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2021-03-15 07:43郭志佩
錦繡·中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圖式理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摘要:英語教學中,閱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教師迫切希望采取有效方法來改善學生的閱讀現狀。圖式理論在國內的應用研究為一線教師提供了很好的教學思路,教師通過將圖式理論中的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運用到學生的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的課堂活動中,從而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圖式理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作為英語學習的重要技能之一,在初中英語學習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要求教師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各個學科之間的滲透和融合,通過各種方式對閱讀材料進行處理,從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教育部,2012)。初中英語在學生整個英語學習生涯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隨著河南中考英語的改革,閱讀在英語考試中比重越來越大,然而我國目前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初中生的英語閱讀水平,是當前很多一線教師的緊要任務。圖式理論作為溝通讀者與閱讀材料的橋梁,在英語閱讀的學習中起著指導作用,國內外很多學者也將圖式理論應用到英語學習中。針對初中英語閱讀學習的現狀,本文將探討如何將圖式理論應用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

一、圖式理論

圖式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1781)提出的,他認為圖式的本質就是一種認識的形式結構。在此基礎上,不同領域的學者對圖式進行了不同的解釋和研究。20世紀70年代,美國人工智能專家魯姆哈特進一步完善了這個理論,他認為圖式就是人們通過各種方式積累知識和經驗。圖式有序地儲存在人類大腦的長期記憶中,構成一個龐大的網絡,這個網絡對信息成功處理起著指導性的作用(Rumelhart,1980)。人們在理解一個新事物時要與它的背景知識聯系起來,即激活大腦中原有的圖式,然后輸入信息建立新的圖式,通過一些活動鞏固掌握的圖式。圖式理論認為,人的閱讀能力取決于三種圖式: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語言圖式指的是讀者掌握的語言知識和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即讀者掌握的關于詞匯、句子結構、語法和語音等方面的知識。內容圖式是指與閱讀文章內容相關的知識,也稱為背景信息,包括讀者自身的生活、教育和文化體驗等。形式圖式也叫結構或修辭圖式,是指文章的行文及謀篇、結構等知識,它包括關于文章的體裁及如何進行修辭的各種信息(Carrell,1983)。將圖式理論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是為了在新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系,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初中英語閱讀的現狀

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主要以單詞、短語和語法教學作為重點,認為閱讀就是字詞句段的積累,淡化了對學生閱讀技能的教授。語法翻譯法是教師教學常用的方法,這種情況在教育薄弱的地區尤其明顯,而城鎮里的初中英語教學雖然形式多樣,但是學生眾多,受教育程度不同,大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方法。從詞匯—短語—句子—段落—篇章逐一進行講解,教師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語言知識的學習上,通過大量的練習來進行鞏固,這導致學生忽略了與閱讀材料相關的背景知識,無法把握文章的結構體裁,甚至出現學生對閱讀文章每個單詞都認識,但讀不懂文章的情況。再次,傳統教學法較少注重培養學生掌握文章背景知識的能力,所以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大多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無法培養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最后,對于文章結構和體裁的忽視,使得學生對各種類型的文章不能有效掌握,并且,初中生進入了青春期,情緒情感不穩定,學習上易受個人興趣愛好的影響。一旦他們不喜歡英語閱讀,很容易就會不愿學甚至放棄學習英語。這些都是初中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得不到提高的原因。

三、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閱讀是綜合語言水平的體現,教師應該在英語課堂學習中,培養學生養成構建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的習慣,通過各種方式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圖式,幫助學生循序漸進地理解和吸收閱讀材料中的語言文字信息,文化背景知識和文章體裁結構。

