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學生睡眠作為教育質量重要指標

2021-03-15 06:17王凱
科教新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功利化權責課程標準

王凱

1月7日至8日召開的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抓好中小學生的睡眠問題,并在內容歸口上將其納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工作板塊。各級各地教育部門應當扎實落實相關要求,真正保障學生的睡眠時間。

(1月14日 據新華社訊)

中小學生睡眠不足其實是一個老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從國家到地方,從學校到家庭,多年來付出了很多努力,如在保障學生的睡眠時間上,國家出臺了剛性的制度要求。但現實是不少學生根本無法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為何有令行不通?制度文本下的現實往往是眾多利益相關者的博弈結果,其主要原因有四點:認識的不足、標準的突破、焦慮的疊加和機制的松散。

認識的不足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對學生睡眠不足的負面影響認識不足;二是對學生睡眠的重要作用認識不足。認識不足的解決辦法,就是“認識來補”。通過多種渠道的宣傳與培訓,推動教育機構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把學生睡眠保障作為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同時,引導家長形成正確的孩子發展價值排序,捍衛孩子的睡眠權。

標準的突破指的是有些學校、教師沒有嚴格執行上級教育部門的規定,沒有完全依據課程標準實施教學,在人才培養上趨于功利化和短視化。如果把教育視為一個行業,那么課程標準就是這個行業的行規。而保障學生的睡眠,就要守好課程標準這條紅線,不能逾越。

教育的功利化會加劇焦慮的蔓延,當多方被競爭所裹挾,就會形成焦慮的疊加。家長對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恐懼,校外培訓機構掛在嘴邊的“一對一輔導”“快速提分”“校外名師”等,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孩子奔波于不同的培訓點之間,睡眠時間被一再壓縮。當這種多方疊加的焦慮與學生的睡眠綁定在一起,不破解這種“共錯結構”,是很難取得實際成效的。解鈴還須系鈴人,教育者有必要以長遠的發展來代替眼前的利益,以未來的進步來取代暫時的先機,通過緩解焦慮,為孩子爭取睡眠時間。

機制的松散也是無法保障學生正常睡眠時間的重要原因。即便政策文本再明確,如果沒有嚴密合理的機制和嚴格的督導評價體系,也會出現有要求缺落實、有底線無堅持、有標準少貫徹??朔C制的松散,首先要將睡眠正式納入學生的基本權利范疇,用法律的剛性來改變已有機制的松散狀態。其次是建立明確的權責關系,即制度有具體要求,落實要有對象,對象要有權責。再其次是需要明確制度的更迭,制度與時俱進,才能更好體現治理效果。

猜你喜歡
功利化權責課程標準
廣州市教育局邀請專家深入解讀《義務教育勞動課程標準》
關于開辟版塊答疑解惑的通知
福建:制定政府部門權責清單省級地方標準
權責發生制在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運用
新課程標準下的計算教學怎樣教更有效
權責發生制在事業單位會計中的應用分析
當代中國大學教育功利化及其主體性失落
幼兒園繪本教育功利化的問題及對策
對“無功利化閱讀”的思考
《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中可持續發展教育思想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