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料

  • 老年人承擔照料責任對生活滿意度的影響:基于CLASS的多維考察
    當更積極的角色,照料他人正是一種常見安排。老年人所提供的照料首先普遍指向其孫輩。在西方文化環境中,老年期獨立生活與社會交際更受推崇,照料孫輩的責任被相應弱化。而中國則有強調代際聯結、重視家庭團結的傳統,承擔孫輩照料職責深刻融入老年人的價值觀念。最近二十余年間,社會托育服務機構數量明顯萎縮,而生育政策限制則在逐漸放寬,對老年人擔負照料工作的家庭需求因而更加突出地顯現。與此同時,老年人所提供的照料又不單純限于其孫輩。與預期壽命的延長相伴,“多代同堂、兩代同老”

    中國衛生政策研究 2023年8期2023-10-09

  • 老人照料他人 自己也健康
    報告顯示,老年人照料和護理他人有利于保持和增進自身健康,如“老老照顧”等形式。研究小組以參加日本某地“日常生活需求調查”的所有65歲以上老年人為對象,進行為期3年的隨訪,并以其中6088位未接受護理和看護的老年人為研究重點,分析和研究老年人照料和護理配偶等人與3年后維持本人健康狀況的關系。結果表明,即使調整健康和生活功能等各項指標,與沒有照料護理他人的老年人相比,男性照料護理包括配偶在內的老年人,3年后健康保持率提高1.67倍,女性為1.42倍。研究人員認

    保健與生活 2023年7期2023-04-21

  • 癡呆患者照料者的焦慮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
    子女、其他親屬)照料。據調查,照料者日均花費3/4時間照顧癡呆病人,一半以上照料者因“照顧工作”伴挫折、痛苦感,長期承受身體勞累、精神壓力、經濟壓力等,易產生焦慮癥狀[2-3]。如何給照料者提供支持是公共衛生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難題,同時是改善癡呆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本研究通過分析癡呆照料者焦慮狀況及影響因素,為改善照料者焦慮狀況提供依據,以提高癡呆患者及照料者的生命質量。1 對象與方法1.1 研究對象 選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建德市第四人民醫院就

    健康研究 2022年6期2023-01-16

  • 家庭老年照料對勞動供給的影響
    本文梳理家庭老年照料對勞動供給的影響,并從政府、企業、被照料者角度給出相關建議。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從1981 年的67.26 歲,上漲至2019 年的76.91 歲,總生育率(平均每名女性生育數)從1981 年的2.55 個下降至2019 年的1.7 個。預期壽命的不斷延長和生育率的低下,使得我國從2001 年開始邁入“老齡化社會”,并快速向“老齡社會”演進。我國65 歲及以上人口比重從2001 年的7.1%,上漲至2020 年的13.5%,人口老齡化程度逐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22年5期2023-01-05

  • 隔代照料問題研究述評與政策思考* ——基于老年人力資源開發的視角
    ,老年人進行隔代照料是老年人力資源開發、進行社會參與的重要體現,既能發揮家庭傳承作用,也能創造出經濟價值,節約家庭和社會成本。事實上,老年隔代照料也是“一老一小”整體解決方案的關鍵要素,為全社會統籌解決“一老一小”問題提供了重要支持。從以往研究看,對于隔代照料的研究重點聚焦隔代照料的動機、隔代照料的經濟價值、隔代照料對老年人身心健康狀況的影響,以及對代際關系的影響等方面[1]。本研究基于老年人力資源開發視角對老年隔代照料問題進行綜述,重點從隔代照料的經濟價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 2022年5期2022-12-28

  • 助人為樂的護士
    容所領回去并細心照料。As a nurse, I have always devoted myself to the welfare of my patients. Last November, I got a panicked call from John Burley,? one? of? my? patients.? Hed? been? in hospital with pneumonia (肺炎), and with no nearby fami

    瘋狂英語·讀寫版 2022年12期2022-12-21

  • 輕度認知障礙患者家庭日常照料者的負擔情況及影響因素分析
    庭成員和其他無償照料者為癡呆患者提供了約153 億小時的照護,這些無償照護使照料者的消極情緒顯著增加,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3]。當患者進展為中重度癡呆時,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加重了照料者的負擔和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4-6]。目前很多研究集中在對癡呆照料者負擔的研究,對MCI 照料者負擔的研究較少。本研究通過評價MCI患者家庭日常照料者的負擔及影響因素,為改善照料者生活質量、減輕照料者負擔提供依據。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在 2020 年 4 月—2

