)的成效較差[24]。進一步的研究指出,實際上,造成不同照料模式下照料成本差異的重要因素是老人的殘障程度。在不同殘障程度下,家庭照料或機構照料的照料成本差異很大。對于重度殘障的老人,家庭照料所付出的費用遠高于機構照料的費用[10]。因此,要比較不同照料模式間的照料成本差異,需將老年人殘障程度或對完全照料的依賴程度考慮在內。

此外,老年人的照料成本還與其年齡、性別、社會經濟地位、家庭結構、健康狀況等因素相關[18,25-26]。例如,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差的老人照料成本較高,工具性生活能力障礙(IADL)老人的每周平均需要照料的時間為12小時,而生活自理能力(ADL)有五項失能的老人每周平均需要60小時[23]。認知功能障(MMSE)則可能增加正式照料,但更可能取決于居住安排或家庭照料資源的可得性[27]。也有研究表明,初始狀態為傷殘的老年人要比能自理老年人的臨終照料費用多, 但是差異并不大[17]。還有研究指出,子女經濟支持對于臨終照料費用有顯著影響,當子女提供代際經濟支持時老人的臨終照料費用將有所提高[28]。享有醫療和養老保險會使城鎮高齡老人的長期照料支出費用顯著增長,但對農村高齡老人的影響不顯著[29]。最后,也有研究指出約10%的人在臨終前可能不需要他人照料[30-31]。

總體上看,相關研究對于臨終照料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廣泛討論。正式照料與非正式照料在照料成本上存在差異,但對于何種照料模式的照料成本更高仍然存在爭議。老年人本身的殘障程度是影響不同照料模式下照料成本差異的重要調節因素,因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研究假設1: 照料依賴程度越高的老人,非正式照料(家庭照料)所產生的照料成本更高。

研究假設1-a:照料依賴程度越高的老人,非正式照料(家庭照料)所產生的照料經濟成本(照料總費用)更高;

研究假設1-b:照料依賴程度越高的老人,非正式照料(家庭照料)所產生的照料時間成本(完全照料天數)更高。

研究假設2: 照料依賴程度越高的老人,正式照料(機構照料與社會照料)所產生的照料成本更高。

研究假設2-a:照料依賴程度越高的老人,正式照料(家庭照料)所產生的照料經濟成本(照料總費用)更高;

研究假設2-b:照料依賴程度越高的老人,正式照料(家庭照料)所產生的照料時間成本(完全照料天數)更高。

3. 數據、變量與方法

3. 1 數據來源

本文的數據來源于2014-2018 年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CLHLS)中對2014-2018年間1488位去世老年人親屬的調查。CLHLS是具有全國代表性的針對老年群體的追蹤調查,該調查分別于1998、2000、2002、2005、2008、2011、2014和2018年在全國22各省、市、自治區進行了8次調查。1998 年以后,除了對存活老年人進行跟蹤調查之外,還訪問了兩次調查期間去世老年人的家屬,通過回顧性調查收集了去世老年人臨終前的信息。死亡調查問卷中主要包含的信息包括:死因、死亡地點、臨終狀態、臨終前照料狀況、臨終前經濟狀況、臨終前自理能力等,以及死亡老年人的人口學特征和社會經濟特征等。

3. 2 主要變量

(1)臨終照料成本

以往研究通常圍繞臨終照料的費用和所需時間來探討照料成本[17]。因此,本文將臨終照料成本分為臨終照料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兩個維度。其中,經濟成本對應的指標是“臨終前照料總費用”,其代表了老年人臨終前需要完全照料的總費用,其中主要包括看護費、照料人員的誤工費、請保姆的費用以及醫生、護士上門服務的各項服務費用,但不包括醫藥費、給老人購買食物或日用品的費用。時間成本對應的指標為“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表示老人臨終前需要完全依賴他人提供照料的天數,反映了臨終老年人對照料時間的需求。

