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定文化自信 推動文旅繁榮發展

2021-03-06 07:52
奮斗 2021年2期
關鍵詞:冰雪文明旅游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增強龍江人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殷 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略和全局上作出規劃、設計和部署。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是不斷夯實文化強國堅實基礎的新的階段性重要任務,黑龍江省應多點切入,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新突破。

一是推動文化服務重心下移。當前,鄉村振興任務更加繁重,應把基層,特別是農村、社區作為公共文化服務的重點,推動優質資源、服務下沉到基層一線,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化。以農民文化節、社區文化藝術節、“冰天雪地、美好生活”等省級群眾文化品牌和本地特色群眾文化品牌為龍頭,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系列群眾文化活動。組織各地文化志愿服務團隊,以送演出、送圖書、送展覽、送講座等形式,常態化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切實解決鄉村文化生活匱乏問題。

二是積極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放大文化和旅游的乘數效應,在全省“一城四線”旅游線路協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和旅游公共服務、為居民服務和為游客服務,形成宜居宜業宜游的龍江文旅服務網絡。在建設上,將各級圖書館、文化館、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打造成具有旅游公共服務功能的中心,達到融合建設、共同發展。在項目上,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進景區活動,將公共文化優秀產品向景區推廣,各類文化活動向景區延伸,讓更多游客享受到駐地的文化特色。在服務上,完善景區服務標準、服務規范,培養更多更優秀的公共文旅人才,引導文化志愿服務團隊進景區,培育打造一批景區文化志愿服務品牌,為景區增加文化內涵、營造文化氛圍。

三是加強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充分借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黑龍江省公共文化服務“線下防疫、線上開花”的實踐,統籌公共數字文化工程建設,整合數字文化資源,推進“互聯網+公共服務”,推動數字化向智慧化邁進,創造出更多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服務新業態、新方式、新場景。在網絡方面,推動基層公共數字文化服務提檔升級、公共文化云建設和群眾文化數字化建設。在資源方面,開展全民藝術普及、全民閱讀、群眾文化活動建設。

(作者系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公共服務處處長)

大力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趙良韜

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是“十四五”時期精神文明建設的目標,明確要求了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明確了精神文明建設水平的新評價尺度。圍繞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目標,“十四五”時期要實施文明創建工程、提高城市文明程度、推進公民道德建設尤其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明確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著力點。

一是持續推進精神文明創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做好新一輪全國文明創建目標規劃,加強動態管理、堅持常態長效,指導各地持續抓好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創建。特別是加大對全國文明城市和提名城市的工作推進力度,切實履行省級文明辦監督、督查、指導職責,通過召開動員會、簽訂責任狀、赴先進地區學習、實施城市間交叉檢查等方式,不斷提高全國文明城市和提名城市的重視程度,改進工作方法,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實現創建為民利民惠民。

二是持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圍繞改善農村環境、基層治理和陳規陋習等方面,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加強法治德治自治,推進移風易俗。發揮省鄉風文明建設專項小組協調牽動作用,開展“聚文明力量、促鄉村振興”宣傳展示活動,營造鄉風文明建設濃厚氛圍。將鞏固脫貧攻堅和實現小康作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開展鄉風文明建設活動的重要內容,助力群眾增產增收。

三是持續推進文明新風培育,提高市民文明素養。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主題,組織開展公益廣告評選宣傳活動,在各級各類媒體和城鄉公共場所、社區街道廣泛刊播展示。深入貫徹落實《黑龍江省厲行勤儉節約制止餐飲浪費行為行動方案》工作部署,進一步深化“餐桌革命”行動,在全省廣泛開展“公筷行動”“光盤行動”進社區、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鄉村等活動。深入開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上網、文明觀賽行動,強化人們養成公共意識、規則意識、文明意識。

(作者系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創建協調處處長)

創新人才制度提高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

郭淑梅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把文化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黑龍江是一個文化資源大省,也是一個文藝創作大省,新時代如何創新人才制度,提高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是實現文化強省建設的重要途徑。

創新人才制度,提升人才使用水平。黑龍江省地處邊疆,優秀人才流失嚴重。要加強人才政策頂層設計和制度集成,完善人才發展機制,激勵優秀文化人才扎根黑土地創作文化精品。堅持既要以黑龍江省為主,又要實現與其他先進省份共享人才,打通人才流動的渠道,創新人才流動機制,鼓勵人才為家鄉文化建設作貢獻。

設立創作人才帶頭人制度,推動人才接續成長。黑龍江在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方面有很好的經驗,比如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制度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但文藝創作人才僅占其中很小一部分,培養力度遠遠不夠。應將話劇、音樂劇、歌劇、舞蹈、京劇、繪畫等具有明顯地域標識的傳統優勢品牌納入省人社廳省級領軍人才梯隊帶頭人長效管理制度,通過專業評估推動人才接續成長。

積極參與各級平臺競爭,提升文化品牌影響力輻射力。文化強省建設,最終拼的是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而參與國家級平臺評獎,從“高原”向“高峰”目標沖擊是提升文化品牌影響力輻射力的唯一途徑。目前,“五個一工程獎”等國家級獎項銳減,黑龍江省獲獎數也面臨下滑的嚴峻局面。建議鼓勵廣大作家、藝術家積極應對競爭局勢,創作更多精品力作,勇立競爭潮頭,積極參與各級平臺競爭,為黑龍江文化強省建設貢獻力量。

