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信仰視角下的“肚兜”紋樣及其文化內涵

2021-03-15 19:07龐晨旭
錦繡·中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民間信仰傳統紋樣

龐晨旭

摘要:本文從文化取向和民間信仰的角度出發,將傳統的民間服飾——“肚兜”重新帶回大眾的視野,分析這一類服飾上的刺繡圖案及其中蘊含的精神文化內涵,突破傳統美學形式分析,將這些圖案喻于大眾的生活背景和社會的文化發展之中,運用宗教民俗學的研究方法來分析其紋樣的文化內涵。

關鍵詞:民間信仰;肚兜;傳統紋樣;文化內涵

“肚兜”屬于內衣的一種,常穿戴于衣服里面,民藝是民間文化觀念的一種物化形式和重要的傳播載體。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民間信仰也反映在人們的生活中、反映在日常生活的物品上。陜西地處我國西北黃土高原邊緣,有大量傳統民間美術的遺存,同時其中所暗含的民間信仰觀念也由此傳承下來,而最容易傳播、使用范圍最廣的便是刺繡,“肚兜”是服飾的一種,陪伴陜西人的一生,上面的刺繡圖案是陜西人民間信仰最直接的體現,這一方小小的肚兜,不僅是保暖的衣物,更是陜西人精神的寄托。

一、俗神信仰

人之初生,紅肚兜便伴隨孩子的童年,在女性結婚后、懷孕后,母親和婆家就已經為還未出生的孩子縫制肚兜,這些肚兜承載了人們的祈愿,往往使用“童子”、“胖娃娃”的形象,這些娃娃形象可以說源自同一個古老的圖像俗神“抓髻娃娃”。這些童子形象伴隨蓮花出現時體現出祈求生命、歌頌繁衍的主題,抓髻娃娃作為人類始祖神,保佑著還未到來的孩子,是婦女長輩對生育的祈愿,是民間“生生觀”的體現。

有一類圖像較為特殊,是“蓮花”和“娃娃”的形象,但是娃娃卻位于蓮花的底部,呈現出人面魚身的形象?!吧徟睢倍嘧?,在中國民間信仰中代表“多子富貴”。人面魚身的娃娃是繁衍之神抓髻娃娃的形象,這種與蓮花結合的畫面即代表了魚和蓮花陰陽合體的抓髻娃娃,是半人半獸型的民間保護神和繁衍神,是由動物圖騰崇拜向祖先崇拜轉變的過渡形態。反映了黃土高原的黃帝氏族部落的民間崇拜。

經過人們對生活的體驗和對未來兒孫滿堂的期盼,也出現了一些兒童的形象,例如“麒麟送子”和“嬰戲圖”這一類表達繁衍生存的圖像。

二、圖騰信仰

在原始社會,人們的信仰崇拜起先是來自于大自然的,也就是自然崇拜?!棒~戲蓮”、“魚鉆蓮”圖案是最隱喻的一種表達繁衍生育的圖案類型,是動物與植物、生命與自然相伴相生的圖案。魚喻“陰”喻“女”,是民間代表女性的圖騰之一,蓮花喻“男”喻“陽”,是男性的代表圖案,原型圖案多來自民間的喜花剪紙,以“魚和蓮”暗中比喻男女之事,以表達對生育和繁衍的憧憬,希望子嗣延綿、生生不息。

“連身鳥紋”多用于新婚婦女穿著,此類紋樣以“鳥”比喻天地中的天、陰陽中的陽,以鳥頭魚身的“魚”喻地、喻陰,鳥頭對稱、魚身相連喻男女相交,陰陽相合,化生萬物,萬物生生不息,正是民間對于繁殖生育的祈愿。

陜西地區的新婚肚兜中其中一種設計圖樣是以肚兜中心為主體圖案,周圍四角用植物裝飾,形成了以中心為主、四方為輔的圖案形式,此類形式正是以“我”為中心的五行學說,中間圖案也大多以金色鉤邊,也是中國民間五行色以“金”為中心的無意識體現。這種裝飾手法還有一獨特的特征:主體圖案的中心往往有一條有弧度的黑線開口紋,以弧度較小的“v”型為代表,這種表現形式就是民間符號體系中代表女性、女陰的符號,民間稱其為“椒刺刺”,象征母腹子宮,是生命之源。在肚兜紋樣存在這種情況:代表女性、女陰的弧形線性符號的圖案外圍是民間被稱為“云紋”的抽象符號,這種以連續的曲線圍成的符號代表了“男性”、“男陽”;同時也有可能是如意符號的變體,象征吉祥如意,但我更傾向于第一種觀點,也就是代表著“男陽”,菱形的肚兜本身象征宇宙天地,中心是“男女相交”的兩性符號,是中國本原哲學中“男女相合化生萬物,萬物生生不息”的概念體現。

“五毒”是驅邪逐疫的圖騰,一般指“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五種毒物,端午前后,五毒橫生,禍亂人間,中國人講究“以毒攻毒”,壓制則為上,想要小孩子免受毒物的傷害,就要制服它們,于是將它們繡在肚兜上,成為獨具特色的“五毒”肚兜,這類肚兜與以上的女性穿著用肚兜不同,多為孩童穿著,以“五毒”這一圖騰來辟邪,也是中國獨有的驅毒之“巫術”。

三、吉祥符號

吉祥符號圖騰是一種抽象的意語表達,肚兜的圖案除了擁有具體形象的圖案之外,還有布滿各種吉祥符號的圖案?!皡d”字紋是民間常見的圖騰符號,這個符號代表圜天旋轉以生生不息;以旋轉符號變體而來的還有“盤長紋”,陜西民間稱為“蛇盤九顆蛋”,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此類吉祥的圖騰符號繡在肚兜上,其文化內涵自然不言而喻。

四、結論

中國民間美術的裝飾變形,是具有中國本原哲學觀念內涵的。中國人的藝術創造之中講究“天人合一,物我合一”,所有裝飾圖案都直接或間接地顯現出中國人借自然客體傳達個人情感的方法,這些看似普通的動物、植物、人物,形式、圖案、內涵都是中國人的心理特征和情感特性導致的,雖然造型色彩各不相同、各具特色,但其“生生不息”的生命內涵卻是從未變更的,圖像的文化內涵需要將其置放還原于特殊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發展之中,不僅是肚兜,所有的民間藝術作品都是我國民間信仰的永恒載體,是民俗文化、本原文化的活化石。

注釋:

①潘魯生、唐家路:《民藝學概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p17.

②潘魯生、唐家路:《民藝學概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p111.

③靳之林:《抓髻娃娃》.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p77.

④靳之林:《綿綿瓜瓞》.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p199.

參考文獻

[1]靳之林.《中國民間美術》.[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0年

[2]靳之林.《綿綿瓜瓞》.[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3]靳之林.《抓髻娃娃》.[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4]蘭宇.《陜西服飾文化》.[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

[5]李宏復.《中國刺繡文化解讀》.[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年.

[6]潘魯生,唐家路.《民藝學概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2年.

(西安美術學院?陜西?西安?710000)

猜你喜歡
民間信仰傳統紋樣
基于問卷調查的民族高校大學生民間信仰問題調查分析
傳統紋樣在當今服飾設計中的運用
廣彩傳統紋樣與現代服裝設計的詩意化整合
傳統紋樣融入現代圖案設計教學研究
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探析民間信仰作用下的社區公共生活
試分析傳統紋樣對平面設計的影響
淺議傳統紋樣與現代標志設計的碰撞與交融
仡佬族民俗體育文化的歷史溯源及民間信仰
遵義仡佬族民間信仰中的倫理觀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