臨終前照料總費用與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皆為連續變量,但本文將以這兩個變量為因變量,建立序次logistic回歸模型。因此以其四分位數為分組依據,將其重新編碼為4分類變量。老人臨終前照料總費用的序次變量為1=“未產生臨終照料費用”,2=“0-999元”,3=“1000-4999元”,4=“5000元以上”。老年人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的序次變量為1=“0-4天”,2=“5-20天”,3=“21-88天”,4=“88天以上”。

(2)臨終照料模式

本文基于以往研究中的經驗,將臨終照料模式分為非正式照料(即家庭照料)、正式的居家或社區照料(即社會照料)和機構照料3種類型[6]。其中,機構照料指臨終前主要居住在養老機構的老人;社會照料指臨終前在家居住但主要照料者中含有社會工作服務者、保姆或護工等專門人士;家庭照料則指臨終前在家居住且主要照料者為家人,包括配偶、(孫)子女及其配偶、兄弟姐妹或其他親戚。樣本中,大部分老人受家庭照料,其數量為1975,占總樣本的89%;然而,僅有82位老人臨終前受機構照料,占樣本總數的4%;臨終前受社會照料的比例最少,數量為50位老人,占樣本總數的僅為2%。

(3)照料依賴程度

臨終前的老人由于失能程度不同,對照料的依賴程度也不同。本文中所指的照料依賴程度主要涉及6個方面,分別是洗澡、穿衣、上廁所、室內移動、控制大小便和進食。在這6個項目中,完全依賴他人完成的項目達到3個以上,則被認為是照料依賴程度較高;完全依賴他人完成的項目在3個及以下,則被認為是照料依賴程度較低。

(4)其他影響因素

根據以往研究發現,老人的主要死因,死亡地點,基礎健康狀況,社會及家庭支持等都將對其臨終階段生活產生影響[32]。因此,本文測量了與之相應的變量,以及社會經濟地位與人口學特征的控制變量。表1展示了本文所有變量的詳細信息,除了臨終照料成本變量和正式照料與非正式照料變量外,本文還納入了臨終老人的主要死因,臨終痛苦程度,死亡地點,是否有子女經濟支持,是否享有養老保險,是否享有醫療保險,2014年的基礎健康狀況(MMSE,ADL, IADL),臨終前是否患有重大疾病等臨終照料成本的影響因素變量;以及教育水平、家庭年收入、死亡年齡、性別以及城鄉等控制變量。

表1 臨終照料成本及其影響因素的變量描述

3. 3 分析方法

本文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分析和序次logistic回歸模型。描述性統計分析主要用來比較正式照料與非正式照料情況下,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的差異,以及與之相關的群體特征差異情況。序次logistic回歸模型則用來分析不同照料模式對老年人臨終前照料總費用和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的影響。選擇序次logistic回歸模型的主要原因在于,序次logistic回歸模型可以將作為因變量的臨終前照料總費用和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作為序次變量,從而避免了臨終前照料總費用和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被當作連續變量時,分布過于離散的問題。因此,老年人臨終前照料總費用和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將被編碼為序次變量,分別以其四分位數為分界點有4個取值,變量的向上取值代表總費用或總天數的遞增。其基本表達式如下:

其中,Y為因變量,x自變量,α為常數項,β為模型回歸系數,θ表示Y的序次臨界點,p表示Y出現相應等級的概率,j=1,2,3,4。

4. 不同照料模式的描述性分析

表2基于方差檢驗和交互表統計分析,比較了不同臨終照料模式下的經濟、時間成本,以及社會經濟地位和人口學特征差異。其中,照料模式包括機構照料、社會照料和家庭照料3種,臨終照料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則分別是指臨終前照料總費用和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

首先,不同照料模式的臨終照料費用和照料總天數均存在顯著的差異。在臨終照料費用方面,社會照料所產生的臨終照料費用最高,平均為15105元;機構照料所產生的臨終照料費用其次為6461元;最后是家庭照料,其臨終照料費用均值為5123元。從均值上來看,社會照料模式的經濟成本最高,甚至是家庭照料模式所需經濟成本的將近3倍。在臨終照料總天數方面,受機構照料的老人臨終前完全照料天數最長,為269天;其次是受社會照料的老人,臨終前完全照料天數平均為234天;最后是受家庭照料的老人,臨終前完全照料天數平均為151天。從臨終前完全照料天數的均值來看,機構照料模式下的平均照料天數遠高于家庭模式。均值比較的結果反映出,家庭照料模式在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上都是3種模式中最低的。對此,以往也有研究認為,家庭照料可以緩解醫療資源緊張、節省照料成本[23]。但均值結果只是粗略反映總體的平均值,同時標準差部分的差異也不容忽視,因此,不同照料模式對于照料成本的影響還需通過模型設計進一步檢驗。

