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與發展

2021-03-09 06:17朱治超陳思雨張振楊勝斌
人物畫報 2021年7期
關鍵詞:實時性傳統媒體廣播電視

朱治超 陳思雨 張振 楊勝斌

摘 要:進入21世紀,各種新媒體逐漸涌現,而隨著5G時代的到來,新媒體迎來空前浪潮。在此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等傳統媒體遭受嚴重沖擊,其生存處境令人擔憂。筆者首先概括5G時代的到來,新媒體的優勢,進而分析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處境,然后提出廣播電視新聞等傳統媒體在新媒體環境下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5G時代;廣播電視新聞;新媒體;發展策略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5G時代的到來,一種由不同數字信息技術構成的全新的媒體形式——新媒體應運而生。相對于早期的信息傳播方式(報紙新聞,廣播電視新聞等),新媒體反映著互聯網時代特征,因此傳統的媒體想要跟隨5G時代發展的腳步,必須要融合新媒體的優勢,促進自身發展。本文中,筆者就具體闡述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處境和發展策略。

一、新媒體在5G時代下的優勢

在5G時代已經到來的背景下,當前新媒體主要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優勢:

1. 技術方面的強力支持。5G時代下,網絡電視,手機電視,移動電視更為受歡迎;同時其性能增強,大眾在獲取信息的同時娛樂性增加,通過數字技術的加工后,給大眾帶來的數據化信息更為吸引眼球。例如,人們在接收到球況信息后,可以迅速打開某app來進行觀賞實時對戰情況,并且做出場內外及網絡互動。

2. 新媒體的信息傳播范圍更加廣泛。雜志、廣播、報紙和電視作為傳統媒體的信息主要傳播途徑,其在傳播范圍具有一定程度的限制性。相反,新媒體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大眾信息需求,并能夠利用數字化媒體技術加工信息,從而更為廣泛的傳播視頻、圖片和文字信息。并且大眾群體也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5G的到來,越來越多的街拍,為交通提供車輛違規信息。

3. 新媒體信息發布的實時性。與新媒體相比,廣播電視并不能夠具備無時間限制,隨時可加工發布的實時性。只有新媒體可以真正做到24小時在線,24小時提供信息。筆者認為如果不能迅速并有效解決實時性滯后帶來的問題,必定會極大威脅到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生存與發展。

二、新媒體在5G時代下對廣播電視新聞的沖擊

5G時代極大地促進了新媒體技術的廣泛傳播,廣播電視新聞的傳統媒體受到很大程度上的沖擊,加上其本身的局限性;廣播電視新聞的生存處境就變得不容樂觀。在新媒體環境中,廣播電視新聞所受的沖擊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 傳統媒體很大程度上是紙質媒體,而新媒體對于紙質媒體的沖擊是巨大的,具體展現為手機依靠網絡可以獲得的信息無論是從實時性還是所需量都是報紙無法與之媲美的,因此網絡逐漸成為必需品,而報紙將逐漸消失在大眾的視覺范圍內。除此之外,報紙無法提供一個可交流互動的平臺,這就直接導致其影響范圍一定會極大地縮小。

2. 新媒體解體了傳統媒體工藝下的獲取信息形式,新媒體以最快,最具有時效性的優勢分流廣播電視新聞的用戶,從而極大地占據了傳統傳媒在信息傳播上的影響力,進而取代傳統媒體在傳媒界的地位,從而不斷出現在大眾面前,以至大眾被固定選擇,而不是大眾自由選擇。

三、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的發展策略

1. 拒絕虛假宣傳,打造特色品牌

盡管5G時代推動新媒體迅速發展的過程中,廣播電視新聞等傳統媒體成為了最大的“犧牲品”,但是作為“老牌”傳媒,一定程度的沖擊并不能影響傳統媒體自身獨具的優勢和獨特性,因此廣播電視新聞在發展上應揚長避短,保證信息的真實性和威嚴性,讓大眾更愿意相信的是傳統媒體信息的準確及一定程度的威信。確保信息可靠,絕不魚龍混雜,博人眼球。

2. 確保實時性的同時,增加互動

在大眾人群中,關注重大信息的絕大多數是年輕群體,他們更重視的是實時性和實效性;而在娛樂方面的,則更受重視的是互動性,互動是增強樂趣的主要方式,因此廣播電視新聞在發展上,就要對增強實時性和互動性。關于實時性,足況信息最為重要的就是時間,第一手比賽信息是金,那第二手的比賽信息可能就不值一提;同樣,對于互動性,在廣受關注的電視節目或者新聞頻道中可以增加線上線下活動,設立題目,用以搶答的方式,讓電視節目前的線下觀眾也可以加入到電視節目的某一環節中。在節目結束后以線下反饋的形式,給觀眾以鼓勵支持,可以有效地改善互動性上的不足,從而促進廣播電視新聞的發展。

3. 融合新媒體,緊跟5G步伐

5G時代,不是廣播電視新聞“敵人”,緊跟其步伐,順其發展,跟上腳步,與新媒體保持合作意識,既能在信息發布的實時性上與新媒體同步,又可在信息傳播的過程中掌握主動性,進而增大廣播電視新聞的市場競爭力。抓緊廣播電視新聞的原有且固定的大眾小群體,開展調研活動,增其喜好,保證固定受眾不再流失的同時融合新媒體,吸引更多群體關注傳統而不落后的廣播電視新聞。

結語

時代造就了新媒體,但并沒有“加害”廣播電視新聞的傳統媒體,傳媒環境發生的巨大變化與變更是對廣播電視新聞有沒有與時共進的檢測,傳統媒體揚長避短,與時俱進,努力發展必然能交上一份讓大眾群體滿意的答卷。5G時代的到來是必然,新媒體順其發展,從而走向風口浪潮。廣播電視新聞也應有著長遠的目光,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才能擺脫現有的處境,做出相應的發展策略,進而發展自身。

參考文獻:

[1]史偉寧.新時期縣級電視臺新聞報道的思考[J]西部廣播電視,2013(19).

[2]牛小游.新媒體環境下的電視新聞的生存與發展——從新媒體沖擊角度看央視新聞頻道改革[J].大舞臺.2010(9):157-158

作者簡介:

朱治超(2001-07-)男,漢,籍貫:安徽,最高學歷:本科在讀。

陳思雨(2000-06-)女,漢,籍貫:江蘇,最高學歷:本科在讀。

張振(2001-08-)男,漢,籍貫:江蘇無錫,最好學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環境工程。

楊勝斌(2001-03-)男,漢,籍貫:陜西渭南,最高學歷: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環境工程。

3242500589224

猜你喜歡
實時性傳統媒體廣播電視
短視頻對傳統媒體主流價值表達的推動
計算機控制系統實時性的提高策略
可編程控制器的實時處理器的研究
周六廣播電視
周日廣播電視
周五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基于B/S的實時用戶行為檢測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如何實現融合與發展
培養多面能手 提高綜合技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