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經》里的“勞動光榮”思想

2021-03-11 07:19尉遲平
文史雜志 2021年2期
關鍵詞:關雎一滴水光榮

尉遲平

人們常說:中國人民是勤勞智慧的人民。

又說:一滴水能反映太陽的光輝。

《詩經》不止是一滴水,它簡直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早年精神上的長江、黃河。這樣長的一條江,這樣大的一條河,將中國人民勤勞智慧的特質,反映得滿堂生輝,光彩奪目。

我們打開《詩經》,便會驚異地發現,從開篇的《關雎》,到末章的《殷武》,不論后人對它們的主題或要義爭執得如何激烈,如何不可開交,但都不能不承認它們幾乎每一篇都寫到了勞動或與勞動有關?!皡⒉钴舨?,左右采之……”(《周南·關雎》),君子心中的好配偶原是一位采摘荇菜(不知是否以此為生,但至少是熱愛勞動吧)的好姑娘?!昂鲇璧溸m,稼穡匪懈……”(《商頌·殷武》)這說的是天子以各地“稼穡”(播種和收獲,泛指農業勞動)的努力與否作為考查諸侯政績的首要標準。而“稼穡”一詞亦在《魏風·伐檀》《豳風·七月》等詩里頻頻出現?!斗ヌ础放狻安患诓环w”即不勞而獲、過著寄生蟲生活的奴隸主貴族老爺,閃射出“勞動光榮”的思想;而《七月》則向我們展示出三千年前黃河中下游流域的一幅廣闊而豐富的農業勞動、農村生活的絢麗畫卷。至于被研究者們視為“五大史詩”的《大明》《綿》《皇矣》《生民》《公劉》(均在《大雅》),講的均為周族先祖勞動起家,艱苦創業的故事。此外,在社會經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其他生產活動,如蠶桑、紡織、冶煉以及儲藏與商品貿易等(這些活動智慧的含量相對要多些),也在《詩經》里得到重大反映。

一部《詩經》告訴我們:勞動,使中華民族的先民們得以在黃河之濱、長江側畔立足,扎根;智慧,則使他們如虎添翼,迅速成長,較早地崛起于世界東方。

舊時將“萬歲”一詞用在人的壽數上,是很無聊的事;但是用在祈望或鼓勵某種優秀品質、傳統或精神的發揚光大上,則當不錯?!对娊洝凡粌H最早唱出了“勞動光榮”的思想,而且也等于最早地喊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

勞動萬歲!

猜你喜歡
關雎一滴水光榮
請珍惜每一滴水
珍惜呵護生命中的每一滴水
光榮升旗手
我是山上一滴水
一滴水
《〈詩經〉二首》隨堂練習
《關雎》主旨誤讀的是與非
永遠的光榮
從《詩經》比興循環解釋現象探究“興”的起源——以《關雎》《漢廣》《樛木》三詩為例
還有多少光榮正在遠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