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木偶之趣 尋幼兒園木偶戲發展之路

2021-03-24 11:03莫群文銘婕
參花(下) 2021年3期
關鍵詞:木偶戲傳承與創新幼兒園

莫群 文銘婕

摘要:木偶戲在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并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說木偶戲“源于漢,興于唐”,隨著時代的發展,多種娛樂方式興起,使木偶戲不再如以前受歡迎。然而,木偶戲承載著各地不同的地理、歷史和文化特征,對傳播民族文化、增強民族認同有著深遠的意義。當下尋求幼兒園木偶戲發展之路,將木偶戲的傳承與創新作為我們探求的方向是很有意義的。

關鍵詞:木偶戲 幼兒園 傳承與創新

木偶戲,也叫傀儡戲,擁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其作為中國的傳統藝術,是民族的瑰寶、歷史的遺珠。在遼寧、浙江、福建和湖南都有廣泛分布,有著明顯的地方色彩,戲劇內容豐富多彩,與民間傳說、歷史故事息息相關。木偶戲作為中國傳統戲劇,應當在幼兒園戲劇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對幼兒審美培養、心理發育和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實踐有著重要作用。

一、木偶戲在幼兒園應用的意義

(一)極強的審美體驗

木偶戲的造型多種多樣,風格流派各有不同,道具設計精巧,造型復雜,充滿色彩搭配的藝術和深層次的美學技巧。木偶顏色鮮艷,人物性格鮮明,是木偶戲的靈魂所在。在木偶戲制作行業,曾經出過多位雕刻大師,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和深厚價值的藝術。木偶戲承襲戲曲舞美,出將入相,分為臺前幕后,演員在后臺通過線來操縱木偶,形式繁復。

木偶的線條和色彩明顯,將人體的各個部分具象化,程式化地表現出來,比如肌肉線條,還有其他部位的線條明顯。木偶色彩鮮艷,以臉譜為例,運用簡單的褐色、白色和紅色來勾勒臉譜,將人物特征和形象通過線條和色彩非常鮮明地表現出來。木偶戲的木偶是立體的,因此對雕刻技術要求很高,只要有一個角度雕刻得不好,在表演過程中就會影響整體效果。木偶的制作和中國畫有著相通之處,中國畫講究神似意達,要求畫家對所畫事物有深入的觀察和通透的理解。木偶的制作也是如此,只有將人體的線條和光影色彩了解得仔細,才能用簡單的材料和簡單的色彩來表現出木偶的不同形態。

(二)良好的心理體驗

木偶戲的內容大多是一些傳統故事,和其他傳統戲曲一樣,具有教化作用,在過去經濟文化不發達的時代,戲曲承載了教化人心、勸人向善的責任。

木偶戲里既有傳統劇目,如《大鬧天宮》《嫦娥奔月》等,又有現代劇《英雄小八路》和兒童劇目《馬蘭花》等。這些戲劇里傳遞出來的為人向善、鋤奸懲惡的理念,對處在心理發育關鍵期的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論是傳統劇目還是現代劇目,木偶戲的內容都是來源于現實,又在此基礎上進行戲劇創作,讓幼兒了解善惡是非,知道人心向善、知恩圖報這些美好的品質,再將這些品質折射到生活中,在家長和教師的引導下,幼兒會不自覺地學習這些優秀的品質,比如與人為善,和小朋友和睦相處,孝敬長輩,在家里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等。

(三)重要的傳承價值

木偶戲表演形式豐富多彩,除傳統的戲曲表演外,還出現了很多具有商業價值的表現形式,如連續劇、話劇、歌舞劇等。隨著木偶戲的不斷發展,其也出現在廣告上。木偶戲延續著傳統戲曲的元素,作為傳統戲曲種類,木偶戲反映和傳遞著各地風土人情、民俗文化,以及各族人民的審美和道德標準,承載著中國自古至今不同的地域文化。木偶戲因其獨特的藝術價值,于2006年被我國確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梢?,作為我國具有傳承價值的木偶戲在社會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幼兒是中國未來發展的新生力量,是中國未來發展之基,肩負著中國繁榮復興的重要使命,肩負著中國傳統文化、傳統藝術的傳承。幼兒教育可以影響幼兒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現今社會很多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時,關注的不再是孩子是否吃飽,更關心孩子能否在幼兒園有所收獲,身心能否健康發展。在幼兒園,幼兒便已經在教師指導下了解傳統文化,學習情緒管理等。如果在幼兒教育中滲透木偶戲,既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豐富幼兒的傳統文化學習內容,也是促使他們愛上木偶戲的有效途徑,為未來木偶戲的傳承提供保障。

二、木偶戲在幼兒園的傳承與發展實踐策略

(一)加強師生對木偶戲的了解

木偶戲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保護項目,具有傳承的重要價值,其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那么,在木偶戲傳承中,我們應如何在幼兒園探索木偶戲發展之路?筆者認為,木偶戲在幼兒園的推廣和傳承有多種方法。其中,在木偶戲的制作中,涌現出許多技藝高超的大師,他們將木偶的制作水平提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在幼兒園的戲劇教育中,我們可以引導幼兒參觀木偶制作工坊,或者觀看木偶制作過程的圖片和紀錄片,將木偶的制作過程展現給幼兒。教師再引導幼兒去賞析木偶,了解木偶的形體美、色彩美,感受其流暢的線條和變幻的顏色,有利于幼兒時期的審美體驗、色彩感知乃至幾何觀念的初步建立。