    山東醫藥 2022年26期2022-09-21

  • 社區老年癡呆照料者心理狀態與應對方式的關系
    ,老年癡呆患者的照料者多數未接受專業的培訓,對日常的護理知識缺乏,無法正確識別癡呆患者的精神行為癥狀,無法為患者提供有效的照顧,造成患者的生活質量持續降低,同時加重照料者心理負擔,影響照料者的身心健康[3]。癡呆患者需長期的照料,照料者在經濟、心理、體力等方面承受巨大的壓力,并且照料者的角色不可或缺,其心理狀態的情況受到臨床的廣泛關注,然而關于照料者心理狀態與應對方式的研究較少[4]。應對方式為個體在受到壓力或挫折時對應激源的處理方式,良好的應對方式提示患

    海南醫學 2022年16期2022-09-03

  • 單親青少年抑郁癥照料照料負擔現況特征調查
    ,抑郁癥患者需要照料者輔助進行日常行為活動。部分患者甚至存在自殺自傷行為,隨著病程的延長,抑郁癥患者可能會變成精神殘疾,此時抑郁癥患者對照料者的依賴也越來越大。青少年時期是人生重要而特殊的階段,青少年身心尚未發育成熟,處于身體發育和心理發展的雙重關鍵時期,人生面臨許多轉折,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青少年抑郁癥目前已然成為青少年常見的心理衛生問題,其發病率近年來逐漸呈增高趨勢[1]。居家照料是我國目前抑郁癥照料的主要形式,照料者多為抑郁癥患者的親屬。抑郁癥照料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2年20期2022-07-27

  • 中國城鎮家庭“一老一小”社會化照料需求估計 ——基于多源數據的比較分析
    家庭“一老一小”照料負擔,是中國應對人口老齡化、提高居民生育意愿、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必須要面對的問題[5]。但是,目前業界對中國家庭照料情況尚沒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為此,本文聚焦中國城鎮家庭,從家庭照料負擔、照料能力進行詳細分析,進而估計社會化照料需求規模,以期為建立完善的普惠型照料服務體系提供科學參考。近年來中國人口年齡結構、家庭規模小型化、性別分工以及現代化觀念等一系列社會變化,使城鎮家庭養老托幼服務需求不斷增加[3,5-7]。數據顯示,2017

    華東經濟管理 2022年5期2022-05-10

  • 家庭雙重挑戰與中年農戶土地流轉 ——基于社會照料服務模式與質量的中介檢驗
    要]深入探討家庭照料與中年農戶土地流轉的影響,既能加速農業農村現代化,助力鄉村振興,也有利于應對“老齡化社會危機”。使用中介效應與交互項方法,利用Probit與普通最小二乘法模型,研究發現:(1)家庭照料對中年農戶土地流轉具有顯著的直接影響,承擔不同照料責任的中年農戶,其土地轉出意愿存在顯著差異。(2)從照料廣度視角出發,隔代照料會促進中年農戶土地轉出意愿,父母照料會削弱中年農戶土地轉出意愿。從照料強度視角出發,隔代照料的促進效用在高強度照料模式下依然顯著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2年3期2022-03-08

  • 家庭照料對城鄉失能老人和照料者健康的影響
    境,失能老人長期照料服務體系的構建成為民生重要議題。目前,中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尚在建設之中,失能老人的長期照料仍以家庭照料為主。城鄉家庭照料的效果如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如何更好地支持長期照料?本文擬對此進行探討。以往研究中,多數研究圍繞失能老人的長期照料需求、供給以及長期照料模式的選擇展開。首先,失能老人的長期照料需求存在著城鄉、性別、年齡等方面的差異,比如農村失能老人的照料需求高于城鎮、女性的照料需求高于男性、高齡老人由于身體機能快速退化需要得到更多的照

    北京社會科學 2021年12期2021-12-28

  • 帶孫子幸福嗎?* ——基于全國五個城市問卷調查的研究
    父母和外祖父母)照料孫輩的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數據顯示,1991年至2004年,有45%的祖父母(包括外祖父母,下同)和0-6歲的孫輩生活在一起。(1)Chen Feinian, Liu Guangya, Mair Christine A., “Intergenerational Ties in Context: Grandparents Caring for Grandchildren in China”, Social Forc

    社會科學 2021年12期2021-12-06

  • 照料父母對子女健康福利的影響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數據的實證分析
    ,家庭在承擔老年照料責任時面臨著多重復雜的問題。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設立專章“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明確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老年照料是家庭養老功能的重要內容,家庭老年照料多由配偶和子女承擔。盡管配偶在老年人的照料中發揮著重大作用,但子女及其配偶仍是老年人最主要的照料者(杜鵬 等,2016)。子女承擔了完全失能老年人的主要照料任務(戴衛東,2020)

