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園林藝術中對“意境”之美的營造

2021-03-30 05:47王惠
藝術研究 2021年1期
關鍵詞:畫意詩意意境

王惠

摘 要:本文以中國山水文化中的“意境”之美為核心,闡述了園林藝術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因文人的介入而具有了注重意境營造的文化背景,探索園林藝術中通過對“詩情”的追求與“畫意”的把握來體現山水園林的“意境”之美和“境生象外”之審美內涵的造境特點。

關鍵詞:意境 詩意 畫意

一、“意境”之美與園林藝術

“意境美”是中國山水文化的核心,意境的營造是山水畫和山水詩文、山水園林共有的手法。正如文學的“言外之意”與繪畫的“象外之境”,園林藝術也非常注重意境之美的表達。對意境的表達,不僅是山水詩文和山水畫所追求的高境界,也是造園的經營要旨。明朝園林家文震亨在《長物志》里說:“一峰則太華千尋,一勺則江河萬里”,意即造園活動要有以小見大的特點,要能夠在有限的空間之內表現出意境的無窮。

自魏晉時起,山水文化就開始了對意境之美的探索和追求,此后歷代,隨著山水文化的日漸繁榮,詩文、繪畫和園林藝術的創作當中,對意境之美的研究和表達也更為深入,意境美逐漸成為中國山水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品性和不可或缺的美學概念。唐代王昌齡中提出詩之“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也與山水文化的發展不無關系。唐宋以后,山水詩文、山水畫和園林藝術的創作與意境理論相輔相成,歷代藝術家們在具體的作品當中探索和呈現意境的生成方法,使意境的表達在山水文化的發展過程中不斷發展,逐漸成熟,涌現出了大量優秀的山水詩文、繪畫與園林佳作。

在魏晉南北朝以前,中國沒有專門的造園家。在此之前,建筑以其實用功能為主,審美功能一直在功能的背后半隱半顯。在士人山水審美意識逐漸勃興的魏晉南北朝時代,吟詠山水、寫照山水、營造山水園林成為其時的風雅之尚,當時士人就已經對山水文化形式中的“象”“意”與“境”的概念表示了關注,并在一系列文獻當中表達了重意境、重意蘊的美學意象;其時“澄懷味象”“得意忘象”理論的提出,成為中國山水畫強調意境構成的先導;謝赫“取之象外”的理論,亦激發了后世美學中關于“象”“意”“境”等命題的闡釋、探討與爭論。自從文人參與其間,他們日漸蘇醒的山水審美能力與其文化修養相融,讓這種以實用為主的建筑業充滿了文藝感,并使造園活動深受繪畫、詩詞和文學的影響,漸漸與它們相互影響、滲透、融合,終于與山水詩文、山水畫一起構成了中國的山水文化中最有特色的藝術形式。中國的園林建造一經與文人結緣,即注重園林的情感色彩和意境塑造。

“小中見大”是山水詩文、山水園林和山水畫在表達“意境之美”方面共同的形式特點,它們都是以有限的篇幅來表現自然的無限之美。一首山水詩,寥寥數句說遍山川之奇;一幅山水畫,尺幅之間盡顯山水之妙;而山水園林要以有限的實物來構建無限的審美空間,園中諸景既要體現自然之美,又要彰顯人文之致;既要注重景物的狀貌,又要考慮“動觀”之際因時序轉換所帶來的空間形態的連貫和變化;這就對意境之美的把握和營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山水詩文和山水畫中,對意境的表達皆是由形入意,因形造境,在園林藝術中更是如此。意境正是由實的形象與虛的聯想兩大部分構成。在真景與意境的處理上,像山水詩文、山水畫一樣,園林的創作既要建造實景,讓觀者體驗真實可游的自然風物,又須得放懷物外,盡力展現自然中所含蘊的活潑生動的宇宙精神。

中國古代的造園者是怎樣通過對實景的運用來體現山水園林的“意境之美”和“境生象外”的審美追求的?簡而言之,便是對“詩情”的追求與“畫意”的把握,做到這兩點,對“意境之美”的體現即做到了十之八九。

