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文化符號在地域鄉村景觀中的應用

2021-03-15 19:07宗有超
錦繡·中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文化符號鄉村景觀

宗有超

摘要:在鄉村景觀建設中,為了提高鄉村景觀的辨識度,營造良好的景觀環境,文化符號在景觀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多,“新農村”在規劃設計的過程中,也非常注重鄉土文化在景觀中的應用。符號作為信息傳播的載體,在鄉村人文景觀的構成要素、規劃設計、景觀表現中體現的尤為突出,本文在新農村建設的大背景下,分析鄉村景觀以及文化在景觀小品中的應用現狀并結合武威天堂村在規劃,發展中的問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鄉村景觀;文化符號;景觀小品

1.文化符號在區域鄉村景觀中的應用現狀

隨著城市化現象不斷向鄉村延伸以及農村人口逐漸向城市聚集,鄉村文化也隨著農村人口的減少而逐漸衰落,甚至出現了無人村、老人村、留守村,有一種說法是“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這種說法雖然不完全恰當,也不全面,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我國鄉村環境總體上是比較落后的。我國東部地區經濟較為雄厚,也不乏出現了一些發展較好的鄉村,如華西村、宏村等等,華西村因鄉鎮企業的發展而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從而發展起來的,而宏村發展過程中保留了當地的鄉土文化符號,在保留自己文化、建筑的基礎上發展具有區域文化特色的經濟,以此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然而在中國西北部,經濟相對落后的情況下,鄉村景觀的發展不容樂觀,青壯年人口向大城市聚集、人口的減少、文化的缺失以及缺少傳承性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西方文明的大量輸入,一些鄉村也逐漸趨于城市化,如蓋洋房、立雕塑、種草坪、修廣場,幾乎全盤照搬西方的景觀符號,拋棄原有場地的文化鄉土元素,有違于設計的初衷。鄉村是通過人們自然而然集聚生活形成的;“景觀”這一詞主要是來自于藝術學說,是人們使用一些技術手段,將一些自然界的綠色植被集中放置于某一空間之內[1]。鄉村與城市最大的區別在于人文景觀的不同,再過去一段時間里,以為按照城市建設的標準來建設規劃鄉村,甚至用區域模式化發展鄉村,就能實現鄉村的可持續發展。然而,由于鄉村文化的逐漸缺失,一些區域特有的文化無法得到良好的傳承,其后勁發展不足的問題也日益突出。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逐漸興起,文化建設也隨之在鄉村開展,也不乏出現了一些發展較好的鄉村。

2.文化符號融入鄉村景觀設計中的意義

2.1 傳承區域文化延續歷史文脈

景觀的符號包括符號的能指、所指與實物能指可視為景物的形式和空間,所指代表景物傳達的含義,而實物則指具體的景物[2]。本文要說的天堂村位于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天堂鎮,這里景色宜人、氣候濕潤、民風淳樸,村莊以藏傳佛教寺院天堂寺而得名,是一個以民族文化為特色的村莊。在上世紀末,由于交通不便天堂村鮮為外人所知,時間進入21世紀,天堂村按照生態優美、宜居適居、扶持鄉村旅游產業打造生活富裕、民俗淳樸、綠色文明的鄉村振興計劃,營造具有民族特色的鄉村旅游品牌,通過將區域特有的文化融入當地鄉村景觀。一方面傳承了當地特有的區域文化,另一方面增加了游客的歸屬感,打造鄉村旅游新模式,區域文化得到了傳承,同時也為區域文化的更新提供了好的方法和有效的途徑,使得地域文化得以重新發出光芒。歷史發展以來,尤其是當代的今天,地域文化得不到充分重視,導致地域文化面臨著傳承性的問題,鄉村景觀是中國保持地域文化特色景觀的最后一塊凈土,天堂村將區域文化融入到鄉村景觀中為鄉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動力[3],為鄉村文化的傳承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有利于延續區域歷史文脈,但是我國廣大的西部地區,有千千萬萬個鄉村,鄉村文化的缺失、基礎設施差等一系列問題突出,隨之而來的是原本就脆弱的鄉村經濟的加速衰落,農村人口加速向城市聚集,留守村、無人村等也會逐漸增多。

2.2 區域鄉村景觀的發展方向

所謂鄉土景觀是指當地人為了生活而采取的對自然過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間及格局的適應方式,是此時此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顯現[4]。在全球化的今年,鄉村景觀的地域性逐漸衰弱,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鄉村模式化的現象,新農村建設也逐漸趨于同質化,鄉村景觀的多樣性發展面臨嚴炯挑戰。在上文中所列舉的天堂村在鄉村文化景觀的多樣性和傳承性等方面有著它獨有的特色,將地域文化融入到當地的景觀設計中并保持鄉村原有的規劃格局,使得地域文化得以傳承,延續了鄉村歷史風貌,多樣性的鄉村景觀設計給人帶來了獨特的體驗,給鄉村景觀設計提供了不盡的創新源泉,也促使了鄉村文化的良性發展。通過這種設計方式能夠實現鄉村景觀和城市景觀的有機融合,從而在鄉村景觀設計中能發揮作用。

