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代金銀平脫寶相花銅鏡設計美學研究

2021-03-07 20:52杜佳凝
文化學刊 2021年7期
關鍵詞:寶相花銅鏡金銀

杜佳凝

一、唐代銅鏡

銅鏡是中國古代常見的日用器皿,其生產制作在唐代達到了頂峰。唐代銅鏡的成就主要體現在精美的材料和裝飾以及各種豐富多樣的鏡形上。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銅鏡的國家之一,銅鏡設計、制作歷史悠久。銅鏡不僅具有實用和美學的功能,而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美感。它反映了我國不同歷史時期人們的思想狀況和審美風尚,以及當時政治、經濟和文化特征。唐代是繼戰國和漢代兩個高峰之后,我國銅鏡發展史上的另一個鼎盛時期。與前代相比,唐鏡又有了新的發展,銅質、造型和紋飾上都有了很大變化,其藝術特點鮮明、審美獨特,蘊含著豐富的設計美學[1]。

金銀平脫制品目前存世比較稀少,多為唐代所制。其中金銀平脫鏡數量最多,保存最為完好。濟南博物館的金銀平脫寶相花銅鏡是典型的唐代金銀平脫鏡,從不同角度能看到金銀箔片的光澤變化。它的直徑為19厘米,重量為1035克,銅鏡主體為六出葵花形,且帶有圓形鈕扣,四周裝飾金片,主紋裝飾一圈花瓣,均為重瓣,每個花瓣都是三重,中心覆蓋金片寶相花紋,外面有六個銀片心狀紋,紋飾飽滿,彰顯唐代銅鏡的藝術氣質,體現了金銀平脫的高超技藝。

二、唐代金銀平脫寶相花銅鏡的設計美學

(一)技術美

唐代銅鏡的技術美體現為在一定技術條件下,通過對原材料的選擇、加工改造,實現唐代匠人的設計構想,制作出精美絕倫的銅鏡。金銀平脫是我國古代一種將髹漆與金屬鑲嵌相結合的著名裝飾工藝技術?!墩f文》中強調“工,巧也,匠也,善其事也”,《考工記》也曾提出“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即將四者結合在一起,通過工藝表現器物的美感。

金銀平脫寶相花銅鏡是應用金銀平脫之法制作的特殊工藝鏡。利用金銀片良好的延展性這一特點,將金銀捶打成極薄的箔片,并在金銀箔片上雕刻出紋樣,修剪成一定的形狀,例如花朵、鳥類、魚、蟲的圖形,鏨出紋樣,要在器物表面髹漆、晾干、再髹漆,反復多遍,最終金銀圖案被漆層完全遮蓋住。在漆完全干后再反復打磨拋光器物表面,直至金銀箔圖案脫露出來,使這些金銀飾片形成各種紋飾。因其紋樣與漆地齊平,得名金銀平脫。這種技法使金銀箔片在漆層中鑲嵌固定較為牢固,不易磨損脫落,而且箔片厚度增加,工匠還可以更為細致地雕刻紋理,使圖案更加精致生動,金銀平脫鏡是金銀片與銅鏡合二為一的新工藝品,技術難度極高。金銀平脫工藝在唐代得到創造性的應用,不僅金銀箔片厚度增加,而且工序也更為復雜,成為富有時代特點的器物裝飾技藝,對后世相關裝飾工藝產生了極大影響。它們都是唐代匠人用心血造就的,是唐代匠人精神的物質再現,因而賦予了唐代銅鏡新的活力[2]。

(二)紋樣美

人們觀察器物時,第一印象就是它的美丑,而并非是否實用。銅鏡紋樣作為唐代審美的重要載體是唐代銅鏡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發展脈絡與唐代銅鏡的發展一脈而承。唐鏡的裝飾題材,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海獸葡萄紋。這是具有外來圖案意象的一種新紋樣,流行于武周時期,至盛唐仍為一個重要品種,它具有顯著的時代特色。2.雙鸞銜綬紋。3.花卉紋。4.花鳥紋。5.走獸紋。6.人物故事和神話傳說紋。7.表號紋。

金銀平脫寶相花銅鏡的寶相花紋為花卉紋樣的一種,是中國古代傳統吉祥紋樣,其綜合各種花卉因素的想象性圖案,從自然形象中概括花瓣、芽和葉并經過藝術處理,是一種完美變形。寶相花紋在隋唐時期非常流行,也最具代表性,寓意吉祥如意。其裝飾圖案構成,通常以某種花朵(例如蓮花、牡丹)為主體,并與其他不同形狀和大小的花朵、葉子交織在一起。在花的中心和花瓣的根部,以圓珠做規則的排列,并退暈色做多層次處理,使其特別富麗、珍貴,因此被稱為“寶相花”。在金銀器、石雕、織物、刺繡等各方面,常見有寶相花紋樣。實際上,寶相花并不是現實中的花朵,寶相花紋樣以蓮花、牡丹、石榴花、月季為基礎,再用其他花葉組合點綴,最終形成一種圖案化的抽象紋樣。