    老齡科學研究 2021年10期2021-11-04

  • 長壽的挑戰 ——對中國高齡老年人臨終照料者的分析
    為老年人提供臨終照料的任務。與一般照料不同,老年人臨終健康狀況往往會快速惡化,[2]照料強度、照料需求和照料成本大幅度增加。[3]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帶病存活期不斷延長,臨終時的身體更加虛弱,臨終照料的時間和強度持續增加。[4]對于身體虛弱的老年人而言,他們臨終經歷痛苦的可能性大幅度上升,更為迫切地需要通過專業化的臨終照料緩解痛苦、提高生活質量。[5]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老齡化程度的加深,未來人們對臨終照料的要求將不斷提高,家庭和社會需要承擔的臨終照料

    人口學刊 2021年5期2021-09-16

  • 生命歷程視角下老年照料與女性健康
    尤其是老人的生活照料問題已經引起政府和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我國一直以來有家庭養老的傳統,老年人的照料工作多由子女、配偶等家庭成員承擔。在家庭老年照料中,照料者存在明顯的女性化趨勢,女性承擔主要照料責任的比例遠高于男性(吳帆,2017),她們對老人照料的投入更多,獲得的正式照料支持更少,照料負擔更重(Yee & Schluz,2000)。以往對照料質量及健康水平恢復的研究多集中于老人,較少針對家庭照料者。然而,家庭照料者同樣存在健康困境,健康惡化將直接影響照

    人口與發展 2021年3期2021-08-13

  • 家庭照料強度與中年勞動人口非農就業的關系研究
    家庭有不同程度的照料需求,近40%的家庭有雙重照料需求,即“上有老、下有小”——父母照料和兒童照料。[1]在缺乏完善的公共照料體系情況下,家庭成員是雙重照料的主要承擔者。[2-3]當前由于快速的人口老齡化,我國政府正致力于通過改革退休制度以推遲退休年齡,增加勞動供給、緩解養老保險體系財務壓力。這就造成延遲退休年齡政策與日益增加的家庭照料負擔之間的沖突。對于父母照料,延遲退休可能會加劇處于勞動年齡人口在工作和家庭照料責任的決策困境。特別對于兒童照料,延遲退休

    人口學刊 2021年3期2021-05-30

  • “久病床前無孝子”?失能老人子代照料表現的追蹤研究 ——兼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資源的調節效應
    言在中國家庭內部照料者中,配偶往往是老年人照料服務的首要提供者,當配偶無法提供照料時,其他家庭成員,特別是成年子女會承擔起主要照料者的角色,并且隨著老人配偶年齡的增大,子女會逐漸成為照料服務的最主要提供者(Cantor,1980;杜鵬,2013)。在中國社會,贍養父母是子女義不容辭的道義責任,也是必須履行的法律義務,但中國自古也有“久病床前無孝子”的說法?!熬貌〈睬盁o孝子”主要是指老年人晚年臥病在床需要子女照料時,子女可能會因為照料負擔過重而在照料過程中出

    人口與發展 2021年2期2021-05-21

  •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對高齡老人臨終照料成本的影響①
    是急劇增加的老年照料需求[1]。相關研究估計,我國需要長期照料的老年人口將從2005年的500萬增加到2050年的1500萬[2]。對于臨終老人的照料,不僅需要大量的經濟費用,同時也需要付出時間、精力以及相應的各種機會成本[3]。國際上的研究指出,老年人臨終前一年的健康照料費用占其終生健康照料費用的27%-31%[4-5]。臨終照料較高的成本不僅加重了個體及其家庭的負擔,也給社會帶來了一定的壓力。長期以來,家庭在臨終照料中承擔了主要的職責,無論是在西方國家

    南方人口 2021年1期2021-02-28

  • 百歲老人照料者焦慮和抑郁與護理負擔的關聯性
    果,在這些因素中照料者良好的照顧是極其重要的因素之一,照料者的身心狀態與護理能力影響著照料質量。照顧百歲老人的照料者身心健康如何?學術界對照料者的身心健康于上世紀80年代開始研究,其中照料者的負性情緒及護理負擔一直是研究所關注的重點。相關研究顯示,焦慮、抑郁情緒是照料者主要的心理健康問題之一〔1〕。照料者的護理負擔影響其身心健康、生活質量,引起照料者不同程度的心理應激,嚴重者會患上臨床心理疾病〔2〕。本研究探索百歲老人照料者焦慮、抑郁情緒與護理負擔的關系及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21年3期2021-02-02

