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慶最早測定的地磁點之一:地磁測點碑

2021-03-03 07:43侯江
科學Fans 2021年2期
關鍵詞:中央研究院北碚研究所

侯江

地磁測點碑位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西部科學院舊址”范圍內。石碑為四方體,高112厘米、寬40厘米,基座高33厘米、長120厘米、寬120厘米,碑體四面分別刻有“地磁測點經度106°25′46″0緯度29°50′07″3”“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測”“中華民國三四年十二月”“中國西部科學院立”等字樣。

抗戰時期,國內頂級的研究機構紛紛內遷北碚。1928年在上海成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在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后,輾轉昆明、桂林、重慶等地,1944年年底遷至北碚,在此期間研究所偏重于理論研究,1946年回遷上海,1947年再遷至南京。丁燮林、薩本棟先后任所長。

近代由中國人進行的地磁測量工作始于20世紀30年代。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于1944年遷至北碚后,陳宗器研究員等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人員在北碚開展地磁測量工作,有多個測量點,重慶北碚是當時中國地磁測量最詳細的區域。其中,1945年12月設立于中國西部博物館內的地磁測點碑,為重慶最早測定的地磁點之一,是重慶現存唯一有實物載體的地磁測點。該地磁測點也是全國少見的以實物形式保存下來的地磁測點,在研究重慶乃至全國地磁測量史和重慶抗戰文化史上是不可多得的實證資料和歷史文化遺存。

1945年,時值抗戰勝利之年,地磁測點碑也在這一年樹立起來了。歷經75年風雨歷程,至今保存較好,成為重要的抗戰文物。

猜你喜歡
中央研究院北碚研究所
睡眠研究所·Arch
北碚: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亮底色
中國新詩創研中心在重慶北碚揭牌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來研究所
試析朱家驊對中央研究院的貢獻
開創學術的自主空間:蔡元培與史語所
梁漱溟在重慶北碚的文化教育活動
《北碚在抗戰: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
心力衰竭研究所簡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