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拾級而上,走出發展困境

2021-03-15 06:17曾璽凡
科教新報 2021年3期
關鍵詞:藝體村小足球

曾璽凡

日前,教育部召開貫徹落實新時代學校體育美育文件工作推進會,對教育系統抓好中辦、國辦《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落地落實進行安排部署,要求全面打好體育美育改革發展的攻堅戰。

在學校體育、美育逐年發展的當下,省內各地拾級而上,多方發力,嘗試多角度、多元化探索鄉村藝體教育的可持續性發展路徑。改善場地器材建設,配備專業教師,引進本地特色文化……記者走訪多所學校發現,大多數鄉村學?!叭眱热?、缺教師、缺課件、缺舞臺”的缺陷被逐漸彌補,以往受冷落的藝體類課程有了百花齊放之勢。

拓展渠道,專業場地孕育小夢想

“農村孩子回來了,一些城里的學生也慕名前來求學,現在的學生人數比起往年多了兩倍?!痹谖鋵朽囋╂傊袑W,校長潘用江向記者細數起近年來校園“改薄”后的各種變化:新建了教學樓、綜合樓、食堂、教師公租房、帶衛生間的學生宿舍和帶塑膠跑道的運動場,擁有6個實驗室和音樂、美術、舞蹈訓練室……

以往那所校舍破舊、設施不齊、場地不足的偏遠鄉鎮老校,已從“丑小鴨”蛻變成了“白天鵝”。從2015年起,武岡市對163所薄弱中小學校進行了改造,專業音樂、美術教室是“標配”。

同時,該市以創建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為契機,將校園足球納入全市教育發展改革的重要范疇,學校足球場地建設總投入超過8000萬元,足球項目培訓費超過60萬元,全市18個鄉鎮(街道)均建有高標準校園足球場。

專業的場地建設是發展藝體教育的前提和基礎。嘉禾縣委、縣政府提出了建設“體育之城”的發展戰略,2015年至2017年,該縣先后投入3091萬元,為40所公辦學校建造了田徑場,配備了常規的體育器材,新建了部分學校足球場。嘉禾縣教育局基礎教育股股長李毅告訴記者,這40所公辦學校有37所是鄉鎮學校,鄉村學生們也種下了靠體育專項訓練走出大山的信念,“每年有近60人報考體育特長生,考入二本及以上院校的占80%”。

除了投入專項經費之外,不少縣市區也嘗試了“多條腿走路”。

龍山縣是武陵山區腹地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受益于長沙市2017年以來的對口幫扶援建,該縣不少農村學校提質發展。

“我們山區多雨水,一年中有三分之一的體育課無法在室外進行,長沙市開福區為我校援建的可容納500人的室內體育館去年落成后,孩子們喜出望外,再也不怕天氣‘搶走寶貴的體育課了?!饼埳娇h茨巖塘鎮初級中學校長彭剛說道。

此外,社會公益力量也助力不少偏遠鄉鎮學校擁有了專業的藝體設施設備。2020年,在壹基金的支持下,由長沙群英會執行建造的9間音樂教室和10塊多功能操場在城步苗族自治縣的鄉村學校正式落地并投入使用。

作為在該縣投入使用的第一間音樂教室,茅坪鎮中心小學410名學生在充滿游戲趣味的地板、觸屏式互動一體機以及各式各樣的奧爾夫樂器中,又唱又跳,玩得不亦樂乎。在這樣的環境下,音樂的種子在山區兒童心中悄然發芽。

共享教師,隔空感知藝術力量

1月13日上午,在瀘溪縣潮地小學的體育課上,記者看到,走教體育教師張杰杰帶領孩子們認真玩排球游戲,加油聲歡呼聲此起彼伏。一旁的學校負責人陳秀文說:“以前的音樂、體育課,孩子們興趣不濃,現在能有年輕教師定期來上課,孩子們別提多開心了?!?/p>

為解決音、體、美教師不足的問題,瀘溪縣建立了鄉鎮藝體教師無校籍制度,對村小的藝體教學實行走教制。還建立了鄉鎮中心完小教師到村小鍛煉的制度,每年選派100名業務骨干充實村小教學力量。加上村小教師每個月享受1400元的津補貼,不少教師都主動申請到村小任教。

而在株洲市蘆淞區,“城鄉教育發展共同體”路徑則開啟了“1+1”城鄉抱團式發展模式,逐步緩解了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軟弱無力”。通過選拔,41歲的肖飛于2019年秋季學期來到位于鄉鎮的大京學校擔任校長,1年多來,身為音樂教師的他不僅堅持每周為孩子們上5節音樂課,還組建了株洲市首支留守兒童合唱團,并邀請文藝志愿者來校教學。