(一) 閱讀前準備和激活圖式

閱讀前首先要激活學生的語言圖式。語言圖式作為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的基礎,是解碼閱讀過程中的信息的必備知識。語言圖式不能有效激活,學生閱讀會有障礙,就無法深層次理解閱讀。詞匯和語法的學習是建構語言圖式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閱讀前,教師應設計一些活動比如利用多媒體,頭腦風暴法,構詞法和情景記憶法等激活學生頭腦中舊的語言圖式。閱讀前,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圖片、視頻或音頻等與閱讀材料有關的語言知識,如在講授“My holiday”時,老師可以向學生展示自己假期的一些活動照片,播放西方國家學生的假期生活視頻等,激活學生關于holiday相關的語言圖式?;蛘呓處熢诤诎迳蠈懴耯oliday這個單詞,讓學生通過頭腦風暴,說出所有跟holiday有關的單詞,詞組等,教師用畫樹形圖的形式將其呈現出來,幫助學生為理解下文的閱讀材料做鋪墊。構詞法也是一種激活學生語言圖式的有效方法,英語中的單詞都是有詞根詞綴的,利用構詞法可以充分激活學生原有的語言圖式。

其次要激活學生的內容圖式。閱讀前,教師應該了解和推測學生頭腦中已有的內容圖式,根據學生的年齡、興趣愛好等和教師的教學經驗,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喚醒學生頭腦的內容圖式。教師可以通過課前預覽和課堂討論的方式激活學生的內容圖式。教師引導學生對閱讀材料的標題和圖片進行預覽,這些內容都跟閱讀材料緊密相關,學生可以根據這些信息來激活自己頭腦中有關的背景知識。比如在講到“body language”時,學生可以聯想本國的肢體語言以及國外肢體語言分別代表什么,激活了相關知識有利于學生的有效閱讀。教師還可以用課堂討論的方式來激活學生的內容圖式,通過提問學生有關背景知識的問題,學生以小組方式互相討論,這樣學生不僅可以表達想法,還可以聽取別人觀點,從而激活圖式,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的閱讀興趣。

最后要激活學生的形式圖式。教師在閱讀前引導學生熟悉閱讀材料的體裁結構,幫助學生回憶文本體裁的不同特點,從而激活學生頭腦中的形式圖式。比如記敘文一般以時間順序或者空間順序為線索,以人物或事件為主,學生可以從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發生,發展和結果等方面來理清閱讀材料的結構。說明文以解釋說明為主,結構層次清晰,文章主題一般在開頭或者結尾段落,中間部分闡釋知識,所以找到中心句就可以弄清文章之間的邏輯關系。學生激活了相關圖式,在閱讀時就會省時高效,能夠快速掌握文章的結構和內容。所以在閱讀前激活學生對不同體裁的形式圖式,可以幫助學生減輕閱讀壓力,大大提高英語閱讀的效率,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閱讀中建立圖式和運用策略

教師將學生頭腦中的圖式激活后,還要幫助學生建立圖式,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閱讀。在幫助學生建立和豐富圖式時,教師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幫助學生閱讀文本,具體方法如下:

1.通過略讀掌握文章大意,建立形式圖式

在略讀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文章體裁向學生提出不同的問題,要求學生快速閱讀文本,不需要逐字逐句讀,只要學生能夠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就可以,還要求學生在閱讀中能夠了解文章體裁。學生在略讀時,首先要通過文章標題或者插圖猜測文章大意,在頭腦中構建一個簡略的結構框架圖,然后快速閱讀開頭或者結尾尋找主旨句了解文章大意。接著學生可以結合教師提出的主旨大意題來檢查自己的閱讀效果,或者參與小組討論,幫助自己更準確的把握文章主旨。學生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略讀,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培養學生的閱讀技巧。

2.對文章進行尋讀,建立內容圖式

尋讀是為了培養學生快速找到文章細節的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設置問題,布置任務或者讓學生畫思維導圖等形式,幫助學生尋找文章細節,同時要求學生在閱讀時做好筆記,畫出重要信息和中心句。首先,教師設置問題順序要不同于文章的邏輯順序,讓學生通過連線的方式進行匹配,通過尋找細節,從而在頭腦建立新的圖式。問題的設置應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形式多樣,可以通過表格,填空,選擇,判斷等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其次,教師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找到問題的答案,比如要求學生將表達作者心情的詞語畫出來,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最后,教師讓學生畫思維導圖,引導學生一步步將文章主要信息呈現出來,從思維導圖中學生可以清晰地了解文章的結構關系,從而構建內容圖式。