  • 失能老人配偶照料者心理健康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失能風險的應對和照料需要的滿足是空巢老人面臨的最大挑戰。即便子女與老年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日益繁重的工作、生活壓力,往往也難以為老年人提供充分的照料。家庭子女養老功能的弱化,使本就是照料第一順序介入人的配偶承擔了更多的照料責任,在失能老人照料中扮演著更為重要的角色。然而,照料失能老伴需要大量的時間、體力、情感投入,往往使照料者身心疲憊,加上老年人配偶大多年事已高,健康、經濟、社會網絡等各項資源均處劣勢,照料壓力對其健康和生活質量產生的影響可能更大。[3]這

    北京社會科學 2021年1期2021-02-01

  • 老年癡呆患者照料者負擔的研究現狀
    老年癡呆患者對于照料者的依賴性較強,對于照料者來說負擔是顯而易見的,而不同性質的負擔對于照料者的壓力也不同。需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來緩減照料者的負擔從而構建照料者良好的家庭環境,為老年癡呆患者和其照料者提供更好的治療和生活環境。1 照料者負擔1.1 身體性負擔癡呆的精神行為癥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出現預示著認知功能的下降、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及更差的生活質量,并加重照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30期2020-12-31

  •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照料者負擔研究進展
    內外對AD患者的照料基本依賴于家庭,確切的說,是患者的近親屬,如配偶、子女等。由于這類照料者缺乏專業的護理知識,且需要面臨親人逐漸加重的病情,在心理及生理上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負擔。本文從AD家庭照料者的重要性、照料負擔的產生、影響因素、干預措施等方面對近年來AD家庭照料者負擔相關研究進展作一綜述,旨在闡述AD對家庭照料者身心健康造成的影響,以期獲得相關方面的關注。1 家庭照料者的重要性AD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退行性病變,隨著時間的推移,伴隨著彌漫性認知退化

    浙江醫學 2020年11期2020-01-10

  • 照料史、隔代照料對我國中老年人健康的影響 ——基于Harmonized CHARLS的研究
    觀念的影響,隔代照料在我國是很常見的現象。在家庭規模小型化和核心化的現代社會,傳統家庭的生養教化等功能仍由家庭承擔,[1]不論農村還是城市,很多祖輩依然承擔著照料孫輩的任務。據統計,2017年我國居民平均預期壽命為76.34歲,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為2.40億人(17.3%),預計到2020年將增至2.55億人(17.8%),不斷延長的預期壽命和加速的老齡化進程促使家庭中不同世代成員共存的幾率變大,每個人在其生命周期中承擔起照料孫輩的可能性大大提高。另

    人口學刊 2019年5期2019-09-05

  • 家庭互助教育聯合動態評估護理干預對老年認知障礙患者的影響
    障礙患者33例和照料者66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照料者進行家庭互助健康教育等身心干預。在患者入院時(干預前)和干預5個月時(干預后),運用簡明精神狀態量表(MMSE)、日?;顒幽芰ΓˋDL)和神經精神問卷(NPI)動態評估研究對象干預過程中的認知總體水平、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行為癥狀,應用調查問卷(ZBI)對比照料者(每位患者2名照料者)干預前后的身心負擔情況。結果:干預前后,患者MMSE、NPI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患者ADL評分明顯優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期2019-06-11

  • 社區老年日間照料概念辨析及啟示
    為了降低老年人的照料成本及減輕非正式照料者的負擔,延緩入住養老機構時間以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1]各國政府優先選擇社區照料作為機構照料和家庭照料的替代與補充。社區照料是西方發達國家長期照護政策的目標,主旨是為老年人提供整合性、可持續、無縫隙的社區照料服務。成人日間照料(Adult Day Care)是社區照護服務體系的一環,不僅為失能、失智老年人提供社會化的照料、醫療、康復等老年服務,同時也為家庭非正式照料成員提供喘息服務(Respite Care)。

    社會工作與管理 2019年2期2019-03-21

  • 行為異常型額顳葉癡呆照料者負擔研究進展
    人數迅速增加,給照料者帶來沉重的負擔。癡呆照料者負擔程度顯著重于卒中照料者,在照料過程中抑郁、焦慮等癥狀較卒中照料者高發[2]。因此,在關注bvFTD病人同時,也應該關注病人的照料者。Kasuya等[3]在2000年提出“照料者負擔”概念:照料者對照料經歷相關的生理、心理、情感、社會和經濟等壓力源產生的應答反應。照料者負擔主要包括生理、心理及經濟負擔,其中,心理負擔最重要。照料者負擔影響了照料者身心健康,照料者可表現出否認,拒絕接受病人疾病狀態,焦慮、抑郁

