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困境解析與對策

2021-04-01 21:25刁巖
經濟研究導刊 2021年33期
關鍵詞: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困境

刁巖

摘 要:中小型農業企業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吸收農村剩余勞動力、保持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但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難這一問題始終阻礙著其生存與發展,這一問題的解決已迫在眉睫。以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問題為研究對象,分析我國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現狀與問題,并對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從而為中小型農業企業走出融資困境提出相關的對策建議,以期為推動我國農業金融的發展作出貢獻。

關鍵詞: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困境;原因;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F276.3?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1)33-0082-04

一、研究背景

(一)本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也是其他部門發展的基礎。中小型農業企業在促進農業經濟體制改革,帶動農業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小型農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問題,其中融資困難這個問題嚴重阻礙了中小型農業企業的發展,本文旨在解決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將參考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已有文獻,認真分析中小型農業企業的融資現狀、問題及產生原因,尋找解決融資難題的答案。

農業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在激活經濟,吸收就業,促進創新,增加稅收和造福人民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小型農業企業的發展狀況對農業經濟影響大,發展良好的中小型農業企業可以充分利用農業資源,提高農戶經濟水平,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二)國內外研究文獻概述

1.國外文獻概述。Berger&Udell(1995)提出,大銀行發放給中小型企業的貸款比小型銀行發放給中小型企業的貸款少。Berger(2002)認為,小銀行對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有很大的幫助并建議通過發展小型銀行,來保證中小型企業的融資成功率。Ghatak(1999)認為,在健全的法律體系和嚴格有效的司法程序管理下,增加違約成本,促使中小型企業積極還貸解決企業融資困難問題。William D. Bradford(2004)指出,政府直接貸款給中小型企業不利于中小型企業的信用等級提升,而企業通過擔保項目融資可以有效地降低中小型企業的風險等級。Abdullah&Manan(2011)認為,中小企業中獲取的外部資金的數量小期限短,中小企業的年齡和資產與它們的融資能力密切相關。

2.國內文獻概述。孟夢(2015)認為,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過程中普遍存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完善,社會面對中小型農業企業的貸款較少等問題;并提出了增加適合中小型農業企業的融資工具等建議。高楊(2017)指出,黑龍江省農業企業自有資金不足,農業企業自身缺乏競爭力,需要通過企業進行科學管理經營及合理的創造創新來解決問題。趙蘊琦、孫偉(2018)對我國中小型農業企業應收賬款融資方式的研究表明,存在企業信用管理不完善,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得不到金融機構重視等問題,并提出信用制度完善等建議。凌友進(2020)指出,應從企業內部加強管理,完善財務管理系統,通過改革升級等增強自身實力,讓資金主動流向企業。

二、中小型農業企業及企業融資概論

(一)中小型農業企業的概念

各國家對中小型企業的定義各不相同,因為定量指標比定性指標更直觀,數據選擇也更容易,所以大多數國家都按定量標準劃分。

根據《關于印發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通知》,按照通知規定的行業標準如下頁表1所示。

(二)企業融資的概念與融資方式

融資是企業在經營出現問題,資金短缺和企業發展需要時籌集資金的經濟行為,企業根據自身的實力,選擇不同的手段獲得企業需要的一切生產物資。企業內部通過管理層的決策決定融資方式,以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與發展。在融資前企業需要決定融資數量合理融資,減輕企業資金壓力,融資過程中保證合約公平公正并履行合約,與融資機構建立良好的關系。

企業的融資方式分為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兩種。內部融資就是內源性融資,在企業生產經營時獲得的凈利潤分配后剩余的資金,并將這筆資金投入自身的行為。外部融資主要包括向銀行申請貸款、發行融資融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這三種。

三、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現狀與困境

近年來,我國農業企業發展飛速,農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的自籌資金逐年增加如表2所示。在農業融資困境存在的情況下,農業企業資金需求量逐漸加大,現有資產不足以支撐農業企業進一步發展。

中小型農業企業發展中對于提高就業率,促進經濟發展,促進農業產業優化有著重要意義。中小型農業企業缺少融資知識與融資途徑,獲得資金難,到手資金少,長期融資困難將會嚴重影響企業經營發展。

(一)內源性融資少

中小型農業企業本身收益較少,受到企業持有者的個人能力影響,無法做出長期發展決策,農業企業收益少,財務管理不專業,企業內部資金不足,得不到足夠的剩余資金進行融通。企業內部工作人員多為農村勞動力,他們受到傳統意識與風險的影響,不愿意將自己的積蓄投入到企業中,企業內部無法獲得足夠的融資。

