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彩創作中“水”的表現與研究

2021-03-30 05:47牟鶴
藝術研究 2021年1期
關鍵詞:表現水性

牟鶴

摘 要:水彩藝術傳入中國,經歷了漫長的時間發展,將西方繪畫技法與中國繪畫理論融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水彩藝術。水彩畫是由水和透明顏料組成的一種創作。由于水彩畫中具有透明、流動的特點,其獨特魅力在于水的表現,水作為重要的媒介,使畫面充滿活力,水與水的交融,色彩與色彩的相互滲透,產生了奇妙而特殊的變化。本文主要探討水對于水彩畫的作用、分析水的透明魅力、隨機性和肌理性表現,以及筆者對水在實踐創作中出現的問題與感悟。

關鍵詞:水彩畫創作 水性 表現

水彩畫的發展不斷完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語言體系與審美特征。對于水彩的闡釋,它的特點不僅僅在于顏色上,還在于“水”,只有“水”與“彩”相互結合,才能更好地發揮出水彩的藝術特性。

對水的駕馭能力是考察畫家造詣的標志。水作為媒介,使顏色在畫家筆下的表現是無窮無盡的。水在紙張上呈現出不同的效果,可以使創作出的作品具有透明性、隨機性、肌理性。水彩畫依賴于水,正是因為水的不同表現力為畫面帶來生機靈動,構成了水彩畫獨一無二的特征。在適當的時間和空間中,水彩創作者可以把握水的特點來增加作品的表現力。

一、“水”在水彩藝術中的作用

隨著西學東漸和中國社會文化的發展,經過眾多藝術家們的努力,中國水彩藝術的獨特面貌逐漸形成。近年來,水彩漸漸受到重視,我國的水彩藝術得到迅速發展。從第九屆全國美展水彩專項獎項的設立到全國各大高等院校水彩專業的設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水彩學習者們的創作熱情,也提高了水彩畫的水平,水彩不再是其他畫種學習者的業余愛好,使得水彩藝術向更為專業的方向發展。

水彩畫的發展有著悠久的歷史,之所以水彩畫能夠長盛不衰、代代相傳,正是由于水本身具有透明性、包容性和靈動性的特點,在水彩畫藝術表現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水彩畫創作者充分利用了水的特性,通過水表現出水彩畫獨具特色的魅力,是其他繪畫藝術所難以具備的。水彩畫具有清新淡雅、明亮美艷的特點,而水的靈活性讓其特點發揮得更為顯著,在創作過程中,隨著水流動、擴散、凝結和分解,在畫面上灑下并表達自己的感情,無論色彩是濃、是淡,形狀或隱或現,虛擬或者現實,明顯或者朦朧,水彩畫正是由于水的獨特表現才更顯得生機勃勃、活力無限,水讓畫變成更為透亮,更具豐富的靈活性和流動性。

很久以前的英國水彩畫只使用水作為混合顏料的物質。當水彩藝術在中國發展時,水和顏料同等重要,是畫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很多人畫水彩之前,習慣先把紙弄濕,使顏色在紙上擴散,所產生的效果較有流動性,它也創造了中國水彩藝術獨有的意境。由于水彩畫顏料的特殊表現,畫面中的水彩畫呈現出明亮的藝術效果,帶給我們一種清新自然的視覺效果。因此,水彩畫在紙上也有一種透明、干凈、典雅的感覺,許多水彩畫家在追求水彩的透明表現時,通常會將畫作的形狀和顏色一次畫好,作用是減少色彩的重疊和重復,保持色彩的明快,以達到作品的明亮清透的效果。

在水彩畫中,“水”既不是一個名詞,也不是一個物理概念。它是一個巨大的空間和物質媒介,可以傳遞精神。如果你使用得當,水將會為作品帶來鮮明的亮度和靈活性;如果使用不當,會顯得畫面生硬、煩悶的表現等。在適當的時間和空間中,水彩創作者可以合理使用水的特點來展現自己的藝術思想與感情。

二、“水”在水彩藝術中的表現

1.水性具有透明的魅力

水性最重要的藝術特征是透明度,其透明特點會使畫面具有和諧的特性。水性和諧會使作品中色彩易于包容、蓄積和流動。水的透明度使顏色在陽光下更加清晰、徹底、引人注目。由于水和色彩的交融流動,產生滲透的藝術效果,使畫面在陽光下呈現出閃閃發光的感覺,讓我們感受到畫面的透明與靜謐之美。