    實用老年醫學 2019年1期2019-02-26

  • 失能程度、長期照料與失能老人的照料效果
    切需要獲得外界的照料和護理,因此長期照料是許多失能老人家庭必須面對的問題。在我國,受“養兒防老”等傳統觀念的影響,失能老人通常由子女和配偶照料,但是隨著失能老人數量的增加、“四二一”家庭規模的增多、經濟水平的提高,一些家庭會選擇請專門的保姆或者護工照顧失能老人,有的家庭則直接把失能老人安排到養老機構生活,由機構護理人員專門照料。失能老人作為一種弱勢群體,有沒有得到長期照料,哪些因素影響了失能老人的長期照料,失能程度和長期照料對老人的照料效果有何影響,如何建

    新疆農墾經濟 2018年10期2018-11-01

  • 癡呆照料面面觀
    ,需要家人悉心的照料。但很多癡呆照料者欠缺照料的基本常識,面對患者的不配合和激惹情緒,照料者或者家屬也會產生心理和行為上的消極情緒。照料者要有極大的耐心和愛心,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方法排斥,以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照料者要從內心把他當做好朋友、親人,重視和患者的情感交流,通過溫和的肢體觸摸能表達溫暖和關愛,在日常生活中慢慢體會,摸索最佳的適合個體化的方法,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照料的技巧。

    養生大世界 2018年10期2018-10-18

  • 城市高齡喪偶老人日常照料安排及其效果研究 ——基于CLHLS數據的實證分析
    高,高齡老人日常照料問題也引發政府部門和學者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高齡老人是老年人中相對特殊的一個群體,其特殊性主要體現在身體健康狀況與日常照料需求兩個方面。高齡老人通常自理能力弱,日常照料需求高,對照料者依賴性較強。對于進入高齡期的老人而言,除了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更加擔心無法自理后的生活照料問題[4]。喪偶比例較高是高齡老人群體的又一大特征。據《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的數據顯示,高齡老人的喪偶率高達68.91%,且喪偶期普遍較長[5]。

    荊楚學刊 2018年3期2018-07-09

  • 澳大利亞照料者暫歇計劃
    童言一、澳大利亞照料者保障體系被照料者對暫歇照料模式的選擇會直接影響到人員配置和資金撥付問題,也是需要重點研究的內容。國外(不包括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暫歇照料模式分為:居家暫歇照料和機構暫歇照料。Kramer(1998)通過對家庭機構差異和不同模式下暫歇照料服務效果的對比,認為選擇居家暫歇照料模式的主要是年紀偏小的老人;而年紀偏大的老人更傾向機構暫歇照料服務。暫歇服務從實施開始就伴隨著暫歇照料介人時間和效果檢驗的研究。對于暫歇照料何時介人,Rimmerm

    商情 2018年24期2018-07-06

  • 居家老人多元共治照料體系構建策略
    愿部門提供老年人照料的文獻顯示,已有的理論研究范式并不完全適用于研究和引導多元福利主體協同參與構建養老服務體系。面對中國社會快速老齡化,基于多元福利主體共同提供老人福利,立足中國家庭照料文化傳統,循著多元主體參與老年人照料的政策偏好,建立家庭為核心的“一核三維”多元共治老人照料體系,應是中國老人照顧福利體系構建的核心策略。關鍵詞:居家老人;照料;福利提供主體;多元共治中圖分類號:C913.6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18)03-00

    中州學刊 2018年3期2018-04-28

  • 老年家庭照料者壓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來自山東農村的調查
    失能狀態需要他人照料,至2050年將達到2 948萬人[1]。從全世界范圍來看,失能老年人的照料絕大部分仍然依托家庭[2],即使在美國,仍然有94%獲得居家照料服務的失能老人在一定程度上接受非正式照料[3]。受我國傳統文化價值觀的影響,以血緣關系構成的紐帶成為維系老年照料的重要力量,嵌入到傳統儒家文化中對老年人支持體系之中,成為其不可或缺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還有研究探討影響家庭照料者壓力及負擔感的相關因素。有研究表明,照料者與心理健康有關的生活質量與負擔感