(二)融資方式單一

中小型企業融資方式單一,原因在于生存時間短,管理體系不完善,達不到商業銀行貸款要求,民間金融存在各種漏洞。商業銀行貸款要求較高,而中小型農業企業可抵押物品因為租賃不能抵押;股權融資得不到融資的原因是我國對企業上市有著嚴格的要求,中小型農業企業很難進入主板市場;債權融資得不到融資的原因是債權融資受到中小型農業企業規模小,沒有知名度得不到投資者的關注;民間貸款存在違約風險大、利率高等問題。

(三)融資成本高

中小型農業企業規模小難以得到投資者的關注,商業銀行更傾向于給信用良好的大型企業貸款;中小型農業企業需要的資金額度不大,增加了融資成本;股權融資需要大量的資金積累,上市后會獲得融資的可能性也是不確定的;債務融資通過金融機構發行,購買者需要對企業有較高的期待,然而中小企業生存艱難,在得到融資的基礎上背負巨大的資金壓力;民間貸款增加農業企業的融資成本。

(四)對金融機制認知不足

企業管理者對金融融資的了解程度決定企業的融資方式,農業企業管理者文化程度較低,管理者不了解與農業企業相關的金融政策。企業融資是需要管理者預測并熟悉融資流程的,而一些企業在急需融資時去銀行貸款,由于沒有提前辦理手續導致無法及時獲得貸款。

四、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內部原因

1.企業缺乏抵押物。中小型農業企業可以用來抵押的物品很少,其中企業的廠房、生產設備甚至土地的折扣率很低;中小型農業企業資產較少,規模較小;一些經濟作物屬于無法抵押的不良資產;中小型農業企業經營的土地、廠房等大都是租賃的,無法進行抵押。

2.企業管理不規范。中小型農業企業家族化管理嚴重,全靠管理者決策;財務管理不科學,財務管理體系不完整;財務人員不能合理控制企業的成本,銀行面對這種很大可能存在高風險的企業不會放貸,財務信息完善程度關系著企業的融資與發展。中小型農業企業存在小作坊式產生與經銷方式落后的缺點容易被其他產品替代。

3.信息披露情況差。財務管理人員缺乏專業財務知識,不能合理完成日常財務工作,銀行與企業信息不對稱,這些風險會讓商業銀行拒絕其貸款申請。中小型農業企業信用數據開放程度低,融資機構不能順暢得到信用數據。不按期歸還債款,制作虛假信息騙取融資都會讓融資機構不愿意貸款給中小型農業企業。

4.資金需求量過大。農業企業資金具有季節性,到期一次還清的還款模式對企業產生巨大的資金壓力。在創業前期成本較高,如土地租賃、產品存貯地等生產材料,這個時期資金需求量大且回款慢。農業企業生產初期需要大量資金購買短期生產性資料,導致中小型農業企業一直處在資金短期的狀態。

(二)外部原因

1.金融體系發展滯后。農業金融體系與農村小額貸款主要為家庭承包制經營提供幫助,無法滿足中小型農業企業大量的資金需求;中小型農業企業因為規模小、信用等級低所以無法獲得貸款;農業本身屬于高風險產業,而且一些農戶對保險認識不足,不愿意購買農業保險,而且農業保險賠率過高,經營困難;民間金融利率高,增加企業資金壓力,企業發展得不到農業金融體系的資金幫助。

2.缺乏健全的融資擔保體系。企業在融資時一定會用到擔保,目前一些融資擔保多是針對農戶進行一些小額貸款,不能滿足中小型農業企業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貸款需求。面向中小型農業企業的擔保、信用評級機構數量較少,擔保機構的規模小,融資能力差,無法滿足中小型農業企業的融資需求。一些融資擔保公司行為不規范,手續費過高,沒有足夠的適用于中小型農業企業的融資擔保方式。

3.惠農政策支持力度不夠。中央下發的各項惠農政策無法實現在個人及企業身上,農戶與農業企業沒有及時獲得消息的渠道,目前已有的如取消農業稅、建設新農村、保證農村醫療衛生等一系列惠農政策,部分實施無法完成“最后一公里”。政府給予中小型農業企業實質性的資金支持很少,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過程依然充滿阻礙。