在生活中透明的物體會給欣賞者帶來視覺的清透感與心理的向往。畫家們會常在畫面中利用水彩的這一特質來表現相對光感,利用加深水和顏色的層次,由淺到深的展現畫面透明感。威廉·透納的作品《古羅馬》:畫面雖然微微朦朧,仍然可以看出古羅馬城的雄姿,清晰的前景與朦朧的遠處古羅馬城使畫面呈現出光感與神秘感,展現畫家使用水的熟練度以及其獨特的表現力,這都源自水的透明魅力。李可染的水彩畫作品《古鎮》也有相似的表現,在這幅畫中他主要描繪安靜的小城市、優雅的水鄉、霧蒙蒙的場景,結合水彩中水色的暈染表現,都給人一種干凈透明的質感。水性的獨特表現,不僅能展示出明快、流暢的畫面韻味,更能表現出輝煌壯麗的景象。

水的透明表現也與其本身的顏料特征有關,水作為水彩畫的媒介,通過稀釋各種顏料濃度不同,在紙張上呈現的效果自然也不同。如何將水的透明特征與創作者繪畫思維巧妙結合,不僅表現水彩畫天生透明的特質,也要表達出水自然存在中的透明質感,是我們每一位創作者都會思考的問題,只有將水彩畫的透明性運用到極致,才可以表現出水彩畫更高的水平。

2.水性具有隨機性

在自然中,水的運動與變化常常具有隨機性。由于水的流動性,水和顏色在畫面中融合是偶然的、有質感的。水的流動性常常在繪畫中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使繪畫表現更自然。在我們平時的畫作中,我們會反復翻轉畫作,讓水在畫面里自然流動,隨機產生特殊的紋理效果,達到我們想象的效果,正是水的隨機魅力使我們的作品充滿了自然美。

在創作中,畫家會運用水的流動軌跡,在紙張上形成隨機的紋理作為背景進行作畫,也會運用水與顏色自然暈染留下的痕跡來描繪自然景觀。俄羅斯畫家奧列格德莫欣筆下的水彩花卉非常清新、唯美,她會將水與顏料的隨機流動作為畫面的背景,著重刻畫花卉,水朦朧的流動感與美麗的花卉為觀者帶來了深刻的視覺沖擊,仿佛花朵正在眼前綻放。澳大利亞畫家約瑟夫·茨比科維奇擅長描繪風景寫生,其中他在描繪城市街道與建筑時,習慣運用水與顏料融合流動產生的隨機效果作為雨后馬路的倒影,建筑物的灰色與水中倒影的彩色形成鮮明對比,更加突出大雨過后城市漸入夜幕的景象。

在水彩畫創作中,創作者利用水的隨機性與作品巧妙結合,會讓作品“錦上添花”。

3.水性具有肌理性

水彩畫所蘊含水的肌理性,展現了作品別具一格的水彩風格。畫面中的水和顏料混合后的流動、水流動時阻力的積累以及畫面中滲透所產生的各種痕跡都是水的質感,如畫家在水彩畫中的表現美麗天空、茫茫大海、霧城,都會借助水的肌理性,來表現水流和水蝕痕跡。水彩畫中水的肌理性不僅是一種藝術表現,更是一種繪畫語言,傳達著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境界與內心精神現狀,水的肌理性也豐富了水彩畫的繪畫技巧與表現手法。

在畫家的創作過程中,由于每個畫家的繪畫風格不同,每個繪畫時期的繪畫意境也不同,所以他們在畫面上所表現出來的痕跡也不同,形成水性的質感也不同。水彩畫家侯安志的眾多水彩畫作品都表達出水彩畫的水的肌理性。比如,運用洗滌手法使畫面充滿了豐富的質感效果,這種技法描繪出的畫面效果非常特別,不僅具有濃郁的力度感,還會略顯厚重與含蓄,這也成為他個人獨特的藝術語言。他的作品《女人體》中特殊的紋理效果是用砂紙摩擦畫面,然后用水沖洗圖片而形成的。水的流動、浸沒與堆積、沉淀與沖刷,使畫面更具吸引力,這就是水彩畫水性肌理的性所在。