    山東工商學院學報 2018年2期2018-04-11

  • 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女性家庭照料者的社會支持體系構建
    益加劇,導致老年照料需求日益增加。鑒于我國當前社會養老體系不完善,機構養老服務發展遲緩,老年人可獲得的社會照料資源匱乏,[3]加之中國傳統觀念影響,老年人絕大多數愿意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因此家庭養老仍是老年人首選的養老方式。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全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新模式,即充分依托社區,利用社區力量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服務的一種服務形式,這種形式使老年人不用離開熟悉的家里就可以享受到養老服務,實際上是家庭養老的擴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年2期2018-03-23

  • 支持非正式照料者:發達國家老年福利制度新動向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化的加劇,非正式照料(以家庭照料為主)在老年人長期照料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一方面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節省公共資源。但由于老年人壽命的延長,各類沖突的加劇致使家庭成員的照料壓力增大,因此非正式照料者必須有來自公共服務的支持。為了支持非正式照料者,很多國家已經有了立法保護與經濟投入,以承認照料者權利并支持他們的服務,由此逐漸形成了老年福利制度的新動向。本文首先從理論上論述了國家與家庭的福利責任劃分,然后概括了發達國家在支持老年人非正式照料者(主要是家

    學海 2018年4期2018-02-20

  • Placement instability among young people removed from their original family and the likely mental health implications
    rman H收容照料、社區照料、寄養照料、青少年心理健康Background:Young people in out-of-home care are more likely to experience poorer mental and physical health outcomes related to their peers. Stable care environments are essential for ameliorating impac

    上海精神醫學 2017年2期2017-11-29

  • 農村慢性病老人三種照料方式的養老困境
    難,詳細闡述三種照料方式(自我照料、老伴照料和子女照料)在照料方面的差異。農村慢性病老人的家庭養老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個人、家庭的努力,也需要國家給予相應的制度安排。關鍵詞:農村慢性病老人;養老;照料中圖分類號:C91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30-0048-03引言中國的養老問題是建立在中國人口老齡化基礎之上的,而人們常說的人口老齡化是指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所占比重增長與少年兒童數量占人口比重下降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結果

    經濟研究導刊 2017年30期2017-10-30

  • 認知障礙簡明評價量表在行為異常型額顳葉癡呆及阿爾茨海默病病人照料者負擔評估中的應用
    阿爾茨海默病病人照料者負擔評估中的應用湯群英徐俊顧小花胡月洪音李琳陶帶花成佳星目的探討認知障礙簡明評價量表(Cog-12)在評估行為異常型額顳葉癡呆(bvFTD)及阿爾茨海默病(AD)病人照料者負擔中的應用價值。方法研究對象取自2007年1月至2015年11月來自中國阿爾茨海默病與相關疾病研究協作組(CARDS)研究課題登記的基線調查部分的對象,共計入組了臨床癡呆量表(CDR)評分為1~2分的206例癡呆病人(AD組120例,bvFTD組86例)。所有病人

    實用老年醫學 2017年10期2017-10-20

  • 失能老年人照料者抑郁情緒的二因素模型
    研究·失能老年人照料者抑郁情緒的二因素模型戴向唯 朱心怡1尹述飛2喻 婧(西南大學心理學部,重慶 400715)目的 結合照料者心理健康二因素模型和自我效能感探究照料者抑郁情緒產生途徑。方法 使用自編人口學問卷、功能獨立性評定量表、社會支持問卷、修訂版負擔指數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流調中心抑郁量表對185名失能老年人照料者進行調查。結果 ①照料者抑郁程度與被照料者年齡,照料者負擔指數,社會支持水平、和自我效能感水平顯著相關;②照料者的自我效能感在其社會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7年15期2017-09-03

  • 阿爾茨海默病照料者心理狀態與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美江阿爾茨海默病照料者心理狀態與影響因素研究進展馮澤華 陶連珊 馮美江陶連珊 主任護師1 照料者類型AD病人的照料者主要分家庭成員和非家庭成員兩大類。1.1 家庭成員 目前,家庭成員是國內外AD病人主要的照料者。西方國家以配偶居多。美國多由配偶或其他家庭成員照料,部分病人可有≥1個的家庭照料者[4]。鑒于我國醫療保健措施尚未完善,>90%的AD病人由家庭成員照料,配偶及子女在病人照料過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5]。1.2 非家庭成員 除家庭成員外,一些家