五、中小型農業企業走出融資困境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企業規范化管理

加強企業現代化制度的規范管理是解決融資困境的一個方法。規范化管理,建立嚴格的企業規章制度并認真執行;財務管理科學化,引入專業財務管理人才,對公司財務進行科學化,建立符合銀行貸款標準的財務管理體系;生產方面招聘專業人才為企業科學的生產發展提供助力,讓小作坊式生產向現代化轉型;在企業已有產品的基礎上加大力度創新,提高企業競爭力。

(二)提高農業企業融資認知

對企業內部應引入專業人才,負責融資問題,方便及時獲得融資與了解優惠政策;外部應由政府組織中小型農業企業管理者進行培訓,加強對企業融資的認知,促進企業發展;由政府在企業與金融機構搭上一條溝通的橋梁,讓企業可以與金融機構對話;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可通過政府向中小型農業企業進行宣傳,讓企業更了解貸款業務。

(三)加強金融服務體系建設

我國已有的農業金融體系并不能解決中小型農業企業存在的融資困境,需要金融服務體系為中小型農業企業設計專業的融資方式,符合其需求資金時快、少、短的特點,在生產周期內,資金無法回籠時設計企業定期還款;政府向企業和金融機構及時普及相關政策;在保險方面,政策性保險與商業保險相結合,解決農業與農戶的資金與風險問題;對加入農業保險的商業保險公司給予政策性支持;為民間金融制定適合的發展路徑,保護其手續少、下款快等優點。

(四)鼓勵金融機構推出利民產品

適當放寬對農業企業貸款的要求,鼓勵商業銀行與農業企業合作;對于管理科學,無不良信用的民間金融機構給予合理的扶持;在符合規范的前提下適當放寬農村金融的準入門檻,以吸引更多資金流入農村地區;大力支持金融機構的創新,與金融機構合作以投標和其他的方式將一些利農政策交由金融機構實行;通過與當地金融機構簽訂協議,合理給予金融機構優惠政策,推行利農政策。

(五)加大農業企業政策性扶持力度

政府建立并完善信用制度,合理改進民間金融;借助大數據建立信用庫,讓金融機構減少成本獲得低風險用戶。從法律法規上保護農業企業與金融機構的債權債務關系,政府作為擔保人,強制執行債權債務人的權利與義務。由政府對民間借貸進行合理監管,在加大扶持的基礎上將惠農政策落實到農戶與農業企業上。

結語

目前,我國的農業企業發展狀況與發達國家的現代化農業相差較大,對土地的利用率不高,農戶生產水平與效率較低,農業企業發展困難。農業企業的發展與融資息息相關,中小型農業企業比中小型企業融資更加困難,如何解決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困境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本文對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現狀與困境進行分析,發現中小型農業企業有內源性融資少、融資方式單一、融資成本高等問題。對產生困境的原因從內部因素與外部環境進行分析,從企業內部規范化經營、加強農業企業融資認知、增強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為解決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困境提出建議。

參考文獻:

[1]? 孟夢.解決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問題的建議[J].商,2015,(7).

[2]? 凌友進.中小農業企業融資困境與解決對策[J].現代商業,2020,(3).

[3]? 趙蘊琦,孫偉.我國中小型農業企業應收賬款融資研究[J].現代營銷,2018,(11)

[4]? 高楊.黑龍江省縣域地區中小型農業企業的融資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6).

[5]? William D. Bradford.Creating Government Financing Program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China[J].China&World Economy,2004,(3).

[6]? Berger.Small Business Credit Availability and Relationship Lending:The Importance of Bank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J].Economic Journal,2002,(11).

[7]? Ghatak,The Economics of Lending withJoint Liability:Theory and Practice.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9,(6).

[8]? Berger,Udell.Relationship Lending and Lines of Credit in Small Firm Finance[J].Journal of Business,1995,(8).

[9]? Abdullah&Manan.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nd Their Financing Patterns:Evidence from Malaysia[J].Journal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11,(3).

[責任編輯 曉 群]

猜你喜歡
中小型農業企業融資困境
小微企業融資困境及應對策略分析
存款保險制度對中小型商業銀行的影響
論中小微企業融資困境的應對路徑選擇
河南省家庭農場融資困境問題分析
河北省鄉鎮企業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
新時期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及工程管理探討
論中小型民企黨支部工作的現狀與推動
深化云南農墾企業改革的思考
德州市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論述中小型房地產企業項目開發成本控制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