其次,在臨終前對照料的依賴程度上,不同照料模式的老人也存在顯著差異。受機構照料的老人中,64.1%的老人屬于高度照料依賴;受社會照料的老人中,63.8%的老人屬于高度照料依賴;受家庭照的老人中,高度照料依賴老人的比例相對較少,為54.24%??梢?,在3種照料模式中,受家庭照料的老人對照料的依賴程度相對低于受機構照料和社會照料的老人。這與以往研究的經驗相符,即對于照料依賴程度較高、照料強度大、殘障程度較高的老人,往往會選擇正式照料模式,入住養老機構進行長期照料與護理[6,10,24]。

最后,在社會經濟及人口學特征上,不同照料模式的老人在家庭年收入上并沒有顯著差異,但在教育水平上存在顯著差異。受機構照料的老年人教育水平最高,平均教育年限為3.6年;其次是受社會照料的老人,平均教育年限為3.1年;最后是受機構照料的老人,平均教育年限為1.6年。不同照料模式的老人在年齡、性別和城鄉上均有顯著差異。受社會照料的老人平均年齡都最高,為95歲;其次是受家庭照料的老人,平均年齡為94歲;受機構照料的老人平均年齡最低,為92歲。受社會照料與受家庭照料的老人中,女性所占比例相對較高,分別為58%和57%;而受機構照料的老人中,男性所占比例相對更高,為54%。受機構照料和受社會照料的老人中,城鎮地區老人比例較高,分別為70%和60%;受家庭照料的老人中,農村地區老人比例較高,為60%。機構照料與社會照料的受眾更多為城鎮老人,家庭照料的受眾更多為農村老人,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社會資本存在城鄉差異,相關研究指出,我國城市地區老年人照料方式正在由非正式照料向多種照料方式并存轉變,而農村地區則是非正式照料向自我照料單一轉變[33]。

表2 三種照料模式的的經濟、時間成本照料依賴程度和社會經濟人口特征差異

5. 不同照料模式對臨終照料成本的影響

表3基于序次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了不同的照料模式對老年人臨終照料經濟成本的影響;表4則基于序次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了不同的照料模式對老年人臨終照料時間成本的影響。其中,模型1僅考察照料模式和照料依賴程度對因變量的影響,模型2中進一步加入了照料模式和照料依賴程度的交互項,以及相關的控制變量,以考察照料依賴程度如何調節照料模式對照料成本的影響。

5. 1 不同照料模式對臨終照料經濟成本的影響

在表3的模型1的主效應中,機構照料模式的總費用相比非機構照料總費用低(OR=0.809),但不具有統計顯著性。社會照料模式顯著提高了臨終照料的總費用(OR=5.046),并且在模型2中加入交互項和控制變量后依然統計顯著(OR=8.591),其總費用高出一個等級的可能性是沒有社會照料的8.591倍。家庭照料模式同樣顯著提高了臨終照料的總費用(OR=1.742),并且在模型2中加入交互項和控制變量后保持統計顯著(OR=1.870),其總費用高出一個等級的可能性是沒有家庭照料的1.87倍。這些結果表明,機構照料模式對臨終照料經濟成本沒有顯著影響,而社會照料和家庭照料模式都將產生更高的經濟成本。此外,照料依賴程度與臨終照料總費用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照料依賴程度較高的老人臨終照料總費用高出一個等級的可能性是照料依賴程度較低老人的3倍左右。