    實用老年醫學 2017年5期2017-05-18

  • 中國家庭老年人照料者的主要特征及照料投入差異 ——基于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的分析
    )中國家庭老年人照料者的主要特征及照料投入差異 ——基于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的分析吳 帆(南開大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天津300350)家庭照料;老年人照料者;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人力資源和時間資源的雙重短缺已經成為現代家庭的重要特征,然而家庭依然承擔著照料的主要責任。在老齡化和家庭變遷背景下,老年人照料資源在家庭內部的供求失衡已成為中國家庭面臨的一個普遍困境?;诘谌谥袊鴭D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文章從微觀層面揭示了中國家庭老年人照料者呈現出

    婦女研究論叢 2017年2期2017-04-25

  • 老年糖尿病照料者負擔的研究進展
    康林老年糖尿病照料者負擔的研究進展孫倩倩 覃海 康林康林 教授2型糖尿病是目前全球患病率最高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至2013年,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達11.6%[1]。老年糖尿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與其相關的各種血管并發癥和非血管并發癥可導致老年人體質衰弱甚至致殘、致死,需要照料者對其進行長期甚至終生的照料。由于我國缺乏照顧老年糖尿病病人的醫療保健措施,家庭的直系親屬(配偶、子女、親朋等)成為老年糖尿病病人的主要照料者,然而,長期持續的照料會給照料者帶

    實用老年醫學 2017年3期2017-03-13

  • 詞匯短語園地
    );出席,參加;照料She is so sick that she cant attend a class.她病得太嚴重而不能上課。It is necessary for you to attend the meeting.你有必要參加這次會議。She was constantly attended by her sister.她經常由她姐姐照料著。attend to sb/sth 處理;照料;注意(聽)I have some urgent busines

    時代英語·高三 2016年5期2016-10-14

  • 當親子分離不可避免
    張海音女性照料,男性支持外出打工前,照料嬰兒的任務(喂奶、肌膚接觸、言語和非言語回應等)多由母親承擔,但父親也可以通過理解、支持、協助來發揮作用。半歲后,嬰兒獨立的愿望有了初步的萌芽,此時,嬰兒開始從玩具中尋找愉悅,如果母親外出打工,他可以從一個象征媽媽存在的玩具身上得到情感穩定,說明嬰兒有了一定的承受分離的能力。嬰兒從照料者身上掙脫下來,開始有想獨立的訴求,但沒有能力走遠,只能在照料者腳邊玩。女性照料者過去的親密關系會影響她如何面對孩子的分離和獨立的愿望

    心理與健康 2016年6期2016-07-06

  • 老年患者緩解阿爾茨海默癥的社工介入
    默癥 社工介入 照料[中圖分類號]C9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0-0056-02“阿爾茨海默癥”在中國隨著老年化的加劇不斷成為社會的熱詞,老年癡呆或與其相關的癥狀也越來越引起了社會的重視。由于中國從1980年開始實施生育政策,到目前為止,我國人口結構已嚴重失調,少子化與老齡化加劇,老年人數比例逐年增加。中國阿爾茨海默病協會2011年的公布調查結果顯示,全球有約3650萬人患有癡呆癥,而中國作為最大的人口大國,

    現代交際 2016年10期2016-06-17

  • 親人患病,照料者需心理減壓
    你好!一般人認為照料者只是整天陪伴病人,又沒有多少事情要做,怎么會有那么大壓力?其實這個觀念是大錯特錯的。有相關的研究指出,長期照顧病人,照料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會相對較低,患有心理疾病的概率也會增加。而我們常常習慣只關注患者的情況,其實,照料者也需要家人給予更多的關注。照料者面對四重心理壓力照料者常常承受意想不到的壓力。首先是缺少休息,一年365天,常常沒有一天能睡到自然醒。有時病人一個晚上會起夜好幾次,有時病人整晚鬧情緒,有時病人病情危急不穩定……這些突發

    新天地 2015年5期2015-05-30

  •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
    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的調查*譚小林,程 雪,趙 科,文 宴,黃 杰,李 遠,趙 晉,張 驍(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 401147)目的 探究阿爾茨海默病(AD)患者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方法 對AD照料者進行癥狀自評量表(SCL-90)、扎瑞特照料負擔量表(ZBI)、社會支持評定量表(SSRS)評定,對患者做簡易精神狀態檢查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及神經精神科問卷(NPI)調查,并對各組照料者心理健康狀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15年16期2015-03-16

