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促進工業經濟轉型

2021-03-12 03:27盧明藝
中國民商 2021年2期
關鍵詞:工業化對策研究信息化

盧明藝

摘 要: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相關企業積極運用先進科學技術,融入工業化、信息化發展戰略,同時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仍有一些工廠不能有效適應現代發展的需求,只是照搬傳統的生產方式,不能很好地促進工業生產和管理。因此,如何更好地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積極融入工業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工業經濟的轉型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信息化;工業化;融合機制;對策研究

在多元化的環境下,世界各國經濟正朝著工業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為工業經濟轉型提供了重要的發展支撐和動力。在此背景下,我國工業企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積極把握工業經濟轉型,結合一定的信息技術,可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本文就以工業化和信息化為依托,對工業經濟轉型的重要舉措進行了全面的探討,進而認識相關的發展狀況,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有效融合。

一、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概述

(1)是將傳統工業技術與信息發展技術有機結合,更好地構建三維模型。設計模式通過先進的數字化產品設計,形成一定的生產產品。

(2)在信息技術的應用過程中,促進了新型工業設施和工業技術的產生;通過軟件設計、軟件設備和硬件設備的有機結合,可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發展,在網絡技術的支持下實現不間斷生產,從而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通過信息技術的整合,可以有效地全面拓展企業的現有業務狀況。通過共享信息網絡資源的一部分,加強供應的支持平臺,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3)信息化和工業化的全面融合還可以有效整合技術體系和與人才相關的內容,從而更好地促進工業經濟的轉型發展。

二、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的途徑

(一)完善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信息化是未來工業企業在發展方面的一個大趨勢,大致環節就是信息化融入企業的研發、生產、銷售、運輸等各個環節,做出一系列針對性的措施。這將有效地提高工業企業的運行效率和技術水平,并且可以大大降低企業運行的成本。信息化對于工業企業生產方面有重大意義,可以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中間環節的控制,借此進一步與社會發展地要求向吻合。工業企業每年在信息化技術研發方面花費的金額數量是非常龐大的,但其中仍有很大的運作空間。而近幾年來,對于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入的推動作用已經逐漸顯露出來,首先是宏觀調控運行效率低下,管理的方式較為粗獷、周轉較慢的工業企業,鼓勵發展信息化技術,同時采取有效的措施,支持企業從管理措施的完善、責任制度的建設、生產環節把控等方向出發加強與信息化技術的深度對接。

(二)提高融合的動力

現在信息技術在工業領域仍然有很高的發展程度,基本普及了技術手段,信息化管理,工業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實際應用中,還是有人質疑這一點。這說明目前的信息技術還存在一些缺陷,目前使用的信息技術不能滿足所有工業企業的需求,如果不能保證信息處理的及時性、運行效率、系統穩定、管理信息等就會出現各種問題。但目前許多工業企業在發展信息技術時仍存在一些管理觀念落后,缺乏知識基礎。這一系列的問題告訴我們,要用信息技術改造工業企業,加快產品研發。只有企業加強信息技術的研發,才是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最佳途徑。

(三)調整互動機制完善政策支持

工業企業在國家政策管理上有較大的操作空間,可以對工業化過程方面進行科學的統籌規劃,為工業企業應該建立過程管理機制,建立嚴格的技術審核制度,對于企業的技術發展水平有保障,實現工業化的專業化、高質量、高效率;還可以建立專業的管理系統和運行機制,使得工業化與信息化有對接交流的平臺,這能夠有效地促進工業企業技術水準的提高,大大增加工業企業的工藝、發展模式、生產技術。

三、提升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的重要措施

(一)完善兩化融合框架

對信息化評價體系進行構建和優化,可以通過整體結構的構建來提高信息化資源的利用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利用技術發展和資源整合的有利機遇,整合眾多應用軟件系統和復雜服務器系統結構的特點。在此基礎上,綜合分析了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發展程度,并以數據的形式,對設備制造、工藝設計、產品銷售等環節進行有效的數據處理,使其轉化為企業生產的產業要素。

(二)把握發展關鍵點

把握工業生產的相關內容,積極關注關鍵內容的突破,實現產品設計的信息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是實現有效集成的軟件設計流程和一般開發知識,和工業設計的有效集成和信息設計元素,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有了這個平臺,可以獲得相關的專業知識和設計資源來驅動產品制造模式的生成。其次,加強生產信息化建設。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設備獲取,充分掌握了整個資源編碼和狀態發展。將MES系統與PCS系統相結合,形成一個強大的信息系統。通過實施實時監控,突破限制和一體化和綜合性,可以更好地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通過對PDM系統地支持,實現了跨區域、跨企業的平臺達到資源共享,實現對各類信息資源的實時有效整合。

(三)完善人才隊伍建設

積極填補人才缺口,大力引進優秀人才,為信息化、工業化的發展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在實際招聘中,要從激勵機制和人才引進兩個方面有效把握各類合格人才。通過培訓與教育相結合,系統地培養和整合兩方面的人才。在實施服務規劃的過程中,通過了解行業需求,優化構建行業信息服務體系,有效保障產業整合園區的建設。信息化支撐中心建設為各大企業提供了重要的服務平臺,從而更好地優化自身服務和有效地完善產業體系。

(四)重點推進技術產品業務融合

企業是主體,也就是信息化與產業化的融合。歸根到底,還是回到企業自身,實現企業的高科技技術產品業務。因此,重點應該放在促進企業內部技術產品和業務的融合上。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傳統工業技術的落后,并將其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企業要通過技術融合和經濟發展相適應。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和大型企業應積極引進國內外開發應用的智能技術產品,實現技術對接。在相關部門的幫助下,指導產業結構調整,提供并不斷完善產業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加強各產業資源管理、產品推廣等方面的問題;同時,還應充分利用網絡計算機技術,通過云計算等現代手段,提高工業企業的生產管理水平。采用先進的編程輔助技術,充分利用計算機方便快捷的特點,使行業內企業產品的業務流程發生了轉變。尤其要注重推進企業內部管理,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的一體化,既實現一體化發展,又保證企業之間真正的互聯互通。

四、結語

總之,在理解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相關內容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認識到,工業化是信息化發展的基礎支撐。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更好地促進工業體系的有效完善,就必須從信息化發展的需求出發,積極主動地把握現代工業化的發展方向。這一過程中,還應結合不同項目的發展需求,不斷加大信息產業發展的力度,從而更有效地提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效益。

參考文獻:

[1]梁益琳,張新,李玲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基于系統動力學的分析[J].當代經濟,2019(11):22-28.

[2]王浩澂.柳州市物流業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8,41(02):131-133.

[3]全國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獲批籌建[J].機械工業標準化與質量,2018(03):52.

[4]馬眸眸.區域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影響因素實證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18,37(01):145-152.

猜你喜歡
工業化對策研究信息化
關于加快新型建筑工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
幼兒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新型工業化》征稿啟事
工業化失敗的國家缺了什么?(上)
切入學生生活構筑地理生活化課堂研究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工業化住宅漸行漸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