其次,表3的模型2 中,分別加入了機構照料、社會照料和家庭照料3種模式與照料依賴程度的交互項。但三個交互項均無統計顯著性。這表明照料模式對于照料總費用的影響,并沒有受到臨終老人照料依賴程度的調節作用。換句話說,社會照料模式或家庭照料模式中的經濟成本,并沒有因為臨終老人照料依賴程度的高低而有顯著改變。盡管以往研究發現,對于重度殘障的老人,家庭照料所付出的費用遠高于機構照料的費用(Chiu et al. 2000)。本文的模型結果未證實這一假設,

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因為不同社會環境下,人力資本價格的差異性導致的。在非正式照料提供者中,我國尤其是農村地區,主要以職業技能較低的家庭婦女為主,由此產生的誤工費和機會成本也較低。而在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社會環境中,家庭成員提供照料所產生的誤工費和機會成本則相對較高。因此,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力資本的提高,可以預判未來家庭照料的成本也將有所增加。

表3 臨終照料總費用與不同照料模式的序次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

最后,在控制變量中,因腫瘤或呼吸系統疾病去世的老人臨終照料總費用較高。老人基礎健康狀況中的日?;顒幽芰φ系K(ADL)和臨終前患有重大疾病也將導致其較高的臨終照料總費用。得到子女經濟支持的老人臨終照料總費用高于未得到子女經濟支持的老人。享受養老保險的老人的臨終照料總費用高于未享受養老保險的老人,但享受醫療保險對于臨終照料總費用無顯著影響。家庭年收入較高的老人臨終照料總費用也較高。越高齡死亡的老人,其臨終照料總費用越低??梢?,老年人臨終照料費用受到基期健康狀況和社會經濟狀況的影響,基期健康狀況越差的老人臨終照料總費用越高,而社會經濟狀況越好的老人臨終照料總費用越高,這些結果在以往相關研究中也得到了類似的驗證[18,25,26]。

5. 2 不同照料模式對臨終照料時間成本的影響

在表4的模型1的主效應中,受機構照料老人的完全失能照料天數顯著高于不在機構照料的老人(OR=1.723),同時,受社會照料老人的完全失能照料天數顯著高于沒有社會照料的老人(OR=2.088),受家庭照料老人的完全失能照料天數也顯著高于沒有家庭照料的老人(OR=1.452)。這些結果表明,機構照料、社會照料、家庭照料都會顯著增加老年人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此外,照料依賴程度與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存在顯著的正相關性,照料依賴較高的老人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高出一個等級的可能性是照料依賴較低老人的8倍左右。

其次,表4的模型2 中分別加入了機構照料、社會照料和家庭照料3種模式與照料依賴程度的交互項,對于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均有顯著影響。其中,受機構照料且照料依賴程度較高的老人,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顯著較高,其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高出一個等級的可能性是其他老人8倍多(OR=8.205)。然而,受社會照料且照料依賴程度較高的老人,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顯著減少了,其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高出一個等級的可能性僅為其他老人的24.9%(OR=0.249)。同樣的,受家庭照料且照料依賴程度較高的老人,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也顯著減少了,其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高出一個等級的可能性僅為其他老人的14.2%(OR=0.142)。這些結果表明,臨終老人的照料依賴程度,顯著影響了不同照料模式下的照料天數。當臨終老人照料依賴程度較高時,家庭照料模式和社會照料模式下的照料天數較短,而機構照料模式的照料天數較長。這主要是由于當老人照料依賴程度較高時,其照料難度更大且照料時間長,家庭照料或社會照料難以承擔其照料的時間成本,因而選擇機構進行正式照料。由此可見,重度殘障老人在不同照料模式下的時間成本存在顯著差異。這實際上也反映出,不同照料模式對于照料強度承受能力存在差異,家庭照料或社會照料傾向于照料依賴程度較低、完全失能照料天數較短的老人,機構照料則適合照料依賴程度較高、完全失能照料天數較長的老人。但與以往相關研究不同的是,本文的結果只發現臨終老人的照料依賴程度顯著影響了不同照料模式下的時間成本,但沒有發現其對經濟成本的影響[10,24]。