(二)教師積極制作木偶道具

在初步了解木偶戲之后,幼兒可以自主動手去制作簡易木偶,利用可回收材料或者環保材料來制作簡易木偶,給幼兒提供動手制作的機會,增強想象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比如,制作木偶的頭時,可以利用小皮球來做,也可以借鑒晴天娃娃的形象,用布料和棉花填充物來制作。為了追求木偶輕盈的感覺,用紙團和線來制作木偶的胳膊和手。還有其他生活中日??梢娪植粫斐衫速M和環境污染的材料,如包裝袋、飲料瓶、報紙等日常物品都可以用到制作簡易木偶中來。通過引導和鼓勵幼兒制作木偶戲道具,豐富幼兒對木偶劇的認識和了解,充分發揮個人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幼兒在活動中獲得的愉悅感和參與感。

(三)鼓勵幼兒表演木偶戲

在充分了解木偶劇并制作道具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木偶戲表演。通過選擇合適的木偶戲劇目,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幼兒的參與意識,體驗活動的樂趣,也可以通過鼓勵幼兒自主創編戲劇情節,自編自演,讓幼兒自主分配劇目角色,表演劇中的情節,體會表演的樂趣。對于幼兒來說,角色扮演使他們很容易把自己當成劇中人,可以更好地理解角色的心理變化,培養他們的同理心和想象能力。

(四)師生全面融入木偶戲

為了提高木偶戲與幼兒日常生活的融合程度,在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教師可通過在主題活動、游戲活動等各種活動形式中全面融入木偶戲。在活動類型上,教師可引導幼兒開展本土化的木偶戲活動。比如木偶表演游戲、主題木偶活動、幼兒木偶劇、木偶制作活動、木偶區域活動、親子木偶活動、社區木偶活動等。在幼兒園的各項慶典活動中,如新年、元旦、兒童節、幼兒園畢業文藝會演中融入木偶戲表演的節目,既豐富節目內容,又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幼兒園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水平開展木偶戲活動,關注幼兒園和班級木偶戲資源的有效利用,讓木偶戲活動綻放獨特的光彩。

(五)多方助力木偶戲開發

在木偶戲活動的實施過程中,幼兒園應堅持多方參與,共同助力木偶戲在幼兒園的開發利用。在家園共育中,幼兒園應積極依托家長資源,請家長配合幼兒園開展木偶戲的開發利用工作,并請家長中的相關專業人員為幼兒進行木偶戲的表演和傳授,促進木偶戲在幼兒園中的應用。在幼兒園與社區的合作中,也應積極挖掘社區的豐富資源,尋求博物館、非遺傳承中心、文化館、戲劇院等各部門的支持,帶領幼兒前去各部門參觀,或請各部門的人員前往幼兒園進行知識和技藝的傳授,提高幼兒對木偶戲了解的全面性和豐富性。另外,幼兒園也可邀請本地或外地的木偶戲藝人進行實地表演或遠程教學,豐富幼兒園的木偶戲課程,幫助幼兒通過多種豐富的形式,在實際演練與觀察學習中提高個人對木偶戲的認識與表演能力。

(六)木偶戲經典回顧

在幼兒園木偶戲的開發中,木偶戲經典回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自木偶戲發展至今,很多行業頂尖人物出現在大眾視野,很多經典作品積極發揮木偶戲傳統藝術的影響力。榜樣的力量是推動木偶戲發展的源動力。有人會認為幼兒年齡很小,參與木偶戲意義不大。其實不然,隨著社會的發展,幼兒大腦發育水平及情感表達能力遠遠超過幾十年前的水平,他們已經具備獨立思想,已經有個人喜好和豐富的情感表達,因此,在幼兒階段,給予他們積極的傳統文化教育至關重要。

三、結語

作為我國傳統藝術,木偶戲中角色造型優美,富有美學價值,同時負有傳播民族文化的重任,有利于增強民族認同感和民族凝聚力。在幼兒園的戲劇教育中,木偶戲應當占有重要位置,木偶戲的美感有利于增強幼兒的審美體驗,故事情節有利于幼兒心理發展和思想教育。我們要加強木偶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推廣,傳承與創新民族文化。

參考文獻:

[1]杭琴.地方木偶戲在幼兒園戲劇游戲中的應用初探[J].名師在線,2019(13):37-38.

[2]范亞紅.木偶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J].中國農村教育,2018(12):63-64.

[3]黃阿香.關注以班級為基點的幼兒園課程建設的四個關鍵點——以泉州市刺桐幼兒園木偶課程建設為例[J].教育觀察, 2019(22):46-4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開發‘模塊課程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表演游戲組織與指導能力的行動研究”(項目編號:19C1380)。

(作者簡介:莫群,女,碩士研究生,湖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前教育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學前兒童游戲和幼兒園課程;文銘婕,女,碩士研究生,湖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研究方向:學前兒童游戲、學前衛生學)

(責任編輯 劉月嬌)

猜你喜歡
木偶戲傳承與創新幼兒園
傳統戲劇——木偶戲
木偶戲
愛“上”幼兒園
贛州市創建紅色文化傳承創新區的現狀和對策
試論英語專業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合
探析電視綜藝節目的“傳承與創新”
木偶戲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