不同的肌理效果反映了作家不同的繪畫感受。如果將不同的水肌理效果轉化為表現繪畫情感和目的的一種圖像信息,必將豐富水彩畫的表現效果和畫面的張力,使水彩畫語言與作者的繪畫心靈達到一致。安德魯·懷斯的《遠方》描繪了自己的15歲到35歲時期,年少時的他將自己的夢想安放在一個令人遐想的“遠方”。畫面的背景遠處的草被刀劃傷,形成一定的痕跡,產生非常自然的紋理效果。作者強調了把夢想放在“遠處”穿過草地,為了更為準確的表達自我感受,使用各種工具創作產生各種水肌理效果,畫面中空曠的坐著正在思考的男孩,側面表達出作者對童年夢想的懷念之情。水彩畫不同于其他繪畫,正是因為水性所形成的隨機、偶然的肌理效果,使水彩畫透明、輕盈,看上去極為自然,宛如天作。隨著當今社會繪畫技術的發展,水彩畫應保持其獨立性、隨意性和肌理的魅力,努力完善水彩畫用水的理論體系,使水彩畫家在水彩畫中更自由地傳播自己的個性。

三、“水”的研究為水彩畫創作帶來的啟示

眾所周知,水彩在中國繪畫中并不占據主流地位,它是繼國畫、油畫和版畫之后的又一個畫種。水彩畫在清代傳入中國,并在中國占有一席之地,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對水彩畫的本質認識不足,對水彩畫的研究方法不夠全面,這些缺點將會阻礙水彩畫在今后發展的道路。水的研究就是對水彩媒介的另一種探索,使水彩畫的表現更加豐富、多樣化,推動水彩畫向前發展。在我們創作時,經常會將油畫濃厚表現力運用到水彩畫中,反復使用水與水彩顏料對畫面進行覆蓋,或是用水稀釋過色彩飽合度不夠,都是沒有運用好水的表現力會導致畫面既不像水彩畫又不像油畫,丟失了水彩畫的本質特性。

對于水彩畫中水的發展,首先我認為我們需要保持水在水彩畫中的表現特性,繼承水彩的本質,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發展;其次,我們可以借鑒中國傳統繪畫的技巧與方法,如工筆畫的染色技法等;最后,我們在畫水彩畫時,要大膽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和技法,突破目前水彩畫的水平,不斷注重自身學習,學會關注生活。在創作時,觀察的不僅僅是生活中個體的表面形象,而是學會深入生活中,感受生活中具體行為的一些微妙之處,這樣畫面更加深入人心。畫家走出畫室,走向生活,走向自然,總結、提煉、加工,達到藝術家創作的理想標準。理想標準產生出優美的作品和藝術的生命力,使水彩畫在中國得到更好更穩的發展。

結語

水彩畫的本質特征自古以來從未改變過,它是流動的、透明的、輕盈的。水彩畫之所以能夠長盛不衰,代代相傳,正是由于水本身具有透明特質、隨機性、肌理性的表現力。從水彩的誕生到今天的發展,水彩作為一種獨特而精彩的繪畫藝術,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人們狂熱追求。隨著時代的變遷,水彩的繪畫技藝越來越精湛,其繪畫風格也越來越多樣化,逐漸凸顯水在水彩畫中的重要性。水彩畫的藝術創作不局限于傳統技法,而是要繼承、吸收、借鑒、融合東西方藝術傳統和其他繪畫的精髓。所以在創作中,我們要善于學習、吸收和創新,將題材與水的表現力巧妙得結合,發揚我國獨具特色的水彩藝術。

參考文獻:

[1]劉瑤.水彩藝術的美學價值挖掘[J].美術教育研究,2018(3).

[2]劉瑤.水彩畫創作中肌理的價值及其應用[J].戲劇之家,2018(5).

[3]曾德新.淺析綜合材料在水彩繪畫中的運用[J].西部皮革,2018(2).

[4]劉瑩,郭世杰,栗偉正.水彩畫表現語言探索[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

[5]吳甲明.綜合材料在水彩畫實踐中的運用[J].藝術科技,2017,30(11).

[6]陳光宇.淺談建筑在水彩藝術創作中的情趣之美[J].建筑與文化,2017(10).

[7]連文靜.水彩技法在油畫創作中的應用實踐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7(16).

[8]孫玉杰. 論水彩藝術中的水色表現[D].東北師范大學,2008.

猜你喜歡
表現水性
PVC手套用水性聚氨酯涂飾劑
水性與常性
華豹水性風電漆中國水性工業漆先行者
攝影藝術中的美學探討
我國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問題探究
室內效果圖的計算機表現技法之教學要點淺析
兒童插畫在平面設計中的表現形式及發展趨勢探究
淺談新聞報道模式化的表現與對策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新型鞋用水性聚氨酯膠研發成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