  • 阿爾茨海默病性癡呆患者的照料者負擔及其影響因素調查
    默病性癡呆患者的照料者負擔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羅 平1,譚小林2,陳 非2,蔣平靜2,蔣振虹2,胡 舒2,羅英茂2,曹國興2 (1.江津精神康復院精神科,重慶402260;2.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科401147)目的對阿爾茨海默?。ˋD)性癡呆患者的照料者的照料負擔及其相關影響因素進行評估。方法選取2013年1~12月在重慶市精神衛生中心住院、門診及同地區養老機構中經臨床確診的192例AD性癡呆患者及其主要照料者為研究對象,按患者不同將照料者分為三組:住院組

    現代醫藥衛生 2015年6期2015-01-09

  • 歐洲老年人生活照料的特點及啟示
    4歐洲老年人生活照料的特點及啟示石人炳,郭軒宇,華中科技大學社會學系,湖北武漢43007420世紀下半葉,人口老齡化是發達國家人口發展的一大趨勢。相應地,老年人生活照料成為學術界和公眾關注的重要話題。歐洲是世界上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也是福利國家的發源地,老年人生活照料的理論研究和實踐走在世界的前列??傮w而言,歐洲老年人生活照料表現出以下六大特點:照料方式的正式化,照料服務的商品化,照料行為的去家庭化,照料主體的去性別化,照料主體的多元化,照料服務付費方式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5期2012-04-08

  • 失能老年人獲得家庭支持現狀
    農村老年人養老和照料以傳統的家庭照料模式為主。城市享受退休金的老年人在養老上享受某種程度的福利模式,但在照料問題上仍以傳統家庭模式為主。在多元主體的社會支持模式中,家庭在對老年人贍養和照料中仍起著最根本的作用,也是照料的直接提供者。除了基本的贍養和照料,家庭還寄托著老人的精神關懷,滿足老人情感交流需要,這是其他社會支持主體所不能比擬的。本項研究利用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在2006和2000年做的中國城鄉老年人口狀況一次性抽樣調查數據,對在家居住的城鄉失能老年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年16期2012-02-01

  • 城鎮化進程中“征地農轉非”老年人的照料
    農轉非”老年人的照料董彭滔 孟凡新1(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北京 100013)目的 研究城鎮化進程中“征地農轉非”老年人的照料問題。方法 采取焦點群體訪談和個人深度訪談對山東省某地老年人進行調研。結果 “征地農轉非”老年人照料中主要存在照料內容較少,家庭照料成本較高等問題。結論 應充分發揮政府和社區的作用,建立照料技能培訓的長效機制并發揚孝道,以有效改善城鎮化進程中“征地農轉非”老年人的照料狀況。城鎮化;征地農轉非;社會照料城鎮化進程中“征地農轉非”老年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年6期2012-01-26

  • 阿爾茨海默病家庭照料者教育工作研究進展
    三個不付費的家庭照料者,80%照料工作由他們完成〔1〕,他們在老年性癡呆患者的治療康復、生活質量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3〕。在中國調查發現,AD患者的家庭照料者未獲得應有的重視和支持,96%癡呆患者的照料者未經過任何培訓〔5〕,大部分家庭照料者尚缺乏對AD患者的護理知識和照顧技巧,致使患者生活質量低下,加速了AD的進程。因此開展針對AD家庭照料者的相關指導與教育,為AD家庭提供科學的規范化的服務保健是非常緊迫和有意義的工作,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舉措。1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年11期2012-01-26

  • 對高齡老年人照料者的團體心理治療
    于目前我國老年人照料機構相對準備不充足[1],使得高齡老年人的家庭和社會負擔成為老齡化社會的新問題。在我國,絕大多數高齡老年人是在家庭中由親屬或保姆照顧,高齡老年人照料者構成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照料者心理負擔的干預處理不僅是高齡老年人的保健需要,同樣也是照料者健康生活的保障。本文探討應用團體心理治療對高齡老年人照料者進行干預的療效。1 資料與方法1.1 對象 選駐煙臺地區部分干休所高齡老年人(85~92周歲)的主要照料者156人(試驗組),同時選年齡70~

    實用醫藥雜志 2011年8期2011-09-11

  • 高齡老人長期照料者壓力與調適
    527300)照料老年家庭成員是家庭照料的一個重要部分,對其照料者心理承受力心理健康的研究在我國當前具有尤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另一方面,我國的人口老齡化是在經濟尚不發達,社會福利和保障體系尚未完善的條件下來臨的,“未富先老”的特殊國情,使得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照料老年人的大部分重擔由家庭來承擔。在解決老年人照料的問題上,相關工作者一直更多地關注于如何滿足老年人的需求,而對照料者身心健康狀況的關注,卻常常忽視[1]。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2009年6

    中國醫藥導報 2010年17期2010-06-07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