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述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技術的創新發展

2021-03-15 05:54張笑榮朱厚毓林岳秀
錦繡·中旬刊 2021年8期
關鍵詞:機遇挑戰創新

張笑榮 朱厚毓 林岳秀

摘要:臨床微生物檢驗技術為臨床感染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提供了科學的依據,其研究發展也經過了漫長的歷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本文主要介紹臨床微生物在臨床上的發展各個階段、現狀以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一些想法,希望能這門學科能夠得到突破和創新。

關鍵詞:臨床微生物檢驗;機遇;挑戰;創新

1.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技術的發展

1.1傳統微生物學檢驗技術發展階段

傳統微生物檢驗技術是基于對其進行形態學檢查和生化反應鑒定進行的,即采集患者的標本進行分離培養,通過染色和鏡檢或動力檢查對某些病原菌做出初步鑒定,然后依據病原菌的特征進行生化反應鑒定,從而得知致病菌。

1.2診斷微生物學檢驗技術發展階段

在此階段出現了成套鑒定裝置和半自動微生物鑒定技術,為微生物檢驗工作提供了一個簡便科學的鑒定程序。隨著技術不斷成熟,之后的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試驗分析系統為病原菌快速診斷和藥敏實驗提供了有力工具。[1]這個階段還結合應用了免疫學檢驗技術,形成了診斷微生物學的檢驗技術[2]。

1.3分子微生物學檢驗技術發展階段

此階段出現了核酸雜交法、聚合酶鏈反應等技術,不僅可以從分子角度更深入的了解微生物,還能大大提高微生物檢驗的速度和準確度[3]。

1.4基因微生物學檢驗技術發展階段

基因診斷技術是對微生物的本質進行研究[4],病原微生物的特異性的基因序列可以作為分子標記用于疾病診斷。根據目前的研究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對微生物的鑒別用于疾病的診斷、預防和治療。

我國微生物學診斷領域起步較晚,落后于國際水平,但是國內微生物學檢驗技術一直在發展,對臨床診斷疾病也具有越來越高的參考價值。

2.臨床微生物檢驗技術的現狀

微生物檢驗在臨床上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檢查環節,大多數醫院微生物檢驗科室隸屬于檢驗科,但是在一些專業水平較高的醫院,微生物檢驗科室被設置為獨立科室,與檢驗科平級,足以說明微生物檢驗的重要性。

目前,微生物檢驗仍以傳統方法為基礎,首先對標本預處理,選擇染色方法進行涂片染色,根據結果選擇合適的培養基分離培養;之后觀察菌落特點,選擇適當的生化反應或自動化儀器進行鑒定;藥敏鑒定則采用紙片法或直接上自動化儀器進行檢測。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微生物的檢測一直是手工自動化共存,以基礎微生物學方法為主,并結合免疫和分子生物學等手段輔助診斷。

微生物檢驗在降低醫院感染方面具有指導意義[5]。醫院感染中最常見的是細菌感染,所以最重要的解決途徑是要鑒定細菌,而微生物檢驗能夠快速鑒定細菌,從而為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利依據,可以降低院內細菌感染的發生幾率,延緩感染蔓延,為患者和醫師安全提供保障。

在現代醫學研究中,微生物檢驗成為更多學者研究的熱點,有效、準確、快速的微生物檢驗報告可在用藥治療、抗生素使用方面提供準確指導,減少患者的治療時間,提高治愈率減少復發風險[6]。

3.臨床微生物檢驗的機遇

3.1檢驗工作者操作水平的提高

經統計,一些三甲醫院嚴格執行室內控制和室間質量評價工作,從臨床醫師開具檢驗項目開始,到采樣前患者的準備,樣本的采集、運送、處理、分析這一系列過程都要確保操作的準確性及樣本不受污染。加強對檢驗工作者的培訓,增強變通意識,不斷學習專業理論知識,掌握嫻熟的操作技能和準確判斷能力,為臨床醫生提供準確的信息[7]。

3.2微生物與臨床緊密結合

微生物檢驗人員要走出實驗室到臨床中去,加強與臨床醫生的交流,避免不合理用藥而產生耐藥性。要主動配合、加強交流、互相協作、參加相關科室感染病例的會診,討論有關診治方面的問題,提出方案,尤其對檢出細菌的種類和耐藥情況作出說明,提出防止耐藥性和醫院感染的措施。加之醫院對臨床微生物檢驗重視程度的提高,嚴密的微生物檢驗結果具有極高的參考意義。

4.臨床微生物檢驗的挑戰

4.1檢驗工作者的創新意識欠缺

檢驗工作者重視技術操作,缺乏發現問題的能力,創新意識不足。缺乏對最終結果的分析能力,作為微生物檢驗人不僅要會操作,還要重視原理及對疾病的基本判斷,才會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檢驗人員不斷積累、不斷思考,微生物檢驗將會有更好的發展[8]。

4.2機械化依賴程度高

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說明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這一發展有利有弊,他可以大大減少工作者的工作量,提高檢驗效率。但是可能使檢驗者在不知不覺中淪為工具人,會限制人的思維和發展。并且機器并不是萬能的,它也會有罷工和出錯的時候,所以不論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保證自己的技術不生疏,機器始終是幫助人類而非取代人類。

5.結語

臨床微生物檢驗即微生物室與臨床相輔相成,臨床微生物不斷發展可以更好的為臨床診斷服務。不斷提高檢驗人的知識水平和操作能力,通過創新發展,創建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檢驗技術。

參考文獻

[1]王金良.試論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技術的創新發展[J].實用檢驗醫師雜志,2015,7(03):131-133.

[2]朱慶義,宋亞軍,邵祝軍,等主編.軍團菌和軍團菌病[M].第1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14.

[3]楊趁霞.3種分子技術在臨床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工程學,2020,19(04):586-587.

[4]韋敬業.試論臨床微生物學檢驗技術的創新發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73):28+30.

[5]張蕾.微生物檢驗在醫院感染控制中的應用[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20,31(12):1501-1502.

[6]辛忠玲.感染控制中微生物檢驗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08):157-158.

[7]羅剛.臨床微生物檢驗質量保證和持續改進你了解嗎[J].保健文匯,2019(09):24.

[8]王俊羽.關于臨床醫學檢驗重要環節質量控制的研究[J].飲食保健,2016,3(1):194-195.

作者簡介:張笑榮,2000年4月出生,女,漢族,河北邢臺人,本科在讀,華北理工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方向:微生物檢驗 ;

朱厚毓,2000年8月出生,男,漢族,河北保定人,本科在讀,華北理工大學基礎醫學院,研究方向:微生物檢驗;

林岳秀,1993年7月出生,男,漢族,河北邢臺人,醫師,河北省南宮市人民醫院,研究方向:微生物檢驗。

(1.華北理工大學?河北?唐山?063000;2. 河北省南宮市人民醫院?河北?南宮?055750)

猜你喜歡
機遇挑戰創新
再見,機遇號
指數再創新低 把握底部機遇
機遇
第52Q 邁向新挑戰
機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