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豫劇的現狀與推廣研究

2021-03-31 03:15常凱
西部皮革 2021年5期
關鍵詞:豫劇河南戲曲

常凱

(長春建筑學院,吉林長春 130000)

豫劇是河南的特色地方戲劇,是河南獨有文化集大成的代表,是從深厚的群眾基礎中孕育發展來的戲曲音樂文化。豫劇的題材的選擇,以及劇情所表述的內容、表達的思想,無不受到河南地區民俗禮儀、生活習慣、人文景觀、歷史文化、地理環境、民間藝術、歌舞風格等的影響,它是在河南這片沃土上發展和生長起來的,具有特色鄉土氣息的語言。豫劇劇情的發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帶有河南地域的性格特征,豫劇的表演也打上了河南的區域烙印,豫劇在戲曲臺詞的使用上,大量的采用了活躍在河南省民眾中的生活語言、口頭語言,豫劇與河南民俗文化緊密的聯系在一起,甚至我們可以說,豫劇它本身就是一種民俗文化,豫劇的演唱、演出本身也是一種民間文化活動,其戲曲的內容和形式,發展與繁榮,都關系著河南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河南習俗文化影響著豫劇的發展,同時,豫劇文化也影響著河南的習俗特征,二者相互影響、互為交融,協調發展。正是這樣使得傳統的豫劇文化扎根于百姓心中,深入到河南這片土地的邊邊角角和人們的心中。但是現在豫劇也出現了很多問題,豫劇的現狀與推廣牽絆著眾多河南人的心。

1 互聯網時代下的豫劇發展

豫劇是是中原文化的精髓,它具有自身的通俗性、民間性、大眾化、地域化的本質特征,它伴隨著一代又一代百姓的生活娛樂和精神需求,在當今時代,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今天,互聯網新媒體時代,豫劇如何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趨勢,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能更好的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群眾,服務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豫劇在新時代下發展和改革中不斷地將他的地方藝術特色與河南乃至全國的文化發展相結合,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發展相結合,并力爭將豫劇這一具有地域戲曲特征的藝術形式,普及、推廣、發展成為大眾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積極吸收河南文化、中原文化、中國文化的精神實質,將豫劇文化與人類共通的精神品質有效的結合在一起。豫劇善于吸收和融化外來曲調的音樂文化,使得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和廣為流傳的源泉。

然而,隨著5G 信息技術,互聯網新媒體的發展,豫劇發展出現了與時代發展不同步的現象。豫劇當前發展的現狀,確實令人擔憂。目前豫劇的發展存在著許多不利于它自身發展的問題,例如,豫劇在互聯網新媒體時代下劇目的創新力度不夠強,表演的劇目大都停留在建國前后時期以及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演唱的曲目當中,劇目陳舊,難免不落入老套,從而不能適應新時代下觀眾的品位和要求,導致了豫劇觀眾的關注度下滑。在豫劇人才的培養方面也缺乏系統的規劃,造成了專業豫劇人才缺乏,豫劇演員整體文化素養不高。在豫劇專業團體內部,也存在著體制運營不暢,缺乏大膽的改革和創新的思想,抱著固有的思維不愿走出舒適圈,缺乏對豫劇推廣和宣傳的力度等。這些問題都給豫劇的發展和前行帶來了嚴重的阻礙。

2 豫劇的推廣現狀

2.1 電視節目推廣

《梨園春》是河南電視臺于1994 年10 月創辦的一檔電視戲曲綜藝節目,經過多次改版,創新性地開創了一條電視傳媒手段和傳統戲曲文化有機結合的道路。戲曲藝術作為廣泛流傳于民間的傳統文化形式,大多都是以小眾傳播的方式進行傳承,《梨園春》把傳統戲曲文化與電視節目有機結合,使得傳統戲曲文化有了便捷而有效的傳播途徑。如今的《梨園春》已經成為河南電視臺乃至全國電視熒屏的一個名牌戲曲節目,同時也是河南電視臺的臺柱子節目,連續多年被評為全國優秀電視節目。2012 年獲得中國電視藝術最高獎“星光獎”。