初二學生聶慧強是個內向的大男孩,他是首批團員,由于節奏感知能力出眾,被委任團長。他在組織排練中漸漸學會了與大家溝通協作,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一路見證孩子的成長,聶媽媽為肖飛的做法點贊。

搭建多樣化的渠道,解決鄉村藝體教師短缺、課程開設不齊等難題,不少縣市區摸索出了典型經驗。

瀏陽市于2016年啟動網絡聯?!皩_f課堂”,“一所城區主校對接3所農村小規模學校,主校教師為分校統一開課,同步教學,哪怕再偏遠的村小都能實時同步上課?!睘g陽市教育局信息中心工作人員徐晨輝說。

近日,記者在瀏陽市古港完全小學網絡聯校教室內看到,音樂教師楊青通過瀏陽市網絡校聯體平臺為溪江西湖小學、永和新實小學和達滸小學3所教學點的三年級學生上《打秋千》一課。屏幕前的楊青邊彈琴邊教學,不時還會引導學生“隔空”參與課堂互動。借助互聯網,幾所相隔甚遠的學校實現了課堂的同步教學。

隨著網絡教學常態化開展,信息化設備和技術平臺也日益完備,目前,瀏陽市共建有網絡聯校主講教室64間,互動教室187間,多媒體“班班通”設備覆蓋率達100%,為“速遞”優質藝體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因地制宜,苗畫苗繡里做文章

2019年春季學期起,通過苗族文化名師工作室的創建,保靖縣夯沙九年一貫制學校在硬件條件落后、藝體師資相對匱乏的情況下爭創辦學亮點,將民族文化滲透進藝體課程中,為苗族聚居地的學生帶來了“土生土長”的素質教育。

據該校校長張艷介紹,工作室成立后,“全校藝體、語文教師,以及對苗族文化有興趣的其他科任教師共35人,一同參與到了苗歌、苗畫、苗繡、苗族武術、苗鼓等五個大項的教學、教研以及訓練指導中,提升了師資的專業性?!贝送?,該校還邀請了5位本地非遺傳承人走進音、體、美課堂,給孩子們帶去了接地氣的課堂體驗。

該校六年級(1)班學生石春草通過近2年的學習,苗畫技藝越來越純熟,對民族文化認同感也越來越深刻?!半m然考試不會考苗畫,對學校來說也不能馬上看到‘成績”。張艷說,但通過苗畫能讓孩子們勤觀察、多思考、善動手,發現美好、感知幸福,這是素質教育的意義所在。

該校五年級(2)班班主任姚靜在自己兼任的苗繡課上看到了班里學生心思細膩、沉穩安靜的一面,一針一線的來回穿插拉近了她和留守女孩之間的距離,引導孩子們合理抒發情感。

體育課上開展苗族武術,音樂課中學唱原生態苗歌、表演苗鼓,美術課里創作極富民族風情的苗畫、苗繡……這套課程設置上的“組合拳”打到了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靶心上,也打入了苗鄉學生的心坎里。

同樣是條件不足,2015年,臨武縣南強鎮中心小學時任校長唐小華接過重任,選拔一支足球隊代表臨武縣參加郴州市首屆中小學生足球賽,零基礎的足球小將們在一片砂石地上刻苦訓練,并斬獲比賽冠軍,不少隊員還“踢”進了省隊,繼續實現足球夢。

記者從臨武縣教育局了解到,該縣大力推行足球進校園、進體育課,也成功獲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如今,縣內每所鄉鎮中小學及片完小,都建有五人制人工草皮球場,一周固定一節足球課,班賽、校賽、片賽、縣賽開展得如火如荼,目前該縣共有專職體育教師127人,兼職足球教師386人,足球競賽裁判員103名,足球的育人功能正積極帶動體育教育的發展。

“發展鄉村藝體教育是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教育均衡發展的必經之路。唯有加快場館設施升級改造,內培外引建強藝體教師隊伍,強化科學引領全程督導,提升藝體教育實效才能真正讓鄉村藝體教育蓬勃發展,讓教育迎來姹紫嫣紅的春天!”臨武縣教育局局長文道斌說,發展鄉村藝體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但勢在必行,也志在必得。

猜你喜歡
藝體村小足球
高中藝體特長生單獨編班和插班管理模式利弊分析
展一體兩翼 圓成長之夢
堅守村小23年,愛心留鄉間
深化學校課程研發 走藝體特色教育之路
普通高中創建藝體特色教育實踐摭談
讓足球動起來
少年快樂足球
馬鞍山市九村小學
認識足球(一)
豐城市招聘218名大中專畢業生到村小任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