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秧歌的藝術性特征

2021-03-15 19:07段雪寧
錦繡·中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秧歌民族性東北

段雪寧

摘要:東北大秧歌的音樂,是東北大秧歌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東北大秧歌的音樂特點,對整個東北大秧歌的繁榮與發展,既具有理論價值,又具實踐參考意義。文章以民族性、地域性、民間性為三大視角,對東北大秧歌的音樂特點,進行系統、細致的論述。

關鍵詞:東北大秧歌;音樂特點;民族性;地域性;民間性

秧歌,是我國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據考,這種民間舞蹈起源于農業勞動,為“插秧之歌”的簡稱。舞者通常扮成各種人物(如白蛇、青蛇、許仙、唐僧、孫悟空、傻柱子、小老媽等等),手持扇子、手絹、彩綢等道具而舞。在表演形式上,分為“大場”與“小場”兩部分:大場為變換隊形的大型集體舞;小場為兩三個人表演的帶有簡單情節的舞蹈或歌舞小戲,有時也為一人單獨演唱的民歌、小曲。東北大秧歌的音樂是東北大秧歌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東北大秧歌的舞蹈各占整個東北大秧歌的半壁江山,構成載歌載舞、視聽一體的格局。研究東北大秧歌的音樂特點,對于東北大秧歌的繁榮與發展,具有理性思辨與實踐參考的雙重價值。具體而言,東北大秧歌的音樂特點,可以分解為以下幾個層面。

一、民族性民族性是一切藝術的生命與靈魂。

“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早已在許多藝術家心中達成共識。俄羅斯作家赫爾岑早在19世紀就指出:“詩人和藝術家們在他們的真正的作品中總是充滿民族性的?!雹?/p>

東北大秧歌音樂的民族性,與整個東北大秧歌的民族性相匹配,并為整個東北大秧歌的民族性服務。東北大秧歌為中國漢族的民族舞蹈,其“大場”的大型集體舞的隊形變換方式有“卷白菜心”“走剪子股”“編蒜辮”“珍珠倒卷簾”“迷魂陣”,以及踩高蹺、跑旱船、跑驢、竹馬燈、花燈等歌舞形式,都具有鮮明的漢族舞蹈的特點?!靶觥钡母栉枰捕际敲褡甯栉?。

東北大秧歌的音樂,分為“大場”舞蹈的伴奏音樂(器樂)與“小場”中的演唱(聲樂)、伴奏(器樂)兩種。無論是“大場”的器樂伴奏,還是“小場”的聲樂演唱與器樂伴奏,都是典型的民族音樂。其一是樂器的民族性。為“大場”舞蹈伴奏的樂器,主要有嗩吶、鼓、鑼、镲,都是古老的民族樂器;為“小場”伴奏的樂器,除上述樂器以外,還有竹板、手玉子、二胡、三弦等,也都是傳統的民族樂器。其二是樂曲的民族性。為“大場”伴奏的《將軍令》《得勝令》《句句雙》《大姑娘美》等樂曲;“小場”中的民歌《繡哈爾濱》《翻身五更》《看秧歌》等,也都是典型的民族聲樂作品。而且,這些樂曲的作曲法,也都是民族化的。例如在旋律上,都是民族音樂特有的旋律;在節奏上,多用四拍子或二拍子,也都是民族化的節拍;在主題發展手法上,常用變化重復的“合頭換尾”或“加花變奏”等手法;在調式上,多用傳統的五聲調式(以“宮商角徵羽”為調式名稱),并以音樂為標記,表述調式主音的音高——調性。凡此種種,都充分證明,東北大秧歌音樂的民族性特點,是十分明顯、不須贅述的。

二、地域性地域性也是東北大秧歌音樂的主要特點之一。

“自有文藝始,便有文藝的地域性及相應的文化意蘊?!赜蛭幕敲褡逦幕象w中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地域文化特色愈濃郁,民族文化特色就愈鮮明?!雹谡玺斞赶壬裕骸坝械胤缴实?,倒容易成為世界的,即為別國所注意。打出世界上去,即于中國之活動有力?!雹?/p>

東北大秧歌音樂的地域性,也是與整個東北大秧歌的地域性相匹配,并為整個東北大秧歌的地域性服務的。東北大秧歌,顧名思義,是指流行于東北地區的大秧歌,與陜北秧歌、河北秧歌、山東膠州秧歌和股子秧歌等,各有不同的地域風格和特點。

東北大秧歌的音樂,充分彰顯出東北音樂文化的特點:總體風格上熱烈、粗獷、豪放;旋律素材上采用東北民歌、小調、小曲;音樂語匯與文學語言上,運用東北語匯與東北方言;地方樂種上,屬于東北鼓吹樂中的嗩吶樂樂種。

凡此種種,都有力地證明,東北大秧歌音樂的域性特點,也是十分鮮明、不容置疑的。

三、民間性同樣是東北大秧歌音樂的主要特點之一。

東北大秧歌音樂的民間性,同樣是與整個東北大秧歌的民間性相匹配,并為整個東北大秧歌的民間性服務的。東北大秧歌產生于清初的東北民間,“清初,東北各地廟會風行,鬧大秧歌亦隨著盛行”。④據清人楊賓所著的《柳邊紀略》記載:“上無夜,好事者輒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婦女,又三、四人扮參軍,各持尺許兩圓木,夏擊相對舞,而扮一持傘燈賣膏藥者前導,傍以鑼鼓和之,舞畢乃歌,歌畢更舞,達旦乃已?!雹莸拇_如此,東北大秧歌與東北民間的民俗活動緊密相關,不僅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青苗節、中秋節等節慶活動會有大秧歌表演,而且民間祝壽、建房奠基、喬遷、紅(婚嫁)、白(喪葬)、藍(祭祀)、黃(廟會)、黑(撒路燈、放河燈)等各種民俗活動,都有大秧歌閃亮登場。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扭東北大秧歌更成為城鄉百姓強身健體、自娛自樂、社會交際的普及性群眾文化活動。因此,東北大秧歌的音樂,更成為東北老百姓喜聞樂見的音樂品種,《句句雙》《大姑娘美》的曲調人人會哼;《小看戲》《小挎鼓》的秧歌調與《瞧情郎》《丟戒指》《看秧歌》等民間歌曲,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結語

凡此種種,都足以證明,東北大秧歌的民間性特點,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綜上所述,可見東北大秧歌音樂,屬于民族音樂文化、地域音樂文化、民間音樂范疇,這三大特點也是它的三大支柱,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使它永遠立于民族文化之林。

(新疆藝術學院?新疆維族爾族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天山區?830002)

猜你喜歡
秧歌民族性東北
Make ’Em Laugh
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發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每到冬天,東北就變成了“凍”北
秧歌:老北京的“廣場舞”
大東北的春節
民族性不是票房毒藥
狗年說“狗”
論傳統雕塑的民族性
論城市雕塑語言的民族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