3.對文章深度閱讀,建立語言圖式

深度閱讀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要掌握文章的語言知識和理解長難句,并且要揣測文章的深層次含義,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思想感情和寫作風格等。這一階段,教師通過設計一些閱讀活動,幫助學生豐富語言圖式。如猜測詞義,讓學生在上下文語境中猜測單詞的含義,從而培養學生的預測推斷能力。同義詞辨析和構詞法用法也是學生更好的掌握單詞的方法。長難句解析也是在深度閱讀中建立語言圖式的有效方式,對閱讀文本中出現的長難句進行語法分析,能夠讓學生更深層的了解句子含義,同時學生能夠利用已有的語言圖式,不斷建立新的圖式。學生在掌握語言知識的同時,也會進一步構建形式圖式,關注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情感是如何表達的,然后將文章的內容納入自己已知的知識框架中。此外,教師對一些語言知識的延伸性說明,也能幫助學生構建內容圖式,如通過一個單詞介紹背后相關的文化知識。

(三)閱讀后鞏固和重建圖式

教師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材料時,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使用這三種圖式,其中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的運用最重要,所以閱讀后圖式的鞏固是必不可少的。閱讀后,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對新建立的圖式進行總結,拓展語言圖式,豐富內容圖式,歸納形式圖式,從而幫助學生鞏固和重建圖式。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活動鞏固建立的圖式,如復述,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已經通過略讀,尋讀和深度閱讀在大腦中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復述是學生根據自己頭腦中的結構框架,利用教師提供的關鍵詞,在不看原文的情況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課文進行重述。但是,由于復述課文對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求較高,只有那些程度就好的學生能夠在閱讀后對閱讀材料進行完全的復述。對于學習程度較弱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通過降低難度,通過填空的方式讓學生復述文章,這樣既減輕學生學習壓力又鞏固了學生的圖式。在復述過程中,學生調動自己的語言知識,根據文章的組織結構,重述了中心思想,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記憶,從而鞏固和重建了學生的三種圖式。

閱讀活動后,小組討論也是鞏固圖式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提出的話題能夠將閱讀材料和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這樣有助于學生深度思考,幫助學生鞏固圖式,建構新的知識框架。角色扮演活動能夠激發學生好奇心,初中生思維活躍,活潑好動,學生在閱讀后對文章中出現的人物進行角色扮演,能幫助學生將閱讀中建立的語言圖式轉化為交際溝通的能力,在表演中學生對文本內容再次進行梳理,能更熟悉文章的體裁結構,并且從不同層面對已獲得圖式進行鞏固。角色扮演能夠調動學生各方面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鞏固建立的圖式,提高閱讀興趣。

四、結束語

圖式理論對提高初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有著重要意義,通過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后的不同活動,有效將圖式理論融合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不斷激活學生頭腦中原有的圖式,建立新的圖式,鞏固所學圖式,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閱讀效率。閱讀不僅僅是對語言文字進行解剖,而且是對文章隱含的背景文化知識和體裁結構的綜合分析。圖式理論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初中英語閱讀中出現的問題,無論對學生還是教師都是有益的。

參考文獻

[1]Carrell, P. L. and J. C. Eisterhold Schema theory and ESL reading pedagogy [J]. TESOL Quarterly, 1983.

[2]Kant,I.Critique of Pure Reason[M].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imited. 1781.

[3]Rumelhart, D. E. Schemata: The building blocks of cognition[A]. In R. J. Spiro, B.C. Bruce & W. F. Brewer(Eds). 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C].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0.

[4]劉芳. 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證研究[D]. 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8.

[5]楊超南,夏文熠. 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 海外英語,2019.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

[7]朱玉.基于圖式理論及教材分析的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J]. 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2.

作者簡介:郭志佩,女,河南偃師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法

(河南大學外語學院?河南?開封?475000)

猜你喜歡
圖式理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三段四部式”寫作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圖式理論視角下的初中英語聽力教學初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圖式理論對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啟示
初中英語單項選擇練與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