二、園林藝術中的詩意表達

我們通常所謂的“詩情畫意”,既是中國山水文化的核心,也是意境營造過程中經常運用的藝術手段。園林藝術向來習慣在山水詩文中擷取造境之法,而山水詩文對園林藝術的影響主要在于對其藝術思想的滲透與“意境”之美的塑造方面。

正如山水詩文并不以表現景觀為終極目的,園林的最高審美理想亦不是對景物的羅列和呈現,而是要有詩意的演繹,在其間表達出文人的高致與境界;山水詩文的妙處是讓讀者可以透過抽象的文字,能欣賞那些引發觀者美感的視覺景象,并由此而觸發相關的精神享受和審美認知;園林中那些能夠被視覺所直接感知的具體景象,像是詩文中的字詞一樣,乃是作為整體作品的零件和工具,而將它們按照怎樣的形式組織起來,形成何種的審美形態,才是造園家真正所著力之處。詩文中的景致,園林中的景物,能夠引發吾人的慧思妙悟,從而達到怡情、暢神的目的,亦實現了人與物化、思與境偕的精神追求,才是它們共同的終極目的。在此過程中,由于雙方藝術載體和形式特點的區別,文學的因虛向實和園林的由實致虛都是極妙的中國式造境手段手法,此間實而虛之、虛而實之的奇妙感受,亦唯文人所能偶得。詩文所講究的“意境”說,對園林藝術影響極大,可以說園林的意境構成就是依照詩文所要求的方向去構建的。由此,“詩意”的表達,即是園林藝術體現“意境”之美的捷徑。

園林藝術中對于詩意的表達有多種方式。最直接的是運用景名、匾額、楹聯等文學手段在園林中對“詩意”作直接呈現。此間因為書法的介入,讓詩文以墨跡的形式與園林結合。以書法形式呈現的詩文佳句,以園中景觀的題景、楹聯、匾額、碑記、題刻等方式懸掛、銘刻或張布于園內,與景觀互為注腳。懸置于門振之上的題字牌是為匾額,門兩側柱上的豎牌是為楹聯,山石上的題詩刻字是為刻石……這些墨跡不僅能裝點園內景致使其更為豐富,還能增加園林氛圍的文雅氣息,更可直接提點、引導觀者感受詩意,從而為園中景點增色,拓寬意境,把以山水、建筑、花木構成的景物形象,升華到更高的藝術境界。甚至于園內的匾額、對聯等文化形式直接可以構成景觀,對自然物象和空間環境起到襯托和深化的作用。這種造境方式一直受到文人的喜愛,后來成為園林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點綴。

園林藝術中對“詩意”的另外一種表達方式就是把前人詩文當中描繪的的某些場景或情境在在園內以具體的形象再現出來,以期達到詩文中表達的文學境界,這種方法比前一種在難度上更大,但是更有利于園林文化品位的展示和提升。在蘇州的怡園中,以白粉墻襯托竹影與梅枝,以月洞門與漏窗分割大段的景色,以曲折的小路連接景物,都是這種方法的成功運用。

另有一種表達方式就是直接以著名詩句為園林或其中的景觀命名。后世有名的拙政園見山樓就出自于陶淵明的詩句“采菊不籬下,悠然見南山?!碧K舜水的“滄浪亭”、蘇州網師園的“濯纓水閣”都出于同一個典故“滄浪歌”?!皽胬烁琛背鲇谒抉R遷《史記》中的《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睖胬烁柙缭诖呵飼r期已經傳唱,孔子孟子都曾經提到它。孟子曰:“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鬃釉唬骸∽勇犞?!清斯濯纓,濁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后世有園名曰“滄浪”,即是取其意也。

山水詩文形式多樣,既有結構繁復、文筆浩蕩的長詩大賦,亦有信筆而出的散文游記,還有清新精煉的短歌小詩;園林的形式亦有大有小,有講究對稱、結構嚴謹的小園,亦有占地廣闊、氣勢恢宏的大園,其手法亦宛如詩文中各種修辭一樣,令作品虛實相映,參差有致,成功的園林建筑之所以令人賞之不倦,便是成功地滲透了詩意,借鑒了山水詩文中對“意境”之美的表達。

