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建設中的給排水管道防滲漏施工分析

2021-03-26 14:15黃勤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6期
關鍵詞:給排水管道防滲漏建筑工程

黃勤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是關乎民生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之一,隨著行業內現代化技術的應用與升級,衛生間與地下室作為房屋建筑工程內部必不可少功能區域,其施工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整體房屋施工工程的水平。本文對建筑工程建設中的給排水管道防滲漏施工進行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給排水管道;防滲漏

引言

市政工程道路排水管道暢通性關系到城市土壤污染情況、生態問題、夏季防洪防澇問題等。從市政工程給排水管道施工現狀中得出,多數項目施工要通過人口居住密集區域,施工路段相對狹窄。施工區域管中線距構筑物較近,實際設計管徑偏大,加上地下水位偏高等。此類現狀將會導致施工難度增大,施工活動中出現較多質量問題。

1管道控制技術

1.1試組合

在施工質量控制過程中,技術人員需要針對管道接口區域進行重點管控。該處理流程開始階段,應當落實管材與橡膠圈的試組合,并要求供貨方派遣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在試組合完成后,需要檢查基礎密閉性是否符合需求。若相關參數存在偏差,則需要與技術人員進行深入研討,分析導致問題的主要原因,在排除相關情況后再次展開檢驗。若密閉性與其他性能參數符合標準,則可進入后續施工階段。

1.2窖井連接控制

在施工過程中,市政給排水管道需要與窖井進行連接。這一階段可能會出現質量問題,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施工控制技術,確保其能夠達到理想建設效果。通常情況下,與窖井的連接區域可能會產生不均勻沉降或裂縫等問題。為防范相關情況出現,技術人員需要在展開針對性檢測,分析結果與標準之間是否存在嚴重誤差。同時,還應當對橡膠圈、承插管的連接處理進行重點管控,確保其能夠與窖井磚墻位置處于一致狀態。在短管連接過程中,施工質量控制人員需要對工作進度進行監督,并在連接處選擇適當長度的短管進行建設,提高連接位置的可靠性。在管道為鋼筋混凝土材料的前提下,承插位置與窖井結合部位的不均勻沉降概率較大,容易導致井壁與管道在剪切力影響下出現斷裂問題。因此,施工質量控制團隊需要采用一次性澆筑的處理方式,使底板混凝土結構能夠維持基礎強度,并應用鋼筋網片完成固定強化,避免不均勻沉降引發的斷裂問題。此外,施工質量控制團隊還需要在連接區域應用支墩進行強化。支墩不僅可以有效代替傳統管枕結構,同時還可以分擔管道所承擔的部分壓力,使連接區域產生損壞現象的概率能夠有效降低。在實際處理過程中,鋼筋混凝土類型的管道與窖井連接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差異。因此,需要以結構管道的特征為基礎管控核心,確保相關施工能夠達到理想操作標準,盡可能降低承接口意外砌入窖井內部的概率,提高質量控制效果。

2給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防滲漏施工技術要點

2.1針對性選用施工建材

地下室與衛生間工程建設環境復雜,且受到不同布局與基礎建材的影響,在防水潛力呈現過程中具有差異性的特征,因此給排水管道施工人員應當根據不同施工環境與項目要求有針對性地遴選匹配管材。鍍鋅鐵管作為地下室給排水管道的傳統常用建材具有耐腐蝕、成本低的優勢,在面積較大的地下空間進行鋪設可以最大化地節約工程預算并通過數量優勢滿足區域排水要求,但在給水系統中其管材內部的鐵金屬與給水水源直接接觸將會帶來的銹蝕污染,在地下室飲用供水系統中需要加裝過濾裝置。新材料塑料管是新時代下科技進步在給排水管道防滲漏施工中的重要體現,由于其美觀輕盈的特性常用于衛生間給排水管道施工工程中,在布局與墻體基礎較為復雜的區域內有較為靈活的施工表現。同時新型塑料與傳統金屬管材相比氧化穩定性較高,不易在排水管道內發生銹蝕栓塞,保障了衛生間給排水系統的效率,但由于該材料質量較輕,其承壓承重能力相對不足,在地下室或高層衛生間的復雜水壓環境下的抗沖擊能力較弱,易發生滲漏事故。