3.文化符號在景觀小品中的設計問題

3.1 缺乏地域性特色

一些鄉村景觀小品沒有體現當地的文化特色和歷史,沒有結合地域性民俗文化、習慣相結合,缺乏文化的多樣性,沒有形成地域文化的凝聚力。在一些景觀設計中往往存在景觀小品的復制現象,使得一些景觀沒有其文化的獨特性,缺失了景觀小品本身的藝術特色從而減少了景觀的吸引力。

3.2 與場地條件不符

有一些景觀小品在設計中忽略了場地的地形條件,景觀小品隨意放置,沒有利用場地的起伏、植物的層次,河流的走向使其無法融入整體規劃設計中,難以突顯景觀小品的場地精神。還有一些景觀小品和鄉村景觀風格不統一,只是簡單的照搬城市景觀小品,缺乏鄉村元素,以至于鄉村景觀文化不倫不類。

3.3 景觀小品與當地村民的生產需求不協調

設計的根本是要“以人為本”,在部分鄉村景觀設計中,設計者忽略了周邊村民的生產需求,有些小品甚至與生產需求所沖突,沒有結合村民生產方式和生活需求,一味地放置在景觀設計中,顯示出鄉村景觀小品的單調以及僵硬感。還有一些景觀小品過于繁瑣,增加了以后維護管理的成本。

4.對于鄉村景觀在文化建設中相關問題的解決措施

4.1 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鄉村景觀

隨著“鄉村振興”政策的落實,我國廣大鄉村地區快速發展,鄉村振興的主體是廣大的農民群眾,這一政策也是站在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提出的,所以在鄉村景觀設計中,最根本的是要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干實事,給人民一個更加美好的家園,在鄉村基礎設施的設計中,要根據當地的傳統文化以及當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后期所能帶來的經濟效益進行相應的設計,以此來使鄉村景觀更具有內涵和文化,更能符合當地居民以及外來游客的需求,要充分尊重文化的多樣性,不能出現千篇一律,照搬硬套的現象,如果是這樣的化就喪失了鄉村景觀設計原有的意義和作用。

4.2 文化符號在鄉村景觀小品中設計的實施策略

要結合場地的原有特征,進行合理的布置設計,結合鄉村景觀小品設計的審美觀,進行鄉村景觀改造設計,景觀小品要注重個各景觀節點之間的聯系,起到連接和過渡的作用,要把控景觀小品與整體環境的聯系,在景觀小品設計中,應使用鄉土植物,這樣便于后期維護,也使景觀能融入到整體環境中,更好的展現鄉村景觀的理念和設計基調。要充分分析受眾人群的需求,以及后期發展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結合游客以及村民的實際需求,使景觀小品的布置與其需求相適應,融入當地的傳統文化,立足于本土,可以對其特有的鄉土元素重新組合,抽象化處理,形成新的景觀小品以此來提高文化辨識度[5]。

4.3 適度發展鄉村旅游業擴大文化影響力

在保持和滿足鄉村正常的生產活動以及村民的生活需求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在當地具有特色的文化基礎上開發鄉村旅游等相關產業,將一部分區域進行規劃設計之后對游客開放,供游人欣賞游玩,培養和鼓勵當地居民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產業,提供就業機會,這樣可以帶動鄉村經濟的發展以及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

5.總結

文化的應用在景觀設計中極為重要,如果設計脫離了文化,這個設計就沒有了靈魂。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文化的傳承也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文化也逐漸成為一個地區或國家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因此,我們更要加強文化在景觀中的應用以及對地域文化的保護和傳承,發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將優秀地域文化融入到鄉村景觀建設中,合理有效的規劃鄉村景觀,使鄉村景觀有其獨特的魅力和獨有的競爭力以及其新的外在形式,為我國鄉村的振興打下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茗琪.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景觀設計的思考[J]. 居舍, 2019, 000(034):P.100-100.

[2]張群,高翅,裘鴻菲.從景觀符號看傳統景觀文化的傳承[J].中華建筑,2006,024(008):135-136,167.

[3]鄭琦琳, 劉雪梅. 淺談地域文化在鄉村景觀設計中的融入與應用[J]. 現代園藝, 2019.

[4]俞孔堅, 王志芳, 黃國平. 論鄉土景觀及其對現代景觀設計的意義[J]. 華中建筑, 2005, 23(004):123-126.

[5]馬麗穎. 探析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景觀小品設計[J]. 科技資訊, 2020,018(006):228-229.

蘭州交通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研究生 藝術設計專業 環境設計方向

(蘭州交通大學藝術設計學院?甘肅?蘭州?730000)

猜你喜歡
文化符號鄉村景觀
當下鄉村景觀營建現狀及方向
試論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鄉村景觀的融入
園林規劃設計中鄉村景觀的保護探討
以中國服飾文化為設計元素的生活創意品研究
論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文化學視野下象形武術的“動態”文化符號
涂鴉藝術在服飾設計中的運用
《冰雪奇緣》:重塑經典與動畫的文化本性
巴蜀地域文化視角下的餐飲空間設計研究
淺談鄉村旅游景觀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