最后,在控制變量中,老人基礎健康狀況中的日?;顒幽芰φ系K(ADL)、工具性日常生活活

動能力障礙(IADL)和臨終前患有重大疾病也將導致其較長的臨終照料天數。得到子女經濟支持的老人臨終照料天數高于未得到子女經濟支持的老人。越高齡死亡的老人,其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越低。女性老人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高于男性老人。

表4 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與不同照料模式的序次logistic回歸模型結果

6. 結論與討論

本文基于CLHLS 2014-2018的數據分析了我國高齡老人臨終前正式照料與非正式照料模式下的經濟成本與時間成本。其中,正式照料分為機構照料與居家社會照料,非正式照料主要指家庭照料。本文的發現主要有以下三點:

其一,我國高齡老人臨終照料以非正式照料為主。正式照料所占比例較小,本文基于2014-2018 年中國老年健康影響因素跟蹤調查數據的分析結果發現僅有4%和2%的老人臨終前受機構照料與居家社會照料,而受家庭照料的臨終老人的比例高達89%。這一比例較高于以往基于2010年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追蹤調查數據發現的我國非正式照料老年人在2010年為75.1%[33]。這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不同調查的抽樣誤差導致的,但也可能反映出高齡老人相比其他年齡組老人,其受非正式照料的比例更高。因此,今后對于老年人臨終照料相關研究中,還需考慮不同年齡組老人的差異性。

其二,社會照料、家庭照料都會顯著增加老年人臨終照料總費用。但是,臨終老人的照料依賴程度對于不同照料模式下的總費用并沒有調節作用。受家庭照料的老人臨終照料經濟成本顯著高于不受家庭照料的老人;同時,受社會照料的老人臨終照料經濟成本也顯著高于沒有社會照料的老人;然而,受機構照料老人的臨終照料經濟成本與不受機構照料的老人沒有顯著差異,這有可能是由于養老機構分化差異較大,有福利性質的也有商業性質的,因而在費用上比較多樣造成回歸系數不顯著。此外,本文結果發現,3種照料模式對臨終照料總費用的影響,均不受臨終老人對照料依賴程度的調節作用。也就是說,即使對照料依賴程度較高的老人,在選擇家庭照料、社會照料或機構照料上,總費用也沒有顯著差異。這一研究結果與前人研究有所差異[10],我們認為,這一定程度上可能是由于當前我國非正式照料者與正式照料的人力資本均較低,因此對于照料費用的變化不敏感造成的。

其三,機構照料、社會照料、家庭照料都會顯著增加老年人臨終前完全失能照料天數。并且,臨終老人的照料依賴程度對于不同照料模式下的照料天數具有顯著的調節作用。當臨終老人照料依賴程度較高時,家庭照料模式和社會照料模式下的照料天數較短,而機構照料模式的照料天數較長。換句話說,家庭照料或社會照料傾向于照料依賴程度較低、完全失能照料天數較短的老人,機構照料則適合照料依賴程度較高、完全失能照料天數較長的老人。已有研究指出在西方國家,入住養老機構的老人都是需要長期照料和特殊護理[6]。本文的結果則反映,這一現象在我國也得到了證實。

當前,家庭照料仍然在我國臨終照料中占據主導地位。然而,隨著我國家庭結構的變化以及人力資本的提高,可以預見未來家庭照料功能將不斷弱化,且經濟成本也將增加。不僅如此,家庭照料對于重度照料依賴的臨終老人的照料能力有限。重度照料依賴或殘障的老人,更需要正式機構來滿足其照料需求。為了促進我國臨終關懷事業的長期發展,平衡未來臨終照料市場上的供求關系,相關議題還需引起今后學界和社會各界的更多關注與探討。

猜你喜歡
總費用照料天數
中國西部衛生總費用比較分析
質量管理工具在減少CT停機天數中的應用
照料父母對子女健康福利的影響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數據的實證分析
學中文
最多幾天?最少幾天?
我國霧霾天數影響因素分析
我國霧霾天數影響因素分析
澳大利亞照料者暫歇計劃
拿到錄取都愁學費 2017年全美最貴大學TOP50匯總
生日謎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