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兒童教育“九忌”用度問題的探討

2021-03-12 03:38楊智清
學校教育研究 2021年4期
關鍵詞:冷漠小孩子過度

兒童教育是成人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兒童教育方式多種多樣,但從總體劃分可為兩大部分: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學校教育。兩部分教育方法各有特長,但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不管是家庭教育或者是學校教育有些方法基本相同。比如,對兒童的一些行為適當的批評或表揚,這兩種方法是家長和老師教育小孩的共同策略。一直以來,兒童教育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也是世界各國普遍關心的問題,世界上很多國家成立專門的教育機構,負責研究兒童教育問題。這些機構里有大批專家投入兒童教育研究,其中有一位智利的教育專家對兒童教育提出九項“過度禁忌”。筆者認為,這九項禁忌中有八項不應當完全禁忌,只有第九項"禁忌體罰小孩"應當被完全禁忌。其他八項禁忌是有執行"度"的問題,這八項適當執行是必要的,但不要執行過度,本文作者根據教學實踐,對以上各項禁忌逐項分析如下:

一、禁忌過度保護

兒童時期是智力和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各方面做適當保護是必要的,適當保護對兒童健康成長有利,但不能過度保護。過度保護的行為表現是小孩子的一切事情由成人包辦,不讓孩子做決定,容易削弱小孩的自信心,使小孩膽小怕事,依賴性強,難接受批評。長大后面對重大決策,他們精神壓力增大、束手無策。因此,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就要讓他親自實踐操作而完成。

二、禁忌過度表揚

對小孩子的一些積極行為做適當的表揚,這叫鼓勵,鼓勵教育可提高孩子的上進心。孩子犯錯誤,如果他及時改正錯誤,也要給予表揚。

三、禁忌過度放縱

放縱不等于放手,放手是有限度的,適當放手給孩子去做一些對身心健康有益的事是必要的。

四、禁忌對小孩過度冷漠

小孩在受教育階段,都希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重視,這能激起小孩的學習熱情,但在教育小孩的過程中,熱情與冷漠要適度配合。比如,小孩犯了錯誤,也不責備,小孩就以為他做的沒有錯,不知錯就不知改。此時,要適當的冷漠,要嚴肅認真地開導他,要求他知錯就改。教育小孩也不能過度冷落,對小孩事事訓斥、動輒責罵,這樣的過度冷漠,會使小孩變得膽小怕事,膽小的小孩受到過度冷漠很容易做出一些過激危險的舉動來引起大人們對他們的重視,過度冷漠危害極大。

五、禁忌對小孩過度情緒化

情緒是人的心理反應在言行上的一種表現,正常人的情緒表達是分場合的,正當場合喧示正當的心情對人的身心健康有益。對于兒童的教育,就不能過度情緒化,大人在小孩面前要保持鎮定,不能情緒反復無?!獣r而大吼大叫,時而溫文爾雅。大人的情緒反常,容易使小孩失去安全感,變得焦躁不安。家長的情緒反常,更加嚴重的影響小孩的身心健康,大人在小孩面前不要過度情緒化。

六、禁忌對小孩過度嚴厲。嚴格和嚴厲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教育方法

嚴格是適度教育方法,比如給小孩制定學習制度、作息時間等,要求小孩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嚴格要求能促進小孩身心健康。但是嚴厲就不同,嚴厲是嚴格的加碼,其表現是:給小孩制定苛刻的制度,用制度來限制小孩的生活自由,用成人的行為標準要求小孩,動不動就責罰小孩,小孩的行為稍有不對就破口大罵,嚴重的還動手打小孩。這種過度嚴厲的教育后果,教育專家做全球最大規模的調查,結果發現,被父母或老師嚴厲責罰的兒童,成人后吸毒和酗酒的可能是正常兒童的兩倍,而且患焦慮癥、反社會行為傾向以及患抑郁癥的比例大大增加。對小孩過分嚴厲,會使小孩膽小孤僻,難與人溝通、不合群。

七、禁忌對小孩過度批評

對小孩子的不正當言行作適度的批評是必要的,適度批評對小孩糾正錯誤和端正行為都很必要。智力教育專家德沃拉.古德雷斯說:成人的語言、表情、情感的表達方式、一舉一動,都關系到兒童性格形成以及成長的大問題。所以,兒童教育必須禁忌過度批評。

八、禁忌把小孩子囿在家中

為了讓孩子能專心做課外作業,一些家長把小孩囿在家里,功課不完成不給出門。適當規定孩子作息時間,并做到勞逸結合是必要的。但不能過度囿禁、不顧孩子的意愿,強迫他們學習或做這做那,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自立自強是不利的。實踐證明,孩子的身心健康需要多方面的教導和培育,其中包括各項體育運動以及戶外活動。大人們怎能不知許多知識源于大自然而用于大自然的道理?把小孩囿在家中限制他們的自由,容易使小孩產生意想不到的心理障礙。美國兒童保健專家理查德.盧維做了專題研究發現:美國一些失去戶外活動的兒童特別迷戀電視和電子游戲,他們為很多電子消遣玩具都呆在屋里,他們甚至害怕和抗拒戶外活動。雖然戶外活動也會遇到許多的危險情況,但是偶爾外出活動要比經常外出活動的孩子風險更大?!靶腥f里路、讀萬卷書”……孩子們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大自然給予的知識是永恒的!

九、禁忌體罰小孩子

人類文明以來,我國的教育就伴隨著文明發展進程。教育專家研究表明,衡量小孩是否健康成長,其標準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小孩是否健康成長,需要從兩個方面去努力補充。一是加強營養、預防和治療疾病;二是教育。教育又分為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個方面,兩者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保證小孩子的人身自由和安全,保證小孩全面健康成長。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明文規定“未成年人有人身自由的權利”。對違背小孩權利狀況以及后果的問題,北京通川區某中學老師李圣珍說:“體罰小孩會使他們產生恐懼心理,如果一個小孩生活在恐懼中,他就學會譴責;如果一個小孩心里恐懼,他就會憂心忡忡;如果小孩生活在鼓勵中,他們便學會自信;如果小孩生活在受歡迎的環境中,他們便覺得生活世界多么的美好?!边@就是說,用愛來教育的小孩,小孩長大后就會變成謙謙君子、成為儒雅的紳士、成為和平主義者。用暴力教育的小孩,小孩長大后會變成好斗的暴徒。所以,成年人教育小孩時心態要放開,眼界要開闊。用積極向上的心態對待小孩,這是現代教育不容忽視的觀點,這觀點的核心是不要體罰小孩。

綜上所述,兒童教育中的九項“禁忌”利弊分析,有的項是必須完全禁忌,有一些是執行"度"的問題。世上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利必有弊,我們對兒童的教育在執行九項"禁忌"的過程中,要掌握好執行"度”,權衡利弊。要掌握教育對象個性化問題,因材施教,什么事情都不能過度,更不能過分,物極必反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規律。掌握好兒童教育中的"適度"是避免物極必反之事發生的最好方法。

廣西省柳州市三江縣林溪鎮平鋪小學?楊智清

猜你喜歡
冷漠小孩子過度
畫與理
Do you share too much online? 你是 “分享控”嗎?
突然之間
東霞
過度保護會剝奪幸福感
當下流行“過度病”
回答
當爸媽還是小孩子時
冬眠
藏好了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