(作者系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

弘揚黑土地傳統農耕民俗文化為文化強省提供有力支撐

黃彥輝

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通過的《中共黑龍江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發展繁榮邊疆特色文化”。黑龍江北方民俗文化是邊疆特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深入挖掘北方民俗等邊疆特色文化資源,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服務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一是建設農耕民俗文化體驗園和少數民族民俗文化體驗區。建設體現民族習慣和生活特點的民族建筑,展現民族民俗文化,并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禮儀文化、節日文化、婚禮文化、圖騰文化、舞蹈文化等,開發農游、文旅、游學、民宿等北方民俗項目,讓人們走進農家、體驗古老原始生活,讀懂黑土地文化。建設北方農耕文化體驗公園,積極尋求與其他博物館、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與中小學合作開展文化交流、實習實踐、科學研究、社會教育活動,展示原始農耕生活狀態和場景,努力建設成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

二是打造精品旅游線路和項目。從民俗展覽、文化旅游、資源開發、文化產品、特色文化等方面推動全省文旅融合、全域旅游發展,把黑龍江北方民俗文化連接到省內旅游項目的節點里,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發揮博物館綜合體輻射作用,讓更多游客了解北方民俗歷史文化,提升巴彥縣的知名度、影響力和文化軟實力。

三是深度發掘北方民俗文化。深度研究和開發黑土地文化遺產項目,孵化出眾多文旅企業、文化產品,促進人員、資金、物資、信息的流動,促進擴大內需。舉辦各類常規展覽、巡展和文化交流活動,推送原創性文化產品,不斷提升北方民俗文化展覽質量和水平,宣傳黑土地文化元素,促進文旅融合發展。

(作者系黑龍江北方民俗博物館館長)

打造冰雪產業發展新模式

張貴海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為冰雪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再次強調冰雪價值,提出“建設‘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實踐地”?!笆奈濉逼陂g,黑龍江省應大力優化整合冰雪資源資產,打造全國冰雪旅游首選目的地、冰雪人才培養高地、冰雪裝備研發制造和冰雪賽事承辦基地,全力建設冰雪旅游強省。

一要把冰雪文化賦能,打造文化自信。開發冰雪產品要注重黑龍江的民族民俗民間的文化積累,展現區域性民族特色,在景區開發中讓冰雪與人文深度融合。在景區的規劃和塑造上,要找準“區域性文化差異”這個切入點,讓藝術在文化中激發靈感和創意,打造民族民俗民間三位一體的冰雪景觀,展現黑龍江冰雪文化競爭力,增強黑龍江“冰冠天下雪儀九州”的文化自信。

二要優化空間布局,推動差異化發展。冰雪資源存在先天性同類型,同質化特征。特別在外觀上,冰雪的觀賞性和地域分布雷同性高,很多項目都存在功能趨同型特點。要建設“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實踐地,就要在實踐過程中找到冰雪的差異,做好項目策劃,把不同的冰雪業態或商業目的統籌考量。要做好產業空間布局,更要做好產業結構和產業鏈相關的對標設計,分步分區打造旅游首選目的地,全類型人才培養基地,裝備研發創新基地和運動賽事承辦地等,防止造成空間浪費、產業空洞和重復建設。

三要促進多業態融合發展,壯大冰雪經濟產業集群。牢牢把握“產業共融、業態伴生”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使冰雪經濟產業鏈由線性延伸變為網狀輻射。在“十四五”期間,不僅把冰雪當作是資源,更當作是一種生產方式的載體。在產業層面,通過舉辦特色冰雪賽事活動、承辦大型專業冰雪比賽,促進冰雪產業發展,特別注重推進冰雪與產教融合、體旅融合、產城融合、城鄉融合,壯大冰雪經濟產業集群。促進多業態融合,利用客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增長,為文化旅游業、餐飲住宿業、特色農副業、商貿物流業、交通運輸業和信息服務業乃至生產性服務業培育新的增長點。

(作者系黑龍江省冰雪產業研究院院長)

加快建設旅游強省步伐

崔家善

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通過了《中共黑龍江省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對打造旅游強省提出了明確規劃和遠景目標,黑龍江省應依據旅游資源的特點和優勢,加快建設旅游強省步伐。

提檔升級生態旅游產業集群。圍繞《建議》首次提出的“生態旅游首位度”新目標,以森工和林業部門為依托,組織專家學者科學設計旅游線路,突出“連片連動”,以知名景區和著名景點為核心,拉動弱小景區景點打包推介。深度開發生態旅游新產品,構建多元化旅游產業新體系。充分發揮全省農墾系統管理體制健全、農工商學融為一體的優勢,將北大荒文化融入到旅游開發中來,分層次按特色地開發北大荒旅游資源。

整合重組文化旅游產業集群。文化是旅游發展的靈魂,黑龍江省地域文化特色較為鮮明,應對全省東北抗聯等景點遺址進行整合資源、合理布局,形成幾條旅游路線,滿足全國游客紅色旅游的需求。深入挖掘流域文明、北方民俗、歷史人文、少數民族等邊疆特色文化資源,對現有文化和旅游資源進行個性化的設計與整合提升。

做強冰雪旅游產業集群?!督ㄗh》中提出,建設“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實踐地。實踐證明,豐富的冰雪資源能夠打造出一個大冰雪產業,目前黑龍江省存在冰雪產業高端不高、低端較弱、缺項較多等問題,其核心問題是缺少宏觀規劃和資金投入。因此,要從理清家底入手,補齊短板、招商引資、穩步提升,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冰雪資源價值實現路徑機制,把冰資源變成熱經濟,推動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黑龍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研究員)

猜你喜歡
冰雪文明旅游
逐夢的“冰雪一代”
擁抱冰雪向未來
點燃“冰雪”
請文明演繹
漫說文明
對不文明說“不”
旅游
文明歌
冰雪幽默來襲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