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模態理論下的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

2021-03-04 22:53魏興才
科學與財富 2021年26期
關鍵詞:高職英語

魏興才

關鍵詞:多模態理論;高職英語;視聽說教學

英語是我國學生的基礎課程之一,該課程注重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本文著重探討在多模態理論下高職英語視聽說課程改革創新的具體措施,希望能夠為高職院校提高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質量提供參考和借鑒。首先明確多模態教學的內涵與應用價值,其次結合筆者的教學經驗,指出當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根據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

1多模態教學方法

人的感官類別大致可以劃分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與觸覺五種,模態就是指人們通過這五種感官與外界環境進行互動交流的方式,由此可以產生視覺模態、聽覺模態、觸覺模態等不同類型的交際模態。多模態教學方法則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取措施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促進其感官間的彼此協作,并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強化記憶,從而提高其對知識了解和掌握的程度。為了提升英語教學質量,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輸送合格人才。而多模態理論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將上述方法進行綜合運用,多管齊下,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多模態教學方法的應用優勢

多模態教學方法具有突出優勢。首先,多模態教學方法注重調動學生的多個感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借助音頻、視頻、動畫等手段將靜態知識與動態資源結合起來,從而營造英語視聽說的氛圍與環境,給學生帶來多重感官刺激,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其學習倦怠感,提高其知識掌握的熟練程度。其次,在多模態教學過程中,學生不單單是知識的接受者,多模態教學注重引導學生調動自身感官去了解、學習知識,使學生成為自身感官的主導者。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多模態教學能夠充分發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營造自由開放的課堂環境與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并且能夠推動教學環境的生活化,擺脫傳統教學死氣沉沉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善于學習、樂于學習。

3當前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并且學生之間的水平具有較大差距。學生的英語基礎薄弱。學生詞匯量不足、語法使用不正確以及口語交流能力相對較差。對課堂知識的接受程度也天差地別。部分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接受能力差,學習勁頭不足,由于趕不上課堂進度而無法提高成績,容易產生自卑和厭煩心理,英語應用能力自然遲遲得不到提高。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情境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師資力量薄弱,教師教學壓力大

4多模態理論下高職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的改革路徑

4.1引進豐富的教學資源,提升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

多模態教學方法重視對學生多個感官的調動和訓練,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互聯網信息資源加強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和動畫等多種媒體文件的使用。在篩選課堂教學材料前,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深入調研,了解和分析其學習的困難點與興趣點在哪里,在綜合分析多種因素的基礎上挑選難度適當的教學素材。播放音頻、視頻和動畫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學生關注度,另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在音頻、視頻和動畫中抓取關鍵詞,提升其獲取信息的能力。在播放的過程中,教師要適當進行講解,通過交互式教學,為學生的口語訓練打下良好的基礎。

4.2平衡教學時間,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高職院校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不足源于缺乏課堂環境的熏陶、科學的指導與充足的訓練時間,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適當增加口語訓練的時間,平衡對學生聽說讀寫四方面能力的訓練。此外,教師還要創新學生課堂口語表達的形式。傳統的英語口語表達以學生根據限定主題來進行語言表達的方式為主,無法有效調動學生的自主性、激發學生的興趣。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形式,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主題在課堂上發表演講。通過這種方式,教師不僅可以為學生創造平等表達自我的機會,豐富課堂內容,還可以提升學生自我表達的信心,調動其學習英語、用英語進行表達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分享的內容拓寬知識面,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從而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4.3注重因材施教,保障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

不同學生的知識基礎和知識接受能力存在較大差異,為了確保所有學生都跟得上教學進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其學習效果,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注意針對不同接受水平的學生做出相應的調整。最好的做法是,在開展教學工作前,通過聽力訓練和口語考試了解學生的水平,一方面根據學生的整體水平確定整體教學基調,另一方面根據學生能力的不同進行小組劃分。對于英語基礎薄弱、知識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可以以詞匯量訓練、語法訓練和初級的口語表達能力訓練為主;對于英語基礎相對較好的學生,可以適當提高對其口語表達能力的要求,增加其訓練難度,以促使其提升能力。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最大限度地保障學生在自身可接受范圍內提升英語聽說能力,同時維持學生學習的信心與興趣。

4.4加強課堂實踐,提升學生實踐能力

教師還要加強課堂實踐,不僅要增加學生在課堂上聽說的機會,還要豐富學生課堂實踐的形式。當前,英語配音APP十分受歡迎,其不僅趣味性較強,還能讓學生在掌握影視配音技巧的同時,體會到英語語言的魅力;此外,角色扮演、話劇表演等也是可以調動學生多個感官的教學形式。上述多樣化的課堂實踐活動,可以將嚴肅的課堂教學轉化為豐富生動的趣味實踐,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課堂環境中用英語進行互動與交流,從而引導學生在日常表達和交流中主動運用英語聽說能力,進而產生潛移默化的教學效果。

5結語

在多模態教學方法的指導下,高職院校教師在進行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時,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媒體文件將與英語相關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和動畫等融入課堂教學與課堂實踐,使學生能夠在多重感官刺激下,提升英語知識的接受水平,深入體會英語語言的魅力,從而推動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羅煒,唐年青.基于多模態理論的高職英語視聽說課程教學研究[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18(2):104-105,108.

[2]李慧艷.基于多模態話語分析理論的高校英語視聽說教學研究[J].中外企業家,2019(8):171.

猜你喜歡
高職英語
大數據時代下高職英語教師角色定位初探
基于互動式的高職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探究
分析基于網絡的高職英語教學創新
高職英語教學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
網絡環境下高職英語課程多維度評價方式研究
基于翻轉課堂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研究
現階段高職英語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
論高職英語多元化綜合評價模式的效度與信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