2.2關注管道穿墻工藝

地下室與衛生間作為房屋建筑工程建設的施工區域,需要在包括給排水防滲漏施工在內的施工工程中兼具居民的使用要求與審美要求。管道穿墻能夠將給排水系統與居民生活空間進行隔離,為了更好地保護管材以防止滲漏,施工過程中需要強化泥沙土層對管材與墻壁縫隙的填充精度,盡可能小的留下穿墻縫隙,以避免縫隙導致的受力偏差對給排水水管道施壓造成的滲漏事故。同時針對長期處于潮濕環境中的衛生間與地下室區域也可以采用管體外加柔性防水材料的方式避免滲水事故的發生。

3房屋建筑給排水管道的防滲漏技術

3.1房屋墻體的防滲漏技術

給排水管道的管道壁的防滲漏技術主要用于室內的排水管道。需要注意的是給排水管道安裝在地下室外墻時需要增加塑料管穿過墻壁,這樣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延長給排水管道的壽命。并且給排水管道安裝在室內時,應注意在管壁兩側安裝合適的管套,管套應和裝飾的平面相齊,這樣才可以防止使用過程中造成滲漏現象。填充管套和給排水管道之間的縫隙時需要用砂漿封住梁柱和墻體之間的縫隙,因此為了減少經濟的損失應盡量控制縫隙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砌塊墻的步驟主要分為以下三點:首先建立梁柱和樓板底部,其次就是等待一個星期,最后就是砌體墻擠壓成實心磚與磚從側面水平方向大概成六十度的角度。如果在這個步驟中再次出現縫隙就再次使用砂漿進行填充。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要讓墻體太干燥,如果墻體過于干燥水和砂漿將會被墻體吸收,造成墻體表面出現凹凸不平的現象,并且不能再用砂漿填充解決問題。

3.2衛生器具管道安裝的防滲漏技術

在建筑施工的時候為了保證在交工后衛生間不會發生漏水的現象,就需要確保管道可以正確的安裝,防止衛生間中的管道出現因安裝不到位而出現漏水現象。在選用管道材料時要確保質量過關,并且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作業。這樣才可以把在施工過程中造成的漏水的情況盡量排除。在這之后需要注意的就是安裝家具以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了。在安裝坐便器時,提升的高度不應該少于10mm,在使用地板上的管道之前需要先進行密封才可以進行使用。馬桶的沖水管和水箱之間的連通應該是平直的,兩個管道之間的連接應該做到密不透風。馬桶中水箱的配件應測量過后再進行購買,以確保馬桶的密封性可以達到相應的效果。在安裝洗手池的時候,洗手池落水的管道和排水管道之間的連接一定需要排水管道來進行過渡,不可以直接采用排水軟管進入排水管道,這樣要求才可以確保排水管道的暢通性。在安裝浴缸的時候,衛生間的地面一定要保證是水平的,這樣不僅會避免地面中的管道造成擠壓還可以防止浴缸的破損,減少這兩種問題頻繁出現大大減少了漏水情況的出現。浴缸排水管插口的連接必須有適配器的過渡。所有衛生間的使用器具在正式使用之前都要進行注水試驗,如果出現滲漏問題應及時修復或者更換適配的零件。

結束語

在現代市政給排水管道施工階段,應當重視施工控制技術的應用,使其防滲漏效果能夠符合應用需求,防止在后續市政服務過程中出現嚴重滲漏問題,提高城市化建設的可靠性與效率。

參考文獻

[1]冀慧君,王東將.建筑給排水管道防滲漏施工技術要點探討[J].城市建筑,2019,16(24):126-127.

[2]王燕翔.建筑給排水管道防滲漏施工技術要點探討[J].居舍,2019(24):64.

[3]張雯雯.房屋建筑給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防滲漏施工技術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8(34):154.

[4]曹琛.有關建筑給排水管道防滲漏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智能城市,2018,4(13):123-124.

[5]潘成明.建筑給排水管道防滲漏施工技術要點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2017(18):198.

猜你喜歡
給排水管道防滲漏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預結算方面常見問題的分析
基于BIM技術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監測應用與研究
弱電智能化系統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分析
試論建筑工程預算在工程造價控制中的作用
科學規劃,提高市政給排水管道工程質量探析
淺談高層建筑外墻防滲漏施工技術
房屋建設施工中防滲漏施工技術的應用
市政給排水管道工程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分析
淺談建筑工程給排水管道的施工關鍵技術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滲漏施工技術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