三、園林藝術中的畫意呈現

園林藝術的意境營造,不僅重詩意,亦重畫意。山水畫對中國園林的影響最為直接和鮮明,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對景物的形態表達上,也體現在園林藝術的意境營造方式上?!爱嬕狻笔抢L畫性在園林建筑中的體現,比起詩意的表達更為直觀。園林和繪畫同為視覺藝術,是依賴視覺產生美感的藝術形式。在園林建筑中,對大自然的山、水、花木等形象加以再現,它不僅要營造一個立體的空間,更要構建一幅幅畫面。

園林藝術要求景觀要宜于“靜觀”和“動觀”兩個方面的審美要求,并有“遠觀”“近觀”“仰觀”“俯瞰”等觀賞角度的變化,對景物設置的畫面感要求很高?!办o觀”講究的是固定視角下的空間形態及景物呈現,這一點與山水畫的構圖和置景方式相通。比如景觀的層次和景深的設置,觀者視野中的景物往往分為遠、中、近等幾個層次,并且與繪畫一樣,中景往往是作為主景需要大加表現的部分。造園者會用恰當的配景,讓主景在前景與背景的映襯之下更為美觀,也使整個視覺景象更加豐富。還有“遠”“近”“俯”“仰”等不同觀賞視角下的靜觀方式,無不是對園林的景觀設置的更高要求。對這些不同的視點而言,園林的景觀呈現依然是參照了繪畫的處理方式。譬如對遠景的概括處理突出其整體形態的完整性,對近景的著力描繪應突出主景與副景的相互襯托,仰觀以顯其高峻,俯瞰宜取其廣闊……這都是山水畫中的狀景方式。

“動觀”是對園林之美的另一種觀賞方式,因為賞者的“游”園過程,因其行走而發生的視點移動,要求園林空間形態的相通和景觀之間審美意蘊的聯結貫通。在“游”的過程中,因為視點的轉換而不斷地呈現出新的景致,并因為空間的連續性而形成氣韻連貫的山水圖畫,極似山水畫中的長卷形式,隨著畫卷的徐徐打開,一組組自然景象在你眼前漸次呈現出來,它們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關聯,構成了富有變化又風格統一的空間形態與審美意象。

此間,繪畫作品的陳列和建筑部件的彩繪亦是園林景觀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繪畫在園林藝術中的直接呈現。繪畫作品的圖像便與園林景色相映成趣,使園林的氛圍更加典雅,也增添了園林景觀的藝術品味和文化氣息。雕梁畫棟在我國的古典園林中無處不在,用于點景和觀景的亭臺樓榭等建筑,其屋頂、墻壁、門窗、梁柱,以及其間的每個部分,都采用與園林整體相映成趣的造型與色彩,對于裝點園林色彩、豐富園林景觀起到了非常獨特的作用;何況這些建筑在園林中,用于遠觀和俯瞰景物的樓臺,用于游憩的亭榭,用于分隔與連接景物的回廊等,即是畫意的呈現,也是生發詩意的道具。

結語

山水詩文、山水畫和山水園林皆是以景為用,以境為體,它們通過對自然物象的描繪,營造出屬于自己的山水形態和審美空間。一座園林,其本身也就如同一篇雋永優美的山水詩文、一幅不斷打開的山水畫卷,使人在視覺的引導下去感受、接納其間豐富的審美信息,產生奇妙的審美感受。園林的優處又在于景物的真實可感和立體可觸,對它的游賞不僅通過視覺來感受形象之美,游人還可通過聽覺、嗅覺的感受來輔助欣賞,花木的香味,流水的吟唱,在可觀可游的景物之中,都為園林之美增添了特殊的趣味;游人即可通過這些具體可感之物去獲得其間所寄的“詩情”與“畫意”,并由此去體悟園林藝術中多元而立體的審美情調與“意境”之美。

參考文獻:

[1]葉朗.中國美學史大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詩苑英華·兩漢魏晉南北朝詩卷[M].湖北教育出版社.

[3]李亮.詩畫同源與山水文化[M].北京:中華書局.

[4]朱良志.中國美學名著導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8).

猜你喜歡
畫意詩意意境
詩意地棲居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冬日浪漫
那些詩情,那些畫意
意境的追尋與創造(外一篇)——錢起《省試湘靈鼓瑟》
詩詞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則)
被耽擱的詩意
舞蹈意境的認知與養成
衣情畫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