唐代的寶相花紋樣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形態豐滿而圓潤,是文化交流的產物。它不僅滿足了唐代人民追求華麗燦爛和雍容富貴的審美需求,也是唐代經濟文化繁榮、國力強盛、風氣開放的體現。寶相花紋經常使用“十”字、“米”字這種圓形構圖,表現出一種平衡又對稱的美感。唐代寶相花都呈相“圓潤”,體現出唐代經濟富足以及人們對圓滿的追求。文化內涵也從高貴圣潔的宗教符號轉變為吉祥如意的含義,同時滿足人們日常生活的精神需求。寶相花紋以吉祥富貴、幸福圓滿的象征意義以及其形式美感成為獨具中國特色的傳統紋樣,為中國經典紋樣庫賦予了新的活力與內涵[3]。

(三)造型美

唐代是我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高峰時期。藝術風格和工藝的多樣化是唐代銅鏡最大的特點,形成了一種獨特、大膽和自由的風格,主要體現在形制和裝飾方面。銅鏡在不同的時期都有著特定的造型美,唐代銅鏡造型改變了兩漢時期圖案紋樣刻制以及有規律布置的設計規則。銅鏡造型、紋飾和工藝均有創新,形式突破了圓形的單一化,出現了菱花形、葵花形、方形、亞字形等造型,使銅鏡的內容與形式完美結合,是一種具有唐代時代風格特色的式樣,在唐朝鼎盛時期非常流行。

金銀平脫寶相花銅鏡不是傳統的圓形、方形鏡,而是在唐代流行的葵花鏡鏡形中的六出葵花形。在銅鏡背面銘文、圈帶銘文消失,不再受界限限制,給銅鏡紋樣的表現留下更多空間。自漢、魏和六朝以來,鏡面風格主要是“格律體”,而唐鏡主要采用“自由體”,這種風格看起來生動活潑,充滿變化。唐鏡絢麗多彩,生機勃勃,充分體現了唐代制鏡工藝的高超水平,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榮發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在傳統銅鏡鑄造工藝基礎上,出現了金銀平脫鏡、鎏金銀鏡、嵌琉璃鏡等制作更為精美的銅鏡,其豐富的紋樣和繁雜的制作工藝,使人感到精美絕倫,讓人贊嘆不已,原來銅鏡還可以如此璀璨奪目。金銀平脫寶相花銅鏡中的“金銀平脫”說的就是這種高超復雜的制鏡工藝[4]。

三、唐代金銀平脫寶相花銅鏡的設計美學對現代的啟示

工藝的產生、存在和發展是吸收、改造和創新的過程。唐代銅鏡的發展得益于人們意識解放和裝飾的生活情趣化以及多種裝飾技法的應用。自信和開放的政策、中外工藝美術的生產交流和傳統工藝的發展都為唐代銅鏡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唐代銅鏡作為生活用品或是饋贈的禮物,在當時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但又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唐代銅鏡必須具備更多的實用價值,在現代社會才能重新綻放光彩。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貿易一體化形勢下,國與國之間的往來越來越頻繁,唐代金銀平脫寶相花銅鏡以所具有的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紋樣及其內涵為依托,可以作為文化傳播、交流的媒介,增加我國文化輸出,增強文化自信,讓國外友人更多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了解唐代的歷史,感受唐代銅鏡的精美。

可以將唐代銅鏡種類、紋樣、工藝等進行交互設計,讓人們在互動中了解更多的歷史、紋樣以及制作工藝背后的故事。也可以自己動手對紋樣進行再設計,制造出一面獨一無二的銅鏡,此舉不僅將古代藝術與現代技藝相結合,而且更好地激發了人們的興趣,使其更好地了解、研究唐鏡。仿造唐代銅鏡進行仿古銅鏡制作,創造出更多的文創產品,或者將其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創造出更多年輕人喜愛的產品,“承前制、有標新”,賦予唐代銅鏡新的生命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其深厚的文化內涵。通過對銅鏡紋樣的提取,使得銅鏡上的各類紋樣、圖案、故事等在設計領域得到進一步升華。使其更符合現代審美并應用于現代設計當中,用新的設計語使其煥發新的生命力[5]。

銅鏡不僅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唐代銅鏡就像一面可以看到歷史的鏡子,使我們能夠了解唐代的生產水平、技術水平、社會結構,意識形態、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和生活習俗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物質載體。金銀平脫寶相花銅鏡對我國設計的貢獻顯著,影響深遠,其紋飾豐富精致,制作工藝精湛,造型精美,具有濃郁的盛唐時代感。從其設計美學中也能夠看出唐朝時期制鏡工藝的高超和廣博的美學,凸顯唐代的魅力和風采。當前,我們也要融合古今,糅合中外,在工藝特色上進行創新發展,創造更具現代感的唐代風格的銅鏡。

猜你喜歡
寶相花銅鏡金銀
寶相花紋載體展現及在現代設計中的運用探析
探析寶相花歷史流變及圖像造型
唐代敦煌莫高窟藻井中寶相花紋樣的秩序感
新鄉市博物館藏銅鏡
寶相花紋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論上海博物館收藏的兩面珍貴銅鏡
建平博物館藏遼宋銅鏡簡述
燃情歲月金銀潭
“三八”節,來自金銀潭醫院的最美心愿
昔日“氣死龍王爺” 如今變身金銀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