《梨園春》開播距今已經過了20 多年了,20 多年對于一個電視節目尤其是電視戲曲節目來說不可謂不長壽?!独鎴@春》20 多年的成長之路所體現的正是一條以傳統文化為內涵,以現代傳媒為工具,讓文化的傳統性與現代性完美結合的文化發展之路。但是金無赤足,縱使《梨園春》改版多次,比之前有所改進,評委結構比之前要相對合理,少了評委的打鬧浪費時間并且使檔次有些所提高,主持人也顯得更加青春靚麗,但還缺少一些東西,對年輕觀眾的戲曲和戲曲人的培養意識還不夠,對青年專業演員的培養還不夠,對多流派的共榮發展意識也較差。還有令人不滿的地方,但是我們相信它會在將來變得更加美好。[1]

2.2 農村戲曲舞臺推廣

豫劇對舞臺的場地要求不是特別嚴格,在農村往往都是一個很簡易的戲臺子。豫劇下鄉不僅僅是完成劇團表演的任務,同時也是各個劇團擴張名氣宣傳自己的好機會,如果受到人們的廣泛好評,那么當村民家有紅白喜事,婚喪嫁娶,老人過壽,金榜題名時,這些廣泛好評的豫劇團就會成為村民的首選。當豫劇團在農村進行表演時,過去的時候,往往人滿為患,在戲臺子附近的村民在農閑無事的時候,總會拖家帶口的前來觀看。但是現在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發展,豫劇下鄉對年輕人來說吸引力幾乎為零,現如今還能在戲臺子周圍守著的大多是上了年紀的耄耋老人。

以河南省南陽市農村為例,南陽市一共有204 個鄉鎮,每個鄉鎮最少擁有一個戲臺子,除去每年屈指可數的豫劇下鄉活動之外,戲臺子大多都在荒廢著,每年的維修和養護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如何提高鄉村戲臺子的利用率是個值得統籌考慮的問題。

2.3 短視頻推廣

隨著信息的碎片化,人們閱讀方式的改變,豫劇如果想留住年輕人的目光,短視頻推廣勢在必行,那么以抖音短視頻和快手短視頻為數據來源,關于戲曲類的短視頻制作者抖音官方是很支持的,但是戲曲類的短視頻制作者僅僅占平臺所有制作者的總人數的千分之一。

但是戲曲文化并不是不受年輕人喜愛的,去年的一首《赤伶》火爆短視頻,它主要講的就是戲曲文化,由此可見戲曲文化在短視頻領域并不是不能推廣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相當一部分戲曲類視頻制作者是來自鄉鎮的,盡管他們的拍攝設備和地點都很簡陋,但是都絲毫不能減少他(她)們對戲曲的熱愛。

河南省豫劇團二團的團長李樹建,著名豫劇演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但是他在短視頻中僅有20 萬粉絲,所拍攝的近200個作品,僅有100 多萬贊,從李樹建團長的短視頻中可以看出,盡管他影響了一部分的人,但是還遠遠不夠。在短視頻平臺上上如何讓更多年輕人關注并喜愛蒸蒸日上的豫劇,是相關短視頻制作者急需解決的問題。

3 豫劇推廣建議

3.1 堅定推廣的信念

互聯網新媒體時代下,豫劇的發展出現了與時代發展不同步的狀況,但我們不能因為豫劇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就不去發展它,不去改革它,不去傳承它。如何去面對它、正視它,為當前豫劇的發展現狀,分析其阻礙發展各種因素,為豫劇的發展把好脈、把準脈,并能根據其癥狀對癥下藥,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辦法、措施、方案與策略,能在新時代下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狀況下,使豫劇的發展走出低谷、走進新時代,必須加快豫劇發展的步伐,不斷的革新、不斷的創新,是解決當前豫劇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進入良性循環發展的主要方案。

3.2 堅持推成出新、革故鼎新的推廣理念

互聯網新媒體時代下豫劇應該加大力度,不斷的推陳出新,創作出與時代相吻合的劇目和經典作品。那些為豫劇創作出經典劇目的藝人,他們是歷史的驕傲。像豫劇經典曲目:《花木蘭》、《朝陽溝》、《穆桂英》等,這些經典曲目陪伴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們成長。而現在新一代的人們同樣需要反映這個時代引起共鳴的劇目。從經典中追溯過去展望將來,根植于經典的肥沃土壤,汲取新鮮的養分豫劇才能更好的推廣宣傳。

