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湖區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的調查與思考

2021-03-04 23:22樊志韜
科學與財富 2021年26期
關鍵詞:務工人員用工勞動力

樊志韜

一、當前北湖區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部分政策和措施不完善

《關于加快承接產業轉移保障園區企業用工的通知》這個文件是市里2012年制定的,其實施時間已超過9年,其中部分條款已經不適應當下的經濟水平?!蛾P于印發郴州市工業園區農民工養老保險試行辦法的通知》文件已經廢除,在企業繳納社保比例方面園區企業已經沒有任何優惠,對企業繳納社保的積極性和減輕企業負擔方面不利。

(二)園區綜合配套服務設施不齊全

一是公共配套設施不完備。大部分園區周邊城鎮化水平較低,休閑娛樂、商業網點、教育、醫療等公共配套設施不足。娛樂、休閑、吃住、購物都存在檔次不高,設施不全的問題,整個園區沒有一家像樣的酒店,影響了吸引力。另外服務配套不完善。石蓋塘中心學校學位緊缺,很多園區務工人員子女無法就近就地入學,不得不離開。二是交通出行有瓶頸。三是公共就業服務平臺不完備。于機構改革,人員調整、編制、經費壓縮等原因,區就業服務管理局從之前的20多人銳減到目前8人,疲于應付省、市人社部門各種考核指標的統計、上報、任務的完成,對全區勞動力就業的指導服務工作有心無力。

(三)就業培訓水平有較大上升空間

一是培訓資源沒有得到合理利用。除人社部門以外,還有多個部門都有培訓任務和培訓經費,但部門各自為政,存在“買人”培訓的現象。二是培訓經費不足,補助標準偏低。長期經費不足,培訓機構很難良性運轉。三是培訓硬件不足,培訓內容與市場脫節。已建成的培訓基地還不健全,培訓設施不夠配套,難以保證培訓質量,只能開辦短期的培訓班。有的培訓基地培訓科目的設置與就業市場結合不夠密切,勞動力受訓后難以找到工作。四是職業技能培訓沒有緊跟市場需求。按照上級要求,我區各部門主導的技能培訓,都要求脫產7-15天,農民平時務農忙,脫產時間長了就不愿來。加之經費少、補貼低,所開設的培訓主要是育嬰師、家政服務員、美容美發、餐廳服務員,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在工種選擇和課程設置上缺乏針對性,不能夠體現勞動力轉移的就業導向性,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培訓內容同企業需求、社會需求不一致,造成農村勞動力培訓經費的隱形流失、影響培訓效果。

(四)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缺乏保障

相當一部分用工企業在招收務工人員時,不主動與務工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勞動監察部門由于人員少、工作量大,致使執法檢查不到位,對部分企業損害務工人員利益的行為,不能及時發現并查處。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市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的積極性和穩定性。

二、促進北湖區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的建議

(一)創造性地落實就業扶持政策

一是制定出臺引導政策。建議出臺文件,建立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工作目標任務的完成。二是加強農村勞動力就業服務工作。要加強各級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掌握農村勞動力的變化情況,加強與工業園區企業及時對接,最大限度地滿足企業用工需要。三是抓好靈活就業基地建設,方便就地就近就業。要以中心鎮為依托,建立若干個靈活就業基地,開辟扶貧生產車間或村居作坊,讓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四是多渠道創造就業崗位。引導發展適合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現代服務業,增加就業崗位,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引導農村勞動力回鄉就業,從傳統農業向產業化種養殖業等新型生態農業轉移就業,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組織化程度。

(二)務實性地加大創業扶持力度

一是建立外出務工人員信息平臺。區政府要在郴州市籍員工多的地方定期發布北湖就業信息,宣傳區內經濟發展成果和就業、創業政策,鼓勵和引導他們返鄉就業和創業,為他們返鄉就業提供便利。二是提供資金引導和支持。區政府要為自帶項目返鄉創業的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創業指導和小額貸款擔保,為農村勞動力創業者免費或低價提供經營場地。區政府要設立創業扶持專項資金或創業引導資金,用于鼓勵本市農村勞動力進行創業。三是為新興業態發展鼓與呼。鼓勵務工人員結合自身能力和本地產業特色,因地制宜開展就地創業,通過農村電商、旅游民宿、養老陪護、家政服務等領域的創新創業,輻射帶動本地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

(三)針對性地開展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

一是大力整合各類培訓資源發展職業教育,健全和完善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積極爭取國家培訓政策扶持,著力強化培訓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實訓基地承接能力和標準。二是根據市場需求和本地產業優勢,依托綜合職業中專、勞動就業訓練中心,大力發展“訂單式”、“定向性”、“實用性”培訓,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力的自主創業和就業能力。三是根據我區經濟發展需求設置專業,根據培訓對象確定培訓內容,根據培訓內容選擇培訓方式,使受訓農民一轉崗就能就業,憑技能走俏企業。

(四)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公共就業服務能力

一要依托實施鄉村振興計劃,加大經費投入,統籌建立統一規劃建設、統一服務標準、統一工作的區、鄉、村三級聯網的公共就業服務平臺。二要配備村級勞動保障專干,采取各種保障和激勵措施提高基層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服務水平。三要做好“互聯網+就業服務”,實現全區公共就業信息共享互通。要將農村勞動力資源信息收集和建檔入庫,在全區推廣“一網四庫”建設(即人力資源信息網、人力資源信息庫、空崗信息庫、培訓資源信息庫和人力資源轉移信息庫),全面掌握農村勞動力技能水平和就業需求等信息。同時,大力收集、整理企業用工信息,并利用各級人力資源市場、網絡、手機短信等渠道及時、廣泛發布。通過流動招聘車、遠程招聘系統、人力資源市場網等渠道使就業崗位信息進村入戶,方便農村勞動力求職就業。

(五)系統性地落實權益維護和保障措施

一是切實維護本地就業農村勞動力的權益。規范勞動用工,用工單位要與農民工依法訂立勞動合同,建立權責明確的勞動關系,依法繳納社會保險。開辟農村勞動力維權“綠色通道”,加大對農民工案件的法律援助,依法及時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落實和完善進城務工人員工資支付保障金制度和欠薪應急周轉金制度,確保農村勞動力勞有所得。二是妥善解決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的后顧之憂。大力推動城鎮化建設,對吸納返鄉農村勞動力較多的企業,推廣由企業統一承租政府建設的公租房。要妥善解決農村勞動力進城進園就業后子女入托、入學問題。對于不具備在城鎮居住條件的進城進園就業的和“亦工亦農”實現靈活就業的農村勞動力,區政府要為他們的出行提供交通便利,可以考慮在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就業較集中的工業園區開通幾條固定的公交線。

猜你喜歡
務工人員用工勞動力
以“靈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嘗試
云南:800多名務工人員乘“務工專列”外出就業
2020年河南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5.81萬人
廣東:實現貧困勞動力未就業動態清零
“用工難”困擾西部地區:費力氣招人 干一個月走人
詩歌專列送務工人員返鄉過年
我國進城務工人員總量增至 28171萬人
兒子簽了『用工合同』
廣電媒體做好外來務工人員“關愛報道”的探討
相對剝奪對農村勞動力遷移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