3.3 堅決以人名群眾的精神需要為中心

創作出經典劇目的戲曲藝術家,他(她)們正是抓住了歷史的脈絡,將現實的歷史題材融進豫劇藝術,與當時的社會發展,觀眾的精神需求相吻合,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樣,在今天的豫劇創作者也應該與時代交流,與時代融洽,和現代的快節奏生活相結合,把豫劇的創作視角對準現代生活所蘊藏的本質規律,反映當今社會生活的文化內涵,把豫劇和廣大觀眾融入到共同的精神之中,從而引發人們廣泛的思考與關注,和廣大觀眾產生共情與心靈上的精神共鳴。這也就要求豫劇的編創人員能夠深入到廣大的鄉村和城市的角落、深入到普通大眾的生活之中,選取與最廣大百姓生活相貼切的故事情節,人物特征,從而塑造出豐腴的藝術形象,從這些藝術情節和藝術人物中去表現生活,展現生活,挖掘生活,創作出既能反映現代的生活節律和充滿時代氣息的藝術文化,又能讓現代觀眾感受到豫劇故事所講述的就是自己的故事,自己身邊的故事,使他們產生身與心的共鳴,吸引他們的興趣,使他們重新回到豫劇文化的氛圍之中,重新成為豫劇的忠實觀眾。[2]

3.4 堅持文旅融合推廣豫劇

將豫劇文化與當地旅游行業結合起來,深度挖掘其中蘊含的文化產業經濟價值,從而可進一步的建設豫劇文化主題公園,使人們能夠更系統更自主的了解豫劇。堅持文旅融合的推廣豫劇不僅能進一步提高當地旅游競爭文化軟實力,還能在保護傳承豫劇文化資源的同時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對豫劇傳承也有著積極的反作用。

3.5 堅決依照黨的指示進行推廣宣傳

根據我國最新頒布實行的《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意見》內容了解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推廣工作已經箭在弦上。豫劇作為河南省最早一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實現豫劇文化資源開發推廣的目標,需要政府更好發揮自身的文化職能,建立健全相對完善的法律法規,對豫劇文化遺產開發審批制度進一步健全,并以此為基礎強化豫劇的文化產業品牌性,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便于為豫劇的推廣宣傳創造良好條件。此外還可積極引進專業性的知識和管理人才,相關部門可適當設置一些獎勵機制,如增設豫劇類獎項,建立豫劇推廣基金會,給予豫劇文化推廣者一定獎勵和認可,增強其文化推廣積極性,為豫劇的推廣和發展奉獻一份力量。

3.6 發揮短視頻+鄉鎮的優勢

觀看和拍攝短視頻的人在鄉鎮事實上比在城市的人數更多,只是短視頻的成品不如在城市的精彩,如何發揮鄉鎮短視頻的力量是豫劇推廣的精彩一步。豫劇在城鎮可以推廣在鄉鎮同樣也可以,眾多的鄉鎮舞臺我們可以充分的利用起來,村民們可以自發的組織豫劇舞臺表演,組織豫劇藝術節,大家可以一起交流一起歡笑,同時眾多的鄉鎮短視頻愛好者也可以在更專業戲臺子上的拍攝短視頻。

結束語:

綜上所述,豫劇作為河南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僅是對河南歷史文化的展現,同時還能真實反映出河南地區人文風情。為實現豫劇推廣宣傳的目標,必須要抓住發展機遇,針對當前豫劇的推廣現狀逐步解決問題,融入互聯網新媒體元素,創造豫劇文化形象IP,開發豫劇的文化產業價值。

猜你喜歡
豫劇河南戲曲
戲曲其實真的挺帥的
民國豫劇唱片探論
出彩河南
品豫劇,聽秦腔:誰有滋味誰響亮
不老的豫劇
河南:過大年,逛廟會
用一生詮釋對戲曲的愛
論戲曲批評的“非戲曲化”傾向
河南:走進就業的春天
放歌河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